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此乃天意

“我爹爹?”蕭墨軒有些愕然的張了張嘴。

蕭天馭身爲吏部尚書,百官之首,想提拔一個知府,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可是爹爹向來對家有些不感冒,這回怎麼會想起來放盛衍一個杭州知府,其中倒真的是有些耐人尋味。

曾經是嚴黨的那些人,眼下正是羣龍無首的時候。爹爹在這個時候使出這麼一手,便也就是存了拉攏的心思。

“蕭公子的家眷,也由我家少爺護送着到了江南。”吉利收起笑臉,小心的說道,“我家公子先請兩位夫人在杭州盤恆幾日。又讓小的來問蕭公子,是要派人護送到南京來,還是由蕭公子去杭州之後自個接過來。”

“你們這是脅迫本少爺。”蕭墨軒有些哭笑不得。

蘇兒和依依一路南下,雖然有家丁護送,確實不如由刑部侍郎的公子,新任杭州知府盛衍大人護送着放心。

看來爹爹倒也是能人盡其用,更是拉近了自己蕭家和家的關係。而家這回能欣然接受爹爹的安排,看來也是有示好的意思。

“南京城裡,這幾日還有些事情未了。”蕭墨軒朝着吉利點了點頭,“我讓人先把你安頓下來,過個幾日你再隨我一同前往杭州。”

“謹遵蕭公子吩咐。”吉利頓首回道。

等吉利由雜役領着走了出去,蕭墨軒才靜下心來,拿起幾份名冊,又抽過一份卷宗,把一個個名字登了上去。

這回的一百一十二人。加上軍亂當日振武營陣亡的百來號人,一共兩百多號人,全部定了死罪。剩餘不到五千四百人,全部發配海道戍邊,以資懲戒。

南京城裡的官員和太監,只要一提起蕭墨軒,便就是先伸一下舌頭,接着搖頭苦笑一聲,直罵愣頭青。街巷間的百姓,談起這事兒地時候。卻都是壓低了聲音,嘆一聲“閻王手段”,心裡邊卻是又帶了幾分感激。

京城,裕王府。

後廳的四角里,都用蟠龍金盆乘上了消暑的冰塊。一絲絲的,冒着白氣。

但是高拱的額頭上,卻仍是不停的滲出細密的汗珠,不時的擡起袖子,擦上一下。

“高師傅所說的,本王也都知道了。”裕王神態輕鬆的笑了幾聲。

“原來王爺早就知道了。”高拱地眉目間。似乎有些失望。

徐階和自個說起那事兒的時候,雖然話語間像是透着關切。可其中的味道,高拱又怎能不明白。

處廟堂之高,若不是有着共同的利益,誰也分不清是敵是友。

當日徐階一干人等是和自己一起對付嚴嵩不錯。可是眼下嚴黨倒臺也有些日子了,只怕這朝廷裡邊,未必就會安靜下去了。

其實對於高拱自個來說,即使是想着那首輔的位子,倒也不甚焦急。

皇上的身子,眼看着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這一個月便就傳了兩三回太醫。

只要等日後裕王登基。我高拱有的是機會。最大的煩惱不是怕徐階騎在自己頭上,而是怕徐階一干人和裕王走的太近。

你徐階若是想拿眼下蕭子謙的事兒來威脅我,可就是大錯了。

我可以忍,但是裕王爺能不能忍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初聽到徐階說起這事兒地時候。高大學士恨不得向他那張笑臉上踩上一腳,心裡纔來的舒服。可等靜下心裡,細細尋思一番。卻又喜出望外。

徐階啊徐階,你聰明一世,卻又糊塗一時。你能拿這事兒來威脅我,我又如何不能拿這事兒來將你一軍。

只是眼下聽裕王說自個早就知道了,心裡頓時不禁覺得有幾分沮喪,卻是少了一回煽風點火地機會。

“可是徐閣老派人來和王爺說的?”高拱仍有些不甘心。

“不,是子謙。”裕王輕輕搖了搖頭。

“子謙?”高拱心裡頓時微微一動。自己這個學生,自己到現在都不能完全看了明白。不過照這麼看,他倒是不糊塗。

雖然裕王一時間並沒有要和徐階交惡的意思,高拱卻絲毫沒有失望,他自個心裡也清楚,此時的徐階風頭正勁,便就是身爲儲君的裕王,也不好直接和他相抗。再說,自己此行的目的也算

