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傳教

PS:感覺書友花笑雲的打賞

駱思恭說道:“大同巡撫和方從哲是同榜進士,又是方從哲在首輔任上舉薦的巡撫,大同若真有巨匪禍亂地方,大同巡撫第一個將會被問責。”

聽到這話,駱養性恍然大悟,說道:“爹的意思是說,大同的事情只是彈劾首輔的沿伸。”

見兒子自己想明白了,駱思恭微微點點頭,說道:“有人等不及想要讓方從哲早些下臺,好早一點坐上首輔的位置。”

“父親說的是劉一燝?”駱養性疑惑的道。

最近整個京城都在說方從哲下臺後,劉一燝將會接任首輔,朝廷上下,也基本上這麼認爲,作爲錦衣衛,自然也知曉這個事情。

如今劉一燝府邸外面的街道上,每一天都擠滿了求見官員的馬車和轎子。

駱思恭點頭說道:“嗯,東林黨支持劉一燝,就連聖上那邊也沒有反對,等方從哲從首輔的位子退下來,繼任的應該就是劉一燝了。”

“那他也太急了一些。”駱養性說道,“拿大同巡撫逼迫方首輔下臺,那可是九邊重鎮的巡撫,就不怕惹來聖上的不滿嗎?”

駱思恭說道:“未必是劉一燝急着上位,可東林黨有人着急,葉向高韓爌這些人,哪一個沒有資格成爲首輔,方從哲不走,首輔的位置空不下來,東林黨的這些人就無法進入內閣或更進一步,自然盼着方從哲早些下臺,好安排他們自己的人。”

作爲錦衣衛指揮使,他並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對東林黨抱有好感,而且他看的清楚,不管是東林黨還是齊黨又或是楚黨,都是爲了自己上位,掌握朝廷內外大權。

“爹,那咱們怎麼辦?”

駱養性發現事情變得難辦。

本以爲去大同查證匪患不過是小事,派幾個錦衣衛去大同一圈就夠了,現在看來,弄不好還會得罪聖上或是東林黨。

駱思恭手指輕輕敲打着桌面。

雖說他不願意和東林黨過多接觸,可現在朝廷內外漸漸被東林黨人把持,其餘幾黨已經被東林黨逐漸排除出朝廷,眼看朝廷就要是東林黨一家勢大。

半晌後,駱思恭說道:“明天你派一名錦衣衛百戶和兩名錦衣衛小旗去一趟大同。”

“要一個什麼結果?”駱養性問道。

駱思恭遲疑了一下,說道:“如實查證,不要摻雜任何其它東西,你要記住,錦衣衛是聖上的錦衣衛。”

“明白,回頭我就安排我手下的錦衣衛去辦這事。”駱養性點點頭。

“不。”駱思恭擡手虛攔了一下,說道,“這事不要你的人去辦,交給旁人去做。”

駱養性略微一想,便明白過來,旋即點點頭,說道:“爹你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

……………………

靈丘的徐家莊,劉恆設宴款待李國助還有那些香山澳來的傳教士。

“大公子,這幾天看的怎麼樣?”劉恆親自給李國助斟了一杯酒。

李國助雙手去扶酒杯,臉色十分恭敬。

經過這幾天,他走遍虎字旗的鐵場,還有兵器局下面的幾個工坊,在看到一輛輛四輪大車出來進去,還有那些騎兵和虎字旗戰兵。

隨着他對虎字旗瞭解的越多,越發覺得這位虎字旗東主和他父親一樣,都是一位梟雄一樣的人物,而且在北方闖下這麼大的一份基業,比他父親也不逞多讓。

“說實話,來之前在下並未想過虎字旗是這般的規模,早前只以爲虎字旗只是做鐵貨的生意,現在才發現,劉東主的這份基業已經不輸於家父了。”

劉恆笑着擺擺手,說道:“大公子過譽了,我對令父一直仰慕的緊。”

