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

張差拿着移關公文,帶着一隊親衛,一路換馬不換人,不到三天時間便趕到了黃州府。

他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李時珍府邸在何方,只能直奔黃州府衙門,找黃州知府幫忙。

他此時心裡是相當忐忑的,因爲他所持的移關公文並不是上級的下級的命令性公文,而是不相統屬的官員之間相互交流的公文,說白了就跟普通書信差不多,黃州知府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要黃州知府不搭理他,這事情就有點麻煩了。

還好,黃州知府相當識趣,他壓根就不敢得罪兩省總督,雖然福廣總督還管不到他湖廣的官員,但文官都是流官,誰知道自己以後會不會跑到這位總督大人手下去任職呢,所以,他對張差一行人不但熱情得不得了,甚至還親自陪他們趕往蘄州,去請李時珍的後人出診。

蘄州城離黃州府城並不遠,總共也就五六十里的樣子,如果快馬加鞭的話,不用一個時辰就能抵達,但是,兩城之間卻隔着長江,一個在長江左岸,一個在長江右岸。

馬再快也是躍不過長江的,所以,黃州知府幹脆命人招來了一艘類似於蒼山船的帆槳船,帶着張差一行人,順流直下,直奔蘄州城。

帆槳船順流直下那也是勢若奔馬,還是不到一個時辰衆人便趕到了蘄州城,而且很快就來到了文林郎李時珍的府邸。

知府大人來訪李家自然是掃榻相迎,不過,當張差看到李時珍的後人時心裡頓時涼了一長截。

李時珍有四個兒子,分別是建中、建元、建方、建木,這會兒不但李時珍去世了,他的大兒子李建中和二兒子李建元也去世了,僅餘老三李建方和老四李建木。

而李建方和李建木也上了年紀了,李建方已經六十有餘,頭髮鬍子都白了,李建木也已經五十多歲,恐怕經不起長途跋涉了,怎麼辦呢?

沒想到,他剛道明來意,李建木竟然背起醫箱就要跟他出發,醫者父母心,這個時候的大夫還是相當注重醫德的,李時珍的後人更是受到藥聖的薰陶,經常不辭辛勞,行醫四方。

傳聞李時珍七十高齡還不顧年老體衰,日夜兼程,奔赴疫區,爲老百姓治病,正是因爲那次太過勞累,一代藥聖積勞成疾,不能自醫,最後與世長辭。

李建木才五十多歲,自然不會惜身,一聽說福廣有數千人上吐下瀉,病情嚴重,他甚至連馬車都不願意坐,就那麼直接跟張差他們打馬奔行,日夜兼程,奔赴建寧府。

急病患之所急,正是醫德的直接體現,李家世代行醫,醫德傳世,遇到這種事,他們壓根不需人催促,能趕多快,他們就會趕多快。

張斌此時的心情也是相當焦急的,因爲東番後衛和東番中後衛那邊都傳來消息,後面抵達的兩批三萬多人同樣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症狀,犯病的已經超過萬人!

這天,他正焦慮不安的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外面突然傳來趙如激動的聲音:“大人,張差回來了,他帶着文林郎的後人回來了。”

張斌聞言一愣,張差好像纔出發六天吧,有這麼快嗎?

他有點難以置信的道:“真的啊,快請文林郎後人進來一敘。”

很快,張差便帶着一個五十多歲的白鬍子老頭匆匆走進來,張斌不由大吃一驚,這麼大年紀了,難道還能跟他們一起快馬加鞭趕過來?

如果是坐馬車,絕對沒有這麼快,建寧府到黃州府可有千餘里,馬車一天最多也就能趕一百多裡,六天時間,他們能從黃州府趕到建寧府就不錯了,張差過去可還需要時間,他不可能不用一天就趕到黃州府了。

李建木此時也相當的驚奇,他真沒想到船有這麼快的,車輪舸順流而下,那速度本來就已經相當驚人了,兩岸景物飛逝,那速度絕對比奔馬還快,沒想到,到了海上,車輪舸速度依然不減,還是那麼快。

這一路,以他的經驗判斷,河道最少有四百餘里,海路最少有六百餘里,加起來最少有千里以上,坐船竟然不到一天就趕到了,這到底是什麼船!

