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

羅汝才扛不住官兵的火炮投降了,他不敢再玩什麼詐降的把戲,乖乖的按張斌的要求率軍退出了武昌城,就在明軍大營旁邊紮營,等候整編。

這次他是真降了,他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參照劉國能和李萬慶的待遇,給個遊擊將軍的職位,他願意率軍爲朝廷效力。

張斌原本是想參照以前的做法,將他手下所有人全部丟東番去,然後將他送到京城,讓崇禎去處置,這樣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但是,考慮到這會兒除了李自成和張獻忠,還有很多其他農民起義軍,如果做的太絕就會逼的這些人拼死抵抗又或者拼命逃竄,那樣一來,這反賊就真不好收拾了。

所以,張斌最後還是答應了羅汝才的請求,給了他一個遊擊將軍的職位,讓張盤帶了一小隊精銳給他做“親衛”,以爲監督,又將他調到長沙府駐守,至於武昌府,張斌交給了李萬慶,畢竟他接受招撫的時間比較長,也跟農民軍幹了幾仗了,降而復判的可能性沒羅汝才大。

當然,也不排除這些人吃錯藥了,繼續玩降而復判,不過,張斌並不怕,要誰真敢降而復判,那就沒什麼客氣好講了,逮着了直接送京城千刀萬剮,他的手下全部丟東番去,來個殺雞儆猴,看誰還敢玩降而復判。

這個時候,真正玩降而復判的張獻忠已經嚇得魂不守舍了,武昌城傳來消息,城牆竟然被官兵的火炮給轟塌了,羅汝才都嚇的率軍投降了!

這消息有點誇張,城牆並沒有被火炮轟塌,只是箭垛和女牆被轟塌了,城牆的主體這個時候的火炮要想轟塌還是很難的。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再堅固的城防在張斌面前都不頂用了,他只要架起火炮一頓猛轟,誰都扛不住啊!

羅汝才這傢伙跟自己合作的久了,張獻忠自然對他相當瞭解,這傢伙精的跟鬼一樣,但凡有一點辦法守住城池,他都不會率軍出城投降。

他既然率軍出城投降了,就證明武昌城的確擋不住官兵的火炮,武昌城都頂不住襄陽城能頂住嗎?

就算襄陽城比武昌城城牆要高個一兩丈,那也就多轟幾個時辰的問題,根本就不頂用啊!

這襄陽城他是不敢待了,如果說到防守,襄陽城是易守難攻,就東南方向的山地可以進攻,幾萬大軍都展不開,其他地方全是漢江環繞,跟天然的護城河一樣,還是填都填不平的那種。

如果說到逃跑,那襄陽城也是個絕地,人家把東南出入口一堵,你除了跳江,不然別想逃出去。

假如明軍沒有水師,跳江就跳江,倒也沒多大事,問題明軍有水師啊,而且這次據說來了上千艘裝有火炮的車輪舸,跳江逃跑,不被他們轟成渣纔怪。

張獻忠收到羅汝才投降的消息便開始安排退路了,他一面聚攏散落在承天府和襄陽府各地的手下,一面將劫掠來的金銀財寶和糧草輜重往襄陽和鄖陽之間的谷城轉移,至於襄陽城,他就留下五萬老弱殘兵,讓自己的義子張君用率軍駐守。

這個張君用可沒李定國他們乖巧,也沒李定國他們正直,一朝得權便原形畢露,又是玩女兒又是劫掠平民百姓又是濫殺無辜,搞的整個襄陽城烏煙瘴氣,張獻忠早就有心大義滅親了,這次正好讓官兵幫他收拾了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傢伙。

張斌這邊倒沒急着突襲襄陽府,因爲襄陽府和武昌府之間還隔着個承天府呢,玩孤軍深入是最容易出意外的,他完全沒有必要冒這個險,而且,他並不想一把幹翻張獻忠,所以,他並沒有輕敵冒進,而是穩打穩紮,率十萬大軍水陸並進,一個一個城池的收復,從承天府慢慢逼近襄陽府。

這個時候,張獻忠的主力大軍基本上都撤到谷城去了,留在承天府的都是些小嘍嘍,而且每座城池都只有幾百上千人駐守,收復起來倒是很簡單,福廣軍恐怖的戰力也慢慢展現出來,像城牆只有丈許高的小城池,他們根本就不用造攻城器械,推着戰車直接上就行了,有火炮和火槍掩護每座城池都是摧枯拉朽,一兩個時辰就拿下了,推進速度快的驚人。

張獻忠之所以沒把人全撤回襄陽府自然是想阻一阻官兵,他想着武昌到襄陽七百餘里地界,又有自己手下據城頑抗再怎麼滴官兵起碼得個把月才能打過來,所以,他也沒有太着急,只是令手下用現有的糧草車不停的搬運着金銀財寶和糧草輜重,並沒有像逃難一樣驚慌失措。

結果,官兵的推進速度簡直嚇死個人,一天一百餘里,一天一百餘里,簡直就跟急行軍一樣,他這才轉運一趟,官兵就已經距離襄陽不到三百里了!