這話他並非虛言,如今的大明海域,全靠着李旦這樣的大海商,或者說是大海寇,才換來大明海域的安穩,不然大明沿海絕沒有現在這樣安穩。

李國助臉上多出一抹紅暈。

自己父親能得虎字旗東主這樣的梟雄稱讚,讓他覺得頗有面子。

劉恆舉起酒杯,朝桌上的傳教士示意了一下,說道:“在下也敬諸位教士一杯,希望你們能夠留在靈丘。”

湯若望站起身,開口說道:“尊敬的閣下,我們這些人本來是要去京城,面見你們的皇帝陛下,希望他可以讓我們在明國傳教,可後來被你們這位楊先生邀請,纔來到這裡,可我們不可能永遠留在這裡,我們還要把主的榮光傳播給更多的人。”

一旁的楊遠站起身,說道:“湯若望教士,難道我們這裡不好嗎?爲何要急着離開?”

湯若望說道:“這裡非常好,我也很喜歡,可是我來明國,是爲了讓主的聲音被更多的人知道,所以我還是要去京城,去見你們的皇帝陛下。”

這時候,劉恆端着酒杯,笑着說道:“其實傳教不一定非要去京城,靈丘這裡一樣可以傳教。”

說這話的時候,他已經考慮許久。

他是絕不會讓湯若望這些人輕易離開,能來大明的這些傳教士,都是有一些本事的人,旁人不說,就說眼前這個湯若望,對於鑄炮的事情便十分精通,有他在,用不了一年,虎字旗的火炮便能夠翻身翻天覆地的變化。

剩下的其他傳教士,也都有各自的本事,有人懂天文地理,還有人懂算學幾何,這些知識都是虎字旗目前需要的。

“這……”湯若望面露遲疑。

從香山澳離開的時候,他原本打算是去京城見明國的皇帝,希望對方讓他們在明國境內傳教,雖然他知道這種可能性不大,但還是想試一試。

現在眼前這位虎字旗的年輕東主,答應他留下傳教,這讓他有些心動,猶豫着還要不要去京城,畢竟去了京城,明國皇帝也未必會答應傳教的事情。

劉恆繼續說道:“去了京城,諸位恐怕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更不要說傳教了,不如留在靈丘,我保證只要願意信奉你們主的人,我決不阻攔。”

