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消耗

李自成再次面臨艱難的抉擇,官兵又來圍剿了,逃還是不逃呢?

這個問題真的讓他相當難受,曾經他以爲自己可以據關中稱王了,曾經他以爲自己已經不用害怕官兵了,沒想到官兵一來,他還是面臨着與以前一樣的抉擇。

逃還是不逃!

這段時間,他手下的人馬急速膨脹,整個關中所有州府縣城幾乎都被他佔領,楊嗣昌所率的二十多萬大軍也被他阻在潼關之外不得寸進,這一切都讓他產生一種錯覺,他以爲自己已經可以與官兵抗衡了,朝廷已經拿他沒辦法了。

沒想到,自己手下十萬人馬遇到官兵還是個渣渣,一觸即潰,轉眼就全軍覆沒!

他是真不想逃,這麼大好的局勢就這麼放棄了,他真的很不甘心,但是,面對這股朝廷大軍他卻沒有任何信心,怎麼辦呢?

他苦思無解,只能召集手下所有將領和謀士一起來商議,逃還是不逃的問題。

西安城北十餘里處,李自成農民軍大營,原本這裡是營帳遍地,連綿數十里,但是,現在這裡卻空了一半,因爲田見秀所率的十萬大軍沒了,全軍覆沒,就回來幾個將領和管隊,整個大營就如同被人生生切掉了一半,空空蕩蕩的,看上去是那樣的淒涼。

李自成臉色陰沉的坐在帥帳中,看着手下的“文臣武將”半晌都沒有吭氣,他真不知道該怎麼說纔好,考慮了半天,他終於緩緩開口道:“諸位,想必大家都聽說了,朝廷大軍從庫穀道竄出來,一舉佔領了藍田,我派去的十萬援軍也被其擊潰了,現在,到底怎麼辦,大家都說說吧。”

這話問的,大家可沒有聽到田見秀的詳細彙報,具體到底是什麼情況大家都不清楚啊。

軍師牛金星忍不住拱手道:“大王,朝廷到底來了多少大軍,我們的援軍又是怎麼被擊潰的呢?”

李自成尷尬道:“這個,據張世傑來報,官兵大概有十餘萬的樣子,至於援軍怎麼被擊潰的,田將軍,你來說說吧。”

田見秀聞言,羞愧道:“今天早上,我接到張世傑的急報,官兵從庫穀道口起拔,正急速衝向藍田縣城,所以,我便率軍急急趕往藍田,但是,才跑了一個時辰左右,前方斥候便一隊隊的失去聯繫,我知道,肯定是官兵衝過來了。但是,由於派去刺探的斥候都沒回來,我不知道官兵具體是什麼情況,只能挑了個比較寬敞的地方結陣以待,準備抵禦官兵。結果,官兵一衝過來,先是推出上千輛戰車,擋住了我的視線,然後突然就是一陣炮轟,我手下人馬頓時大亂,大家都只顧着逃命,怎麼都管束不住,最後,官兵精騎盡出,我眼見無法抵禦,只能帶着手下將領和管隊先跑了。“

“嘶。”,官兵竟然有火炮,衆人聞言,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田見秀並不是什麼酒囊飯袋,闖王手下的大將中,說到智計,就屬他跟河南營的李巖最爲出衆,而且,田見秀這個人相當的沉穩,一般不會犯什麼低級失誤,這些大家都很清楚。

牛金星就有點奇怪,這麼一個沉穩的將領率十萬大軍去支援藍田,怎麼這麼快就被擊潰了呢,要知道,從官兵出現在庫穀道口到現在總共還不到一天時間呢!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原來,官兵有火炮,他連忙追問道:“官兵是什麼火炮,大概有多少門?”

田見秀回想道:“具體是什麼火炮我並沒見着,不過從炮彈的粗細來看,應該是虎蹲炮,數量的話,那密密麻麻的炮彈我也數不清楚,總之不會低於五百門,很有可能是一千門左右。”

“嘶。”,帥帳中再次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一千門虎蹲炮,這傢伙,簡直太可怕了。

虎蹲炮雖然威力不是很大,但架不住這數量多啊,一輪炮彈砸下來上千人就沒了,誰扛的住!

牛金星想了想,心存僥倖道:“田將軍,你如果一開始就率軍衝上去呢,結果會怎麼樣,畢竟火炮只能遠攻,你衝到他們跟前,火炮也沒用了。”

田見秀搖頭嘆息道:“衝不過去的,他們有戰車阻擋,而且他們還有火槍,根本就衝不過去啊。”

還有火槍,那就比較難辦了,牛金星皺着眉頭陷入沉思,不再言語。

旁邊的宋獻策緊接着問道:“田將軍,官兵的戰車是木製的還是帶有鐵殼的,你看清楚了嗎?”

這個田見秀倒是看清楚了,他肯定的道:“是木製的,沒有鐵殼。”

宋獻策聞言,點了點頭,又與牛金星商議了一陣,這才拱手道:“大王,爲今之計我們只有先退了。“

退就是撤,就是逃,這點李自成早有心理準備,只是有點不甘而已。

他是不想退,可事實卻擺在他的面前,讓他不得不退,因爲他根本就幹不過這股官兵,眼下自己手裡剩餘的十萬大軍幹不過,就算把涇陽和高陵的十萬大軍全招過來也幹不過,如果沒有什麼奇謀妙策,他只能選擇走爲上計了。

但是,先退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先就有後,難道逃都逃了事情還能有轉機?

李自成忍不住好奇道:“這個先退是什麼意思?”

