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五進京

三二五 進京

“好像受了什麼委屈似的。”徐元佐對這態度十分不滿,一回頭也看到了羅振權,便問道:“有事?”

羅振權兩步上來,拉開凳子在徐元佐面前坐了,卻流露出一副討好的神情:“佐哥兒,聽說你要招人帶學徒?”

徐元佐點了點頭。

“你看我成不?我雖然不懂針路,但是操帆掌舵都沒問題。”羅振權興奮道:“我還會開炮放銃跳幫砍人。”

徐元佐拍了老範的肩膀:“這人給你打下手。”

羅振權一愣:哥原本是給你打下手的,現在變成了給你手下打下手,這豈不是遭貶了!

徐元佐看着羅振權,很認真道:“你覺得是教水手砍人簡單,還是教海賊開船簡單。”

海船上不可能備兩套班子,一套負責開船,一套負責搶劫或者反搶劫。這裡面就有個哲學問題,到底這些人是會開船的海盜,還是會打劫的水手。羅振權想了想,最後還是承認道:“教水手砍人略簡單一些,不過炮手和銃手得專門練。”

徐元佐點了點頭:“所以你還是得配合着老範來。”

羅振權有些失落,但是想到還能有機會出海,而且還是合法地出海,終究讓他點頭應承下來。

老範是靠手藝吃飯的,雖然身在賊窩,還真的輪不着他去做賊。萬一他被砍死了,船上損失就大了。換言之,他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決策層,不用上一線親自操刀。因此他比羅振權少一份血勇,在氣勢上弱了不少。

“這事就交給你們了,要銀子報上來。就叫海事學堂,建在上海。不過我希望也招些北方水手,尤其是山東人,咱們主要以北方航路爲主。”徐元佐道。

“相公,要不要招些朝鮮人?”老範問道。

“朝鮮人?他們有什麼用?”徐元佐反問。

老範倒是有些意外:“相公要走北面的航路,莫非不跟朝鮮人做生意麼?”

“朝鮮這邊我倒是沒有研究。一般海商跟他們做什麼生意?”徐元佐問道。

跟朝鮮做生意很安全。按照朝鮮人的說法,明朝跟他們是父子關係,所以讓“兒子”佔點便宜做爹的大明也樂意誰跟大明做生意,都屬於佔大明便宜。

從法統而言。朝鮮是個很特別的藩屬。太祖朱元璋爲他們欽定國名之後,任命李成桂“權知朝鮮國事”。其後成祖才封朝鮮國王爲郡王,享受親王待遇。

朝鮮國內使用的法律,就是大明的法律;曆法就是大明的歷法;文字就是大明的文字即便朝鮮世宗發明了朝鮮拼音,中文仍舊是唯一的官方文字。更重要的是。朝鮮國王非但要接受大明皇帝冊封才能合法,而且平一旦發生變亂,還要接受明朝官員的管制所以登萊巡撫的官職全稱裡會出現“節制朝鮮”的差遣。

在江南浙江一帶,也經常會有傳聞說某地某人海上遇到災險,漂流到了朝鮮,頗受禮遇而歸。總體而言,這應該是朝鮮與華夏關係最好的時代。

“我們這邊賣給朝鮮人棉布、絲綢、瓷器、生藥、銅錢和書籍。”老範道:“尤其是書籍,朝鮮人只要是書就買。”

徐元佐摸了摸下巴:“這些都是大明主要的外貿商品,賣給朝鮮和南洋也沒區別。他們支付能力如何?唔,就是他們給銀子爽快不?”徐元佐換了個說法。好叫老範不至於疑惑。

老範道:“這我卻是不知,不過走朝鮮的南商不少,想來應該是能賺錢的。”

“朝鮮的馬和女人都是很賺錢的。”羅振權一旁道。

“唔……馬我能理解,女人?我們還從朝鮮買女人?”徐元佐大爲驚訝。

羅振權理所當然道:“蒙元的時候就有說教,說怎麼纔算是富貴人家?要有南曲黑廝高麗婢子,若是三者缺一,就算不得富貴。我朝好像已經不見黑廝了,但是勳戚人家用高麗婢子還很多。”

老範弱弱地一旁補了一句:“天順年間,有聖旨不許掠朝鮮女子爲奴。海防道是要抓的。”

