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選拔

張斌巡視完馬六甲防線便踏上了歸程,南洋的防禦體系已經建立,他可以放心的回去過年了。

按鄭芝龍的要求,他留下了五十艘威遠戰列艦,有了這些戰列艦,他相信,荷蘭人應該不敢輕舉妄動了。

因爲他們想要攻破馬六甲防線,就必須發動所有力量傾力一戰,四五百艘超級戰列艦,那可不是開玩笑的,光操控人員就要十多萬,而整個荷蘭這會兒才百來萬人口,十多萬大軍差不多是他們全部青壯的總和了,如果戰敗,他們就將面臨亡國之危,就算勝利了,他們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到那時候,他們很可能後繼乏力,連收復巴達維亞都無能爲力,這樣一來,即便是打下馬六甲防線也毫無意義。

張斌不但留下了五十艘威遠戰列艦,還留下了十艘鎮遠巡洋艦和一百艘車輪舸,讓鄭芝龍在巴達維亞和馬六甲附近海域廣設哨探,以確保南洋的安全,一百艘車輪舸是哨探之間傳訊用的,十艘鎮遠巡洋艦則是給各路哨探運送補給用的。

同時,他還留下鄭芝虎負責駐守馬六甲要塞,留下鄭芝豹負責駐守巴達維亞,整個南洋貌似都交給鄭氏兄弟負責了,這種信任,連鄭芝龍都感動不已。

其實,壓根不是這麼回事,他相當清楚,鄭成功纔是鄭家未來的掌舵人,鄭芝龍兄弟最終都得聽鄭成功的,而鄭成功已經被他收爲門生,這年頭,尊師重道可是最基本的品德,他相信,以鄭成功的爲人,絕對會尊重他這個恩師。

南洋的問題的解決了,張斌卻沒有因此而放鬆,迴轉的路上,他幾乎每天都坐在旗艦的甲板上,面對着茫茫大海,思付未來。

明年就是崇禎六年了,按大明官場的規矩,地方官員三年一輪轉,他留在福廣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當然,他還可以利用荷蘭人的藉口,強行留在福廣,但是,這樣做有相當大的風險,因爲巴達維亞有不少大明商戶,馬六甲也經常有大明商船經過,那邊的事情根本就瞞不了多久,如果有人拿這個做文章,那他就麻煩大了,欺君之罪,可不是鬧着玩的。

大明因爲這種事情栽倒的文臣武將可不是一個兩個,有時候的確是因爲他們持功自傲,冒犯了皇權的威嚴,但是,更多時候卻是因爲皇上需要他們欺君,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功高震主了,皇上要找藉口收拾他們!

張斌可不想因爲功高震主被收拾,他已經想好了,幹完這明年這最後一年,便回京覆命,老老實實接受安排,不管是崇禎的安排還是溫體仁的安排,他都先接下來。

這樣就存在很大的風險了,因爲崇禎很有可能會卸磨殺驢,就算他不想,溫體仁也會想辦法讓他想,冤殺忠臣良將從朱元璋那會兒就開始了,大明朝的皇帝可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們殺起忠臣良將來,連眼睛都不帶眨一下。

特別是明末,天啓和崇禎這對奇葩兄弟,一個是放開手任一個太監肆意屠戮忠臣良將,一個是自己動手,逮誰殺誰!

崇禎上吊的時候其實應該反省一下,爲什麼羣臣會誤他,忠臣良將都被你兄弟倆禍害完了,剩下幾乎全是貪官污吏,能不誤國誤民嗎?

如果崇禎誤信讒言或者本身就想收拾他,怎麼辦呢?

張斌沉思了很久,終於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儘量增加自己親衛的數量,讓手下精銳全部跟在自己身邊,讓崇禎想殺自己都殺不掉!

這會兒東番的兵力可不少,上次盧象升將俘虜的十餘萬平民遷移到東番以後,又選拔出兩萬餘戰兵,東番的戰兵數量已經達到八萬,再加上一萬戚家軍和六萬水師,他手下大軍已經達到十五萬之巨。

這麼多人馬,看似恐怖,如果不能跟在自己身邊其實都是假的,甚至,只要自己一死,這十五萬大軍很快就會廢掉,就好比盧象升的天雄軍和孫傳庭的秦軍,他們兩人一死,天雄軍和秦軍便消失了。

所以,必須從十五萬大軍中選拔出最少上萬精銳,以各種身份跟在自己身邊,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不過,回到東番以後,張斌並沒有馬上着手選拔精銳,因爲馬上就要過年了,這時候正是一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他要再掀起全軍範圍內的大選拔,那就有點不近人情了。

做什麼事都要講求個初一十五,前世他就十分反感毫無節制的加班,有很多老闆,爲了利益,不顧員工感受,不管什麼節假日都加班,甚至連過年都強制人加到臘月二十九甚至三十,然後初三甚至是初二初一又繼續加!

