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

馬車轔轔而行,湖州府城並不很大,幾乎轉瞬即至。

方從哲下車時,看到府邸門前已經停了七八輛馬車,當下回首對朱國楨笑道:“你看,現在大家都不願坐轎子了。”

“張文瀾不是說過麼,士大夫以人役爲牛馬,還妄談什麼仁義。”朱國楨也是一笑,說道:“我輩讀書幾十年,爲官幾十年,總不能叫一個黃口小兒給嘲笑。這話一傳出來,我便再不坐轎子了。”

方從哲道:“那麼轎伕們可都沒有飯吃了。”

“方前輩你也迂了。”朱國楨不客氣的道:“同樣也是張文瀾的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不擡轎子能去趕車去,能做別的營生,馬車多了,市面更發達了,工商業用的人就多了,省下來的幾個轎伕還怕找不到活計做?”

方從哲微微一笑,朱國楨以爲自己落後於時代,豈不知方從哲是在有意的試探於他。

朱國楨這樣七十多歲的人,常看邸抄的同時,對和記發行的“商報”也十分關注,和記商報已經在南京和杭州多地發售,其實也算是半賣半送。

方從哲現在每天也看,除了工商業的消息爲主外,對外貿易的信息,臺灣和荷蘭那邊的信息,還有北方的商業特色,和記的日常經常,包括保險費一類的和記費用收取的細節也是都有。當然也有很多花邊新聞,包括京師官場的動向,甚至官員家裡流傳出來的一些市井傳言,八卦消息,連方從哲有時候也覺得相當有趣。

還有一些話本和小說,戲曲的連載,相當多出色的作品都是和記買下了版權,別的書行不能刊印,只能由商報來連載登錄,所以也是吸引很多人持續買下報紙的原因。

很多優秀的話本小說作者,由於賺不到錢只能放棄愛好,明末時出現了長篇小說的萌芽,比如三言二拍一類的作品已經相當優秀,最優秀的肯定是金瓶梅,可謂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巔峰作品之一。

由於寫作需要長時間耗費精力,沒有金錢支持的肯定堅持不下來,比如三言二拍的作者淩濛初,就是有名的士大夫和官員,很多優秀的作者卻沒有條件繼續寫下去,商報創辦之後,和記購買了不少版權,也算是養活了不少小說作者,很多作品應該原本不會出現,或者不會流傳於後世,也算是和記花了不多的錢,爲華夏的文化事業做了相當精采的貢獻。

對這些事方從哲肯定不會在意,士大夫在乎的是學術成就,立功立德立言,野史小說不在這些事的範圍之內,就算普天之下一部小說也沒有,方從哲也不會覺得文教之事有什麼不妥當的。

方從哲看商報,主要看的就是記錄的張瀚的言行舉措,包括和記的一些動向。

最近這兩個月來,和記側重點在於記錄張瀚在新平堡的居住情形,張瀚於堡內燕居,每天到白洋河垂釣,近來接見的人並不多,算是真正的韜光養晦的情形。

商報的記錄十分巧妙,似乎就是張瀚迫不得已退位隱居,這會引發什麼樣的情緒,還有怎樣的心理上的反彈,方從哲也是相當清楚。

此外就是一些物流交通的信息,和記在衛輝和歸德兩地又開闢了新的物流線路,應該是搞定了當地的官紳和宗室。

另外就是前幾個月宣佈重收海事險保費之事,不僅在南京和蘇鬆常一帶引發轟動,更令杭州和湖州的商人爲之激動不已。

湖州這邊已經有相當多的商人在考慮合資買船或造船之事,江南曾經也是造船的最大的基地,鄭和出海的那龐大的艦隊和寶船都是在長江沿岸建造出來。由於鄭和出海勞民傷財,從仁宣之後大明朝廷就不復造船出海,更有劉大夏將昔日的造船資料一火焚燒,簡直是莫名其妙之至。

到隆萬開海之後,江南的生絲和絲綢,還有大量的瓷器,茶葉都在開海禁之後大量出口,除了泉州港口外,江寧這邊也開始貿易興旺,不少商人開始集資或獨資造船,雖在規模上還不能和閩粵兩省相比,畢竟江寧蘇州一帶也成了海貿興旺之所,大船也不在少數了。

和記開始賣海事險之後,出海開始成了穩賺不賠的好買賣,或者是最多小賠,不至於一場不慎就滿盤皆輸。一艘船連船資帶貨款最少十幾萬兩,就算是鉅富也沉不起一艘船,很多大士紳商家都是合股湊資買船造船,再湊錢辦貨。