張斌吃驚歸吃驚,卻沒有失態,很快他便回過神來,這個時候的醫者並沒有什麼地位,不過他對藥聖的後人還是相當尊崇的,李建木一進來,他便熱情的起身道:“老先生一路辛苦,來來,先坐下來喝口茶。”

說罷,他便走到書桌前的茶几旁,想讓人奉上香茗,和這老者好好聊一聊。

沒想到,李建木卻是堅決的搖頭道:“總督大人,要不先去看看病患吧,上吐下瀉之症雖不足以致命,對病患來說也是一種煎熬,能早點幫他們治癒就早點幫他們治癒吧,聽聞此地有數千病患,小人實在是無心休息,還望總督大人見諒。”

果然是名醫之後,如此醫德昭昭,張斌不由肅然起敬,他稍微詢問了一下,得知這位李建木老先生打馬奔行完全沒有問題,便立馬命人備馬,就帶了一隊親衛還有白文選、馮雙禮兩個親隨,直奔安定趙老漢家裡。

還是不到兩刻鐘,衆人便趕到了先前來的百戶所,也不用那百戶指引,一行人直接打馬來到趙老漢家門外。

老趙家閨女一聽見馬蹄聲,飛快的從屋裡跑出來,一看是張斌等人,她一點也不認生,因爲張斌上次來並沒有擺什麼官架子,平易近人的很,他還以爲張斌並不是什麼大官呢。

倒是幾個小傢伙沒來,讓她略微有點失望,她邊招呼人進屋,邊問道:“文選,雙禮,定國他們呢,怎麼沒過來啊?”

白文選和馮雙禮尷尬的互望了一眼,他們也不知道總督大人爲什麼沒有召集李定國等人就這麼過來了啊,最後還是馮雙禮憨笑着回答道:“定國他們都讀書去了,我們倆今天正當值,所以就我們倆來了。”

老趙家閨女聞言,欣慰的點頭道:“讀書好啊,讀書好啊,讀完書出來都能當大官,定國一看就是當大官的料。”

白文選聞言,不由委屈道:“趙嬸,還有我們呢,難道你看我們就不像當大官的料嗎?”

老趙家閨女聞言,連忙摸了摸他的頭,尷尬的道:“你們都是,你和雙禮也是當大官的料。”

白文選聞言,這才露出憨厚的笑容,衆人一路閒聊,很快便來到屋裡。

這個時候趙老漢和他女婿都拉的有點消瘦了,看見衆人進來,甚至連起身的力氣都沒了,只能坐在那裡虛弱的和衆人打着招呼。

張斌見狀,不由暗暗擔憂,誰說拉肚子拉不死人啊,這麼拉下去,鐵打的金剛也扛不住啊!

李建木倒是沒感覺有什麼異常,比這拉的更狠的他都見過,最嚴重的,能拉的趴牀上起不來,只能拿個盆子在後面接着,這兩人好歹還能坐穩,還不算很嚴重。

他上前仔細看了看兩人的臉色,又讓他張嘴看了看舌苔,隨即便讓趙家閨女帶着他去廚房看看。

來到廚房一看,沒有水壺,也沒有茶壺,他立馬皺眉道:“你們平時不燒開水喝嗎?”

趙家閨女搓手道:“這個,大夫,您也知道,我們窮人家沒那麼多講究,渴了直接舀一瓢井水一喝就行了,哪裡有那閒柴來燒開水啊。”

李建木搖了搖頭,隨即對張斌道:“總督大人,這樣不行,不服水土者大多是因爲不服水,各地之水,性狀不一,但燒開之後,差別卻不是很大,所以,不服水土者切忌到一個地方就喝生水,應該先喝幾天開水,等適應了再慢慢喝生水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趙家閨女聞言,不由羞紅着臉道:“哎呀,大夫,您真是神了,剛到這裡的時候,我因爲來了月事,腹痛難忍,我爹他不讓我喝生水,還特意跟小旗大人家借了個水壺,給我燒了幾天開水喝,結果,我沒事,我爹和我老漢倒是病倒了。”

張斌聞言,恍然大悟,所謂各地之水,性狀不一,大概是裡面含的微生物又或者細菌不一樣,有的人抵抗力差,習慣了一地的水質,再去其他地方就不行了,而開水就不一樣了,水一燒開,裡面不管是微生物和細菌都差不多殺死了,自然不會再害得人水土不服。

這個問題的確很重要,他立馬對一旁的謝正剛道:“小六叔,回去之後立馬讓人去福廣訂購三萬個水壺,以後從西北遷移過來的災民,每戶發一個,讓他們先喝幾天開水,不要一過來就喝生水。”

李建木聞言,不由點頭道:“大人真是愛民如子啊,還有一個更好的法子,能預防不服水土之病,就是不知大人舍不捨得。”