這種搞法,看似實在積極發展,發憤圖強,其實都是瞎扯蛋,人又不是機器,忙活了一年,還不能休息幾天嗎,再說,人賺錢都是爲了生活,連正常的生活都沒有了,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張斌可不是這種“窮兇極惡”的老闆,不管怎麼說,過年了,能休息的他還是儘量讓人休息,就算因爲各種原因無法休息的,他也會將獎勵發到位,發到人家滿意。

這個年節對於他來說也是個難得的團圓機會,雖說總督府就在東番,但是他一年最少有一半時間要到處跑,就算回到總督府,他也是嚴格按朝廷規定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早早起來點卯,晚上一直要忙到酉時纔會回後院休息,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不是很多。

過年這段時間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放假了,他也不用天天點卯了,也沒大事需要他操心了,他總算是有時間陪着家人好好團聚一下了。

這會兒他的大女兒張香和大兒子張洋都已經能下地走路了,戚芳華專門給小張香縫製了許多粉紅色的戎裝,將她打扮的跟一個小將軍一樣,洪蓉兒卻是給張洋縫製了很多淡青色的儒袍,將他打扮的跟一個小書生一樣,兩姐弟一出場,不知道能帶來多少歡聲笑語,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家常,逗逗小孩,其樂融融,分外美滿。

過完年節,張斌便下令,戚家軍、東番九衛、福建水師等手下所有正規軍團開始選拔精銳,組建親衛軍團!

親衛軍團的編制暫定爲八百個小隊總共將近萬餘人,其中,每五個小隊設一個小旗官,每兩個小旗上面設一個總旗官,每五個總旗上面設一個把總,每兩個把總上面設一個千總,而這八個千總已經定下來了,就是李定國、劉文秀等八個親隨。

這八個人,他是準備當領兵將領培養的,所以,一開始就給他們手下配備了千餘人;而張差、趙如等親信則是當特戰人員來培養的,所以,他們手下一直是精銳中的精銳,特戰營將士。

不過,這次,他對特戰營的將士也做了調整,謝正剛、張差、趙如他們八個,全部被他提拔爲遊擊將軍,而他們下面的特戰營將士則全部去參與親衛軍團各級將領的選拔。

收到這個消息,特戰營將士都激動壞了,以他們的本事,普通士卒中又有幾個能打的過他們,比如張盤,他還只是個小旗,如果放到外面去,把總、千總,甚至是遊擊將軍、參將恐怕都沒幾個能幹的過他的。

當然,這並不是張斌有意壓制他們,主要特戰營總共才這麼多人的配置,張差他們每個人手下也才十隊人,小旗就是極限了,張差他們也只是相當於總旗官而已。

張斌也是想借這個機會讓特戰營裡面能力比較出衆的去親衛團擔任各級將領,這樣一來,整個親衛團就等於是特戰營的延伸,這些特戰營將士可是跟了他幾年了,忠誠度絕對沒有問題,由他們出任親衛團各級將領,親衛團的忠誠度也不用操心了,此舉可謂一舉兩得。

應該說福廣總督麾下所有的軍隊在各級將領的升遷方面是整個大明最爲公平的,只要你有本事,不怕升不上去,就算沒有機會張斌也會想辦法創造機會讓他們獲得升遷。

當然,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張斌這裡,公平也是相對的,他這裡的公平是建立在忠誠度之上的,只有忠誠於他的人才會獲得重用,不然,你再有本事都沒用!

比如,高層將領一般都是張斌指定的,這些人基本就經過了歷史的考驗,他們的忠誠度絕對沒有問題,能力也相當的出衆,張斌不會爲了一味的追求公平而去任用那些沒有經過歷史考驗的人領兵作戰,如果出了問題,那後果不堪設想。

又比如,在各級基層將領選拔的時候,張斌一般都會爲跟自己時間比較長,忠誠度比較高的親信創造機會,讓他們勝出。

這次比試也是如此,十多萬普通士卒中可能會有出類拔萃的高手,但是,高手不可能生下來就是高手,必須經過一定的訓練,消耗一定的資源,才能慢慢成長起來,如果一天到晚飯都沒得吃,餓的骨瘦如柴,餓的兩眼發黑,還能成爲高手,那就是怪事了。

