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

朱慈烺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卻沒想到薩爾滸之戰大明竟然會敗的如此之慘,十多萬大軍去進攻兵力還不到五萬的建奴,竟然被他們殺了五萬多人,還損失了六位身經百戰的總兵!

主帥楊鎬爲報私仇,竟然故意讓手下將士去送死!

一場根本就不可能輸的戰鬥竟然被他打輸了,而且還是慘敗!

說到這裡,張斌停下來問道:“烺兒,你對薩爾滸之戰有什麼看法?”

此時,朱慈烺已經氣的小臉通紅,他咬牙切齒道:“這個楊鎬,應該凌遲處死,他在朝鮮喪師辱國的時候就該凌遲處死!”

張斌點頭道:“對,作爲帝王最基本的賞罰分明必須做到,楊鎬在蔚山之戰不戰而逃,致使將近兩萬將士陣亡,的確應該凌遲處死,以儆效尤。還有嗎,你還有什麼看法?”

朱慈烺聞言一愣,隨即尷尬道:“這個,師傅,我就想着將楊鎬凌遲處死,其他什麼都沒想,這個楊鎬,簡直太可恨了。”

張斌搖頭苦笑道:“烺兒,你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楊鎬的確可恨,但他還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在背後支持他的人。如果沒有人在背後支持他,蔚山之戰,他就算不被凌遲處死,最少也要論個死罪,哪還能繼續留在朝堂害人。後面的薩爾滸之戰如果不是他當主帥,隨便派個正常點的官員過去大明會敗嗎?大明會敗的如此之慘嗎?”

朱慈烺聞言,思索了一陣,這才問道:“師傅,你說楊鎬背後是浙黨,這浙黨是指那些人啊?”

張斌耐心的解釋道:“浙黨是指以浙江籍官員爲主體的朋黨,當然,不是說所有的浙江籍官員都是浙黨,有些清廉正直的浙江官員就不會和他們朋比爲奸;浙黨中也不全是浙江籍官員,其他地方的官員只要拼命巴結他們,獲得了他們的認可,也能加入浙黨。浙黨大概興起於萬曆二十年左右,其創始者和第一任領袖就是楊鎬的靠山沈一貫,浙黨可以說是萬曆和天啓黨爭的始作俑者,因爲浙黨成立之時朝中並沒有其他人像他們這樣明目張膽的結黨營私。正是因爲浙黨朋比爲奸,排除異己,不斷獲取朝堂高位,其他官員才競相效仿,組成了許多朋黨與其對抗,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以山東籍官員爲主體的齊黨和以湖廣籍官員爲主體的楚黨。不過,一開始還是浙黨聲勢最爲浩大,沈一貫也憑藉浙黨之勢逐漸爬上了內閣首輔的高位。”

聽到這裡,朱慈烺不由好奇的問道:“師傅,不是還有東林黨嗎,我聽說東林黨纔是最有名的朋黨。”

張斌繼續解釋道:“東林黨是後面纔有的,沈一貫萬曆二十九年就借浙黨之勢當上了內閣首輔,顧憲成萬曆三十二年纔開始在東林學院講學,創建東林黨。一開始的黨爭主要是在齊楚浙三黨之間展開的,浙黨一直佔據絕對優勢,直到後面東林慢慢崛起,才把他們壓下去。而黨爭的轉折點就是你皇爺爺光宗繼位之時,你皇爺爺光宗誤服紅丸而死正是黨爭的結果。“

“啊!”,朱慈烺聞言一驚,他皇爺爺誤服紅丸而死他自然知道,但是這紅丸案一直也沒個定論,後面甚至不了了之了,所以,他壓根就不知道這紅丸案還和黨爭有關。

這可是關係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他可不想誤服紅丸而死!

他有些後怕的問道:“這紅丸案到底怎麼回事,不是一直都沒有定論嗎?”

張斌嘆息道:“萬曆、泰昌、天啓三朝,宮廷出現的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除了移宮案最後以李選侍移出乾清宮告終,明明白白。梃擊案和紅丸案都因爲種種原因而被人故意掩飾,搞得疑雲重重,晦暗難明。梃擊案之荒唐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一個瘋瘋癲癲的男子竟然能手持木棒衝進慈慶宮謀殺當時的太子,皇宮竟然變得比大街上都不安全了嗎,他是怎麼闖進皇宮的?還有紅丸案,明明是太監崔文升故意開大黃藥使得光宗腹瀉不止,明明是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的紅丸使得光宗暴斃,卻因爲其後臺權勢熏天不了了之!“

朱慈烺聞言,臉上罕有的露出鄭重之色,他凝重的問道:“崔文升和李可灼的後臺是誰?”

