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大明永興二年,新年伊始,兵部尚書遼陽侯盧象升便上奏摺提出,爲節約軍費開支,減輕朝廷財政壓力,建議裁撤部分軍隊,同時實施精兵策略,以保持整體戰力。

這個其實是張斌和永興帝朱慈烺商量好的,只是借盧象升的口說出來而已,自然不會遇到什麼阻力,很快奏摺通過,一場聲勢浩大的裁軍便開始了。

先是山西軍、陝西軍、湖廣軍、河南軍取消了番號,十三萬餘將士全部解甲歸田,原來有足夠耕地的屯衛發放一定的遣散費直接回家,原來沒有耕地或者耕地不足的將士則統一在九邊重鎮分配了足夠的耕地,至於原來九邊重鎮的平民,大多被遷移到了西北五省較近的區域。

隨着大型水車的普及,西北災區可以耕種經濟作物的農田越來越多,遷入十來萬戶農戶完全不成問題。

緊接着遼東軍和東江軍又開始選拔精銳合併成新的遼東軍,至於裁撤下來的六萬人馬則全部調配到了遼東與察哈爾草原和科爾沁草原之間的遼河套等地區屯田。

這些地方原來由於河流密佈,交通不便,再加上沼澤太多,不適宜耕種,所以一直都荒在那裡,沒有開墾,不過,這會兒就不一樣了,由於連年大旱,沼澤差不多都被蒸乾了,正好可做耕地。

而且這裡河流密佈,水量充沛,基本不受旱災影響,正是上好的良田,張斌原本早就想組織人開墾這裡的荒地,但以前蒙元諸部的問題一直沒解決,如果再起站端這裡必將成爲戰場前沿,在這裡種地等於給蒙元諸部送糧食,所以,這個構想一直沒有實施。

現在蒙元察哈爾部已經完全納入掌控,科爾沁部也正在逐步掌控中,在這裡屯田開荒以沒什麼危險,所以,張斌才安排裁撤下來的六萬遼東軍和東江軍在此屯田。

這樣,遼東行都司等於又多了十多個衛所,大明屯衛再次擴容,內外衛所以接近五百之巨,屯衛軍戶數量已有差不多三百萬戶!

正當大明各地裁軍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張斌卻帶着幾隊親衛和幾個相熟的官員悄然出了京城,在北直隸個州府轉悠起來,當然,他並不是無聊出來春遊,而是出來體察民情。

他想看看老百姓過得到底怎麼樣,還想看看他們急需什麼,因爲大明去年的稅賦達到了空前的三千一百多萬兩,除去軍費預算和官員俸祿,還剩餘將近一千三百萬兩,這些錢,張斌的意思,全部花掉,用來改善民生。

至於國庫的積累,不急,今後有的是時間,先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進入太平盛世之後,每年的稅賦還會增長,到那時,錢攢起來更快。

他出巡的第一站還是通州,陪同的還是戶部尚書曹珖和原通州知州徐孚遠,不過這次狀元郎文震孟換成了新任禮部右侍郎陳子龍,這是他培養的接班人,以後代替他出任內閣首輔,輔佐永興帝朱慈烺的人選。

一行人來到熟悉的張家灣,大老遠的,還沒有進村,里正張老漢便吆喝着組織了一大幫村民夾道歡迎。

張斌剛打馬到村口,張老漢便認出來了,他激動的上前拉住張斌坐騎的繮繩,幫張斌把坐騎停住,隨即哆嗦道:“太師大人,真是您啊,老漢就想着,能帶這麼多人來看我們的指定是您。”

張斌笑呵呵的翻身下馬,指着後面的徐孚遠道:“徐大人這不也來了嗎?”

張老漢聞言,連忙拱手道:“知州大人,您這一進京就了無音信,我們十里八村的鄉親們一直在念叨您了,這回您可算是來看我們了。”

徐孚遠連忙翻身下馬,拱手回禮道:“抱歉,抱歉,京城衙門事忙,我實在脫不開身。倒是你啊,老張頭,吏部多次徵召,請你去出任知縣,你怎麼屢屢回絕?”

