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圍剿

嚴冬方至,關中平原已然如墜冰窖,凌冽的寒風夾雜着漫天的黃塵到處肆虐,整個天空都變得陰暗無比,宛如末日降臨一般。

李自成和手下大將李過打馬立在臨潼南邊數十里,驪山邊緣的某處山口,默默的注視着前面來來往往的馬車,滿臉嚴肅,一言不發。

他們身後是十餘個夜不收,這些都是他從老家帶出來的,同鄉甚至是同村的親信,跟着他南征北戰將近十年,一直不離不棄,是他最爲信賴的部衆。

他們前面,一輛輛馬車都滿載着裝有金銀珠寶的箱子,這些大多是從福王府裡搜刮出來的,箱子上很多都刻着大大的福字,不過,這些金銀財寶現在已經姓李了。

這次他的確發大財了,福王真的是富甲天下,福王府中隱藏的金銀珠寶簡直不計其數,光是他搜出來的白銀就多達五百餘萬兩,田產地契更是多達上千萬畝,福王,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都一點不爲過。

當然,田產地契對他來說毫無用處,他們是反賊,就算拿着田產地契,朝廷也不會承認那些田產是他們的,所以,他將數十箱田產地契全當着洛陽百姓的面燒了,只留下了這些金銀珠寶。

這次,他感覺自己是跑不掉了,至少手下大部分人是跑不掉了,他之所以騙劉國能和李萬慶爲他擋住熊文燦和盧象升,一是爲了尋機逃竄,同時也是爲了埋藏這批金銀珠寶。

如果這次他能跑掉,這些金銀珠寶就是他東山再起的資本;如果這次他跑不掉,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這些金銀珠寶也不知最後會便宜了誰。

這裡是有名的驪山陵墓,秦始皇的埋骨之所,不知道多少盜墓賊在此亂挖了上千年,山中到處都是延伸數裡甚至是數十里的山洞,要找個隱藏金銀珠寶的地方倒是容易的很,就是藏完之後怎麼守住這個這藏寶地點的秘密頗爲麻煩,所以,他才帶着自己的親侄子李過和十餘個信的過的夜不收前來“監督”。

福王的財寶真叫一個多啊,數十輛馬車足足搬運了半天,纔將所有金銀珠寶從十餘里外的大營中全部搬運過來。

過了不知多久,陰沉的天色中,一個管隊打馬來到李自成跟前,拱手道:“掌盤的,全部都搬完了。”

李自成點了點頭,淡淡的問道:“洞口堵上了嗎?”

那管隊連忙拱手道:“堵上了。”

“嗯。”,李自成露出滿意的笑容,隨即眼中歷芒一閃,拔出長刀,探身往前閃電般的一掃,一顆人頭隨之飛起,那管隊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便去閻王爺那裡報道了,當然,這個閻王爺不是盧閻王,而是真正的閻王!

那些搬運珠寶的普通士卒都嚇了一跳,不知道掌盤的爲什麼突然把他們的管隊給殺了。

李自成並沒有跟這些人囉嗦,他收刀回鞘之後,嘴裡隨即冷冷蹦出一個字:“殺!”

李過毫不猶豫的帶着十餘個夜不收衝上去,追着那些搬運珠寶的士卒就是一頓砍,不到一刻鐘時間,數十個士卒全部被他們砍翻在地,整個谷口頓時一片狼藉。

李自成緊接着下令道:“把這裡清掃乾淨,屍體都埋到山洞附近去,記住位置,不要到時候自己來挖都挖到屍體了。”

李過道了聲遵命,隨即便帶着人忙碌起來。

李自成看着他們忙碌的身影,臉上不由露出陰陰的冷笑,如果真有人來挖,挖的好就好,挖的不好,挖出來一堆屍體,不被嚇死也會被薰死!

這個時候,延安府,綏德通往黃龍的官道上,數萬大軍正頂着寒風,邁步前行,一隊又一隊,一團又一團,延綿足有十餘里。

他們的步伐雖然不是很整齊,甚至裝備都不是很齊整,但是,他們的服裝卻基本上是統一的,因爲他們是官兵,準確的說,他們大多是山西屯衛,朝廷雖然沒給他們發過什麼糧餉,但明軍的制服他們祖祖輩輩積累下來,每人還是能找出一兩身來的,所以,這隊伍看上去還像那麼回事。

這邊的氣溫比臨潼那邊還低,不過,左良玉心裡卻是火熱無比,他終於混出頭了,這次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楊嗣昌選拔將領,他毫不猶豫的湊上去,使勁表忠心,終於被這位閣部大人給看上了,七萬大軍啊,他手裡一下就有了七萬大軍!

