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

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

這羣算學精英,比陳景恪想象的還要積極。

尤其是得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皇帝替算學張目,並乾綱獨斷重開明算科。

他們的情緒就被‘士爲知己者死’支配了。

當然,主要是此事有利可圖。

還是那句話,再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陳景恪的《算書》是什麼水平。

以此爲藍本重新梳理算學體系,絕對是青史留名的鉅著。

如此盛舉,又怎麼能錯過。

所以,參與培訓班的四十三名算學高手,盡皆參與了進來。

且大家都毫無保留的,將家傳算學書籍貢獻了出來。

倒不是他們真的就如此無私,主要是他們家傳的那點學問,和陳景恪的《算書》實在沒有可比性。

拿出來還能落個好。

至於辦公地點,選來選去還是放在了國子監。

用程一民的話來說:“地方比較大,國子監有足夠的算學書籍可供參考,還有算學生可以幫忙打下手。”

“這種經歷對算學生自己也是大有好處,只要肯用心,幾年就能成爲算學高手。”

衆人都覺得這個提議不錯。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戶部侍郎邱廣安就說道:

“國子監的儒生向來仇視我算學,前日朝堂上被陛下點名批評。”

“他們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若將地點放在那裡,恐會被他們刁難。”

衆人一想也猶豫起來,這事兒確實麻煩。

陳景恪卻胸有成竹的道:“不急,我給諸位看一樣東西。”

說着他鄭重的取出一個圓筒,打開後抽出一張紙。

展開只見上面寫着四個大字:洪武算經

邱廣安用顫抖的聲音說道:“這是陛下的筆跡。”

陳景恪心下很是得意:“陛下親筆題字,諸位覺得這樣穩妥否?”

在提議編寫算學書的時候,他就決定這書就叫《洪武算經》,並請朱元璋親筆題寫書名。

這是朱元璋登基後第一部文化類鉅著,是文功的象徵。

老朱自然非常開心,二話不說就提筆‘刷刷刷’寫了下來。

邱廣安連聲道:“妥妥妥,有此字在,誰都不敢來鬧事。”

程一民朝皇宮方向拱手行禮道:“謝陛下洪恩。”

其他人也紛紛跟着行禮:“謝陛下洪恩。”

有了這幅字,大家都放下心來。

說句陰暗點的,他們巴不得那羣儒生來鬧事,到時候……嘿嘿。

陳景恪趁機說道:“陛下對算學如此重視,我等唯有以死相報……在此我只對大家提兩個要求。”

衆人安靜下來,目光看向他。

陳景恪心中暗喜,操作了這麼久,總算是在這個羣體建立了一定威望。

“其一,將算書編寫好,這是對陛下最大的回報。”

“這也是爲了我們自己,儒生是如何欺辱我等的,諸位都有切身體會。”

“俗話說,不蒸饅頭爭口氣。編寫好這本書,就是對他們最好的還擊。”

程一民激動的道:“陳伴讀說的好,於公於私我等都要編好此書。”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軍心可用,陳景恪心下更是開心:

“其二,諸位應該都聽說了,太子殿下上書朝廷缺少計官,陛下才決定重開明算科。”

“但算學多爲家傳人數稀少,就算重啓明算科,也沒有多少人蔘考。”

“在座的諸位皆大明算學精英,我希望大家勿要敝帚自珍,多招收一些弟子爲國育才。”

“而且,說句自私的話,算學生多了纔沒有人敢欺負我們。” 邱廣安附和道:“說得好,回去我就再收十名弟子。”

