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割股療親

第二天是6月2日(五月初九),上朝的日子,朱由校倒是沒有睡什麼懶覺,既來之則安之吧,早起一些也不算什麼,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現在還不是享樂的時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太和門大殿,朱由校坐在龍椅之上,受了大臣們的大禮,這感覺不錯。後世還真沒受過誰的跪拜禮,別人當了二三十年的爸爸最後連兒子婚禮上都得不到兒子的一個頭,更別說他了,這也算過足了癮了。

今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有關災難的,有人出頭參了田爾耕一體,說他是個奸臣,爲了取悅皇上,把上天的示警硬是說成了是人禍,這件事讓朝中許多的人都不太滿意。這是多好的一次機會啊,上次皇上也已經承認了,下一步就等着收穫勝利果實,先把糟獄取消了,這東西對大臣來說殺傷力太大了。但還正想的美呢,田爾耕卻插了一腳,憑什麼就能反案了呢?於是一大羣人在那裡一副找田爾耕死磕的樣子,好在田爾耕不在,因爲他纔是三品的官,沒事是不用上朝的。而魏黨一流也不示弱,把爆炸事件就是定性爲人禍,並且指出火藥可能是受潮而產生的顆粒火藥或者其它,威力比想象中的要大,這是有據可查的。

一時之間大殿裡吵成了菜市場,幾次有的大臣想把球踢給了皇上,但朱由校怎麼會接球,你們接着踢就是,我纔不給你們一齊玩呢,一個乾坤大挪移給頂了回去。結果大臣們又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從開始的無序性,慢慢的變得有序起來,變得越來越有章法,吵了半天也沒吵出個所以然來。皇上在上邊悠閒自在的樣子,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形象,讓已經發現的大臣們感到了不爽。

最後慢慢的大家覺得無趣起來,好象最有關係的皇上根本不想介入此事,只是坐山觀虎鬥,自己則是皇上不急急太監了,而時間已經不早了,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只好請求聖裁了。

“朕認爲是天災還是人禍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安置災民,大伴,你說說這段時間災民安置工作進行的怎麼樣了?”

“回皇上,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安置,,賑災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災民們都有地住有衣穿有飯吃。特別是聽到皇上發起的義賣活動,讓災民們更是心生希望,積極的投身到重建家園的事上來了。現在京城裡也是民心思定,都感謝皇上的天恩呢。”魏忠賢這幾天可是累的不輕,萬事都是親自出馬的守着,反覆的告誡手下別在這時候出妖蛾子,還別說,在這樣的心態下,大明朝算是第一回賑災中沒有漂沒了賑災款的事發生。老魏在宮氏死了後,也擔心皇上突然的發難把他拿下了抄家,雖然剛剛參加了皇上的御宴,大家都很開心,但伴君如伴虎,他身上的髒事也不少,皇上一句話,也是個抄家殺頭的結局,能不小心嗎?

“哦,朕是百姓的君父,拿出些許物件救民於水火是應當的,只要能夠讓災民們衣食住都無憂,那朕就放心多了,大伴此事辦的很好,朕心甚慰。”

“謝聖上誇獎。”

“衆位愛卿,事情既然出了,追查原因是正常的,既然你們一方認爲是天災的,有沒有證據?同樣認爲是人禍的,又有何證據在手?完全可拿證據說明,剛纔朕聽了半天,愛卿們都是很能引經據典,這不錯,但還是太空泛了,擺事實講道理還是要拿出真憑實據更有說服力,你們都太注重道理了,把最重要的事實拋開了。所以朕對此事沒辦法聖裁。”笑話,朱由校纔不自找麻煩呢,你們愛誰誰。

大家一聽這話想想也對,大家都是讀的聖賢書,靠的都是一張嘴,還真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了。而皇上說的事實、證據聽起來倒也不偏不依,但細想想還是偏向了人禍說。很簡單,人禍說已經有了火藥的事實,火藥的變異也有顆粒火藥爲證據。但天災說怎麼找證據?這不比大海撈針的難度少多少。但既然已經聖裁,而且皇上還是說了這樣兩不相幫的話,又不好較勁。二人打架,總不能抓住裁判打一頓吧。倒是魏忠賢在這個事上得了個彩頭,讓人心裡很不平衡,在災區那邊已經有大量的御使在等着抓老魏的短了,但還別說,這事老魏真的辦的很好,有幾個不長眼的,一發現就讓老魏自己處理了,根本不給這些御使任何機會。雖然鬱悶,但沒什麼辦法,大家慢慢的倒是靜了下來。

