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

戚元功其實就是來當和事佬的,這事情不能總這麼鬧下去,總得有人收場,在張斌排好的劇本里面,鄭芝龍是唱白臉的,而他則是唱紅臉的。

史範命人把他叫過來的時候,他表面上不情不願,心裡卻是樂開了花,這傢伙,終於打起來了,這下有好戲看了。

他裝出一副被逼無奈的樣子,跟着史範來到張捷書房外面,那四個彪悍的海盜高手一看是戚元功,果然沒有動手,甚至攔都沒攔他們。

就這樣,史範縮在戚元功後面,進了張捷的書房。

戚元功進來一看書房的情況,不由“大吃一驚”,他連忙將鄭成功拉到一邊勸解道:“鄭將軍,別這樣啊,張大人畢竟是朝廷命官,你既然已經歸順朝廷,就要守朝廷的規矩。”

鄭芝龍氣呼呼的道:“我倒是想守規矩來着,問題他不給我糧餉啊,你手下也帶着那麼多兵呢,如果斷了糧餉,你也知道後果。”

戚元功聞言,爲難道:“這個,可以再想想其他辦法嗎,別動不動就打人啊。你現在是福建水師總兵了,不再是海盜頭子了,要尊敬上官,不能打上官。”

史範連忙點頭稱是,張捷則露出滿臉委屈的樣子。

鄭成功餘怒未消道:“他們還無緣無故抓了孫大人呢,說什麼孫大人是貪官,你見過一個朝廷從二品的貪官貪了九年才貪了幾百兩銀子的嗎,他這就是殘害忠良。”

戚元功聞言又爲難的看了看張捷和史範,張捷連忙大喊道:“我放人,我放人,史大人,快命人去把孫大人一家給放了。”

鄭成功見狀,不由威脅道:“你如果再耍什麼花樣,小心我翻臉。”

臥槽,這都動手打人了還不叫翻臉啊,那翻臉豈不得動刀子砍人啊,張捷嚇的連忙搖頭道:“不會,不會,這次真放人。”

鄭芝龍仍然在那裡嘟噥,戚元功則苦口婆心的在那裡勸解,直到史範手下人把孫秉如帶來了,鄭成功才鬆口道:“把人家的府邸和俸祿還給人家,再好好道個歉,這事就算了。”

張捷連忙對着孫秉如拱手道:“孫大人抱歉抱歉,本官誤信小人之言,冤枉你了,抄沒的府邸和銀子等下本官就還給你。”

孫秉如這個莫名其妙啊,他跟鄭芝龍不熟啊,鄭芝龍爲什麼會對他這麼好呢?

其實,這也是張斌安排的,他如果經不住拷問把張斌賣了,那他就完蛋了,既然他經的起考驗,張斌就不會不管他。

這裡鬧到這個樣子就差不多了,是該收手了,鄭芝龍在戚元功的勸解下,終於點頭道:“那行,這事就算了,看樣子總督大人是真沒錢,這樣吧,我也不逼你了,月港和珠海的稅賦差不多就是二十多萬兩,我免爲其難,自己去收一下,正好夠福建水師和戚家軍的糧餉,戚將軍,你也不用在這裡等了,到時候我把糧餉給你送過去。”

戚元功仍然是一副爲難的樣子,不過他並沒有開口拒絕。

張捷和史範心裡卻是拔涼拔涼的,月港和珠海那可是兩顆搖錢樹,他們正準備去連根都刮乾淨呢,這下卻被鄭芝龍這個海盜給佔了!

他們也不敢說什麼,因爲鄭芝龍這貨壓根就不講道理,如果不讓他“拿”到糧餉,他估計真會抽刀子砍人,兩人只能含含糊糊的點了點頭,先把這個瘟神送走。

鄭芝龍是大搖大擺的走了,戚元功也滿臉無奈的跟着去了,張捷卻是露出怨毒的表情,咬牙切齒道:“張斌的黨羽竟然猖狂至此,如果不好好收拾一番,他們還不翻天了啊,趕緊上奏摺,你我分開上,好好參他們兩本。”

史範陰陰的點頭道:“對,一定要好好參他們兩本。”

兩人密議了一番,便各自寫奏摺去了,很快,兩份誇張的奏摺便被送往驛站,八百里加急發往京城。

他們將此事污衊成鄭芝龍在張斌的縱容下無法無天,猖狂之極,這傢伙謊報人數,妄圖吃空餉,被他們發現以後,惱羞成怒,帶人圍攻都司衙門,毆打上官,私縱人犯,還揚言要攻打廣州府和泉州府,揭竿造反!