這也不能怪他留在承天府駐守的小嘍嘍太渣,主要張斌手裡有車輪舸,他的確是在急行軍,每遇到一座城池,他只要留下一員大將和一萬人馬攻打即可,剩餘的大部隊壓根就無需停留,直接往前急行就可以了,等手下大將將城池攻佔,自然會坐車輪舸趕上來,一點都不浪費時間。

張獻忠這下真傻眼了,因爲他手裡劫掠的金銀財寶和糧草實在是太多了,湖廣受災本就不是很嚴重,而且襄王和楚王那都是富的流油的主,他這一通劫掠下來,光是白銀就差不多搶了七八百萬兩,糧食更是多達一百多萬石,他手裡頭糧草車就算是再多,一兩趟也運不完啊!

而且襄陽距離谷城也有將近兩百里路,就算他使勁催促,滿載着金銀和糧食的糧草車一天最多也就能行進一百里,一個來回至少需要四天,而根據他的估算,他最少要轉運五趟才能將所有金銀財寶和糧草轉運完。

這下怎麼辦,以官兵的推進速度,三百餘里,都不用三天,他打個來回的時間都沒了,這金銀財寶和糧草根本就轉運不完啊!

他沒了辦法,只能命人儘量將金銀財寶全部裝上糧草車,然後又聚集了所有戰馬,用來馱糧食,能拉多少就拉多少,拉不完的就只能藏襄陽城裡面了。

這下金銀財寶倒是被他給轉運的差不多了,因爲他第一趟轉運的基本都是金銀財寶,兩趟下來留下的也沒多少,但是,糧食就不成了,一匹戰馬最多也就能馱兩石糧,再多戰馬就會被壓得走不動路,他手裡也就五萬餘匹戰馬,一次也就能拉走十萬石糧食,一百多萬石糧食,他大部分都拉不走了,只能留在襄陽城裡面。

張斌倒沒想到張獻忠會給他留下這麼多糧食,他這還沒拼命跑呢,已福廣軍純“馬車兵”的隊伍,要真瘋趕起來,一天跑個兩百多裡都不成問題。

三天後,他終於率軍趕到襄陽城外,這時候,福廣軍還是整整十萬人,因爲沿途攻打城池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火槍和火炮掩護,然後再推着戰車直接上,城裡的農民軍基本上沒給他們造成什麼麻煩,不是嚇的屁滾尿流就是直接投降了,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傷亡,而且打下的城池也不用他們管,都是俞成龍去接李萬慶的手下來接手,他們打下來上船就走,沒有一絲拖泥帶水。

這個時候張斌其實已經探得張獻忠不在襄陽城內,而在谷城,不過,他還是率軍將襄陽圍住了,他是真不想率軍突襲張獻忠主力,因爲槍炮無眼,他怕一不小心把張獻忠給弄死了!

太子這會兒才十歲,他起碼還得熬五年,要一不小心把張獻忠弄死了,再一不小心把李自成弄死了,能讓崇禎感到威脅的就建奴了,對建奴,他可不會留手,撐死也就兩三年時間,他絕對能幹翻建奴,剩下兩三年,還要靠張獻忠和李自成來磨洋工呢。

他希望張獻忠能識趣點,趕緊跑路,所以,他對襄陽城的攻擊簡直驚天動地!

他不但將五十門兩千斤的佛郎機炮架在襄陽城南邊不斷轟擊,還命五百多艘輕型鐵甲艦圍着襄陽城另外三面不斷轟擊,一時之間,整個襄陽城簡直地動山搖,到處都是隆隆的炮聲,城裡的幾門火炮沒開幾炮就被官兵的火炮砸了個東倒西歪,所有守城的農民軍士卒全被嚇得躲在箭垛底下瑟瑟發抖。

這傢伙,這城怎麼守,官兵真能把城牆給轟塌了,他們光剩下吃炮彈的份了,看着不斷被削平的箭垛,張君用慫了,“堅守”了不到半天,他便令人豎起了白旗,降了!

張斌知道猛轟下去,城裡的反賊遲早要降,所以,他特意準備了三天的彈藥,準備先轟擊三天再說,卻不曾想,反賊還沒堅持半天便降了,這着實有點出乎他的意料。

不過,還有更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呢,那守將張君用是貪財好色,心狠手辣,但拍起馬屁來也是挺噁心的,他開城投降之後,竟然舔着臉求見張斌,將一百多萬石糧食和張獻忠沒運走的數十萬兩白銀的隱藏地點全部告訴了張斌,只求張斌能放他一條生路。

張獻忠藏銀的確有一手,歷史上他藏的銀子就歷經了幾百年才被發現,這張君用要是不說出來,張斌還真找不到這些銀子,至於糧食,要張君用令人一把火燒了,他也沒轍。

看在這麼多糧食和銀子的份上,張斌倒沒爲難張君用,而是直接將他給放了,反正就憑他一個人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至於其他人,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全部送到東番去看管起來,都老老實實種地去。

他是想讓張獻忠給他磨洋工,但是,他卻不想張獻忠一復起就能聚集十幾二十萬舊部,那樣他收拾起來就費勁了。

張獻忠的手下,逮着了全部要送東番去看管起來,這貨以後復起,是用來嚇唬崇禎的,張斌可不想給自己製造太大的麻煩。

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八十五章 毛文龍偷人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十章 兒媳婦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三章 出使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九章 不齊心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三十三章 小子誒別這麼狂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八章 下金陵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九章 不齊心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五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六十章 猜忌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
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八十五章 毛文龍偷人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十章 兒媳婦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三章 出使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九章 不齊心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三十三章 小子誒別這麼狂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八章 下金陵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九章 不齊心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五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六十章 猜忌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