宋獻策胸有成竹的道:“這股官兵看似可怕,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對付,他們是有火槍火炮,但是,火槍火炮也是需要彈藥的,一顆炮彈少說四五斤,他們從庫穀道過來,又能帶的了多少?那樣崎嶇的山道,能帶夠糧草就算不錯了。所以,他們的彈藥肯定有限,而且關中又沒有製造彈藥的地方,只要我們能想辦法將他們的彈藥消耗完,他們的火槍和火炮就啞火了。至於戰車,木製戰車是頂不住火攻的,我們想辦法,放火箭把他們的戰車燒了便成。”

有道理,實在太有道理了,李自成忍不住追問道:“那我們怎麼個退法?”

宋獻策不慌不忙的解釋道:“我們先退至臨潼,將五萬步卒留在臨潼守城,五萬騎兵則在一旁伺機,同時將涇陽和高陵的十萬人馬轉移到渭南和華陰,每座城池同樣留下五萬人馬駐守,這樣,官兵必須一路打過去,而守城的將士完全可以用城牆消耗他們的彈藥,用火箭燒燬他們的戰車,當官兵彈藥用盡,戰車被燒的差不多了,就是我們反擊之時,當然,也可能三座城池十五萬人都消耗不光他們的彈藥,如果是那樣,我們還可以退守潼關,有雄關以爲依仗,還有十多萬大軍,十萬官兵又怎麼樣,他們有火槍火炮又怎麼樣,照樣拿我們無可奈何。“

他這是不知道天下有數的雄城襄陽都被張斌給拿下了,他要知道就不會這麼說了。

現在漢中鄖陽一線完全被張斌封鎖,武昌和襄陽失守的消息李自成也不知道,他聽完宋獻策的解釋,不由連連點頭道:“好,就這麼辦,我倒要看官兵帶了多少彈藥。”

那麼,張斌到底帶了多少彈藥呢?

他還真沒帶多少彈藥,十萬大軍的糧草輜重可不是一點點,他雖然有戰車可以裝載,但庫穀道並不是什麼陽關大道,很多地方都必須翻山越嶺,如果他帶太多的彈藥,那上坡的時候就算人推馬拉都上不去,所以,他並沒有帶多少彈藥,子彈他只帶了五十萬發,炮彈他只帶了一萬發,這點彈藥打兩仗就沒了。

不過這個時候他還沒空去考慮彈藥的問題,因爲斥候來報,西安城外的賊寇已經跑了,他得趕緊去看看西安城裡的情況如何。

西安城裡情況倒還算正常,因爲他來的比較及時,李自成才組織了幾次試探性的攻擊,還沒有開始大規模攻城,城中守軍並沒有多少損失。

但是,有個問題卻相當嚴重,那就是四萬大軍基本沒什麼糧食了,因爲李自成切斷了潼關通道,又佔領了榆林鎮大部分地區,朝廷根本沒辦法往這邊轉運糧草,而西安本地因爲旱災糧草本來就緊缺,他們也沒辦法就地籌集糧草,這兩個月下來,他們的糧食就快吃光了。

鄭崇儉和賀人龍原本都快絕望了,倒不是說他們沒有信心守住西安城,有此雄城在手,就算有二三十萬賊寇圍攻,他們堅守幾個月的把握還是有的,問題他們沒糧食了啊,四萬大軍吃什麼,餓着肚子怎麼打仗!

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賊寇竟然突然撤退了,緊接着張斌就帶領數萬大軍出現在城外!

這下真把他們激動壞了,把張斌迎入城中之後,他們第一件事就是問張斌要糧食,沒辦法,他們自己也和手下將士一樣喝了將近半個月的稀飯了,肚子都餓的咕咕叫,如果張斌還不來,再過十來天,他們連稀飯都沒得喝了。

這個問題倒也沒什麼,張斌雖然帶的糧食不是很多,給他們勻一勻,十多萬大軍吃上半個月還是不成問題的,而襄陽那邊還有一百多萬石的存糧呢,只要令人轉運過來便行了。

張斌即刻下令,命俞成龍用車輪舸將糧草轉運一部分到鄖陽,又命羅汝才率手下五萬人馬乘船趕到鄖陽,走庫穀道,將糧草轉運到西安來。

庫穀道也就六百餘里長,再加上走藍田到西安,總共還不到八百里,光是轉運糧草的話,十天時間應該夠了,一個月打個來回綽綽有餘,反正羅汝才也沒什麼事幹,就讓他帶着人轉運糧草得了。

另外,自己的彈藥帶的也不多,正好讓他們一併轉運一些過來。

李自成要知道這事非氣得噴血不可,羅汝纔要這麼送,張斌的彈藥根本就消耗不完啊!

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十五章 戚家軍威武(上)第五十七章 規模空前的大海戰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五十六章 發展大計第二章 門生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五十章 火車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六十一章 改進燧發槍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總督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三章 出使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鐵路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一五二章 兔死狗烹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三十五章 三妻四妾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四章 糊弄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五十四章 有奸細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二七九章 自釀的苦果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五十章 首功第五十九章 野戰虎蹲炮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四十章 拜訪
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十五章 戚家軍威武(上)第五十七章 規模空前的大海戰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五十六章 發展大計第二章 門生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五十章 火車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六十一章 改進燧發槍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總督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三章 出使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鐵路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一五二章 兔死狗烹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三十五章 三妻四妾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四章 糊弄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五十四章 有奸細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二七九章 自釀的苦果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五十章 首功第五十九章 野戰虎蹲炮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四十章 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