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重壓之下

似乎很多朋友對前幾章歐洲人的想法感覺很詫異……當時有幾個國家確實是這樣想的。雖然月令做了一些技術上的調整,但是歷史上確有其事。所以大家也不過太過驚訝,只需要知道,西方人也有很無知,很盲目自大的時候。)

大明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七。

吏部衙門裡悄悄的發出了一份文書,現任淳安知縣海瑞,政績斐然,科考優等。經吏部考察,任杭州府通判仍不能盡其才,選入京城改任戶部浙江清吏司員外郎一職。

京城裡頭,進出的調令幾乎每日都有,浙江清吏司員外郎一職務雖然是個肥差,可是畢竟只有五品,入不了諸位大佬的法眼。所以這一份調令發出,幾乎沒引起什麼人的注意,即便是兼任戶部尚書的徐首輔,也沒有注意到。

前些年三大殿着火的時候,《永樂大典》正收錄於三大殿旁的文樓。幸得失火的時候,嘉靖老人家也沒忘記那樣寶貝,命人救了出來。

嘉靖四十一年八月下,嘉靖帝爲使《永樂大典》免遭不測,下詔命重修正副兩份,並加以添加修撰,以期完成後將原本送往南京庫藏。

分錄《永樂大典》的事兒,原本該是禮部的事兒。新任的禮部尚書高拱,當仁不讓的把這件事兒接了下來。只是內閣首輔徐階也對這事兒,甚感興趣。

可別小看了重修《永樂大典》,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不在三大殿着火的時候,嘉靖帝一邊逃命,怎麼還一邊沒忘記讓人把那東西給搶了出來。

參與重修。完成的時候自然可以把名字也添在上頭。說大了叫青史留名,說小了便是多了一份資歷,這可是比挨一百次廷杖更划算的事情。

平日裡只要得了閒暇,徐閣老就有事兒沒事兒的跑去史館,和主錄地程道南等一幫子儒丞湊到一起,修修改改。禮部尚書高拱,似乎對徐階的這番舉動也並不反感,遇見的時候,還一起討論上一回。

加上重議宗藩祿米的事兒,徐階心裡雖甚是不爽。可兩人的立場還是相同的,都主張削減宗藩祿米。

所以北京城裡,罕見的出現近兩年來少見的一團和氣。平日裡一幫子喊打喊殺的人,也降下了聲音。偶爾聽見的,也都只是和宗藩祿米相關。

袁煒地致仕,“出人意料”的激起了朝中清流的同仇敵愾。爭論起來,也都是以多打少,眼看着大局已定。只不過此等美名並不是徐閣老專美,高閣老也有份,未免讓人有幾分憋氣。私自底下。三三兩兩的,也會有人議論上一番。

內閣裡頭去了一個袁煒。只剩下了四個人,卻也不見有人提起這事兒來。徐階不談,高拱不談,嘉靖帝竟也是不問。

九月二十六日夜,帝突發疾,經太醫萬邦寧診治後稍緩。

二十七日,卯時,宣內閣大學士徐階入萬壽宮。

“徐卿!”數年來,嘉靖帝第一次躺在龍牀上接見徐大學士。

“臣在!”徐階享着御前賜座的份,聽見嘉靖帝喚着自個。連忙從圓凳上擡起屁股來。

“朕是不是老了?”嘉靖帝的聲音,略顯憔悴。

“皇上坐得萬年的基業。”幾乎不用經腦子考慮,徐階立刻一句話回了上去。

“萬年,萬歲……”嘉靖忽得苦笑一聲。微微搖了搖頭。

“朝朝稱天子,代代稱萬歲。”嘉靖帝有些悵然的說道,“可又見過誰。真的做了萬歲。”

“古往今來,未嘗有心誠如聖上者,福澤如聖上者。”徐階畢竟是徐階,輕輕巧巧一句話,就把一池清水給攪混了。別人活不了萬歲,是因爲別人心不夠誠,福氣不夠好。

“你倒是會說話。”嘉靖帝臉色剛稍微寬了一些,可立刻又是苦笑一聲,“朕這個皇上,福氣又在哪吶。看着朕的子民,年年遭災,太倉年年虧空,福氣又在哪?”

“臣知罪。”徐階心裡一緊,跪倒在地上。

“坐着。”嘉靖皺了下眉頭,揮了揮手,“別苦着張臉,還沒到你們哭朕地時候。”

徐階不敢怠慢,默默的坐回到凳子上,一言不發。

“江西豐城縣方士熊顯,新進《法書》六十六冊。”嘉靖用肘彎支撐着身體,一邊地黃錦,連忙上前扶住坐了起來,“朕思宣他進京,徐卿你看如何?”

