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量小非君子

封疆大吏進京,須得覲見皇上,否則便是失禮,再說重一些,便是也違了祖制。

可問題是,眼下皇上病臥在牀,此時接見蕭墨軒卻不知道合適不合適。但是若此時不安排蕭墨軒進宮覲見皇上,日後豈不反倒是落下罪過。況且眼下正是非常時期,蕭墨軒所做的任何一個舉動,都有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

皇上眼下約莫是在裝糊塗,可是身爲臣子的蕭墨軒,卻萬萬裝不得糊塗。

保住了蕭墨軒,把海瑞惹起的這樁子事兒約束在僅僅到海瑞爲止的程度上,其實也就等於保住了自個。這個道理,包括諸位內閣大臣,甚至馮保在內的所有人,心裡頭都明白。

黃錦雖是對皇上確是一片忠心,但是也不會傻到去做把自己腦袋往刀刃上使的地步。上回蕭墨軒在南京假擬聖旨的事,黃錦也脫不開關係,牽連上一點點,都至少少不了一個充軍。

也只有讓蕭墨軒去覲見了皇上,大家才能知道事情會發展到怎樣一個地步,皇上究竟會不會有心放上一馬。

早也是一刀,晚也是一刀,不如來個痛快。所有的人也都相信,憑藉蕭墨軒的睿智,興許真的能化解眼前這一次危機。

“馮公公。”郭樸把目光轉向了馮保,這些個事,即使身爲內閣大臣的郭樸也沒法子去左右,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黃錦和馮保身上。

“這……”馮保也略遲疑一下,又看住了蕭墨軒。“這可是要和另幾位閣老再先行商議下。”

“我看倒是不必。”蕭墨軒猛得擡起頭來,“眼下皇上心裡頭原本就有些糾結着,若是再聚一起商議,反倒是會引起皇上心裡頭生出念想來。”

“既然皇上已經知道在下回到了京城。”蕭墨軒繼續說道,“倒不若勞煩馮公公直接去通報的好。”

馮保微抿了下嘴脣,沉默半晌才重重的點了點頭。

“既然是蕭兄弟這般說了。”馮保有些怪異地看了郭樸一眼,“那兄弟我稍後就幫着通報一聲就是。”

“那便是多謝馮公公了。”蕭墨軒和郭樸一起朝着馮保拱手道謝。

西安門,蕭府。

“今個買來的羊肉竟都是瘦了些。”蕭夫人和寧夫人兩個,從來指不粘煙火的貴夫人,竟是破天荒的轉到了廚房裡頭。

蕭夫人手指頭上裹着手帕。輕輕個在一隻籃子裡撥拉了幾下。

“子謙最愛吃的,便就是半肥半瘦的那種。”蕭夫人臉上泛着笑意,對着親家母說道,“卻又不能要羶味太重,須得放上花椒一起燉了纔是。”

“這都是怪小的疏忽了,忘了和送肉的屠戶事前招呼一聲。”蕭福雖是已經滿得額頭滲汗,可也是樂呵呵的,“小的立刻安排人手去換。”

蕭墨軒僅僅二十一歲就做到了二品封疆大吏,這已經不僅僅是蕭家地驕傲這麼簡單的事兒了,完全可以用傳奇兩個字來形容。蕭家上上下下。聽說少爺要回來過年,個個都是喜笑顏開。

秋冬的時候。府裡新添了丁口。劉嬸的兒子蕭二,中秋的時候喜得千金。臘月前,五十歲的老管家蕭福居然也是老樹開花,添了一個男丁。

家裡家外,都說蕭家宅子的風水好。蕭福原本只有一個女兒,眼下喜得貴子,更是整日笑得嘴都合不攏,整日唸叨着說要等大少奶奶替蕭家產下貴子之後,讓自家兒子去侍奉孫少爺。

蕭福雖是沒有明說,可是話裡頭的意思已是很明顯了。蕭福當年是侍奉蕭天馭的。而蕭家的下一代管家,約莫不是蕭三就是蕭四,再往後地話,就要先打算着了。

劉嬸家裡頭只得了一個孫女兒。心裡頭自然有些嫉妒蕭福,可是又轉念想了,日後少爺有三房太太。又怎會生不出一個女兒來,自個這孫女兒倒也不怕吃虧,心裡倒也略平了些。

只是像是不約而同的,這一男一女兩個娃娃,竟都是一直沒起名字,都說着要等少爺回來幫着起。

以前這擋子事兒,可都是蕭老爺壟斷經營地。這回被自個兒子打破了壟斷地位,蕭老爺卻也毫不在意,甚至還問着要不要幫着發一封信箋去南京,只是蕭福和劉嬸兩個,定要當年相請,才做了罷。

