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

一個國家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有衆志成城,共抗外辱的,也有不顧國家利益,背後拆臺窩裡斗的。

衆志成城,共抗外辱,基本都能度過難關。

不顧國家利益,背後拆臺窩裡鬥,一個國家,想要不滅亡,很難。

歷史上,明朝走向滅亡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瘋狂的土地兼併,使其必然走向滅亡,而背後拆臺窩裡鬥,正是壓倒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朝,並不乏能力挽狂瀾於既倒的人物,熊廷弼、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等等,這些忠臣良將,都有挽救明朝的能力,但是,最後他們都死了,不是死在外敵手裡,而是死在自己人手裡。

這種可悲可嘆的事情在明末的歷史上已經成爲一種常態,只要有點能力,能挽救大明的,最終結果,必定死在自己人手裡!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事情呢?

一個兩個,一次兩次,還可以說是偶然,但是,凡是有能力拯救大明的全被自己人弄死了,那就不是偶然了,而是必然,是有人想讓他們死!

最想讓他們死的當然是努爾哈赤、皇太極,但是,他並不能跑大明朝堂殺人,如果沒有人在配合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些忠臣良將不可能冤死。

大明朝堂之上配合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正是天啓朝的閹黨和崇禎朝的閹黨餘孽,當然,他們不會明目張膽的說我要配合努爾哈赤或者皇太極幹掉這些忠臣良將,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爲了配合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他們只是爲了爭權奪利而已,說白了,就是爲了爭奪大明朝堂的控制權。

這會兒,薛國觀就是這個想法,他認爲自己必須出手了,如果讓張斌協擊敗建奴,收復遼東,那是多大的功績,那還不被朝野上下傳頌,奉爲曠古爍今的賢臣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內閣首輔還有他的份嗎!

崇禎這會兒是不想讓張斌當內閣首輔,但是,他不能冒這個險啊,誰知道崇禎會不會因爲擊敗建奴、收復遼東而興奮的過了頭,腦子一抽就把內閣首輔的位子給了張斌呢!

所以,他不能冒這個險,他不能讓張斌把建奴給擊敗了,更不能讓張斌把整個遼東都給收復了!

那麼,怎麼污衊張斌呢?

這個問題,着實讓薛國觀頭疼。

這次皇太極的離間之計並沒有成功,張斌很果斷的幹掉了皇太極派去的使者,並嚴密封鎖了消息,除非皇太極自己說出來,遼東這邊是沒有任何人會傳出風聲說他和皇太極有書信來往的。

皇太極要污衊張斌私通他,也得有那麼一點證據,這會兒他一點證據都沒拿到,就這麼空口白牙污衊張斌肯定沒人信,畢竟大明朝廷的官員並不是白癡,所以,他也沒有刻意去宣揚張斌私通他。

沒有私通建奴這個萬能理由,要收拾張斌難度就大了,這也正是薛國觀頭疼的原因。

他想來想去,只有從崇禎這邊着手了,崇禎害怕張斌功高震主,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點,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御書房中,崇禎是愁的滿臉憔悴,眼神渙散,薛國觀卻是目露精光,竊喜不已。

皇上終於來找自己商量了,他看到早已等候在那裡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就明白了,這次皇上找他,肯定是商議建奴的問題。

果然,君臣一番見禮之後,崇禎就煩悶的道:“這些天發生的事情,想必你們也有所耳聞,張斌在遼東一路高歌猛進,已經收復了遼東六成多的土地,建奴卻突然入寇宣府鎮,擺明了要來個魚死網破。現在,張斌想要集中全力拿下遼陽和瀋陽,斷了建奴的根基,盧象升也想集中全力消滅宣府鎮的建奴主力,一勞永逸,皇太極卻突然遣使來求和,以宣府鎮十餘萬百姓爲要挾,並承諾把其長子豪格留在京城做人質,從此與大明和睦相處。到底是打是和,你們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兵部尚書陳新甲聞言,連忙低頭沉思起來,其實,他並沒有多少本事,只是站隊站的好,傍上了楊嗣昌這顆大樹才被飛速提到了兵部尚書的位置,這個時候,崇禎問計於他,基本上是白問了,他要真能憑本事力挽狂瀾就不用去抱楊嗣昌大腿了。

內閣次輔、吏部尚書薛國觀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對打仗根本就一竅不通,連楊嗣昌都看不上他,他能幹什麼,崇禎問他,等於問道於盲。

但是,偏偏就是這個對打仗一竅不通的傢伙這會兒卻拱手建議道:“皇上,微臣建議接受皇太極求和的請求,皇上素來愛民如子,肯定不忍眼睜睜的看着十餘萬百姓被建奴屠戮,再說,張斌和盧象升也並一定是爲了消滅建奴,收復遼東。”

薛國觀那也是一個馬屁精,他這話說的就很合崇禎的脾性,一句愛民如子拍的崇禎心中舒爽無比,後面一句張斌和盧象升也並一定是爲了消滅建奴,收復遼東,更是成功的勾起了崇禎的疑心病。

崇禎聞言,不由追問道:“噢,你說雙全和建鬥不是爲了消滅建奴、收復遼東,那是爲了什麼?”

薛國觀裝出一副忠君愛國的樣子,痛心疾首道:“皇上,既然您問了,那微臣就斗膽說了。皇上啊,您被他們給騙了,他們之所以這麼急切,目標並不是建奴啊。您想想,張斌所謂的集中全力拿下遼陽和瀋陽,意思是不是說遼東所有人馬都要交給他來指揮,他已經是五省總督了,除了遼東的人馬,其他所有人馬幾乎都歸他指揮,再把遼東的軍權交給他,大明所有的人馬豈不盡歸他一人掌控!盧象升目的同樣如此,他就是張斌的黨羽,如果皇上您聽了他的,集中兵力收拾宣府鎮的建奴,總要有個人指揮大局吧,他在宣府坐鎮這麼久,如果真要選出個統帥來,皇上您是不是會選他?這樣一來,結果還不是一樣,大明所有人馬不都被張斌一人掌控了!他們如此急切的掌控兵權,意欲爲何!“

崇禎聞言,臉色不由一變,他正是因爲不想將天下兵馬全部交給張斌掌控,纔對張斌提出的集中全力收復遼陽和瀋陽之事遊移不定,以致皇太極抓住機會入寇宣府。

如果他早下決心,張斌恐怕連遼陽都拿下了,到時候張斌兵圍瀋陽,皇太極還有心思玩這些幺蛾子嗎?

瀋陽一旦被拿下,後金八旗所有貴族幾乎都要被張斌滅了,皇太極的根基就要毀了,他敢不回去救援嗎!

有時候讒言不需要太多,能有那麼一兩句直擊人心坎的話就行,很顯然,這話說到崇禎心坎裡去了!

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七章 安排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十二章 誰人能評說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三十二章 帶你們回大明(下)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章 搬遷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三十二章 帶你們回大明(下)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五十九章 野戰虎蹲炮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四十六章 瘋狂亂咬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一九八章 是時候收拾復社了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
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七章 安排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十二章 誰人能評說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三十二章 帶你們回大明(下)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章 搬遷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三十二章 帶你們回大明(下)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五十九章 野戰虎蹲炮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四十六章 瘋狂亂咬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一九八章 是時候收拾復社了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