老張頭聞言,尷尬的道:“抱歉,抱歉,知州大人,這村子裡的人越來越多,地也越分越多,小人怕耽誤事,所以不敢走開,實在抱歉,抱歉。”

張斌拍了拍他的肩膀,讚許道:“其實到哪兒都一樣,都是給老百姓辦事,你不受高官厚祿誘惑,堅守本心,不錯不錯。”

老張頭憨笑道:“不怕太師大人笑話,這知縣的確是高官,但是這俸祿卻不一定比小人在這地裡刨食來的多,小人也是有那麼一點私心的。”

張斌聞言,邊拍着他的背示意他領着衆人進村,邊饒有性質的問道:“噢,你這一年在地裡刨食能賺多少銀子啊?”

張老漢毫不猶豫的道:“不瞞太師大人,這五十多畝地除去產糧再間作些土豆和葉子菜什麼的,一年下來不算吃吃喝喝,能賺差不多一百兩的毛利呢。”

張斌聞言,驚喜道:“家家戶戶都能賺這麼多嗎,刨去日常開銷你們一年能結餘多少銀子?”

張老漢有些尷尬道:“這個,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能賺這麼多,小人家裡人丁多,所以分的地多點,有些家裡沒這麼多人自然也沒這麼多地,而且他們大多忙不過來,間作不了其他的東西,一年下來混個溫飽是沒什麼問題,結餘的話,怕是沒有多少,至於小人這,一年下來三四十兩是能存下來的。”

張斌不由微笑道:“嗯,朝廷也只能保證大家有足夠的地種,至於能不能充分利用起來,就要看你們自己了,你做的很不錯,一年能留存三四十兩,過不了幾年就成大財主了。”

張老漢連連搖頭道:“哪能啊,這把房子重建了一下,又給老大把婚事辦了,差不多就把錢花光了。”

這時衆人正好來到張老漢的院外,張斌擡頭一看,好傢伙,原來的一棟土磚房已經變成了一圈磚瓦房,房間多了很多,看上去也舒服多了。

他忍不住疾步走進新房裡面仔細看了一圈,這傢伙,的確比以前的土磚房好多了。

不過,他進村的時候並沒有看見幾棟這樣的磚瓦房,大家住的大多還是土磚房,如果能幫老百姓把土磚房甚至茅草房全部改成磚瓦房那就好了。

想到這裡,他立馬開口問道:“老張頭,你這房子花了多少銀子,說細點。”

老張頭連忙掰着手指道:“這買煤花了一兩多,請人做磚瓦花了二兩多,請人圍窯燒磚瓦花了二兩多,請人蓋房子添置傢俬花了五兩多,一起下來花了十一二兩吧。”

張斌聞言,不由點了點頭,他心裡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劃,在張老漢家轉了一圈,又去幾個困難戶家裡仔細看了看,他便提前結束考察帶着衆人回京了。

現在看來,老百姓最需要改善的就是住房了,因爲吃不飽的情況基本已經不存在了,穿的破破爛爛的也很少見了,衣食住行,唯有這房子大多還是老樣子,那就從房子着手!

沒過幾天,朝廷便行文大明各行省,命各地方州縣統計各家各戶住宅情況,但凡茅房和舊土磚房全部報上來,朝廷將根據各家各戶困難程度分批次給各地調撥煤炭,地方各州縣自行組織勞力集中改建住房,所有勞力衝抵當年徭役。

好傢伙,以前的徭役都是給朝廷修路修橋修城牆,甚至給各級官員和皇親國戚修府邸修宮殿,現在好了,變成給老百姓自己修房子了,而且朝廷還免費提供煤炭,大明各地老百姓無不歡欣鼓舞。

他們真是攤上好時候了,朝廷不但讓大家豐衣足食,連房子都幫大家修建!

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二八九章 閃電結盟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一章 密議第三十章 感動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章 萬人敵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們和睦相處吧第五十章 首功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四章 招撫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八十五章 齊黨盡去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離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殺忠良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十二章 混蛋相親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二十九章 擊鼓鳴冤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
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二八九章 閃電結盟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一章 密議第三十章 感動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章 萬人敵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們和睦相處吧第五十章 首功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四章 招撫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八十五章 齊黨盡去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離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殺忠良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十二章 混蛋相親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二十九章 擊鼓鳴冤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