“皇上,臣有本,現工部尚書董可威在這次災難中損失了雙臂,請辭官回家。”施來鳳一看剛纔的問題吵也吵不出來結果了,還是來點實際的吧。直接把這個問題引到了第二件事,工部尚書的位置。

“準,董卿也算是這次受難的最高官員了,一切按朝庭的舊例就高不就低處理。”朱由校也挺同情這哥們的,能將胳臂炸掉,真是太悲哀了,就是不知道他是怎麼被爆這麼高難度的傷勢,只是雙臂,而人卻沒死。

“皇上,這樣工部尚書的位置就空下來了,而工部事務繁忙,還請早日派有德之人任之,”

“愛卿,你來給我說說工部的職責給朕說一下。”

“回皇上,工部掌管全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官辦工業等。。”施來鳳倒是張口既來。

“哦,”朱由校一聽,好厲害啊,這得是幾個部長於一身啊,相當於後世的主管工業與信息化部、農業部、水利部、建設部、交通部、鐵道部等的國務院副總理啊,這個職務誰來接替?

“皇上,臣推薦工部左侍郎薛鳳翔”,鳳來翔接着說,這是題中應有之意,而且別人都已經同意了,特別是老魏爲首的齊黨、楚黨等雖然也想爭,但老魏一施壓也就算了,老魏的目的很簡章,就是投個桃希望能得個李,這時候保住聖眷是真的,其它的都是空。

薛鳳翔字公儀,生於明萬曆年間,薛蕙之孫(其祖父薛蕙無子,薛鳳翔的父親“過繼”給薛蕙,薛鳳翔名義上是薛蕙之孫)。薛少時博學,由例貢步入仕途,現任工部左侍郎,玩牡丹是大明一絕,這可是當時文人雅士的一大趣事,人家玩的好、養的品種多而精,哪裡有不受人吹捧的道理,但他卻從不驕傲自滿,只要開口求花的,基本都能相送,這牡丹外交搞的還是挺有聲有色的。所以薛鳳翔爲人不錯,挺招人喜歡,這不首輔次輔都同意了。而且資歷也在,上位的阻力不大。

但朱由校卻搖了搖頭,這個位置太重要了,和他以後的規劃有太緊密的聯繫了。只能讓一個真正有才的人來擔任,所以他想到了徐光啓。

“此事暫緩。”朱由校沒給任何人面子,直接把工部尚書的位置給空着了,至於他是什麼想法,大臣們怎麼知道,但皇上不議了,別人也沒法說什麼了。只好進入下一個議題。

“啓稟聖上,上海孝子張炳介介上海縣生員,原任貴州巡撫鶚翼季子,事父孝,翼病介割股和藥。及父卒,介痛絕踰夜始蘇竟死。遠近聞而哀之”一名御史出來說。

“孝子啊,割股事父,悲痛哭喪到死,人間至孝啊,”大臣們一聽,都紛紛揚揚的表示着讚賞。

“衆位愛卿,朕聽了這個孩子的故事,的確挺讓人感動,此子至孝可謂感天動地,不比前朝整理的二十四孝差上半分。但朕卻是感動的同時,又有了一個疑問,誰害死了這個孩子?”朱由校聽了半天,終於慢慢的感覺到朝裡不對勁,怎麼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一點理智都沒有,拿塊肉和藥一起吃,這孩子明擺着是因爲滿懷信心的割股救父,最後父親卻仍然命喪黃泉,所以極度的悲傷、失望,還有就是可能傷口發炎了,然後身死,怎麼就沒人追究是誰開的這個方子呢?

“啓稟聖上,割股療親自古有之,何來加害之說?”張瑞圖首先對朱由校提出了反問,要知道當時講究的是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的,所以官越是大,越是要懂得醫術,並把醫術的知識、理論運用在治國安邦方面。而割股療親的說法是廣爲流傳的藥方,如今皇上這個木匠這樣說,所以張瑞圖不是太能接受。

“啓奏聖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就有此方,所以這個此子被人害死就無從談起了,”施來鳳也說。緊接着大臣們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議論起來。

“衆愛卿,”朱由校雙手下壓,示意他要說話了。“你們說的朕知道,但你們在把書看仔細了,李時珍是把這個方子收錄到了《本草綱目》裡面,但請注意了,只是收錄,同時點明瞭,這個藥方並非他本人發明,而是從古代的藥書中收集而來,開具藥方的其實另有他人。而這個藥方也沒有經過論證是有效的,所以,不能簡單的去信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樣,我們把這個問題交給專業人士吧。傳值日太醫帶着《本草綱目》上殿”。朱由校以前看過關於人肉治病的一個電視專題報導,而且印象很深。就是說了關於不記得是多少個處方是用人身體的東西治病的,而唯獨這個人肉方子是李時珍專門註明,這個方子是抄別人的。

