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

bookmark

吃飯問題,是眼下大明朝最大的問題之一。

當然了,這樣的問題也不是大明朝一家獨有,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會是最大的問題,畢竟民以食爲天的規矩是永恆不變的。

朱由檢終於在朝堂之上,將徐光啓提溜了出來,當前正任職禮部侍郎的徐光啓,在史書之上也是赫赫有名。

作爲明末爲數不多的科學家之一,實在長得算不上好看。

暖閣中,朱由檢默默注視着眼前的長相平庸的男子,心中藏着很多話,但作爲皇帝的他還是在等待徐光啓主動開口。

“陛下,臣徐光啓覲見。”

“免禮。”

當徐光啓站起身來,卻看到了朱由檢直勾勾的眼神,這種不加掩飾的目光注視下,讓徐光啓感受到了一些不舒服。

可爲人臣子的徐光啓眼下只不過是禮部一不大不小的普通官員而已。

在聽到朱由檢要召見自己的時候,徐光啓一瞬間都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說來負責傳話的太監對徐光啓可謂頗爲鬱悶,按理來說,禮部侍郎也算朝廷不小的官員了,就算你不在禮部坐着熬下班。

但你起碼得在家啊,這到了府上,看門的丫環說自家老爺上朝之後就沒見回來。

這可急壞了負責傳話的老太監,不過作爲在魏忠賢麾下摸爬滾打數十年的老太監也是機靈的緊。

見自己恐怕一時間是難以找到徐光啓了,立刻向東廠求援。

一瞬間京城的東廠廠衛魚貫而出,多方打探最終居然在大明皇家圖書館找到了徐光啓,聽負責打理館內事務的小吏所說。

這徐光啓在圖書館內泡了有段日子了,自從圖書館逐步開始試點開放,徐光啓就早早的找關係辦出了讀者證。

每天除了睡覺要回府,就連吃飯動不動也是差人送來。

“徐愛卿可知當下朕的大明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徐光啓有些疑惑不解的看向朱由檢。

內心不禁想到,這是什麼詭異的問題?眼下大明的問題還能少嗎?這不到處都是問題嗎?

可要說最重要...

徐光啓掩口輕輕咳嗽了一聲後便開口說道。

“回稟陛下,依微臣拙見,眼下大明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便是糧食問題,只要能解決百姓饑荒,想必大部分問題都能隨之迎刃而解。”

朱由檢的眼睛更加亮了,忍不住點頭說道。

“糧食問題的確是朕所思考的第一要務,那徐愛卿可有辦法?”

“回稟陛下,這糧食問題恕微臣無能爲力,畢竟誰也不能憑空變出糧食,可據臣所知,這前來行商的泰西諸國,前幾年帶來一種農作物,名爲甘薯,此物不僅耐旱,並且對土地的要求也是極低,就是山地、坡地那些此等田裡也能種植,並且無須太多精力打理就可以有個不錯的收成。”

甘薯?

朱由檢一愣。

這不就是後世的紅薯嗎?

“徐愛卿所言爲真?大明現在可有人進行過種植?”

“據微臣瞭解,甘薯這一作物已經在廣東、福建等沿海省份開種。”

“好啊!好啊!”

朱由檢爽朗的笑聲讓徐光啓有些微微發愣。

“朕明日就着內閣擬旨,徐愛卿調至即將成立的大明農業部任農部尚書,一方面監管戶部今年的田畝清查工作,一方面隨着清查給朕將這甘薯!推廣至大明所有地方!告訴當地官府官員,這甘薯乃高產耐旱的糧食作物,此物的種植關係民生大計,不得有誤!”

徐光啓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是被皇帝召見來走了一圈,問了幾個問題,就原地從侍郎變尚書了?

雖然是一個新成立的部門,可耐不住級別高啊!

這一看就是和六部齊名的獨立部門,近些日子來這樣的部門成立的還少嗎?

暖閣內,朱由檢和徐光啓聊了很多,不經意間時間不斷的向後推移,宮女在一旁端茶倒水,瓜果點心也接連端進暖閣。

第一次感受到皇帝重視的徐光啓,就這樣和朱由檢邊吃邊聊一直到深夜。

“徐愛卿,這甘薯的推廣種植依愛卿看來,需要多長時間啊?”

“回稟陛下,這甘薯種植方法簡單,甚至都不需要手把手的去教,只要當地負責農業的官員願意配合,不出五年,這甘薯就可在大明各地生根發芽。”

“五年?”

朱由檢輕輕搖了搖頭。

“朕給你三年的時間,但朕也明白此事並非簡單之事,所需銀兩由內帑開支,所需人手由吏部協調,若缺乏政策則由內閣補充。”

“徐愛卿,大明..等不起了啊!”

語重心長的朱由檢此番話語,讓徐光啓頗感意外的同時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行禮謝恩。

朱由檢對徐光啓的瞭解不算少,知道這是明末難得的科學家的同時也是實打實的務實能幹的官員,精通的不僅是農事,還有火炮製造這一硬核軍事技能。

技能點之間的差異如此之大,令人很難相信徐光啓能夠同時具備這兩種不同的技能。

朱由檢起身扶起徐光啓,君臣之間的信任感就這樣在這種類似於託付的場面中建立起來,這讓徐光啓一瞬間感到自己身體裡涌現出一股使不完的勁頭。

告退之後。

朱由檢看着徐光啓的背影陷入沉思。

“人才啊..朕的火炮未來夢想就得靠這樣的人才啊...”

次日,朱由檢繼續叫停了早朝。

要說這大明的早朝可是真的早啊,來上朝的官員經常渾渾噩噩不說,就連他這個皇上。

每每早朝之時,都有一種前世在讀大學時上早八課的感覺。

只不過這要比早八還要早。

但被繁雜事務摧殘已久的生物鐘,還是早早的喚醒了朱由檢,今天還有要事,朱由檢不敢久睡。

因爲,畢自嚴終於被朱由檢從遼東拽了回來了。

整天喊着清正廉潔的東林黨被下了詔獄,官員問題上,眼下的朝廷說缺也不缺,說不缺也很缺。

於是不忍心放着人才在外不用的朱由檢,就將畢自嚴先提溜了回來。

按照歷史軌跡,這畢自嚴原本早都該官至戶部尚書,精打細算,嘔心瀝血的替崇禎皇帝敲了一輩子算盤。

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
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