羅振權在一旁呵呵發笑,顯然不當一回事。

徐元佐想了想。道:“這個不急,順手買賣能做則做,不能做也不強求,我開北方航路本就沒想過跟朝鮮人做生意。”

“那相公是……”老範還想再問。

徐元佐卻不肯說下去了。岔開話題問生源和水手能否在上海招足。老範倒是提了個討巧的主意,建議徐元佐去海州和太倉招人。這兩處的百姓多有海戶遺留,對出海毫不陌生。而且淮安徐州一帶的江南水兵不正鬧兵變麼?這些人在大明都已經鋌而走險了,更不會怕出洋做案。

徐元佐有些遲疑,因爲康彭祖是不肯用這些亂兵的。

“既然能作亂一次,難保以後不作亂。”徐元佐搖頭道:“戚爺爺當年也說。選兵一定要選忠厚老實的良家子才行。”

老範撓了撓頭,在想怎麼說,羅振權卻道:“朝廷選兵當然是選良家子,聽話嘛。咱們又不是朝廷,關鍵時候還要發發橫財,你盡選良家子誰肯給你那這種活?再說了,那些亂兵無非是爲了餉銀,咱們從來不克扣下人,還怕他們鬧事?”

“我正經海商,給你說的跟海賊一樣……”徐元佐啐道:“你真是賊心不死!”

羅振權一副“那又如何”的表情。

“不過那些水兵可能基礎要好些吧。”徐元佐試探性地問老範。

老範不能否認。那些水兵多是浙江人,家裡大人或是自己都可能出海打過汪直、徐海,即便沒有趕上那個年代的小年輕,耳濡目染也比尋常農夫要強許多。

“那就試着招一些,打散了安排。”徐元佐道。

羅振權哼哼兩聲,分明是在說:我說得沒錯吧!

商議定了之後,老範也就急着出去監工了。這艘船是老範的班底,大部分人都是親戚故舊,必然會在學堂裡受到重用。徐元佐怕羅振權過去了真被孤立,還特意讓他自己去找些個教習,能助他一臂之力。

商議妥當。船也該開了。

從威海衛出海,過沙門島,就進入了渤海海域。

徐元佐前世也來過渤海,並沒有什麼感觸。此番坐在木質帆船上,才真正意識到環境對科技發展方向的影響力。

同樣家門口都有海,華夏輕鬆點出了水密隔艙,而歐洲那邊卻死活想不出來。

爲何?

渤海作爲內海,竟然是海上無風三尺浪。若是有風,動輒就是大風大浪,航船當然首重抗沉性能。地中海那邊卻是真正的風平浪靜,波瀾不驚,歐洲人吃飽了撐死纔會去考慮抗沉性的問題。

即便是自詡在任何環境下都挺過去的徐元佐,這回都有了嚴重的暈船反應。

老範本想照顧徐元佐,讓船更貼近海岸線航行,卻被徐元佐謝絕了。渤海近海多暗沙淺礁,萬一擱淺了反倒更加麻煩。

徐元佐如此,其他人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還有種沉船的恐慌漸漸瀰漫開來。這着實讓沈玉君神氣了好幾天,直到船隊靠岸,受不了的人紛紛轉道陸路,她才遺憾地另尋鄙視對象。

徐元佐吐得身體發虛,臉上慘白毫無血色,心裡卻沒有失去商人的血性。他趴在牀上,叫來同樣飄然欲死的梅成功,細細吩咐道:“那些人下船之後,空出來的倉位,一定……要賣掉啊……”

梅成功渾渾噩噩地點了點頭。勉強出去吩咐了。

沈玉君很快找了過來,沒好氣道:“你都丟了半條命了,還在乎空倉滿倉?”

“要是、讓船、空着……我剩下的半條命、也沒了……”徐元佐努力撐了起來。

沈玉君哭笑不得,給他塞了兩片薄荷:“放嘴裡嚼着。”

徐元佐依言做了。也不知道是薄荷真的治暈船,還是心理作用,竟然覺得舒服多了。他坐起身:“暈船能徹底治好麼?”