有什麼舍不捨得的,只要遷移過來的災民不犯病,比什麼都強,張斌立馬鄭重道:“老先生您說,只要本官能辦到的,絕對不含糊。”

李建木解釋道:“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喝茶,家父《本草綱目》中有云,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爲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虛實。苦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這不服水土者,虛實之火交雜,茶葉正好剋制,所以,喝茶就能減緩不服水土之症狀,若一開始就以開水泡茶,則不服水土者立減一半,就是不知總督大人能不能拿出這麼多錢來爲老百姓買茶葉。”

張斌聞言不由啞然失笑,這會兒的茶葉對平民老百姓來說的確是個奢侈品,一般老百姓還真喝不起,因爲普通的芽茶就一分銀子一斤,普通的葉茶也要五釐銀子一斤,一斤就是幾天的口糧,這會兒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哪裡還有錢去買茶。

不過,這點錢對他來說還真不算什麼,他毫不猶豫的道:“芽茶好還是葉茶好?”

李建木欣慰道:“自然是芽茶最適宜。”

張斌立馬對一旁的謝正剛道:“小六叔,等下就讓東盛堂福建分號發三萬斤芽茶過來,每戶遷移過來的災民家裡發一斤,讓他們泡茶喝。”

三萬斤也才三千兩銀子,對他來說只是小意思而已。

李建木聞言,不由對張斌刮目相看,這位總督大人愛民如子還真不是裝的,水壺和茶葉都是免費發放,從來就不提錢的事,這可是好幾千兩了!

他欣慰的點頭道:“總督大人能如此爲民着想,這不服水土之症就好了一半了,待小人再看看,然後開些藥,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說罷,他問了老趙家閨女一聲,直接往茅房走去。

茅房,幾乎每個人每天都要去一趟,但是,沒事的時候,基本上沒人去茅房,因爲這個時候的茅房基本就是一個坑,上面架兩塊木板,有點錢的人家還會買個大水缸埋坑裡,沒錢的直接就是一個土坑,裡面那情形,簡直令人作嘔!

張斌見李建木朝茅房走去,猶豫了一下還是跟了上去,他倒沒有什麼特別的潔癖,去趟茅房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後面謝正剛等人見張斌跟上了,也只能硬着頭皮跟了上去,於是乎,趙老漢家臭氣熏天的茅房便被衆人包圍了。

這茅房是真的臭,比一般的茅房都臭,因爲趙老漢和他女婿都拉了是十來天了,那傢伙,拉稀可是關不住的,而且還管不住方向,茅房裡的兩塊木板上噴的到處都是黃不拉幾的汁子,張斌看了一眼眉頭便皺了起來,這裡面也太噁心了!

沒想到李建木竟然一點都不在乎,他直接竟然走到茅坑旁蹲下來,仔細觀察起木板上的糞汁來。

這場景,簡直讓人受不了啊,一個人不拉屎,卻蹲在茅房裡,而且還不是蹲在木板上,而是蹲在旁邊,直面滿坑的大糞......。

很多人已經忍不住別過頭去,看着都受不了啊,也不知道這位老先生怎麼能忍受。

更令人難以忍受的事情還在後面呢,李建木看了一會兒,竟然湊上去,用手指沾了點糞汁仔細搓了幾下,然後放到鼻子面前認真的聞起來!

“嘔”也不知是誰,忍不住乾嘔起來,張斌也感覺有點受不了了,還好,在後世檢測屎尿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他並沒有覺得很怪異,只是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好像那糞汁就在自己鼻子跟前一般。

李建木仔細聞了一陣,這才找了塊乾淨的地面,將手指在上面蹭了蹭,然後起身道:“總督大人,好了,我們回去開方子吧,多抓點藥,一次做個幾千份,他們吃幾天藥,再喝幾天茶水應該就沒事了。”

事不宜遲,張斌聞言,立馬揮手帶着大家就往回趕,那李建木甚至連手都忘了洗了!

第五十章 火車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這麼玩的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三十五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一九八章 是時候收拾復社了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三十章 感動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十章 我們也有海盜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一九〇章 再探詔獄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五章 大清洗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十三章 至交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一四一章 兄弟幹架第一二二章 欲奪遼東兵權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四十章 拜訪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十三章 至交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
第五十章 火車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這麼玩的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三十五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一九八章 是時候收拾復社了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三十章 感動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十章 我們也有海盜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一九〇章 再探詔獄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五章 大清洗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十三章 至交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一四一章 兄弟幹架第一二二章 欲奪遼東兵權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四十章 拜訪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十三章 至交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