了。

也不急着回內閣值房,那裡有徐階和袁煒,看着就窩火。高大學士乾脆轎子一轉,決定先去禮部衙門轉上一圈,怎麼說自己也是禮部侍郎。身爲禮部尚書的袁煒成天窩在內閣裡,正是自己這個侍郎去轉轉,顯示下克職盡守的時候。

進了禮部衙門的公房,沒等雜役奉上茶來,便就叫把這幾日地卷宗全拿了上來。

禮部衙門裡最近的案卷,已經積壓了不少,只一個右侍郎馬森,如何也看不過來。

聽到高大學士的吩咐,底下的主事和郎中們立刻搬了一大堆上來給高閣老細看。

高閣老一手捧着茶杯,一手擎着卷宗,沒了內閣裡地那份壓抑,卻當成了休閒一般。

門外一個主事,捧着一本摺子,疾步從門前走過。

“站住。”高拱見那主事急匆匆的模樣,立刻起身開口叫住。

“高閣老,您老今個如何會來衙門裡頭。”門口那主事聽見有人叫,轉過身來,卻看見了是高拱,立刻翻出了笑臉。只是手裡卻不禁向着身後背了一下。

“你手裡拿着的,卻是公文?”高拱揚了揚眉毛,開口問道。

“哎。”那主事見高拱問起了,只得應着身答道,“剛從禮監轉過來地摺子,袁閣老吩咐了送去給馬侍郎批。”

“馬侍郎?”高拱頓時不禁皺了皺眉頭,原本只是見他急匆匆的樣子,有些好奇。

可眼下卻聽說是袁煒親自叫送給馬森去批的,頓時心裡有些不快。

禮部衙門裡有一個尚書,兩個侍郎。你們兩個都看了,爲何我卻看不得。

“拿來我看。”高拱有些不服氣的伸出手來。

“這……袁尚書說了是送給馬侍郎去批的。”那主事有些猶豫。

“哼。”高拱心裡更是不快,“皇上且還都沒下旨,你們竟是自個把本官這個侍郎給免了?”

“下官不敢。”那主事聽見高拱的話,頓時嚇了一跳。

袁閣老自個得罪不得,可這位高閣老自個一樣不敢得罪,雖然有些遲疑,還是把手中的奏摺遞了過去。

高拱拿過奏疏,只略看幾行,變頓時眼前一亮,心裡暗呼這一回來的對了。

眼前這份摺子,竟是由都察院御史林潤上的,又由司禮監轉給了禮部。

林潤當日因爲彈劾懋卿和嚴家父而獲罪,前些日子也不知怎的卻被赦免了,想來其中必定少不了徐階的功勞。

眼下高拱所看見的這份摺子,便是由林潤上的,說的卻是宗藩祿米的事兒,這些事兒,向來是由禮部裁斷。

疏中有云:今天下之事,極弊而大爲可慮者,莫如宗藩。因爲今日宗室繁衍,歲祿不繼,宗藩祿米所支比過去多出數百倍。如河南開封,洪武中惟一個周王府,至嘉靖初郡王已增三十九,將軍至五百餘,中尉、儀賓不可勝計,舉一府而可知天下。今距嘉靖初又四十餘年,所增之數又不難推知。計天下財賦每年供各處王府祿米已超過供京師之糧一倍以上。尤爲山西,河南兩省,即便田賦糧全徵,也不足供王府祿米之半,況且吏祿、軍餉皆出其中。

這麼大件事兒,林潤如何敢擅自上疏?

