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

大明崇禎二年,農曆己巳年。

這一年,崇禎先後任命曹師稷、顏繼祖、宗鳴梧、瞿式耜等人爲給事中,任命吳煥、葉成章、任贊化等人爲御史,開始全面清算朝中閹黨,大明朝堂一片風聲鶴唳。

這一年,皇太極擊敗了蒙元察哈爾部,察哈爾部臣服,蒙元諸部噤若寒蟬,皇太極成爲蒙古草原上的王者,後金有蒙八旗、漢八旗協從,兵強馬壯,如日中天。

此時,皇太極繞道蒙古偷襲大明京城的意圖已經很明顯。

後金之主皇太極聰明,大明薊遼督師袁崇煥也不蠢。

皇太極知道,有袁崇煥在,他休想拿下關寧錦防線,所以,他放着近在咫尺關寧錦防線不打,繞道上千裡,跑去進攻薊州鎮以北的長城沿線。

袁崇煥也知道,皇太極打不下關寧錦防線很有可能會在其他地方想辦法,而這個其他地方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薊州鎮。

於是,他連上兩個奏摺,提醒崇禎,小心皇太極這小子捨近求遠,避實擊虛。

第一個:臣在寧遠,敵必不得越關而西;薊門單弱,宜宿重兵。

這意思,有微臣守着關寧錦防線,皇太極肯定拿不下來,不用擔心他會越過山海關進攻京城;但是,薊州鎮兵力薄弱,恐怕會成爲皇太極的突破點,應當調重兵駐守。

很遺憾,崇禎沒有重視。

第二個:惟薊門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萬一夷爲嚮導,通奴入犯,禍有不可知者。

這意思,因爲關寧錦防線堅固,皇太極攻不下,他肯定會想別的辦法,其他地方倒還沒什麼,唯有薊州鎮就在京城腹背,如果不調集重兵把守,萬一皇太極以蒙古人爲嚮導,從薊州鎮以北突入長城,威脅京城,那可就麻煩了。

但是,崇禎還是沒有重視,或者說,崇禎沒有任何行動。

其實,崇禎並不是無動於衷,按袁崇煥的建議,未雨綢繆,調重兵駐守薊州鎮自然好,但是,他沒錢。

遼東軍費,不說別的,光是糧餉,如果真按各領兵將領上報的人數全額全數發放,那就是上千萬兩,而大明朝廷一年的稅賦收入,就算加徵了遼餉,也不過才堪堪一千萬兩,也就是說,就算所有朝廷官員甚至是崇禎本人一兩銀子不花,一起喝西北風,也只是剛剛夠遼東大軍發放糧餉而已。

朝廷已然不堪重負,薊州鎮再增兵,哪裡來的錢?

調集兵馬不要錢的嗎,明軍將士都不用吃飯的嗎?

沒錢,崇禎也沒辦法,只能不了了之。

崇禎不重視,袁崇煥也沒有辦法,只能靜觀其變。

這個時候,皇太極真的來了。

十月初,皇太極下令,後金八旗、蒙八旗、漢八旗,還有蒙元諸部,抽調人馬,在察哈爾草原集結,準備大幹一場!

十月二十六日,皇太極命八旗軍兵分兩路,分別進攻長城關隘龍井關和大安口等地,此時,薊州鎮塞垣頹落,軍伍廢弛,後金大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強有力的抵抗。

十月二十七日,後金大軍突破喜峰口,進入長城以內,而喜峰口就在大明京城以北,距離京城已不到四百里。

從喜峰口到京城,中間總共才四個城池,分別是遵化、薊州、三河、通州,最北邊的遵化離京城都不到三百里,也就是說,後金只要拿下遵化,快馬加鞭,一天就能衝到大明京城!

十月三十日,後金兵臨遵化城下,十一月初一日,大明京城戒嚴。

這個時候崇禎並沒有下旨令大明各地兵馬勤王,因爲長城年久失修大家都明白,後金突破了長城並不能代表什麼,如果後金一座城池都沒拿下,崇禎便倉皇下令各地兵馬勤王,那就有點鬧笑話了。

這個時候,大明還有很多人以爲皇太極最多帶了六萬人馬,因爲後金八旗滿打滿算總共才六萬人馬。

而大明北直隸附近有多少駐軍呢?

不說駐紮在山海關和遼東的十多萬遼東軍和關寧鐵騎,光是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還有昌平,四地駐軍加起來就不下十萬!

二十多萬對六萬,再加上有城池依託,好像並不是很危險。

這個時候,大明朝臣包括崇禎還不清楚,皇太極雖然沒有傾巢而出,但是,他手下兵馬也不止六萬,而是十多萬!