對於這些傳教士在靈丘傳教,他根本不在意。

大明的百姓什麼神仙都拜,不在乎再多一個上帝,可真要說有一個信仰的話,那就是骨子裡流淌的血脈,信奉自己的祖先,其他的神佛都靠邊站。

所以,他不怕這些傳教士傳教,沒有槍炮配合,這些傳教士想要讓大明百姓只信奉他們那個主,無疑是癡人說夢,就算有,也絕不會太多。

湯若望看向劉恆,說道:“劉東主,我知道你是大同這裡最富有的人,可你終究不是大明官員,如何能保證我們在這裡安穩的傳教?”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官軍圍剿虎頭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海戰第二千四百七十五章 曲阜縣令第二千五百五十三章 挖壕溝,圍困金州城第二千三百八十一章 戰場的直覺第二千八百六十三章 公然抗命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國助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員島第八百四十七章 死硬到底的李懷信第三千零四十五章 追來的明軍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林知府再出計策第八百九十九章 範永鬥之死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歸營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來意第九百二十章 合兵一處第二千三百二十八章 守城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手令第二千三百三十七章 失敗第一千八百九十章第二千四百九十三章 老家來人第二千七百六十九章 重新聯手第二千六百三十章 德王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抓來第九百二十六章 借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處決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遭受阻攔第五百九十章 巡撫人選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養‘肥羊’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涼山土匪的伏擊圈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見衍聖公第七百五十章 開炮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援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藏銀第三千零三十九章 殺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到賭坊抓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熟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葭州失陷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騎兵進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來人第二千八百三十五章 去巡撫衙門抓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歸德堡失陷第二千八百六十一章 憤怒的吳三桂第五百二十七章 急函第五百七十章 熟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會合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援兵第二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紅旗命運一戰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棄軍而逃第二千七百零二章 關寧軍兵臨城下第二千八百九十四章 遏必隆第六百三十一章 擔待第六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住在單間裡的孫伯雅第二千三百六十八章 貝勒薩哈廉第二百四十二章 遭拒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黃臺吉得知徵朝大軍的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覬覦汗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懷疑第二十章 接管後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除夕夜第五百零六章 範記車隊被劫是你們做的?第二千六百一十七章 大明再次守住寧錦防線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第九百一十四章 堅決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圍攻縣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安排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出賣之人第二千五百八十七章 出兵登州第八十九章 範永鬥第二百五十七章 板升地第三千零二十六章 突發的變故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龍騎兵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退路第二千五百六十三章 派去聯絡官府的人選第六百二十七章 範永鬥找上大同巡按第二千五百二十八章 奴賊大軍到來第二千四百九十章 求情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重炮第六百七十九章 用飯第六百二十八章 幕僚的主意第二千四百八十七章 前往第二千七百五十章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阻截第七十八章 鐵場鬧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懷疑(中秋快樂)第四百一十二章 遲來的消息第兩千零二十三章 來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歸來第二千六百五十六章 有進無退的莽古爾泰第八百一十章 交代第二千六百九十九章 攻打山海關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具結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虎字旗與金人首戰第二千六百六十二章 召集三大戰區主帥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官軍圍剿虎頭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海戰第二千四百七十五章 曲阜縣令第二千五百五十三章 挖壕溝,圍困金州城第二千三百八十一章 戰場的直覺第二千八百六十三章 公然抗命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國助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員島第八百四十七章 死硬到底的李懷信第三千零四十五章 追來的明軍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林知府再出計策第八百九十九章 範永鬥之死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歸營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來意第九百二十章 合兵一處第二千三百二十八章 守城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手令第二千三百三十七章 失敗第一千八百九十章第二千四百九十三章 老家來人第二千七百六十九章 重新聯手第二千六百三十章 德王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抓來第九百二十六章 借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處決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遭受阻攔第五百九十章 巡撫人選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養‘肥羊’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涼山土匪的伏擊圈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見衍聖公第七百五十章 開炮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援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藏銀第三千零三十九章 殺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到賭坊抓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熟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葭州失陷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騎兵進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來人第二千八百三十五章 去巡撫衙門抓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歸德堡失陷第二千八百六十一章 憤怒的吳三桂第五百二十七章 急函第五百七十章 熟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會合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援兵第二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紅旗命運一戰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棄軍而逃第二千七百零二章 關寧軍兵臨城下第二千八百九十四章 遏必隆第六百三十一章 擔待第六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住在單間裡的孫伯雅第二千三百六十八章 貝勒薩哈廉第二百四十二章 遭拒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黃臺吉得知徵朝大軍的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覬覦汗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懷疑第二十章 接管後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除夕夜第五百零六章 範記車隊被劫是你們做的?第二千六百一十七章 大明再次守住寧錦防線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第九百一十四章 堅決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圍攻縣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安排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出賣之人第二千五百八十七章 出兵登州第八十九章 範永鬥第二百五十七章 板升地第三千零二十六章 突發的變故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龍騎兵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退路第二千五百六十三章 派去聯絡官府的人選第六百二十七章 範永鬥找上大同巡按第二千五百二十八章 奴賊大軍到來第二千四百九十章 求情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重炮第六百七十九章 用飯第六百二十八章 幕僚的主意第二千四百八十七章 前往第二千七百五十章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阻截第七十八章 鐵場鬧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懷疑(中秋快樂)第四百一十二章 遲來的消息第兩千零二十三章 來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歸來第二千六百五十六章 有進無退的莽古爾泰第八百一十章 交代第二千六百九十九章 攻打山海關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具結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虎字旗與金人首戰第二千六百六十二章 召集三大戰區主帥第一千七百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