“但隨皇上的意。”徐階欠了欠身,小聲回道。

“朕問的是你。”嘉靖帝的臉上,似

悅。一隻右手,在龍牀上左右挪動了幾下。

“臣……臣……”徐階支支吾吾,隨即又立刻明白過來,“修繕白雲觀一事,臣回頭定是加緊催促。”

“銀子呢?”嘉靖帝追問一句,“今年的預算,去年年底便就做出來了。”

“去年修這座宮殿的銀子,都是蕭子謙從俺答那裡搶來的。”嘉靖擡眼看了下屋頂,“今年雖是開了寧波市舶司,可急切間也指望不上。”

“萬歲爺,萬歲爺。”徐階正在困窘間,忽得聽到寢殿外傳來一陣急切的小碎步。

“恭喜萬歲爺,賀喜萬歲爺。”殿門外,探進一個腦袋,臉上滿是笑容。

“識不識得規矩。”黃錦幾步走上前去,怒目相向,“萬歲爺正要着清淨,爲何如此鼓譟前來。”

殿門外頭,站的正是馮保,見黃錦來罵,連忙縮了下腦袋,聲音也低了不少。

“黃公公見諒,奴婢這不是給皇上報喜來了。”馮保小心的說着話。

“讓他進來。”嘉靖擡起手臂,揮了兩下,“讓他進來說,何喜之有。”

“哎!”黃錦應了一聲,走回到嘉靖身邊。馮保着踮着腳尖,跟了進來。

“恭喜萬歲爺。”馮保先跪了下來,磕了幾個響頭纔開口說道,“西苑香房內地白兔產子了,母子平安。”

“哦。”嘉靖剛纔還略顯頹廢的精神,頓時就擡了起來,眼睛裡也露出一絲喜色。

“擬旨。”嘉靖的聲音,也中氣足了幾分,“賜豐城方士熊顯,冠帶兩副,白銀五百兩。”

“徐階。”嘉靖臉上泛着紅光,把目光轉向了徐階。

“微臣這就回去和六部九卿以及諸位內閣大臣詳商。”徐階忙不迭的應着聲。

“等等。”嘉靖擡手止住了徐階,“你也幫朕帶一份口諭。”

“是。”徐階站起身來,站在一邊。

“都察院御史,姜儆、王大任素有德行。”嘉靖說到這裡,猛得咳嗽一陣,黃錦從一邊拿起一支小木錘,輕輕地幫嘉靖帝捶着背心。

“命此兩人分行天下,訪求方士及符錄秘書。”嘉靖等氣息稍緩,又接着說道。

“是,微臣記下了。”徐階垂手而立,“微臣這就回內閣值房做票擬去。”

“還有。”嘉靖帝又擡了擡手,“傳書各省總督,巡撫,尋求高人異士。”

“凡有功者……朕……朕重重有賞。”嘉靖一隻手,猛得伸向身前,五根手指不停的顫抖着。

從九月十八,到九月二十七。

只不過短短九天,蕭墨軒卻像是捱了一年一樣的漫長。

九天裡,沿海各縣幾乎每一天都有新地消息傳來,說是發現了疑似佛朗機人的船隊,可最後又都證實是虛驚一場。

相比所受到的威脅,這一種壓迫感,比直接面對佛朗機人的火炮船來的更爲壓抑。

原本應該在五天前就揚帆出海的十多艘貨船和四艘護送兵船,早早的就停泊在了寧波港,出海的時間卻是一壓再壓。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雖然蕭墨軒已經吩咐下去,不得大肆聲張。可是滯留在寧波的富商和士兵們,卻還是靈敏的嗅到了一絲異常的味道。

“蕭大人,蕭大人。”蕭墨軒剛用過午膳,坐下沒一會,便聽見外面一陣人馬鼓譟。

還沒等蕭墨軒喚過人來問,只見一件紅袍,裹着一個肥碩的身軀連滾帶爬的衝進了公房。

“蕭大人,你這是要把咱家置於險地呀。”闖進來的人,正是寧波市舶司監管太監田義。此時的田義,裹緊了身上的袍,臉上又是驚恐,又是氣憤。

“哦,田公公何事如此驚慌?”蕭墨軒放下手中的公文,笑眯眯的望了田義一眼。

“蕭大人,你早知道佛朗機人的火炮船要來,爲何不盡早通知咱家。”田義站在蕭墨軒面前,又是跺腳,又是拍腿。

“不過是些西洋的紅毛鬼罷了。”蕭墨軒不以爲然的笑了一聲,“來人,給田公公上茶。”