皇太極此時還玩了個計謀,那就是走走停停,猶猶豫豫,好像兵力不足,有些害怕的樣子,從喜峰口到遵化,總共還不到百里,他竟然走了整整三天,到了遵化他又不攻城,猶豫了兩天,什麼都沒幹。

其實,他並不是因爲兵力不足而害怕,而是想引誘明軍來救遵化,圍點打援!

結果,袁崇煥中計了,他命令趙率教率四千關寧鐵騎支援遵化,趙率教半路被伏,四千關寧鐵騎全軍覆滅。

打掉援軍之後,皇太極突然爆發了。

十一月三日,一天之內,他便拿下薊州重鎮遵化和三屯營;

十一月四日,他又率軍一天疾行百餘里,攻下遵化至山海關一線的重鎮遷安城;

然後,他直接率軍南下,威逼京城,袁崇煥守薊州,他繞道,袁崇煥奮起直追,他一路狂奔,終於,十一月二十日,後金大軍,來到大明京城。

崇禎見十數萬建奴大軍兵臨城下,大驚失色,立馬八百里加急,傳諭大明兩京十三省,但有兵馬,速速進京勤王!

京城到福州,四千餘里,八百里加急也要六七天,再加上海路輾轉,張斌收到消息,已經是十一月二十八了。

這天,張斌正好沒有外出,他正在巡撫衙門書房中翻閱地圖,分析南洋形勢,外面突然傳來趙如急促的通傳聲:“大人,京城八百里加急。”

來了,張斌有預感,這次絕對是皇太極!

他連忙朗聲道:“呈上來。”

趙如拿着一份公文,疾步而入,直接交到張斌手中。

張斌打開一看,是兵部行文:傳皇上諭旨,福建巡撫張斌,速速召集人馬,進京勤王。

不用查驗堪合,他知道,這公文是真的。

皇太極終於還是來了,張斌蹭的一下站起來,急急交待道:“快,派人通知鄭芝龍將軍和曹文詔將軍速來聽令,再派人去通知我大哥、二哥,快點過來,我有重要事情交待。再命人去內宅,通知我父母還有小云她們,讓他們過來一趟,我跟他們道個別。還有,快去把我的甲冑取來。”

趙如道了聲遵命,飛速退出書房,安排一切去了。

張斌則緩緩坐下來,將一切在腦海裡梳理了一遍。

不久,趙如便帶着兩個親衛,抱着張斌的甲冑過來了。

這是一身帶有護心鏡和裙邊的鎖子甲,穿戴起來十分麻煩,需得兩個壯漢幫忙才行。

張斌正站在書房中伸出雙手讓兩個親衛給他穿戴呢,張成德夫婦帶着一大堆人涌了進來。

好傢伙,不但小云、張鳳仙、陳盈盈姐妹來了,戚芳華和她父母,還有洪蓉兒和她母親楊氏也來了。

張斌的母親黃氏一進來便撲倒張斌身上,大驚失色道:“五姑娘,這是怎麼了,你穿盔甲幹嘛?”

還好這時候前面的鎖釦都已經繫好了,兩個親衛正在他身後忙活呢,不然,這下甲冑都穿不成了。

張斌無奈的將黃氏扶起來,環顧了一下在場的所有親人,隨即鄭重的道:“建奴大軍偷襲京城,我必須率軍進京勤王,可能要在京城待幾個月,大家不用擔心,我不會有事的。”

“啊,進京勤王,建奴大軍!五姑娘,你不要去啊,你手下這麼多將領,你讓他們去啊,你只是個文官,不要去啊,不要去啊!”

黃氏聞言,嚇得花容失色,抱着張斌哭喊起來。

在場其他人均是臉色大變,建奴,可不是開玩笑的,大明前前後後已經有將近二十萬大軍栽他們手裡了,去打建奴,簡直就跟送死沒什麼區別。

張成德想了想,上前拍着他的肩膀嘆息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進京勤王,義不容辭,我不攔着你,你多加小心。”

說着,他眼淚也不爭氣的留下來了。

黃氏聞言,立馬回過頭來捶打着他的胸口哭喊道:“死老頭子,你說什麼呢,我不讓五姑娘去,我不讓五姑娘去啊!”

張成德抹了把眼淚,把她抱到一邊,輕聲安慰起來。

這時候,戚銀也走上來,盯着他鄭重的道:“你準備帶元功他們去吧?”

張斌點頭道:“是啊,沒辦法,現在福建能拿的出手的步足也就他們手下那一萬人馬了。”

戚銀點了點頭,悲壯的道:“好,我戚家人,能爲國捐軀,死得其所!”