大夥兒心裡惟一的遺憾,便就是少爺這回沒能帶了兩位少奶奶和小香蘭回來。只是又想到母子平安纔是緊要,也不去計較了。

“福伯……福伯……”蕭夫人還在這裡和蕭福在這裡說着話,便看見廚房門邊,蕭五氣

的奔了進來。

“小的見過夫人,見過舅夫人。”蕭五也沒想到蕭夫人和寧夫人居然也會出現在廚房,吃了一驚,連忙緩住腳步先見過。

“這大冬天的,穿得厚實,自個不怕跌倒了得疼,如何也是不怕衝撞了人。”蕭福略板起臉,呵斥一聲。

“小的……小的……這不是見到了少爺的車馬,急着趕回來稟報嘛。”蕭五今個在夫人面前,似乎倒不怕起蕭福來了,倒是挺了挺腰槓,理直氣壯的回道。

“少爺到了?”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同一時間驚喜地叫出聲來。

“到是到了。”蕭五撓了撓腦袋,憨憨的笑了一聲,“只是車馬又朝着西安門的城門那邊去了,旁邊陪着郭閣老和宮裡馮公公的轎子,小地倒也不敢上前去問。

“噢……”蕭夫人眼睛裡的光彩,頓時黯淡了一些,有些可惜的應了一聲。

“少爺想是先進宮覲見皇上去了呢。”蕭福呵呵笑着朝夫人說道,“少爺眼下做着朝廷地官兒,也是身不由己。想是隻等從宮裡邊出來,便就是該回來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蕭夫人緩緩點了點頭,和寧夫人一起轉過了身,朝着門外走去。

兒子從江南迴來,想是也不可能多帶隨身的衣物。留在家裡頭地,已是半年沒穿過,前些天乘着日頭好,讓拿出來洗曬了一回,稍後等到了家裡。也少不得沐浴更衣。

兒子房裡雖是日日仍有人打掃,可是小香蘭也隨着蕭墨軒去了南京,這回也沒回來,蕭夫人這個做孃親的,卻總是有些放心不下,這回竟是要親自去幫着兒子收拾去了。

蕭墨軒這次回京,到底是回來做什麼,蕭天馭自然是知道的。

可是這一回,蕭天馭卻是選擇了沉默。上回那兩次,都是自個那個老婆折騰得風風雨雨的。蕭天馭不說,其一是不想再讓更多的人煩惱。惹得雞犬不寧的。

其二嘛,雖然思來想去,蕭天馭整日都揪着顆心,可隱隱間,蕭天馭卻總覺得兒子該是能對付得來眼下的局面。

此子勝我無算,蕭天馭心裡這般安慰自己。況且裕王府,內閣和司禮監,也都不會坐視着蕭墨軒牽連進去。

紫禁城,西苑。

“郭閣老,我且是帶着蕭經略去萬壽宮。您老……”馮保有些皮笑肉不笑的瞅了郭樸一眼。

“哦……”郭樸立刻緩下腳步,“那老身也不便再相陪,便就先回值房向徐閣老和另兩位相報一下。”

“閣老慢走。”見郭樸轉過身去,蕭墨軒也微微欠身相送。

“呵呵。”等郭樸略走得遠些了。馮保轉回身來,輕輕的冷笑了幾聲。

“蕭兄弟。”馮保看着蕭墨軒說道,“既然你我以兄弟相稱。兄弟我也是個沒身家的人,倒是真把蕭兄弟你當自家兄弟了。”

“馮兄哪裡地話。”蕭墨軒連忙回道,“兄弟我又何嘗不是如此想。”

蕭墨軒這說的倒是真話,馮保雖是個太監,太監在大多數人的心裡頭,都是陰險狡猾的角色,況且在他們的心裡頭,確實存在着陰暗的一面。

可是仔細計較起來,這些太監其實卻比普通人更容易接觸。只要你對他們好,以真心相交,他們就會對你好,哪怕賠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公元一六四四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

滿朝文武大臣,大多想得是結交新主子,爭着獻出自個的身家財物。

回想起那一刻,上百萬人的北京城,偌大一個紫禁城,挺身而出死命護住崇禎皇帝的,竟然是在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帶領下的一羣宦官。

滿朝文武迎新主,十萬將士卸甲戎。風雨飄搖,大廈已傾之時,只有白髮蒼蒼地王承恩,孤獨的護立在崇禎皇帝地身前,最後陪着崇禎帝一起自盡於煤山。在那一刻,還有誰能想到,他是一個太監。

