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斷其一臂

嘉靖四十二年,七月二十八,皇極殿

隆慶帝的名聲,在歷史上要比他老子嘉靖帝要好上一些。原因之一,就是他上朝,所以朝廷的言官們便因此而少了一個生事的由頭。

至於百年之後,那些朝廷言官們所上的奏摺,皆成了皇上縱慾怠政的憑證,那也是後話了。還有那位三十多年不長朝的萬曆皇帝,聲名極是狼籍,甚至有文章言之鑿鑿的說他是躲在後宮迷上了抽大煙,理由就是後來挖掘定陵時候萬曆皇帝的屍體裡化驗出了嗎啡的成分。

實際上,就連定陵的挖掘主持者吳晗,都沒有直接下過這樣的定論。1968年,吳晗被四人幫陷害入獄的時候,曾對夏鼎言:“罌粟在明朝中葉就已傳入中國,作爲藥用。我總在懷疑萬曆生前抽過大煙,可惜這方面的證據不足。本來萬曆的骨頭可以拿來化驗一下好證實真僞,然而一把火,就什麼也別想了。”

吳晗口中,所說的且都是,證據不足,難辨別真僞,只是懷疑而已。卻不知道這樁事兒,如何在某些人口中就成了事實了。而根據定陵開棺的結果,萬曆帝生前身體變形嚴重,脊椎扭曲,右腿明顯要比左腿短。史料亦載:“帝足心疼痛,步履艱難”。衆所周知,罌粟可以做爲強效止疼藥使用,重病之下,太醫給皇上開出止疼用的罌粟做藥,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據此推斷,萬曆帝因病痛而長期服用罌粟而成癮,雖然並非是不可可能的事兒,但他服用罌粟的最初目的,也極有可能只是爲了止痛,而不是像貝勒和福晉們一樣是爲了享受和縱慾。

且就算萬曆帝是個昏聵的主,沉迷於抽大煙,甚至因此而荒廢了朝政。==他仍是在病痛之下完成了“三大徵”。其中朝鮮一戰。把東瀛倭國整整打殘了兩百年。戰役失利之時,更是堅定的把責任全攬到自個身上。“不罪臣而罪己”。虎狼之勢,給後人留下一分尊崇和景仰。

不過照眼下看,萬曆皇帝陛下會不會真的抽大煙。會不會荒廢了朝政,擔子且是落到了蕭大學士的身上。

自打卯時初起,不等鐘鼓樓上響。六部二司和各監地堂官們,便早早到了殿上。

蕭墨軒來得不算早,也不算遲,剛等踏進殿門的時候,可巧是聽見了堂鼓聲。轉了進去,看見徐階和高拱等幾個已經在了。

徐階見蕭墨軒進來了。咳嗽一聲,背過了臉去。高拱倒是翻開了麪皮,朝着蕭墨軒意味深長地一笑。

蕭墨軒的事兒。眼下京城百官裡已經是無人不知。可眼下站在朝堂上邊,又不好公然交頭接耳,只是遠遠的看着這幾位高高在上地內閣大臣,互相換着眼神。

按照列班的規矩,內閣大臣爲第一等,立於前列,其餘各部堂官居後。

徐階是內閣的元輔,自然立在左班地第一列,對面和他對站着的是李春芳。下面接下來本應該按照入閣的秩序來酸。依次應該是郭樸。可偏偏是高拱站到了徐階的身後,徐階也不回頭。只是直直的盯着玉階上瞧。

又等了半晌,只聽金鼓三響,殿後轉出一頂繡着金絲五爪龍的華蓋,文武百官立刻高呼萬歲,將隆慶帝迎過殿上。

趙貞吉手裡早就揣緊了昨個晚上自個剛寫好地奏摺,只等皇上一叫平身便當着衆臣的面送了上去。

蕭天馭用科察做引子,硬生生的把他地一着殺招收進了袖子,這一口氣,趙貞吉又怎麼能咽得下去。雖然徐閣老已經吩咐下來,要悠着點,別把蕭墨軒給逼急了,旁邊還有一個高拱呢。若是逼急了,只怕蕭墨軒立刻就轉了過去,半分情面也不留下。