這位閣部大人也真好哄,自己表表忠心他就信了,忠心這玩意能信嗎?反正他自己是不信的!

他早就看出來了,這朝堂上下已經亂套了。

魏公公當權那會兒,他們拼死拼活,跟建奴鏖戰,取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結果,別說獎賞了,連糧餉都欠着,魏公公那些侄子侄孫卻一個個因遼東軍功封侯進爵,賞賜多的嚇死人,有這麼搞的嗎,這麼搞下去,朝廷還有希望嗎?

他那時候就認爲亂世要到了,所以,督師袁崇煥一撂挑子辭官還鄉,他便帶着右車營跟着其他十二營的兄弟鬧起了兵變,朝廷如果不管,這兵變很可能就會變成造反,到時候他就可以當山大王了。

沒想到,倒黴催的,老皇帝掛了,新皇帝繼位,把魏公公給收拾了,袁大人又回來了!

還好他縮的快,不然就被袁大人逮去一刀給咔嚓了,看樣子造反有危險,行事需謹慎。

後面,他一直在尋找機會,找靠山,希望能順勢掌握兵權,學那東漢末年的十八路諸侯,玩個羣雄割據,興許他家還能出個皇帝呢,就算做不了曹魏,做個孫劉也不錯,起碼也能過幾十年當皇帝的癮。

可惜,他運氣一直不佳,好不容易獲取了東林重臣侯恂的賞識,人家壓根就不在乎兵權什麼的,把他提拔爲參將就不管了,溫體仁這幫閹黨餘孽掌權之後是想掌握兵權,但他們是想讓親信文官來掌握兵權,不是用武將,所以,他還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還好,楊閣部一上臺,他便發現,這位閣部大人好像有點葷素不忌,不管文臣武將,甚或是太監,只要聽話的,他都要!

他這一傍上去,果然,很快便被提爲山西總兵官,手下邊兵屯衛加起來足有七萬之巨!

他心裡這個得意啊,七萬人啊,大明有幾個總兵手下有他這麼多人馬,他已經算的上是大明有數的“諸侯”了。

當然,他這諸侯的位置還不是很穩,接下來他不但要繼續向閣部大人表忠心,保住這總兵之位,還要着力籠絡手下將領,讓他們死心塌地跟着自己混。

唉,任重而道遠啊!

望着前面蜿蜒的官道和後面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手下,他滿足的嘆息了一聲,打馬慢慢往前行去。

這時候,熊文燦早已率軍抵達距西安府僅有十餘里遠的黃龍縣城,他知道,賊寇劉國能部就在前面不到百里遠的澄城縣城,兵力才三萬餘,他率手下的川軍白桿兵衝上去,絕對能打的這幫反賊屁滾尿流。

但是,他並沒有發動攻擊,因爲他知道,這幫反賊的背後還有賊寇李自成部十多萬大軍,他如果僅率三萬人馬衝上去並不保險,山西總兵左良玉已經率七萬大軍往這邊趕了,等他過來,自己手下就有十萬大軍了,陝西三股賊寇就是全衝上來他都不懼。

更重要的,楊閣部已經定下日期,十二月初一,準時發動,陝西巡撫鄭崇儉和河南巡撫盧象升負責圍,他負責剿,三方合力,將這三股賊寇圍在關中平原一舉剿滅!

這會兒時間還早,他可不敢提前發動,壞了閣部大人的剿賊大計。

劉國能自然也知道三萬官兵就在不到百里遠的黃龍縣城,但是他不怕,因爲李自成跟他說,如果官兵前來進攻,他會率軍前來支援,三萬人,被他們將近二十萬人內外夾攻,就算是官兵也得趴下。

他們這會兒可不是剛出道的農民了,經過將近十年的摸爬滾打,他們手底下都操練出了一幫可以跟官兵對抗的精銳,不說多了,他手下這樣的精銳就有萬餘,闖王手底下更是多達四五萬,三萬官兵,還不夠看!

他有點過於天真了,熊廷弼手下三萬人馬可是川軍白桿兵,這幫可是大明有數的精銳,就算是面對同等數量的後金鐵騎他們都不一定會輸,如果真拼起命來,他和李自成手下所有人馬加起來估計都不是人家的對手。

再說了,李自成也只是把他當炮灰而已,來救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他跟官兵能僵持十天半個月,讓李自成看到勝利的希望,不然,想讓李自成出兵來救他,那是做夢!

