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

宋克一條條看下來,臉上的神情反而鎮定了下來。

其實這條約比一開始想象的要寬鬆許多!

看來和記這邊的人心裡還是有數的,東印度公司的艦隊是受損嚴重,也算是吃了大虧,但底子還在,軍艦是沒有了,湊起幾十艘武裝商船還是可以的。

真是逼急了,再來一次海戰,提防着帆漿船,未必就不能打贏。

就算打不贏,這樣一直打下去,那就是魚死網破,東印度公司今年的業績算完了,但和記能好過到哪去?

就是第一條絕對不能答應,臺灣和科恩總督着意的地方,潛力大,位置相當的重要,在福建和浙江沿海過來的船,哪一艘不經過臺灣海峽和澎湖地方?

不管是補充食水還是休整,或是避風,躲海盜,臺灣的地理位置都是相當合適的,有這麼一塊地方,可以坐擁與中國貿易之利,還可以控制對日本貿易,這是一個黃金寶地!

當然澎湖更成熟,位置更好,要不然荷蘭人也不會先謀奪澎湖,退而求其次纔是臺灣。

有了臺灣之後才發覺是寶地,澎湖地方小,風又大,只有低矮的石頭房子,也不好種糧食,只有種些豆子和蔬菜,百姓的糧都是福建帶過來的,一般只有漁民才常駐島上。

荷蘭人進攻過後,朝廷知道澎湖要緊,這纔開始常設守備,原本的澎湖巡檢司只是虛應故事,現在則是認真的防守了。

臺灣則不同,地方大,海邊都是平地,氣候宜人,十分適合種植各種經濟作物,加上魚多獸類多,特別是野鹿羣十分龐大,整個臺灣那麼大,土人只有十來萬人,人少獸多,荷蘭人帶着被強迫的土著到處打野鹿,烤鹿肉吃的都要吐了,鹿皮一年最多賣十幾萬張,這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最高記錄,可想而知這個時代的臺灣有多麼龐大的鹿羣了。

這樣的好地方,和記要讓出來,雖然事前有心理準備,宋克明顯還是不能接受的。

“別的條款可以談,我們來了就是有誠意的。”宋克道:“讓出大員和我們已經開闢的地盤,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我們可以和平共處,不一定非得打打殺殺的。”

李平之差點笑出聲來,這年頭的殖民者大談和平,不願打打殺殺,真是黃鼠狼給雞唱喜歌,怎麼看怎麼滑稽啊。

“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鄭芝龍直接用荷語道:“別的條款還能商量,讓出大員和你們修的城堡,這一條絕不容商量!”

“別的條款也沒得談!”李平之不滿的看了鄭芝龍一眼,這廝雖然是在虛詐,但也太容易把自己一方的老底泄出來,做事太不謹慎了。

鄭芝龍心知自己有些孟浪,額頭冒出了細汗,還好看荷蘭人的樣子還是被詐住了,沒有發覺什麼異常。

行軍司這邊,當然也不可能真的指望荷蘭人撤走……殖民者的脾氣是吞下去了就別指望吐出來,況且論實力荷蘭人比行軍司這邊還是高出一丟丟,實力不如人這幫殖民者都不好對付,何況他們的實力確實還強那麼一點?

今天搞這麼大的場面,陸軍亮相,兵雄馬壯,工場,大炮,船場,各種規劃,叫荷蘭人看了個遍,爲的什麼?還不是給談判增加籌碼?

這也是荷蘭人自己作死,和記這邊已經做好了上門談判的打算,結果宋克他們自己就先過來了,這個機會常威和李平之怎麼可能會放過?

當然是抓住一切有利的東西,先從心理上先聲奪人,給荷蘭人一記當頭炮,然後開出的條件當然十分苛刻,最關鍵的頭一條就是要獨佔臺灣,也是爲了顯示和記對大員勢在必得的態度。而實際上,大員的爭取只是一個煙幕彈而已,荷蘭人爲了保證大員和熱蘭遮城無事,對別的條款也就不會太較真了,而恰恰是那些不怎麼吃虧的條款可以保證和記的蓬勃發展,用傑日涅夫的話來說,只要和記軍司方面能保證木頭源源不斷的送過來,鐵器帆具足夠,兩年之後,和記的艦隊就是亞洲無敵的存在,那時候幾十艘大軍艦往大員外海一放,荷蘭人能怎樣?有條約又怎樣,條約簽定了就是用來撕毀的……不要說歐洲人重條約,也得看是什麼樣的條約,各國列強撕毀條約的事不要太多……

“不管怎樣,第一條不修改,談判就不能進行下去。”宋克也很乾脆,這個時候不頂,氣勢軟了,談判就真的成了投降了,想到上岸到現在一直被這幫中國人捏着鼻子走,簡直是氣不打一處來,此時氣勢一上來,倒也真有點威風凜凜的感覺。

可惜李平之也不是好相與的,當下就是站起身來,大聲道:“第一條沒得談,這場談判就沒必要進行下去了,各位現在就可以返回大員。”

“那你們要怎樣?”宋克沒想到上來就要決裂,當下氣道:“難道你倘若是要談判?”