“上諭,文華殿大學士蕭墨軒接旨。”可剛站起了身,還沒等趙貞吉站了出去,便看見皇上身邊的李芳上前一步,拉開了黃卷。

“臣在。”蕭墨軒似乎也沒想到皇上剛上朝就會點自個的名,連忙走到大殿中間伏下。

“文華殿乃太子視事之所,蕭墨軒兩朝元老,既任文華殿,屢爲朕累於國事。然,太子教習,國之重責,豈可以他事而盡廢……今加封文華殿大學士蕭墨軒爲太子少保,詹事府詹事,兼掌文華殿經筵之禮,願君勤勉之……”

加太子少保……朝臣們雖是暫且未出聲,互相之間卻是連連換起眼神來。太子少保,這可是“準三公”的名頭,雖只是個虛名,但多少達官顯貴若是在死前能得到這個虛名,便就也能瞑目了。朝廷裡這許多老臣,便就是六位內閣大臣裡,眼下也只有蕭墨軒得了這份尊榮。

皇上原本年紀不算大,多留幾個子嗣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照眼下看,皇上是決意要直接立李貴妃新生的皇子爲太子了。蕭墨軒這裡,就是他走出的第一步棋。

聽到這一份聖旨,趙貞吉心裡頓時也震了一下。趙貞吉是個聰明人,他又如何猜不透皇上這步棋裡的意思。眼下他若是貿然立刻參奏蕭墨軒,難保不會被皇上朝其他地方想,那可不是趙貞吉想要的結果。

徐階和高拱,聽到聖旨之後,心裡也是吃了一驚。不過在心裡仔細一想,蕭墨軒雖是加封了太子少保,可真正掌握地卻只有一個詹事府,眼下還跳不到自個前頭去,遂安之。

趙貞吉要當朝參奏地事兒,徐階也是知道的。既然生出了這道聖旨,徐階便不自覺地朝着趙貞吉那裡掃了一眼。

趙貞吉也正在看着徐階,見徐階的目光掃過來,當下也有些不知所措。略思一二,只等蕭墨軒剛退了下去,便衝到了殿中。

“萬歲,臣趙貞吉,有事上奏。”趙貞吉高聲宣道。

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趙貞吉身上,且看他要說出番什麼話來。

“陛下。”趙貞吉行禮道,“臣請問陛下,是否忘了件該做的事情。”

“敢問趙愛卿,朕所忘何事?”隆慶帝面色不動的問道。

“萬歲,依我大明祖制。”趙貞吉回道,“後宮嬪妃產子,乃是大功,依律當賞。”

“趙卿家所言極是。”隆慶帝微微點了點頭,“可貴妃原籍浙中,家中所屬也早已喪於倭寇之手,止剩下一個叔父,朕已派人前往杭州,命譚倫替朕封他爲五軍都督府都事,另賞黃金百兩。”

李貴妃的叔父,當日曾經思謀奪取李貴妃家的田產,不管是皇上還是李貴妃,對他都沒有什麼好印象。不過帶着上不與下較的念頭,眼下李家又沒有其他親人,按照規矩也只能去封了他。

“可微臣卻清楚的記得,當日皇上迎娶貴妃娘娘的時候,貴妃娘娘卻是從京城裡出的閨閣。”趙貞吉追了一句,“臣以爲,皇上不應厚此薄彼。”

隆慶帝暫且沒有接過話頭,倒甚是玩味兒的盯着趙貞吉看着。

這倒不是趙貞吉不能說這樣的事情,趙貞吉是左都御史,爲御史者,便是皇上一天吃幾次飯,上幾回茅房,只要他能找出合適的理由來,也都可以進言,更是別提事關國本的大事兒了。