大殿之上大多人都知道這個方子,但都沒有去深究,一臉不信的看着皇上,不是不信皇上說的話,聽其言觀其行,皇上說的那麼煞有介事信心百倍的樣子,已經讓人相信他的話了,但這行業跨的也太大了吧,評價醫書不說,還能準確的說出藥書中方子的出處,這也太難了點吧。只能歸結爲皇上早就知道今天要討論這個事,事前做的功課,然後在大臣面前顯擺顯擺。

“臣太醫局張誠診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不一會,太醫抱着大本的醫書來了。

“愛卿,你把本草綱目裡關於人肉醫病的方子出處的註明給大家讀讀看。”朱由校直接的說。

太醫翻書讀了出來,果然不出所料的書上邊註明不是李時珍所創的方子。

“那你可知這個方子的出處?”

“微臣不知,但張杲《醫說》言,唐開元中,明州人陳藏器着《本草拾遺》,載人肉療羸瘵。自此閭閻有病此者,多相效割股”張太醫老實的讀了讀。

“那愛卿認爲這人肉療病有沒有作用?”

“回聖上,微臣認爲不妥,且萬曆年間的吳昆所編著的《醫方考》也是這一觀點。他在這部書卷三《虛損勞瘵門第十八股肉屬性》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同類固不可食,虧體豈曰事親?且俞、扁、淳、華,上世神良之醫也,未聞用人肉以治疾,而閔損、曾參之孝,亦未嘗割股,所以來要名之行者,藏器其作之矣’。可見是沒什麼作用的。”太醫也引用了另一本書來做了說明。

“好,愛卿受累,你回去工作去吧。”朱由校大方的讓太醫回去了。然後說:“衆位愛卿,聽到了嗎?這是一起典型的庸醫誤診的事件,現在我們大明許多人的思想還是比較愚昧的,要知道盡信書不如無書,切記萬不可人云亦云,最終犯下大錯,害人害已。”朱由校以一個勝利者的身份做了總結陣詞。

“皇上聖明。”大殿裡只有一個聲音,沒辦法這次讓這個木匠抓住理了,還潑婦罵街的罵這些大臣愚昧,罵的人還不能還嘴,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話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當然有道理了,那是孟子的話,自已是儒生,總不能站起來反對孔子孟子吧。

“降旨旌表上海孝子張炳介,令上海縣查此庸醫,罰百兩銀以安慰張家。”朱由校象個大法官一樣做了判詞,對這種醫療事故的處理也只能如此了。

嘮叨一句,讀者們,現在我的書被一個推薦極多的人給趕超了,人家的推薦快三百了,而我的卻只有區區的12張,當然得不到是我沒本事,我認,但弱弱的請求一下手頭有的能不能推幾張,真的很需要。唉,謝謝了。

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448章 大同精忠隊第651章 踏盾而行第90章 氮磷鉀肥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500章 吾皇至尊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1章 人體炸彈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374章 海峽之戰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340章 御膳熱賣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438章 再見張嫣第624章 血戰雪原第271章 京城報捷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179章 驛站修路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536章 歌功頌德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627章 計劃照舊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57章 東廠情報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88章 玻璃現世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661章 建奴之驚第85章 大明銀行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616章 伴仙之戰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98章 亂點中醫第24章 八千淨軍第89章 電力研製第23章 天子親軍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23章 天子親軍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828章 侵佔中國詳細計劃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622章 天塌地陷第72章 義賣現場1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160章 宮廷政變5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628章 大炮來了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123章 求極之始
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448章 大同精忠隊第651章 踏盾而行第90章 氮磷鉀肥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500章 吾皇至尊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1章 人體炸彈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374章 海峽之戰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340章 御膳熱賣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438章 再見張嫣第624章 血戰雪原第271章 京城報捷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179章 驛站修路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536章 歌功頌德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627章 計劃照舊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57章 東廠情報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88章 玻璃現世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661章 建奴之驚第85章 大明銀行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616章 伴仙之戰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98章 亂點中醫第24章 八千淨軍第89章 電力研製第23章 天子親軍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23章 天子親軍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828章 侵佔中國詳細計劃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622章 天塌地陷第72章 義賣現場1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160章 宮廷政變5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628章 大炮來了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123章 求極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