門邊的雜役,聽到蕭墨軒的吩咐,趕忙沏了一壺上好的西湖龍井送了上來。

“還吃什麼茶。”田義氣不打一處來,嘟囓了一句,卻仍是端起杯子來喝了一口,“蕭大人也知道,皇上,朝廷對寧波市舶司託有重望,你我可都懈怠不得。”

第29章 密旨第11章 孤男寡女第25章 識人善用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28章 醫癡第46章 王命旗牌第9章 斷其一臂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29章 當世名醫第14章 無眠夜第28章 誰搞的鬼?第40章 好好的第30章 韃靼之心第29章 當世名醫第18章 不肖子誤人第20章 請魚上鉤第38章 蕭府愁雲第21章 護花春泥第18章 粗染藍布第23章 醉酒迷魂第17章 又有喜事第30章 口令第52章 關鍵證據第5章 螟蛉義女第23章 是福是禍?第24章 關門打狗第22章 經營第41章 向南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37章 爭便宜第27章 本草序第19章 套獸第49章 疑慮第39章 盡忠報國第47章 鄢元川的道理第51章 三日之期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34章 初政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47章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第30章 夕陽簫鼓第4章 殿前大法第16章 會盟(一)第23章 醉酒迷魂第4章 春第9章 九九歸一第7章 天降星宿第23章 法子第5章 子謙受罰第5章 以德服人?第6章 經略江南第47章 花前月下第17章 餘暉脈脈水悠悠第20章 請魚上鉤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48章 禮物第26章 舊相識第7章 桑中意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5章 優等縣令第47章 國之利器第29章 蒼天之下第49章 黃雀在後第58章 清晨的陽光下第31章 木秀於林第31章 歪詩信箋第14章 萬壽帝君第31章 波中仙子第8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9章 夜半驚第12章 嚴氏花槍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65章 雙犬會第34章 初政第23章 醉酒迷魂第28章 醫癡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35章 標尺第9章 少年中國第33章 萬罪歸我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33章 看熱鬧第16章 值房燈影第50章 法中懺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45章 同仇敵愾第21章 八月十八第12章 利益團伙第29章 同生共死第31章 養身之道第27章 落葉欲歸第40章 白銀兩萬第54章 打草驚蛇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1章 二王入京第27章 以騎戰騎第49章 疑慮第32章 豆子上火
第29章 密旨第11章 孤男寡女第25章 識人善用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28章 醫癡第46章 王命旗牌第9章 斷其一臂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29章 當世名醫第14章 無眠夜第28章 誰搞的鬼?第40章 好好的第30章 韃靼之心第29章 當世名醫第18章 不肖子誤人第20章 請魚上鉤第38章 蕭府愁雲第21章 護花春泥第18章 粗染藍布第23章 醉酒迷魂第17章 又有喜事第30章 口令第52章 關鍵證據第5章 螟蛉義女第23章 是福是禍?第24章 關門打狗第22章 經營第41章 向南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37章 爭便宜第27章 本草序第19章 套獸第49章 疑慮第39章 盡忠報國第47章 鄢元川的道理第51章 三日之期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34章 初政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47章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第30章 夕陽簫鼓第4章 殿前大法第16章 會盟(一)第23章 醉酒迷魂第4章 春第9章 九九歸一第7章 天降星宿第23章 法子第5章 子謙受罰第5章 以德服人?第6章 經略江南第47章 花前月下第17章 餘暉脈脈水悠悠第20章 請魚上鉤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48章 禮物第26章 舊相識第7章 桑中意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5章 優等縣令第47章 國之利器第29章 蒼天之下第49章 黃雀在後第58章 清晨的陽光下第31章 木秀於林第31章 歪詩信箋第14章 萬壽帝君第31章 波中仙子第8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9章 夜半驚第12章 嚴氏花槍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65章 雙犬會第34章 初政第23章 醉酒迷魂第28章 醫癡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35章 標尺第9章 少年中國第33章 萬罪歸我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33章 看熱鬧第16章 值房燈影第50章 法中懺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45章 同仇敵愾第21章 八月十八第12章 利益團伙第29章 同生共死第31章 養身之道第27章 落葉欲歸第40章 白銀兩萬第54章 打草驚蛇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1章 二王入京第27章 以騎戰騎第49章 疑慮第32章 豆子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