戚家軍統帥戚元功不但不勸阻,還助紂爲虐,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

這樣的奏摺如果傳到崇禎手裡,不知道崇禎又會怎麼看,怎麼想,估計,如果溫體仁再在一旁添油加醋,他真會遷怒張斌也說不定。

可惜,他們的奏摺註定傳不到京城,傳不到崇禎手裡,因爲建寧府已經被張勇暗地裡封鎖了,凡是經過建寧府驛站的公文都要檢查,八百里加急查的更嚴,他們的奏摺,包括跟溫體仁聯絡的信件,只有給福建水師和戚家軍催餉的那兩份沒被攔截,其他的,都被張勇給截留了!

而這個時候的東番總督府,張斌卻在書房和王承恩親切交談呢,鄭芝龍要“霸佔”月港和珠海,親自籌集糧餉,王承恩這市舶司提舉自然是沒辦法當下去了,所以,張斌準備讓鄭成功派船送王承恩回京城,去崇禎面前好好解釋一下福建的實際情況,讓崇禎好好看看,到底是誰搞得福廣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這樣一來,王承恩的一言一行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爲了不出紕漏,張斌特意將他招到東番,準備好好交待一下。

兩人寒暄了一番,張斌便親切的道:“承恩,這次怕是要委屈你一下了,皇上那裡如果知道月港和珠海都被海盜佔去了肯定會暴怒異常,到時候很有可能會遷怒到你,唉,我是真不想這麼做啊,但溫體仁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妄圖將我們一網打盡,我如果不反擊,福廣這大好的形勢就完了,大明恐怕也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我真是爲難啊。”

王承恩恭敬的道:“大人不必擔心,我知道該怎麼做,這幾年我在福廣享盡了榮華富貴,都是拜大人所賜,恩公一家也全靠大人照顧,大人的恩德我銘記於心,此去,我就算渾身碎骨也要報大人之恩。”

張斌搖頭苦笑道:“渾身碎骨倒不至於,皇上也不一定會遷怒於你,就算真遷怒於你,有曹公公在一旁勸解,你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能就是暫時失寵於皇上而已,其他應該沒什麼。”

就是一時失寵而已,王承恩更不在乎了,兩人又好好商議了一番,該怎麼去向崇禎解釋福廣的情況,王承恩這才起身告辭道:“大人,時候也不早了,承恩告辭了。”

張斌擡手讓他稍等一下,隨後便起身從一個書櫃裡拿出一個小包裹交給王承恩,微笑道:“這裡是一點小意思,委屈你了。”

王承恩好奇的接過包裹,打開一角一看,裡面竟然全是東盛堂的銀票,一百兩一張,足有上千張!

這小小的一包可是十餘萬兩銀子,現在東盛堂的銀票在大明各大城市都備受追捧,一百兩銀票,絕對能換到一百兩銀子,這個沒有任何人懷疑。

王承恩也不懷疑,所以,他嚇的渾身一抖,推拒道:“大人,這,使不得啊,承恩之爲報大人之恩,無需任何報酬。”

張斌卻是將包裹按在他手裡,不容拒絕道:“承恩,這幾年你都在福廣,我能照顧到你,銀子什麼的的確不需要,但是,你進京之後我就不好照顧了,到時候花銀子的地方多了,怎麼辦?這銀子你一定要收下,而且,以後,每年你每年都要到東盛堂領分紅,可能會多點,可能會少點,但,都是我的心意,你不會嫌棄吧?”

王承恩聞言,感動道:“承恩今生有幸,能得到恩公和大人您的照拂,就算是現在死了也值了,承恩就怕傾盡全力也無法報答恩公和大人您的恩情啊!”

張斌聞言,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什麼報答不報答的,你也知道,我跟止虛兄親如兄弟,他的弟子就是我的弟子,給予照拂是應該的,這些你都不用放在心上,此去京城一定要小心,一定要順着皇上的意思說,哪怕不能幫到我一點,也不要忤了皇上的意,知道嗎?”

王承恩鄭重的點頭道:“承恩知道了。”

他這表情,擺明了就是要報恩,哪怕是皇上把他拖出去砍了,他也要儘量幫張斌說好話!