一艘海船出去,再帶一船貨回來,一進一出就是半船的銀子可賺,一趟平安回來就能回本,第二趟開始就是暴利。

投資兩萬銀子,半年回本,下半年就能賺回兩萬。

前提當然就是海船平安無事的回來,然而在和記出現之前,海上最險惡的還不是颱風帶來的風暴,而是層出不窮的海盜。

海上的海船孤帆而行時反而是最安全的,一旦出現同伴,說是海商,其實商盜不分,前腳還能言笑不禁,轉頭就能反目成仇。

要緊的就是兩艘船上是不是都有足夠的守備力量,如果力量相當反而能平安無事,如果力量不對等,多半就會發生一場海上廝殺。

殺人越貨,在海上太常見了,幾乎每時每刻都會發生。

特別是風平浪靜,而又不得不經過的航道之上最爲危險。

在宋時,由於主要貿易和移民都是往南洋,在南沙羣島一帶沉船着實多,那裡風浪急,暗礁多,沉船在所難免。

到了明末的對外貿易,以往日本和呂宋爲多,這兩地的航道相對要安全的多,叫海船損失的主要原因就是海上的羣盜。

和記出現之後,將羣盜一掃而空,現在閩浙往呂宋和日本的航線無比安全,甚至往南洋各國也要安全許多。

這使江南一帶的造船業如井噴一樣的發展着,甚至很多大官紳商人們是捧着銀子到處去買船,然而造船之事急不得,一艘海船從搭建龍骨到豎起桅杆和搭上甲板,最少都需要經歷一年半以上的時間。

此前出海相對冒險,願意行險一搏的多半是海商,士紳們最多投資一部份進去,賠或賺都無傷大雅。

自和記收海事險之後,出海的風險不僅杜絕了最大的威脅,連風浪造成的損失和記也照賠不誤。

從概率學上來說,和記賠付的支出遠小於大量收取海事險的收益,加上平安狀的收入,海貿越旺盛,和記的收益就越多。

看的出來此點的人並不多,甚至有不少官紳嘲笑和記是冤大頭,但並不妨礙他們爭先恐後的去購買海事險和平安狀。

方從哲從萬曆十一年中進士,爲翰林,再爲相國,一生在宮廷和內閣中不知道經歷過多少陰謀詭計,和記的用心,旁人看不出,他自然是看的出來。只是和記的這種作法就是標準的陽謀,擺在明面上的利益,由不得你不來取。

而且和記雖然大賺特賺,也間接促進了江南閩浙對外貿易的大爲發展,由此受惠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船場日夜趕工,那些東主當然要給造船的工人和匠師們漲工錢,工人們多賺了錢,自然會拿出來消費。

日常的百貨業也由此發達,地方上也更加富裕。

很多無業之人,現在能輕鬆的找到工作,並且賺取不菲的工錢。

這都是和記這兩年來給地方上帶來的變化,哪怕是對和記有最深成見的人,也是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而方從哲還在近期的和記商報上看到,現在江南閩浙的商人可以向和記訂購海船,價格相當不菲,可是比起海貿的利潤來,再貴的價格也可以接受。

況且也不止一人見過和記的海船,從天津到登萊,再到南京和泉州,和記的船隊一直不停的北上和南下。

那些漂亮船身的帆船與泰西來船並無區別,論起穩當和水密艙的功能,可能不及福船。可是載貨的數量和船身的速度,這些大帆船又是將福船和沙船遠遠甩在身後。

現在連方從哲也能分的清楚各種帆船,包括西班牙人的馬尼拉大帆船,蓋倫船,縱帆船,各種船隻都明碼標價,除了沒有安裝火炮之外,與和記本身的船隻也沒有任何的區別。

方從哲都不太理解,和記稱雄海上,佔據臺灣的本錢就是那些大船,爲了賺錢連這些大船也賣,豈不是將手中的利器與人?

倒是後來才慢慢想明白,這些船隻並沒有裝上火炮,船行雖速,卻並沒有自保之力,在和記的艦隊之前,仍然不堪一擊。

由此方從哲相當的感慨,和記做事真是湯水不漏,而且從來不想着自己吃幹抹淨,不給別人活路。

每一個舉措,看似方便別人的同時,最大的獲利者還是和記自己。

在給別人方便的同時,賺取最大利益的還是和記。

通過種種細節和觀察,得到相當多的結論,已經使方從哲更無心出世再趟現在的渾水。

江山代有才人出,最少方從哲的感覺來說,現在大明想對付和記已經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了,如果在五六年前,和記剛發展的時候就痛下辣手,那時候和記可能會被重創。

現在和記已經在南北兩邊都已經紮下根來,並且南有臺灣,北有草原,方從哲不覺得大明君臣還有什麼機會。

還好現在都是各退一步,方從哲才稍稍放心,他感覺自己時日不多,身體越來越差,此前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可能會成爲亡國之人,大明有再多不好,神宗皇帝當年怎麼混蛋,這畢竟是生他養他的國家,他曾爲翰林,爲閣老,是掌握過最高權力的人,如果大明在他身前亡國,這種痛苦普通人是不能理解的。

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看法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割首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四十三章 叔侄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八百九十四章 趕回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
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看法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割首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四十三章 叔侄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八百九十四章 趕回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