“蕭兄弟。”馮保微微一笑,繼續說道,“今個你若是想要去找那幾個老貨商議,只怕那幾個也是不敢見,定是想着法子要推脫。”

“呵呵……”蕭墨軒絲毫不以爲意的也淡然笑了一下,“誰不念着自個的身家呢。”

從見到是郭樸前來迎接,而不是其他人的時候,其實蕭墨軒心裡頭也就大概有了些思想。

眼下內閣的四位閣老,除了郭樸以外,其他三位都和自己牽扯頗深。

但按理說,能有內閣大臣前去親自迎接,已經是給了蕭墨軒天大的面子。

只是郭樸這麼一去,其實也就代表着內閣的意思,蕭墨軒回京之後,只需直接進宮面聖就是,不必再找什麼人商議了。

是蕭兄弟果真有什麼事兒,只怕他們個個會撇得乾淨些不屑的說道,“倒是裕王爺,這幾日時常派人進宮進獻一些稀罕的東西,又上疏說惠豐行助資幫皇上修建長生殿,請旨嘉獎,倒是最念着蕭兄弟你呢。”

幫惠豐行請旨嘉獎,其實也就是幫蕭墨軒請功,這點誰都明白。

“王爺……”一股暖流,從蕭墨軒的心間流過,“兄弟我這回從江南迴來。除了幫王爺帶了些南洋地特產外,也幫馮兄捎了些。”

“眼下不是說這些的事情。”馮保擺了擺手,“只要蕭兄弟你平安,你我兄弟日後還怕少得了富貴榮華。”

“未經皇上宣招,今個且是會不會白跑一回?”蕭墨軒也不想再去仔細計較這些事情。這些事情原本也就計較不清,這就是政治。

幾位閣老能在暗中相助一二,其實也就仁至義盡了,即便是高拱,雖然是自己的老師,只要不牽連上裕王爺。他也不會豁出命來。算起來,除了裕王以外,自個這一幫子人裡頭,倒是張居正對自己最是上心了。

“兄弟我早且說過了。”馮保微微笑道,“皇上早就是知道你要回京。”

“既是知道你要回京,又豈能不知道那海瑞是你舉薦,這些個明裡頭地事兒,即便是兄弟我也不能幫你瞞。”馮保繼續說道,“你只當今個不是來請罪地,而是帶着新收的銀子來幫皇上解困的。”

“不過……”馮保說完一番話。似乎又有些憂心忡忡,“聖意畢竟難測。皇上地心情這幾日雖是緩了些,可是蕭兄弟你等見了皇上,還是得見機行事,小心說話纔是。”

“兄弟明白。”蕭墨軒重重的點了點頭,隨着馮保一起朝着萬壽宮的方向走去。

萬壽宮,寢殿。

“萬歲爺。”馮保跪在嘉靖帝面前,小心的報道,“萬歲爺讓奴婢們留心着,眼下蕭墨軒已是進了京城。”

“隨着他一起來的,正是應天巡撫張居正。”馮保大氣也不敢出一下。“先到隨行糧船五十隻,載糧一十五萬石,隨後糧船一百五十隻,載糧四十五萬石。只這幾天就到。還有另兩條船,裝載寧波市舶司新收白銀六萬兩,南直隸和浙江多收稅銀六萬兩。共計一十二萬兩,並寧波市舶司進獻南洋奇珍,已到積水潭。戶部和內庫司的人眼下正在清點。”

“朕只問你人可是到了沒。”嘉靖帝微微皺了下眉頭,“竟如何是說上這許多,難道戶部和內庫司地人不會來報。”

“奴婢多嘴,奴婢多嘴。”馮保心裡一驚,擡起手來,就朝着自個臉上扇去。

“夠了。”嘉靖帝側躺在龍牀上,微微揚了下胳膊,“說了就說了罷,也不是什麼說不得的事兒。”

“奴婢謝主子爺開恩。”馮保停住了手,伏下身去。

“奴婢還有一事上奏皇上。”馮保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

“嗯。”嘉靖帝朝着馮保略微揚了揚頭,示意他說話。

“便就是蕭墨軒回京,依着規矩,須得覲見皇上纔是。”馮保只說了一句,就停住了嘴,低着頭,也不敢去看嘉靖帝臉上的表情。

“呵呵。”嘉靖帝聽了馮保的話,只是輕輕一笑,“依着祖制,倒該是要見,若是不見,倒是朕失了規矩。”

“既然回來了,那便就見吧。”嘉靖帝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那卻不知皇上何時召見蕭墨軒?”馮保見皇上並未動怒,心裡也略寬了些,“奴婢也要去通報於他。”

“唔……什麼時候……”嘉靖帝輕輕的哼了一下,“人該是都已經進宮了吧,難道還要問什麼時候。”

