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

歷史上到底是周延儒利用復社上位還是張溥利用周延儒掌控朝堂大權,衆說紛紜,這些已然無法考證。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張溥是鬥不過周延儒的,因爲他沒周延儒無恥,所以,他年僅四十突然就“病”死了,而當時五十多歲的周延儒卻一點病都沒有!

這會兒周延儒爲了掌控主動權,又很無恥的拿捏起來,他自嘲道:“什麼恩師不恩師的,座師而已,那一屆幾百考生金榜題名,也沒幾個叫我恩師的。再說了,你我什麼關係,你不去看我,我就來看你,一樣的,一樣的。”

這話看似在自嘲,其實是在暗諷張溥,別人跟我不熟,不去看我,那還說的過去,你跟我這麼熟,我回京城這麼久了,你竟然不聞不問,你好意思?

張溥果然有點不好意思了,他尷尬的道:“恩師恕罪,恕罪,明天學生一定登門道歉。”

周延儒卻是搖頭道:“不用不用,其實,我今天過來找你還有點事。”

張溥心中暗道:“來了,他如果讓我再捧他當內閣首輔,我是該馬上答應還是該想辦法拖延呢?”

拖延其實就等於是婉拒了,因爲內閣首輔的位子不可能長時間空懸,周延儒不坐上去,自然有人坐上去,拖延幾天這機會就等於錯過了。

沒想到,周延儒卻是裝出愧疚的表情,嘆息道:“唉,這十多年來,因爲我的原因讓你受牽連了,到現在還是個七品編修,我這心裡着實過意不去,所以,我一直在想着幫你把這職位升上去,現在,機會終於來了,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和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你比較喜歡哪個,我拉下臉去求求皇上,應該都能求下來。”

張溥聞言,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和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開什麼玩笑,這兩可都是正五品的大員,他現在纔是個七品的小編修,一次練升四級,可能嗎?

再說了,這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和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可不是普通的正五品大員。

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管着禮儀和科舉,是禮部最有前途的郎中,一旦侍郎出缺,不出意外就能補上去。

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更加不得了,主管着官員的選拔,可以說比吏部左右侍郎權柄還重,因爲他不把你“選拔”出來,你連升職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文選清吏司郎中又稱爲小天官,是吏部僅次於尚書的重臣。

一次連升四級,而且出任的還是朝中最有前途和最有權柄的兩個職位,這種事情,怎麼聽上去都有點不真實啊。

他難以置信的問道:“這個,皇上真的會答應嗎?”

周延儒故意吊胃口道:“正常情況下皇上自然是不會答應的。”

那意思現在不是正常情況咯,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皇上答應這種看上去都有點荒唐的擢升呢?

張溥的胃口成功的被周延儒調起來了,他滿臉疑惑的看着周延儒,就等着他說出答案呢。

周延儒還偏就不說,反而問道:“皇上和太子太師張斌不對付,你多少應該知道一點吧?”

張溥連連點頭道:“知道,這個張斌的確有點功高震主了。”

周延儒接着他的話道:“功高震主只是委婉的說法,說直接點就是皇上認爲張斌是個梟雄,如果不趁他沒有掌控朝堂之前收拾了,他很有可能謀朝篡位!”

這是實在話,所謂伴君如伴虎,作爲臣子,你不能太無能,也不能太能,如果你太無能,皇上要收拾你,如果你能到皇上都感覺到威脅了,皇上還是要收拾你!

不過,這個跟他又有什麼關係呢?

張溥不解的問道:“此事難道跟張斌有關係?”

周延儒重重的點頭道:“對,因爲皇上想讓我出面來做這個惡人!”

做惡人?

這貌似是個貶義詞,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個做惡人卻是好的不能再好的詞彙了,讓你做惡人就代表着皇上有意提拔你當內閣首輔,不然,你怎麼做這個惡人,又怎麼收拾勢力大的嚇人的張斌。

張溥再次目瞪口呆道:“您的意思,皇上授意您出任內閣首輔?”

周延儒略帶謙虛的點頭道:“對,還有吏部尚書,就是補薛國觀留下的缺。”

這個缺,恐怕是天下最大的缺吧,內閣首輔加吏部尚書,還有什麼職位能比這兩個加起來大嗎,比一個大的都不多!

周延儒拿捏至此就算是拿捏完了,現在就等張溥主動開口,投懷送抱了。

果然,張溥臉上瞬間就露出了意動的表情。

原來,這次“恩師”來找他不是請他幫忙的;原來,皇上已經授意其出任內閣首輔了,而且還加上個天官吏部尚書!

這麼粗的大腿要不要抱呢?

當然要抱,這麼好的機會怎麼能錯過,周延儒這會兒沒什麼黨羽他是相當清楚的,這也正是他前幾天一直猶豫不決的原因,他怕周延儒鬥不過張斌,你沒一點黨羽怎麼跟人家鬥,就算加上我們又怎麼樣,我們都是些六品七品的小官,跟人家張斌差了一大截。

現在這情況就不一樣了,皇上授意周延儒出任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去收拾張斌,這就意味着皇上有意讓周延儒提拔親信去跟張斌幹,而且幹掉張斌之後出現的那些尚書、侍郎甚至內閣大學士的職位都有可能是他們的!

也就是說,今後朝堂掌控大權的很有可能是他張溥,因爲滿朝重臣都是他復社的成員啊!

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趕緊上啊,他滿臉激動的道:“多謝恩師提點,如果可以的話,學生覺得還是出任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好一點。”

他這是要謀前程而不是隻看眼前利益,如果選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那現在權力是大,但是,想要入閣,卻比較的麻煩,因爲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不可能直升吏部尚書,中間還必須在吏部侍郎的位置上磨一磨,而且,就算當上了吏部尚書也不一定能入閣,因爲閣臣一般都是從禮部增補的,吏部尚書出任內閣大學士的機率還沒有禮部左右侍郎高呢。

所以,他選擇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因爲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等於是半步侍郎了,而只要當上禮部侍郎就等於半條腿踏入內閣了。

不得不說,人一旦被慾望所支配,那基本上就完了。

這張溥什麼都好,無論品行還是學識都是當世有名的,但是,他就是權力慾太強了,想掌控朝堂,而他又不夠暗黑,不夠無恥,所以,註定了要被周延儒這等無恥之人利用,甚至,最後還會死在人家手裡!

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九章 不齊心第三十章 難道她對我有意思?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三〇四章 內閣主政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四十章 拜訪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八十一章 東林無能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七章 裝病拖延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九〇章 再探詔獄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
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九章 不齊心第三十章 難道她對我有意思?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三〇四章 內閣主政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四十章 拜訪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八十一章 東林無能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二四一章 從酋長到包工頭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七章 裝病拖延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九〇章 再探詔獄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