在東番,各種條件都是最好的,穿的好、住的好、吃的好,訓練效果自然就好,而在東番訓練的時間長,就證明跟張斌的時間長,這樣發展起來的人忠誠度自然要比剛來東番沒待幾天的人要高。

這樣可以說是公平,因爲要想往上爬,你就必須在同等待遇的同批人中脫穎而出;也可以說不公平,因爲後來的人再有天賦,再有本事,沒有經過訓練,甚至沒吃過一頓飽飯,基本上不可能比的過先來的人。

張斌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忠誠於自己的軍隊,而親衛團的人,忠誠度尤爲重要,所以,他讓跟了自己幾年的特戰營親衛去參加基層將領的選拔,以保證親衛團的忠誠度。

剛過完年,正月十六,一場遍及整個福廣所有正規軍隊的大選拔就開始了,精銳士卒的選拔張斌不用去管,自有各個衛所和各個軍團的將領去負責,他只管最後特戰營和親衛團各級將領的選拔。

經過層層篩選和一次又一次的比試,到二月初,十五萬大軍中終於選拔出萬餘精銳,齊集東番中前衛駐地。

這萬餘精銳再加上特戰營的千餘人,總共一萬一千餘人,能當上小隊長的都不到一千人,而能當上小旗、總旗、把總的,總共才一百多人,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

基層將領的選拔就在東番中前衛的駐地進行,第一天是初選,一萬餘人分散在九個大校場,同時進行比試,選拔出兩千人左右,進行最後的角逐,這些通過選拔的人,最差也會成爲特戰營精銳,有一半會成爲小隊長,剩下的一百多人則會成爲特戰營和親衛團的各級將領。

這天,張斌並沒有在某個校場坐鎮,而是帶着謝正剛、李定國等人一個一個校場的巡視,每個校場待上半個時辰左右,露露臉,讓這些即將成爲他親衛的精銳看看他長什麼樣,畢竟他不可能老帶着一萬多人到處跑,大多數時候,這些人還是分散到他四周暗中保護的,要是這些人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那就有點搞笑了。

第一天選拔過後,就是最後的角逐了,第二天,所有通過初選的人全部集結到了東番中前衛駐地中間的大校場,張斌特意讓人在校場正前方搭了座高臺,他就坐在高臺的正中央,左邊是謝正剛、張差、趙如等特戰營將領,右邊則是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親衛團將領。

十六員猛將穿着鎖子甲,批着紅披風,整整齊齊的站在他兩側,那叫一個威風無比啊。

不過,他帥椅左前方還站了個十來歲的小孩,穿着一身儒裝,看上去就跟個小小書生一樣,給人感覺怪異無比。

這個小孩自然就是鄭成功,張斌帶他來,就是讓他看看,高手是什麼樣的,戰場上廝殺的招式又是多麼的慘烈。

比試從早上辰時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未時許,不出張斌所料,特戰營和親衛團,從小旗官直到把總,都是原來特戰營的精銳,而且,所有特戰營精銳幾乎都提升到了小隊長級別。

張斌看到這個結果,對着一旁躍躍欲試的鄭成功道:“成功,這些選拔出來的將領你是不是感覺特別眼熟啊?”

鄭成功點頭道:“是啊,是啊,這些好像都是總督府原來的護衛。”

張斌緊接着又微笑道:“那你感覺這個比試公平嗎?”

鄭成功重重的點頭道:“公平啊,都是靠真本事拼上來的。”

張斌笑呵呵的道:“你再好好考慮一下,如果其他人也如同總督府的護衛一般,一天穿的好、住的好,除了值守就是操練,不管任何食物,甚至是肉食都管飽,他們打不打的過這些護衛呢?”

鄭成功想了一會兒,隨即猜測道:“我想應該還是有一部分人能打的過他們吧。”

張斌點頭道:“是啊,但是,特戰營和親衛團對我至關重要,我不想有人能打過他們。”

鄭成功聞言,不由目瞪口呆道:“恩師,您的意思是?”

張斌得意的笑道:“我的意思是,公平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你可以讓事情看上去公平,但結果卻由你來決定。”

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一二四章 齊聚鞍山之地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三十五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二九二章 稱霸歐陸第十二章 混蛋相親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們和睦相處吧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五十一章 拼命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六十三章 佔領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二二〇章 張香出嫁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二三三章 安撫永樂勳貴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四十九章 選拔
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一二四章 齊聚鞍山之地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三十五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二九二章 稱霸歐陸第十二章 混蛋相親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們和睦相處吧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五十一章 拼命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六十三章 佔領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二二〇章 張香出嫁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二三三章 安撫永樂勳貴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四十九章 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