“習慣就好了。”沈玉君拉了凳子坐徐元佐對面,道:“我小時候剛上船的時候也暈得厲害,後來再大的風浪都無所謂了。”

徐元佐靠在艙壁上,虛弱但是堅強道:“好。那我就熬着。這薄荷還真有用……你怎麼不早點拿出來。”

沈玉君冷哼一聲,起身就走,丟下三個字:“我樂意。”

“……”

徐元佐並沒有遭太久的罪。不數日,船隊抵達大直沽,前後正好十五天,也不知道老範是真的經驗老道,還是讓他蒙着了。

徐元佐還在爲沈玉君沒有充分利用船艙空間而遺憾,不過如果船隊停下來上貨,肯定是要耽擱一兩天時間的。從時間就是金錢這個角度來說,也不能說沈玉君做得不對。

天津誕生的時間挺早,然而迅速成爲畿輔門戶、河海要衝衛是成祖永樂二年設立衛所之後的事。當時成祖爲了紀念自己在此渡河靖難,纔給了“天津”這個名號,意味着天子渡津於此。最早的天津衛在小直沽一代,後來又增設天津左、右衛,形成了大都市的規模。

當然,這主要是得益於明初漕糧海運政策。

南方的漕糧和私貨通過海船運到了天津,然後再轉運北京、河北、山東、遼東。

大明律規定地方官在任所不能購置產業,包括地產和商鋪,卻沒有禁止京官家眷在京師購地開商鋪。徐家在北京有五家商鋪,經營南貨。徐元佐這回搭乘海船過來,屬於最快的交通方式,所以他們此刻還不知道徐元佐已經到了天津。

徐元佐在船上的時候暈船,下了船竟然又開始暈陸,好像整個大地都在起伏旋轉。這也使得他根本沒有機會好好感受一下大明天津衛的風情,像個破麻袋一樣被塞進了馬車,往北京疾馳而去。

從天津到北京,還有一天路程。

沈玉君來過北京,卻也不熟。衆人緊趕慢趕到了城下,城門已經關了。徐元佐像是打牌一樣,取出兩張名錄,搜索上面的官名和住址,總算挑了一家在城外置業的人家前去借宿,順便也完成了一個拜訪任務。

……

春天的北京,正是刮沙時節。

這正如雪上加霜,好幾個隨行少年就此病倒,頗有些奄奄一息的模樣。

幸好徐元佐平日注重鍛鍊,身體底子要強得多,第二天就能起牀走路了。他又催着飽受折磨的梅成功進城,拿了印信與徐家店鋪掌櫃聯絡,總算及時將人轉移到了城裡,又請了大夫開方抓藥,這纔算真正安定下來。

沈玉君不想住在徐家,便在外面典了一棟上下兩層的大房,不過十數兩銀子,正好合她和幾個侍女健婦居住。至於負責保衛的沙兵壯漢,則在左近租了人家屋舍,也算是安營紮寨了。

徐元佐進京的消息很快就通過不同的渠道傳了出去,當天就有人前來看他。

此人卻是個道士。

“李騰李同風?他怎麼知道我來北京了?”徐元佐大爲詫異:莫非這個道士真的有卜算之能?

“速速請他進來。”徐元佐吩咐道。

棋妙連忙出去請了李騰進來,一邊忍不住打量這位道人頭上不同尋常的冠巾。

徐元佐自己換了衣裳,半躺在客廳裡羅漢榻上,也沒有刻意虛套。

李騰進來見徐元佐作樣起身,連忙道:“你坐你的,我聽說你害了暈船病,別拘禮那些俗套了。”

徐元佐頗覺得這道人好說話,笑道:“跟你、不用講俗禮。同風兄,你怎知我到了北京?”

“徐閣老的人到了京師,還想瞞得住?”李騰笑道:“恐怕六部九卿都已經知道了吧。”

“我只是來查賬的。”徐元佐笑了笑,見李騰一副不以爲然的神情,只好又道:“順便拜會幾位老先生,想撈些實惠。”

“你想得什麼實惠?”李騰問道。

徐元佐挑了挑眉毛:“同風兄能幫我得什麼實惠?”