他是算學出身,對此感觸是最深的。

即便他已經成了戶部左侍郎,可是經學出身的人依然瞧不起他。

還不是因爲算學出身的官吏太少,且職務都不甚高。

朝廷開明算科,大家廣收弟子,五年後中樞各衙門的計官全是他們的這羣人的弟子,看誰還敢拿捏他。

之前他沒有這個號召力,也不敢這麼做,否則最少也是一個結黨營私的大帽子。

現在不用擔心這個了。

《洪武算經》可是陛下親自點名允許的,大家可以光明正大的抱團。

只要不做禍國殃民之事,就沒人能用結黨來對付他們。

接下來衆人又進行了分工,陳景恪這個總編纂無人反對。

此事是他提倡,《洪武算經》又是以他的算書爲藍本,不讓他當總編纂說不過去。

不過他畢竟只是掛名,不管具體事務,所以下面又設了兩個副總編纂。

分別爲邱廣安和程一民。

邱廣安是戶部左侍郎,政務繁忙,屬於半掛名,真正負責事務的就是程一民。

下面又分了數個小組,推選出了組長。

衆人又根據各自的擅長,去了所屬小組。

如此這般商議下來,洪武算經的編撰工作正式展開。

陳景恪也鬆了口氣,然後心中涌出無盡喜悅。

總算在外朝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小圈子,爲日後的計劃開了一個好頭。

——

朱標的動作越來越大,最開始只是在應天府修建了五座倉庫。

大家還以爲是爲了備荒,並不覺得奇怪。

畢竟豐年修建大量倉庫囤積物資,是歷朝歷代的做法。

但很快大家就發現了不對勁兒,因爲緊接着他又下令,在應天府境內修建三十多座大型倉庫。

這還不算完,朱元璋下令抽調民夫,往邊關重鎮輸送大量軍需物資。

這怎麼看都是要興兵打仗的架勢,而且還是那種大仗。

一時間朝野譁然。

又恰逢各地士子赴京趕考,讀書人聚在一起自然少不了鍼砭時政。

沒多久,所有人都默認朝廷要大舉興兵了。

對此,有的支持,有的認爲不該如此大動干戈。

當這個消息傳到周邊各國,藩屬國們都嚇的瑟瑟發抖。

紛紛派出使節團進貢,以表臣服之意。

北元是最緊張的,生怕大明發動攻勢,抽調了大量青壯牧民組成軍隊嚴陣以待。

秋季馬正肥,是草原戰鬥力最強大的時期。

北元大軍磨刀霍霍,已經做好迎頭痛擊的準備。

到時候再順便南下劫掠一番,就可以更好的度過冬季,簡直完美。

然而他們左等右等,始終不見明軍打來。

又不敢主動進攻,只能這樣乾耗着。

一直等到第一場大雪到來,他們才確信大明不會出兵。

然而已經晚了。

秋季是草原儲備糧草過冬的時期,大量青壯被抽調,導致許多部落準備不足。

今年的冬季,難熬了。

(本章完)

第76章 因時而變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12章 大幕開啓第335章 永恆的變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254章 何爲盛世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299章 繼續無題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75章 竹書紀年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25章 明心志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35章 大本堂開課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243章 呂宋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33章 學問哪來的?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46章 回家第46章 回家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02.第102章 假鈔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2章 大明嫡長孫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72章 共創佳話第236章 我去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74章 團隊力量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71章 自古以來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春節快樂第60章 老狐狸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266章 破王廷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13章 思烹狗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111.第111章 出關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第342章 無題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346章 血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268章 無題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59章 南洋清除計劃90.第90章 做人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3章 奪嫡旋渦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302章 竊取國運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346章 血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77.第176章 異常
第76章 因時而變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12章 大幕開啓第335章 永恆的變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254章 何爲盛世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299章 繼續無題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75章 竹書紀年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25章 明心志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35章 大本堂開課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243章 呂宋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33章 學問哪來的?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46章 回家第46章 回家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02.第102章 假鈔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2章 大明嫡長孫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72章 共創佳話第236章 我去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74章 團隊力量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71章 自古以來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春節快樂第60章 老狐狸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266章 破王廷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13章 思烹狗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111.第111章 出關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第342章 無題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346章 血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268章 無題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59章 南洋清除計劃90.第90章 做人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3章 奪嫡旋渦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302章 竊取國運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346章 血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77.第176章 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