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

經過幾個月的忙碌,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遷移終於慢慢接近尾聲,崇禎十七年的年節也悄然來臨。

新皇登基,普天同慶,這個年節,老百姓過的的確過的很開心,因爲他們看到了希望,大明步入盛世的希望。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歷經苦難的崇禎朝終於過去,大明迎來了一個新的開始,永興朝。

永興元年二月,京城的年味兒還未散盡張斌便悄然踏上了南下的火車,他想去中原看看,災民的生活到底過的怎麼樣了。

火車晃晃悠悠的出了京城,出了順天府,慢慢往南開去,張斌的目光一直注視着窗外,北直隸這會兒受災還不是很嚴重,糧食是產量是有所下降,但還沒到那種顆粒無收的境地,這會兒農戶已經開始在地裡忙碌了,京畿地區不再是一片荒蕪,所有的耕地差不多都有翻動的跡象,田野中到處都是農戶勞作的身影,不知道旱情嚴重的中原現在怎麼樣了呢。

還好,一路向南到了開封府,田間勞作的農戶並未減少,地也基本翻動過了,這就證明,至少各地方官員都遵照朝廷意思把地劃給老百姓了,而且還在積極的組織他們耕地生產。

話說這連年大旱,種下去的糧食幾乎顆粒無收,張斌爲什麼還要讓人種呢,這不浪費種子嗎?

他讓人種的並不是糧食作物,而是經濟作物,比較耐旱的經濟作物,比如馬鈴薯,比如油菜,比如棉花。

這些作物只是在幼苗期需要充分的水分,到了成熟期對水分就沒多少要求了,乾旱少雨的地方也是可以栽種的,只是栽種起來比較麻煩,比較費勁。

火車晃晃悠悠晃了一天多時間,終於抵達洛陽城北岸的車站,戶部侍郎李巖已經帶着一衆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員和幾個工部主事在站臺上等候多時了,張斌下車與大家寒暄了幾句,便帶着一大幫子人往黃河岸邊趕去。

這會兒還沒辦法在黃河上面修鐵路橋,他要抵達黃河南岸的洛陽城也必須坐渡船,不過,他並沒有急着趕往渡船的碼頭,而是趕到了碼頭附近的一處引水渠源頭,因爲他想看看工部牽頭設計的大型水車。

“咔呲咔呲咔呲”,還未接近黃河岸邊他便聽到一陣巨大的響聲,他遁聲一望,好傢伙,前面果然是個大水車,這個水車着實大的嚇人,光是岸上面這一截就有丈許高,下面還不知道有多長呢。

這個時候黃河水量其實還算充沛,歷史上就有李自成水淹開封的慘事,上百萬人口的開封城都能淹沒,足以證明黃河的水量有多充沛,至於黃河水量爲什麼這麼多,張斌也沒具體去調查過,大概有可能是因爲黃河南邊的部分支流處降雨比較充沛吧。

不過這黃河裡面水再多,也只能保證沿岸十里左右的耕地能獲得充分的灌溉,因爲這會兒並沒有抽水機,大多數地方還是靠人去挑水灌溉的,所以,張斌纔會想到讓工部設計出這麼個大傢伙。

這水車的結構其實並不複雜,它的主要傳動部分就跟後世的自行車鏈條差不多,岸上一個主動輪,用蒸汽活塞帶動,水裡還有個被動輪,跟着轉就行了,只是鏈條帶動的不是車輪子,而是一串巨大的水桶。

看着那足有半人高的水桶不斷的往引水渠中傾倒河水,張斌不由興奮的道:“好,做的很好,維民,這一個水車能灌溉多少農田?”

李巖有些遺憾道:“這引水渠最多能挖二十多裡,再挖長點這水也過不去了,所以,一個水車最多能灌溉五六千畝地。”

張斌微笑道:“五六千畝已經不少了,整個西北最多也就五億畝地吧,做幾萬個這樣的水車就差不多了。”

李巖聞言,不由目瞪口呆,這麼大的傢伙,做幾萬個,這國公爺真敢想啊!

張斌的確敢想,因爲這東西大部分部件都是機牀做出來的,量產起來其實並不是很麻煩,他滿懷信心的問工部官員道:“這種水車做了多少個了?現在你們一個月能做多少個出來?”

一個工部主事連忙拱手道:“回國公爺,我們工部都水清吏司從去年十月開始試製這種大水車,前前後後大概做了五百個,現在如果全力開工,一個月能做兩百個左右。”

這數量,這產量,太少了!

張斌皺眉計算了一陣,隨即果斷道:“不行,產量起碼要提高十倍,一個月最少做兩千臺,兩年之內,必須解決整個西北的灌溉問題。”

“嘶”,真是上面一張嘴,下面跑斷腿啊,張斌這一張嘴,工部都水清吏司的主事都禁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產量提高十倍,那得多少人,多少錢,多少機牀!

張斌見他們這表情,不由皺眉道:“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錢你們只管讓戶部調撥,機牀可以讓東番那邊趕製,人你們還怕招不到嗎?”

工部幾個主事聞言,不由一陣恍然,對啊,錢都是朝廷出,又不用他們出,他們只是出點力而已,別說十倍,就是百倍,都不是問題啊!

他們連連搖頭道:“沒問題,沒問題。”

張斌點了點頭,又帶着衆人沿着引水渠走了一段,期間又和幾個農戶聊了聊家常,這才趕到渡船碼頭,坐船過了河,來到洛陽城。

此時的洛陽城早已不復昔日的繁華,這裡幾經兵災,又處於旱災比較嚴重的地區,人口流失非常嚴重,街上行人稀稀拉拉的,開門的店鋪也非常的少,看上去竟然給人一種荒涼的感覺!

張斌看着冷清的街道,不由嘆息道:“唉,天災人禍,這千年古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昔日的繁華啊。”

陪在一旁的李巖這個時候終於忍不住問道:“國公爺,這農戶不種糧食,光種些油菜、棉花、馬鈴薯能行嗎,這些東西里面就馬鈴薯能吃,老百姓能把馬鈴薯當飯吃嗎?”

張斌聞言,不由搖頭苦笑道:“維民,這些東西種出來可不是吃的,而是賣的,賣了之後再買糧食,他們能比以前過的還好!”

賣的?

李巖當然知道這些東西都能賣錢,問題這西北可不是一點點地,也不是一點點人,生產出來的棉花和油菜籽那可不是一點點,這麼巨大的數量,賣得出去嗎?

這個時候的人還是沒有整體的經濟頭腦,只能看到局部。

張斌見他疑惑的樣子,也沒有跟他詳細解釋,因爲這東西跟不懂的人說起來費勁,他之所以讓西北種植這些經濟作物,一是爲了災民能自食其力,二是爲了讓老百姓習慣賣出買進,形成良好的商業範圍,還有,這些東西可不是準備全部在大明內部消化,他正在佈局一盤大棋呢。

PS:推薦五級大佬tx程志大作《盛唐血刃》,一本成神的書,精彩毋庸置疑,有興趣的讀者朋友不要錯過哦。

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四章 糊弄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十章 我們也有海盜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六十一章 改進燧發槍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五十章 首功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七十五章 婦人之仁失遼陽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六十章 猜忌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七十章 忽悠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四章 辭官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十二章 強盜邏輯(下)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
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四章 糊弄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十章 我們也有海盜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六十一章 改進燧發槍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六十二章 遼河大捷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五十章 首功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七十五章 婦人之仁失遼陽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六十章 猜忌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七十章 忽悠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四章 辭官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十二章 強盜邏輯(下)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二十九章 天災人禍(上)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