十一月底,左良玉終於率七萬山西兵趕到黃龍,這時候,整個黃龍縣城內外到處都是朝廷大軍,旌旗招展,號令森嚴,每天操練的聲音足能傳出去十幾裡遠。

劉國能收到消息,都快嚇尿了,趁着官兵還沒發動進攻,他連忙派快馬聯繫百餘里外的李自成,問李自成接下來該怎麼辦。

李自成收到消息,心裡也是拔涼拔涼的,官兵的目標果然是他,就算他從河南逃回陝西官兵都不曾放過,反而一路緊逼過來,這次,他怕真是跑不掉了。

當然,這話他是不會告訴劉國能的,他反而告訴劉國能,不要怕,那些官兵都是剛剛集結起來的屯衛,跟他們戰力差不多,就算有十萬人馬也沒什麼好怕的,他們加起來可有將近二十萬人馬,到時候給官兵來個內外夾擊,絕對能把官兵打得屁滾尿流。

他這是想騙的劉國能儘量消耗官兵的實力,給他創造機會,興許劉國能和官兵激戰正酣的時候,他還能從旁溜走。

劉國能是將信將疑,不過,據傳訊的人回報,李自成並沒有跑路的意思,人家正駐紮在那裡操練呢,好像真的準備跟官兵大幹一場。

他還能怎麼辦,人家李自成人多勢衆,敢在野外駐紮,他可不敢,好不容易拿下座城池,還是呆城池裡面比較有安全感。

所以,他還是信了李自成的邪,真呆在澄城,準備跟李自成來個裡應外合,把這股官兵給打跑!

華陰的李萬慶跟他面臨着同樣的困境,因爲盧閻王率軍衝到潼關了!

額滴噶神啊,看到盧閻王的大旗,李萬慶那腿肚子都有點打顫了,雖然據斥候回報盧閻王只帶了兩萬人,但他還是怕啊。

當初在懷慶府的時候,盧閻王可是帶着兩萬人直接跟他們二十多萬大軍剛上了,結果,人家盧閻王不但贏了,還俘虜了十餘萬人,面對這位閻王爺,就算人家只帶了兩千人他都相信自己,幹不過,更何況,人家帶着兩萬人馬呢。

李萬慶也是趕緊派快馬聯繫李自成,問他怎麼辦。

李自成早知道盧閻王攆上來了,還能怎麼辦,繼續忽悠唄,李萬慶你個沒用的東西,人家才兩萬人把你嚇成這個樣子,你手下有將近三萬人好不,給爺頂住盧閻王,爺若是能逃出生天,逢年過節還能給你燒炷香!

當然,他也不會跟李萬慶這麼說,他反而告訴李萬慶,不要怕,盧閻王以前能打的他們屁滾尿流是因爲他們手下沒怎麼操練,幹不過官兵,這會兒他們手下都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了,特別是那些一直帶着的精銳,戰鬥力已經跟官兵差不多了,盧閻王手下才兩萬人,怕個球啊,你先頂住,到時候裡應外合,乾死盧閻王!

好吧,這話貌似有點道理,李萬慶也感覺手下精銳越來越厲害了,或許,還真能幹得過官兵,再說了,就算他不行,還有闖王手下的十多萬大軍啊,盧閻王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一兩個時辰就攻下華陰吧,到時候闖王率軍衝上來,或許真能幹死這個盧閻王!

他也跟劉國能一樣,稀裡糊塗的信了李自成的邪,就那麼蹲華陰縣城等着盧象升率軍前來進攻。

盧象升其實就沒想過沖上去進攻華陰,因爲他收到的命令是防守,守住陝西通往河南的咽喉要道潼關和關中通往漢中的必經之路藍田。

他手下原本是有四萬人馬的,另外兩萬人馬,他已經讓秦拱明帶着從武關道趕去藍田了,四萬人守住兩處要道都有點吃緊,他怎麼可能跑去進攻李萬慶,這種小角色他都懶得搭理,他們的目標可是李自成。

十二月初一,一切準備妥當,大網已經張開,就等收網抓魚了,早上卯時許,熊廷弼便率三萬川軍白桿兵和五萬山西兵出發了,圍剿正式開始,這次,李自成能逃出生天嗎?

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八十四章 又一個朝廷重臣栽了第五十章 火車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七十五章 婦人之仁失遼陽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萬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來的盡頭第九章 不齊心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三十七章 天雄軍兇猛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六十六章 屬國琉球被欺負了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一四五章 上位
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八十四章 又一個朝廷重臣栽了第五十章 火車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二十九章 羅汝才扛不住了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七十五章 婦人之仁失遼陽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萬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來的盡頭第九章 不齊心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三十七章 天雄軍兇猛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卷 第四十章 風流才子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六十六章 屬國琉球被欺負了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一四五章 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