“聖明無過主子。”馮保臉上泛着笑回道,“難不成萬歲爺能掐會算不成,那蕭墨軒確實已經進了宮,此時便就在殿外候旨。蕭墨軒回了京城之後,心裡念着皇上,便是連家也不肯回,定要奴婢帶他進宮面聖才行。”

“朕住的地方,都是他幫着朕用肩膀扛出來的。”嘉靖帝默默的擡起頭來,看了看四周,“若是不讓他進來,豈不是朕失了道理,日後天下人豈不恥笑朕器量小。”

“傳。”嘉靖帝的嘴裡,蹦出一個字來。

“哎……”馮保壓抑住心裡頭地激動,從地上爬了起來,緩緩退出了寢殿的門,就朝着殿外奔了過去。

“皇上有旨,宣蕭墨軒覲見……”

蕭墨軒正端立在萬壽宮地門外,聽見這一聲喊身,也立刻振作起精神,拾起腳步,朝着萬壽宮的大門裡頭邁了進去。

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23章 法子第45章 早該享福第33章 採菊之隅第11章 海上游戲第38章 江南徐渭第25章 又生變故?第6章 背後之人第4章 潛在同黨第22章 二牛相角第33章 萬罪歸我第24章 暗潮涌動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32章 豆子上火第9章 目光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13章 國門萬里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20章 請魚上鉤第28章 長城西隘第53章 暗影潛行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39章 惹誰了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17章 謀而後動第50章 暗戰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8章 學道理第48章 金殿鼓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14章 無眠夜第6章 黃梅時節第51章 食中味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7章 野心第10章 混水相摸第63章 有辱祖宗第8章 洽情陷情第32章 清風明月第47章 興化之陷第3章 迷糊第10章 振武軍變第16章 會盟(一)第36章 候補閣員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2章 軼事第15章 如此立威?第40章 升官第49章 黃雀在後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70章 念子第30章 慵懶之人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58章 手心手背第20章 在此一戰第37章 險中求勝第45章 同仇敵愾第41章 交情菲淺第16章 武力奪城第31章 歪詩信箋第35章 標尺第30章 走漏風聲第33章 看熱鬧第18章 海不揚波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8章 粗染藍布第22章 天指地使第44章 認死理第38章 古井絕第13章 顧忌重重第40章 主動被動第45章 偷歡?第50章 暗戰第6章 危局第9章 斷其一臂第30章 寡人有疾第4章 香浴第30章 口令第61章 青天在上第14章 萬壽帝君第47章 興化之陷第30章 韃靼之心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5章 良知忠魂第40章 主動被動第34章 初政第43章 與龍爲友第4章 春第23章 也許錯了第32章 蕭殺第27章 無賴哲學第46章 火樹銀花第5章 異常第52章 縱慾?第28章 刀鋒初現第27章 一份大禮
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23章 法子第45章 早該享福第33章 採菊之隅第11章 海上游戲第38章 江南徐渭第25章 又生變故?第6章 背後之人第4章 潛在同黨第22章 二牛相角第33章 萬罪歸我第24章 暗潮涌動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32章 豆子上火第9章 目光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13章 國門萬里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20章 請魚上鉤第28章 長城西隘第53章 暗影潛行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39章 惹誰了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17章 謀而後動第50章 暗戰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8章 學道理第48章 金殿鼓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14章 無眠夜第6章 黃梅時節第51章 食中味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7章 野心第10章 混水相摸第63章 有辱祖宗第8章 洽情陷情第32章 清風明月第47章 興化之陷第3章 迷糊第10章 振武軍變第16章 會盟(一)第36章 候補閣員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2章 軼事第15章 如此立威?第40章 升官第49章 黃雀在後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70章 念子第30章 慵懶之人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58章 手心手背第20章 在此一戰第37章 險中求勝第45章 同仇敵愾第41章 交情菲淺第16章 武力奪城第31章 歪詩信箋第35章 標尺第30章 走漏風聲第33章 看熱鬧第18章 海不揚波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8章 粗染藍布第22章 天指地使第44章 認死理第38章 古井絕第13章 顧忌重重第40章 主動被動第45章 偷歡?第50章 暗戰第6章 危局第9章 斷其一臂第30章 寡人有疾第4章 香浴第30章 口令第61章 青天在上第14章 萬壽帝君第47章 興化之陷第30章 韃靼之心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5章 良知忠魂第40章 主動被動第34章 初政第43章 與龍爲友第4章 春第23章 也許錯了第32章 蕭殺第27章 無賴哲學第46章 火樹銀花第5章 異常第52章 縱慾?第28章 刀鋒初現第27章 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