說到這裡,他又哽咽道:“大哥已經去了,我又不爭氣,如果可以的話,請大人給我們寧遠戚家留個後吧。”

這什麼話,怎麼感覺好像說的自己是去送死一樣,張斌搖頭苦笑道:“你們怎麼了,我都說了,不會有事的,大明軍隊何其多,全部進京勤王,少說也有四五十萬,建奴這次肯定打不過的。”

衆人這會兒都在抹眼淚呢,沒人答話。

這時候,甲冑終於穿好了,張斌活動了一下手腳,隨即揮手道:“大家都回去吧,我安排點事就要出發了。”

沒一個人聽他的,大家都在那裡默默看着他抹眼淚呢,搞的他尷尬無比。

沉默了一陣,戚芳華突然走上來堅定的道:“我陪你去,要死一起死。”

這話怎麼聽着這麼耳熟啊,好像上次她也說過,聽說這丫頭挺厲害的,戰場上的確危險,有個高手貼身保護也好。

張斌想了想,點頭道:“好吧,你打扮成親衛跟在我身邊吧。”

他這一開口,洪蓉兒和小云她們也湊上來哽咽道:“我也去,我也去,我陪你一起死。”

這都什麼話啊,張斌頓時滿臉黑線。

正好這時,張勇和張冠聯袂而來,一看這場景,張勇不由大驚道:“這是怎麼呢,你們哭什麼?”

黃氏又跑過去抱着張勇哭喊道:“老大啊,你勸勸五姑娘吧,他要率軍進京勤王,打建奴,別讓他去啊,那可是建奴啊!”

張勇聞言,滿臉震驚,他想了想,直接對張斌道:“五弟,要不我替你去吧,我好歹有一身蠻力,可以多殺幾個建奴。”

這都什麼話啊,張斌都後悔不應該把這些人叫過來道別了。

他苦笑着搖頭道:“大哥,你放心,我不會有事的,你是要替我去個地方,但是,不是京城。”

張勇聞言,好奇道:“噢,去哪裡?”

張斌眼含興奮道:“你去皮島,協助毛文龍將軍,搞好後勤,這次我們要跟建奴玩把大的!”

張勇聞言,鄭重點頭道:“好,我替你去皮島。”

張冠這個時候忍不住插話道:“五弟,那我呢?”

張斌朝他使了個眼色,對着黃氏努嘴道:“你留在這裡好好陪母親。”

張冠聞言,無奈的摸了摸後腦勺,上前將張勇懷裡的黃氏扶起來,輕聲安慰起來。

這時候曹文詔也過來了,他看了看書房裡的場景,稍微有點尷尬的上前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張斌有些激動的道:“文詔,建奴真的去偷襲京城了,你準備一下,帶着變蛟他們去碼頭等我。”

皇太極偷襲京城,他們就去偷襲遼東,這事張斌已經跟曹文詔細細交待過了,他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

曹文詔聞言,立馬拱手道:“末將明白。”

說罷,他又轉身匆匆離開了。

這會兒就剩下鄭芝龍沒過來了,看着滿屋子人,他眼珠子一轉,走到洪蓉兒跟前,附在耳邊低聲道:“蓉兒,等我回來,我們就成親好吧?”

洪蓉兒聞言,連哭都忘了,偷偷看了他一眼,隨即嬌羞的點了點頭。

張斌又開始附耳朵跟小云、張鳳仙和陳盈盈說了幾句房中密語,三人頓時羞的滿臉通紅,陳秀秀見狀,焦急道:“喂喂,巡撫大人,你跟她們說什麼呢?爲什麼不跟我說?”

張斌聞言,尷尬無比,怎麼把這個小機靈鬼給忘了呢,他想了想,上前捏着陳秀秀的小臉道:“我跟她們說,京城有好多好吃的,到時候我給她們帶好多好多回來,你要不要啊。”

陳秀秀很認真的點頭道:“我當然要啦。”

衆人聞言,哭也不好,笑也不好,都不知道該幹嘛了。

正好這時候,鄭芝龍也來了。

張斌匆匆交待道:“芝龍,我要率軍進京勤王,東番就交給你了,荷蘭人如果來攻,你儘量依託棱堡消耗他們的實力,不要跟他們硬拼,知道嗎?”

鄭芝龍聞言,鄭重的點頭道:“末將明白。”

事情都交待完了,張斌直接朝戚芳華使了個眼色,隨即匆匆道了個別,溜之大吉。

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五十二章 崇禎下注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三十八章 曲中名妓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十七章 練字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七十章 定計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三章 英國公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十五章 糜爛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五十七章 規模空前的大海戰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五章 大清洗
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五十二章 崇禎下注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三十八章 曲中名妓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十七章 練字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七十章 定計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三章 英國公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十五章 糜爛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五十七章 規模空前的大海戰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禍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五章 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