李騰哈哈大笑:“我只是在道錄司當個閒差,混居北京,能幫你得什麼實惠?唔,你若是打算出家修道,我倒是可以給你介紹幾位師父。”

“多謝多謝。”徐元佐擺了擺手:“不過我卻是來拿海運漕額的。”

第165 天時不足三五三章 送米三六六人生如戲一零七戰略重心二八七方略二五九硬碰硬第5章 流星一四八案首求月票第184 有鳳毛三四三潛流一九八章 迴歸工作二四三溢價二八四劉永和三八九章 聚餐二零六章 靴兄靴弟三六二保鏢第177章 官差如虎二六八銀子的用法第172章 求婚三二六配方一三四代溝求月票二三四回程第174章 獻策三六五利益分配三七八圖書館二三零故事四一四餘音一五三住店求月票第182章 言爲心聲第5章 流星二七零考察第3章 雨人第6章 陸夫子第17章 職位薪酬三二四海事教育一一七氣口求月票一一零章 一拍即合三五三章 送米一五六約稿第5章 流星一九七章 金山島巡檢司二七二歹人二七零考察二六零鐵骨錚錚三六五利益分配二五八下海瑞相約二四七徐盛的新前途四一四餘音第60章 招工三一四移民策一五零必考題求月票三七五開臺三七三鄭老師家第32章 還能再坑三四五姑蘇時報三七六後續第11章 父歸三九五贖買第322 堂會第20章 手藝人三九七章 市民崛起二四零暗無天日打賞加更一二一瓜田李下三百五十章 同窗三四二奸商第192章 條件四一三蒸汽機的黑洞二八七方略第13章 虛者實之第32章 還能再坑第61章 考試第72章 新計劃第178章 去考試一一五開小竈求月票推薦票三六零說親金猴報喜第一更四零一火燒鼎甲堂三五四學在四夷一零一章 徐爺爺點了贊一三四代溝求月票二四四仁壽堂的起航一零四章 如切如磋二六四拜託二四四仁壽堂的起航第13章 虛者實之二七九莫欺少年窮第173章 小誤會第56章 送上門來的便宜三九五贖買一六二贊助商求月票第303 肺腑之言第94章 野心一二九飲宴三八二章 案發三四五姑蘇時報第69章 獎金分配三七七章 難忘的除夕第74章 家訪二八五八卦時間第87章 人選一四二三大產業求月票
第165 天時不足三五三章 送米三六六人生如戲一零七戰略重心二八七方略二五九硬碰硬第5章 流星一四八案首求月票第184 有鳳毛三四三潛流一九八章 迴歸工作二四三溢價二八四劉永和三八九章 聚餐二零六章 靴兄靴弟三六二保鏢第177章 官差如虎二六八銀子的用法第172章 求婚三二六配方一三四代溝求月票二三四回程第174章 獻策三六五利益分配三七八圖書館二三零故事四一四餘音一五三住店求月票第182章 言爲心聲第5章 流星二七零考察第3章 雨人第6章 陸夫子第17章 職位薪酬三二四海事教育一一七氣口求月票一一零章 一拍即合三五三章 送米一五六約稿第5章 流星一九七章 金山島巡檢司二七二歹人二七零考察二六零鐵骨錚錚三六五利益分配二五八下海瑞相約二四七徐盛的新前途四一四餘音第60章 招工三一四移民策一五零必考題求月票三七五開臺三七三鄭老師家第32章 還能再坑三四五姑蘇時報三七六後續第11章 父歸三九五贖買第322 堂會第20章 手藝人三九七章 市民崛起二四零暗無天日打賞加更一二一瓜田李下三百五十章 同窗三四二奸商第192章 條件四一三蒸汽機的黑洞二八七方略第13章 虛者實之第32章 還能再坑第61章 考試第72章 新計劃第178章 去考試一一五開小竈求月票推薦票三六零說親金猴報喜第一更四零一火燒鼎甲堂三五四學在四夷一零一章 徐爺爺點了贊一三四代溝求月票二四四仁壽堂的起航一零四章 如切如磋二六四拜託二四四仁壽堂的起航第13章 虛者實之二七九莫欺少年窮第173章 小誤會第56章 送上門來的便宜三九五贖買一六二贊助商求月票第303 肺腑之言第94章 野心一二九飲宴三八二章 案發三四五姑蘇時報第69章 獎金分配三七七章 難忘的除夕第74章 家訪二八五八卦時間第87章 人選一四二三大產業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