張斌拍着他的肩膀苦笑道:“承恩,你要知道,拯救大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家都不能操之過急,你知道嗎,就算你這次幫不了我,還有下次是吧,不用拿命去拼,好好活下去,爲了你自己,爲了你的恩師,也爲了我,知道嗎?”

王承恩聞言,認真的思索了一會兒,再次鄭重的點頭道:“承恩明白了。”

張斌認真的看了看他的表情,見他不再是一副上刑場的樣子,這才滿意的點頭道:“走,我送你去碼頭,我們邊走邊說。”

一路上,張斌交待了很多,王承恩不住的點頭,表示記住了,時不時還會提出一兩句疑問,直到來到碼頭上,張斌才拍着他的肩膀告別道:“承恩,去吧,好好去皇上面前表現一下,記住,說話的時候不要偏向任何一方,這樣,你應該不會有什麼事。”

王承恩鄭重的點了點頭,表示記下了,隨後便依依不捨的登上了停泊在碼頭上的一艘車輪舸,隨着他揮手道別,十餘艘車輪舸依次掉頭,慢慢駛離碼頭,隨後便飛速向北駛去。

這個時候的京城可謂風聲鶴唳,唐世濟和王應熊仗着有溫體仁和閹黨餘孽的支持,揮舞着京察的屠刀,一頓亂砍,非閹黨的官員被瘋狂清洗,禮部尚書錢象坤被勒令告老還鄉,齊黨謝升接任,而後刑部尚書周士樸被污衊貪腐,罷官削籍爲民,齊黨謝陛接任。

這謝升和謝陛都是山東德州人,都是萬曆朝的進士,而且,他們還是親兄弟,兩人以前倒是沒多大劣跡,只是萬曆朝和天啓朝,與東林黨頗有些爭鬥,到崇禎朝他們反而小心謹慎起來,熬了六年,終於熬到昔日的閹黨兄弟浙黨崛起,他們同樣是齊黨元老,因此先後被溫體仁提拔到了吏部尚書和刑部尚書的高位。

至此,六部尚書,除了吏部尚書畢自嚴,其餘皆爲浙黨和齊黨,六部已拿下五部,都察院也早已在掌控,溫體仁終於聯合齊黨對內閣大學士展開了清洗,當然,內閣大學士都有一定的能量,不是他們想清洗就能清洗掉的,還需徐徐圖之。

而正是這時候,王承恩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京城。

因爲他是被鄭芝龍從海路“遣送”回來的,而且還是孤身一人,所以,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甚至,連崇禎都不知道他已經回來了。

這天下午,崇禎按慣例正在御書房批閱奏摺呢,曹化淳突然在外面輕聲道:“皇上,承恩回來了。”

崇禎聞言,不由驚奇道:“什嗎?”

他並不是沒有聽清曹化淳說的是什麼,而是有點不敢相信,王承恩竟然回來了,怎麼可能,他沒有招王承恩回京啊!

曹化淳稍微提高了一點音量,再次稟報道:“皇上,是承恩回來了。”

這到底怎麼回事,崇禎不由疾聲道:“讓他進來。”

很快,王承恩便貓着腰走進來,趴在地上惶恐道:“皇上,微臣死罪,請皇上責罰。”

什麼死罪不死罪啊?

說實話,崇禎對王承恩還是很器重的,這幾年,他在月港和珠海收商稅,至少給朝廷收上來一千餘萬兩白銀,而且從未有任何官員彈劾過他,這就說明他在那邊仍然是老老實實,並沒有做任何壞事。

這麼一個忠厚老實,忠誠有能幹的內臣,崇禎還真不忍心責罰,他不由揮手道:“好了,好了,先起來說話。”

王承恩磕頭道了聲多謝皇上,這才從地上爬起來,不過,他那頭卻始終羞愧的低着。

崇禎不由好奇的問道:“承恩,你怎麼突然跑回來了,朕好像沒召你回京吧?”

王承恩聞言,再次跪到地上惶恐道:“皇上,微臣死罪啊,微臣是被福建水師總兵鄭芝龍派人一路押送回來的。”

“啊!”,崇禎聞言,不由嚇了一跳,鄭芝龍竟然把他派去福廣收稅的內臣給押送回來了,難道他又反了嗎!

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一七四章 造勢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五十章 火車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一章 進京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萬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十五章 戚家軍威武(上)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四章 辭官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四章 辭官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
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三十三章 義診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一七四章 造勢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五十章 火車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一章 進京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萬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十五章 戚家軍威武(上)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四章 辭官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四章 辭官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