“談判是談判。”李平之拍着桌子吼叫道:“我們談判,你們就是來簽字的,要想成功,現在就簽字,簽字,簽字!”

……

“我的天,”孫敬亭隔着窗子觀察着屋子裡的情形,轉頭對着常威咋舌道:“李平之平時在行軍司做事也是這種風格嗎?”

“當然不會。”常威和孫敬亭走遠了幾步,才哈哈大笑起來。

笑過半響,常威才道:“這是李平之故意的,談判技巧,先是安排些場景給這些紅夷看,再用言詞拿捏,這幫人才會以爲咱們真的想要大員。”

常威冷哼一聲,說道:“現在纔不會要大員,要了也拿不住。下一步就是等着戰艦一一下水,一年時間,帆漿船不得用了,但我們的鳥船和火船會更多,近海我們無敵,到外海,我們兩年內最少有十二艘四百噸以上到六百多噸的縱帆船,還有十艘六百噸級的蓋倫船,加上三十艘的武裝商船,東印度公司又怎樣?兩年之內,實力就不如我們一半,再打起來,我們少一艘補一艘,他們在咱們這就遠道而來,強龍不壓地頭蛇,最多兩年,大員我們就非拿下來不可!五年之內,拿下他們的巴達維亞,盡得其利!”

常威雖然沒有拍桌子,但聲調也是鏗鏘有力,有一種令人折騰的自信和強烈的信心。

自信是建立在實力之上的話,就更加令人折服和敬佩了。

好在他對面的是孫敬亭,孫敬亭只是聽的眉開眼笑,倒並沒有太多虛火上升的跡象。

“東印度公司一年能賺多少錢?”

財務系統是在孫敬亭的領導之下,這一刻孫大人對地盤什麼的還不怎麼放在心上,地盤來說,臺灣正好和大同府差不多大,可是和記在北邊掌握的草原地盤,最少有五十個臺灣大,未來還會有更多更大的地盤,對常威惦記的那點地方孫敬亭不是很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金錢。

“我給孝徵兄算筆帳就知道了。”想起鉅額財富,常威也是搓了搓手,滿臉興奮之色。

“東印度公司在亞洲有三十五個殖民點,最大最穩固的是巴達維亞,剛到手的是臺灣這邊。但其在臺灣經營其實已經有好多年了,現在倉儲漸移到熱蘭遮城,在其移庫時,我們發覺光是景德鎮過來的瓷器就是八十九萬件。生絲有十幾萬擔,還有幾十萬斤的茶葉。在其利潤點中,日本排第一,臺灣排第二,去年他們運回國的利潤光是臺灣一地提供的利潤就是三十萬荷蘭盾,價值七十萬兩白銀,這光是臺灣一地的利潤,只佔其總利的兩成不到。其公司不僅運我們的生絲,茶,瓷器,還有陶器,黃金,也不光是把我們的貨運到歐洲賣,還將生絲賣給日本,日本貨賣給咱們,同時把錫蘭的香料,胡椒,麻布,棉花,錫,黃金,賣到日本各國或是運回歐洲,他們賣給各國金屬和藥材,也有各種工業製成品。去年一年,其公司賣給安南,緬甸,錫蘭,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瓷器就是三百萬件,一年的總利超過五百萬兩!”

孫敬亭聽的眉飛色舞,簡直開心的要叫起來。

什麼是轉機,這就是轉機!

這時他纔對張瀚提前數年在臺灣佈局感到心悅臣服,心裡的最後一點懷疑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一年最少五六百萬銀的純利,加上臺灣行軍司原本的收入,就是說兩年到五年左右,臺灣這邊的收入可能會與軍司總收入持平,甚至有所超過。

到那時,一年一千四五百萬的歲入,可是比大明朝廷還要多好幾百萬兩啊……

孫敬亭感覺自己有些不行了,頭有些暈,有點兒站立不住的感覺。

“臺灣行軍司的情報工作做的不錯。”孫敬亭定了定神,誇獎起行軍司的軍情部門來。

“這事是蔣奎掌總,何斌去年年底調入軍情部門,幫了蔣奎不少忙。”常威一笑,點評道:“何斌原本就是細膩小心的性子,在平戶和呂宋都呆過多年,巴達維亞也去過,人頭熟,關係人脈多,所以掌握起情報工作來很便利,這半年來,我們對東印度公司實力和佈局的瞭解是突飛猛進,他還是立了大功的,所以我已經向軍司方面報功了。”

------------

這章有點日本人吆喝李中堂籤馬關條約的感覺,要是歷史上真有這一幕就好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官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下注引子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章 小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引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傳授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洪軍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無事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幫手第六百二十二 錢至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官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下注引子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章 小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引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傳授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洪軍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無事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幫手第六百二十二 錢至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