張斌略帶憤慨道:“其實大家都知道,崔文升就是當時後宮之主鄭貴妃的親信,李可灼就是當時的內閣首輔,浙黨首領方從哲的親信,因光宗執意重用東林黨改革朝政,浙黨遂聯合後宮的鄭貴妃和李選侍暗害光宗。很明顯的一件事,因爲當時鄭貴妃和李選侍霸凌後宮,浙黨首領方從哲權傾朝野,一場謀殺當朝皇帝的驚天大案竟然就這麼被硬壓下去了!光宗暴斃之後,方從哲竟然還無恥的提議賞李可灼五十兩白銀,以獎勵他進獻仙藥之功!“

朱慈烺聞言,氣得拍桌怒吼道:“豈有此理,害死我皇爺爺竟然還要賞他銀子,這些人以爲掌控了朝堂就可以無法無天了嗎?崔文升和李可灼這兩個畜生後面怎麼樣了?”

張斌無奈的點頭道:“他們的確以爲掌控了朝堂就可以無法無天了,後面東林黨帶領朝中正直官員聲討浙黨和鄭貴妃,浙黨卻給東林黨扣上個借皇上駕崩之事掀起黨爭的罪名,硬把這事壓下去了,最後只是將崔文升發配金陵,將李可灼發配邊疆,草草了事。後面魏忠賢當權之後,又提拔崔文升總督河道,至於李可灼發配邊疆之後好像就了無音訊了。“

朱慈烺聞言,不由咬牙切齒道:“師傅的意思,這兩人可能到現在還未死?”

張斌神色凝重的點頭道:“很有可能。”

朱慈烺跟着點頭道:“好,他們最好活久一點,等我登基,到時候,我要慢慢將他們凌遲處死。”

張斌聞言,不由眉頭一皺,這太子朱慈烺好像也繼承了老朱家的狠辣脾性,動不動就要誅人九族,將人凌遲處死,不過,這些人的確可恨,凌遲處死也不爲過,他都不知道是該勸朱慈烺放棄這種暴戾的想法了。

他想了想,乾脆引開話題道:“這兩個人暫且就不說了,還是說說後面的移宮案吧,李選侍是想霸佔乾清宮,挾持先帝,把持朝政,但後面因爲以東林爲首的羣臣拼死阻攔,才被迫移出乾清宮,但是,她卻留下了一個禍害。”

朱慈烺不由好奇的問道:“禍害?誰?”

張斌緊接着沉重的道:“這個禍害就是她的親信太監李進忠,也就是後面的魏忠賢!”

朱慈烺不由驚奇道:“魏忠賢是李選侍的親信?”

張斌看了皇后張嫣一眼,沉重的點頭道:“是啊,魏忠賢就是李選侍手下的管事太監,他原本就姓魏,只是爲了討好李選侍才改名李進忠的。說句大不敬的話,先帝有點糊塗了,當初李選侍就想挾持他把持朝政,他竟然不引起警惕,就因爲魏忠賢傍上了先帝的乳母客氏,他就重用魏忠賢。結果,先帝正值壯年,一個風寒就丟了性命,而魏忠賢讓人進獻的仙藥靈引露與紅丸案中的紅丸藥效一模一樣,吃了先是精神倍增,而後便會暴斃而亡,那其實就是紅丸啊,只是兌了水而已!宮廷之中的鬥爭可是異常險惡的,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哪怕是帝王也很難倖免,烺兒,你一定要記住啊,不可輕信你不瞭解的人,特別是太監。”

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二三三章 安撫永樂勳貴第一章 進京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一七二章 惟有德者居之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六十九章 激將薩摩藩使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六十六章 屬國琉球被欺負了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一章 密議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一章 密議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四十章 拜訪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四章 辭官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
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二三三章 安撫永樂勳貴第一章 進京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一七二章 惟有德者居之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六十九章 激將薩摩藩使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六十六章 屬國琉球被欺負了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一章 密議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一章 密議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四十章 拜訪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四章 辭官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