捧着這本奏摺,高拱不禁微微皺了皺眉頭。

近年國庫連年入不敷出,高拱心裡自然明白。眼下林潤這份奏疏,大半可能是出於徐階的授意。

自己和郭樸,也都是內閣大學士,爲何自己兩個都絲毫不知道這事兒?高拱想的有些入神。看來,最大的可能是,徐階雖然指使林潤上了這份奏摺,卻並不想急着操辦。

畢竟,宗藩的勢力龐大,各地的官員和朝中的大員們,也往往和宗藩有些千絲萬縷的勾結。徐階只是想用這份奏摺,先來個敲山震虎。一是讓各地宗藩有個節制,二是讓各地宗藩和朝野官員們心裡有個準備,即使日後真的削減宗藩祿米,也不至於會引起大亂。

天意啊,天意,高拱心裡忍不住哈哈大笑。

憑誰也想不到,自個整日裡不肯離開內閣裡邊,卻被他徐階激了一番,纔來這裡散心。

偏偏到了這裡,又遇上了這事兒,看來,這一回是有得自個折騰的機會了。

第2章 軼事第15章 如此立威?第42章 萬事因果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3章 庭舞八佾第23章 坑殺第41章 交情菲淺第18章 黃龍之怒第8章 蝃蝀在東第五十一章第21章 護花春泥第20章 有客而來第41章 血戰台州第17章 巨財第16章 值房燈影第36章 金花定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67章 蕭學第五十一章第34章 張居正的心意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13章 國門萬里第29章 春江潮水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9章 夜半驚第41章 一聲嘆息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28章 誰搞的鬼?第42章 萬事因果第61章 內閣來的公文第49章 御前武第52章 關鍵證據第30章 王府兇案第41章 一聲嘆息第27章 無賴哲學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14章 順風戰第57章 春心萌動第21章 護花春泥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10章 背後第31章 木秀於林第44章 認死理第10章 喜笑顏開第32章 建戌金菊第33章 看熱鬧第7章 桑中意第20章 在此一戰第23章 是福是禍?第32章 蕭殺第13章 反守爲攻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10章 千帆競流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20章 在此一戰第15章 我亦取義第14章 耍威風第37章 永康模式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34章 鄢元川的困擾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28章 刀鋒初現第51章 食中味第45章 種葫蘆?第28章 醫癡第25章 又生變故?第37章 永康模式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6章 經略江南第19章 套獸第35章 良知忠魂第1章 寫生奇遇第5章 異常第41章 袁煒之邀第7章 桑中意第30章 慵懶之人第46章 吉時第18章 早該想到第5章 子謙受罰一章 狗急跳牆第66章 橫嶼之危第4章 香浴第22章 真假倭寇第43章 爲何而戰第73章 陷阱第30章 口令第15章 東征日記第51章 食中味第46章 分人情第1章 脈脈心語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7章 天降星宿第15章 我亦取義第37章 永康模式第32章 建戌金菊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6章 黃梅時節第9章 夜半驚
第2章 軼事第15章 如此立威?第42章 萬事因果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3章 庭舞八佾第23章 坑殺第41章 交情菲淺第18章 黃龍之怒第8章 蝃蝀在東第五十一章第21章 護花春泥第20章 有客而來第41章 血戰台州第17章 巨財第16章 值房燈影第36章 金花定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67章 蕭學第五十一章第34章 張居正的心意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13章 國門萬里第29章 春江潮水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9章 夜半驚第41章 一聲嘆息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28章 誰搞的鬼?第42章 萬事因果第61章 內閣來的公文第49章 御前武第52章 關鍵證據第30章 王府兇案第41章 一聲嘆息第27章 無賴哲學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14章 順風戰第57章 春心萌動第21章 護花春泥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10章 背後第31章 木秀於林第44章 認死理第10章 喜笑顏開第32章 建戌金菊第33章 看熱鬧第7章 桑中意第20章 在此一戰第23章 是福是禍?第32章 蕭殺第13章 反守爲攻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10章 千帆競流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20章 在此一戰第15章 我亦取義第14章 耍威風第37章 永康模式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34章 鄢元川的困擾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28章 刀鋒初現第51章 食中味第45章 種葫蘆?第28章 醫癡第25章 又生變故?第37章 永康模式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6章 經略江南第19章 套獸第35章 良知忠魂第1章 寫生奇遇第5章 異常第41章 袁煒之邀第7章 桑中意第30章 慵懶之人第46章 吉時第18章 早該想到第5章 子謙受罰一章 狗急跳牆第66章 橫嶼之危第4章 香浴第22章 真假倭寇第43章 爲何而戰第73章 陷阱第30章 口令第15章 東征日記第51章 食中味第46章 分人情第1章 脈脈心語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7章 天降星宿第15章 我亦取義第37章 永康模式第32章 建戌金菊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6章 黃梅時節第9章 夜半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