“趙愛卿的意思,該如何賞?”隆慶帝自然知道趙貞吉說的是誰,可隆慶和他老子嘉靖有些不同,他不喜歡猜謎。

“依祖制,當賜封侯。”趙貞吉大聲回道。

蕭天馭是吏部尚書,自然也在朝堂上,聽見趙貞吉的話,臉上頓時漲紅了一下。

趙貞吉畢竟是官場上的老手,雖然昨個吃了一憋,但是很快找卻到了其中真正的利害。

蕭墨軒雖然是內閣大臣,但是他畢竟不掌六部二司,更何況內閣裡頭還有徐階和高拱壓制着他。真正厲害的是蕭天馭這個老傢伙,吏部是百官之首,吏部尚書也是唯一見了內閣大臣不用讓路的大員,只要有蕭天馭在,他趙貞吉就別想從蕭墨軒手上討到好。當年徐階和蕭墨軒幹掉嚴黨,是從嚴世蕃身上下的手,眼下想要讓蕭墨軒吃憋,卻要從他老子蕭天馭身上開刀。

“這……朕以爲……”趙貞吉明白這個道理,隆慶帝又何嘗不明白。可是如果要按照趙貞吉所說的話去做,那麼就等於直接削去了蕭家一支最有力的胳膊。

蕭墨軒是得勢不錯,有錢有勢,可偏偏就是沒權。

第12章 利益團伙第36章 春暖第1章 國富民強第68章 人以羣分第5章 以德服人?第23章 爭議第10章 遺詔第14章 耍威風第37章 爭便宜第9章 斷其一臂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11章 外相內相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37章 金翅大鵬第20章 欺君之罪第38章 江南徐渭第32章 建戌金菊第50章 左右逢源第38章 火起第32章 定北第45章 大事將至第21章 厚禮第17章 謀而後動第11章 外相內相第42章 損招第5章 除夕紅(下)第5章 除夕紅(下)第12章 利益團伙第41章 難題第22章 毒藥第9章 九九歸一第63章 有辱祖宗第11章 孤男寡女第68章 人以羣分第33章 不信第32章 蕭殺第20章 請魚上鉤第50章 左右逢源第6章 黃梅時節第45章 早該享福第39章 誘惑第50章 初審吳府第27章 捷報請功第12章 嚴氏花槍第52章 縱慾?第15章 如此立威?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46章 火樹銀花第22章 真假倭寇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18章 五大罪第3章 庭舞八佾第16章 木助火德第17章 巨財第32章 清風明月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20章 煙籠碧紗第6章 把酒歡言第13章 反守爲攻第25章 爭於不爭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8章 蝃蝀在東第29章 蒼天之下第23章 也許錯了第50章 初審吳府第41章 血戰台州第30章 口令第39章 仙風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37章 東海之波第1章 土豆燒牛肉第22章 心臟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18章 五大罪第12章 利益團伙第11章 飛騎南下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4章 除夕紅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54章 封鎖第5章 子謙受罰第34章 初政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9章 少年中國第50章 遠征計劃第29章 裕王入宮第20章 有客而來第65章 雙犬會第5章 馮保之託第47章 流言第17章 疑惑第15章 燈下美人第23章 坑殺第5章 除夕紅(下)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3章 選擇第45章 偷歡?
第12章 利益團伙第36章 春暖第1章 國富民強第68章 人以羣分第5章 以德服人?第23章 爭議第10章 遺詔第14章 耍威風第37章 爭便宜第9章 斷其一臂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11章 外相內相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37章 金翅大鵬第20章 欺君之罪第38章 江南徐渭第32章 建戌金菊第50章 左右逢源第38章 火起第32章 定北第45章 大事將至第21章 厚禮第17章 謀而後動第11章 外相內相第42章 損招第5章 除夕紅(下)第5章 除夕紅(下)第12章 利益團伙第41章 難題第22章 毒藥第9章 九九歸一第63章 有辱祖宗第11章 孤男寡女第68章 人以羣分第33章 不信第32章 蕭殺第20章 請魚上鉤第50章 左右逢源第6章 黃梅時節第45章 早該享福第39章 誘惑第50章 初審吳府第27章 捷報請功第12章 嚴氏花槍第52章 縱慾?第15章 如此立威?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46章 火樹銀花第22章 真假倭寇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18章 五大罪第3章 庭舞八佾第16章 木助火德第17章 巨財第32章 清風明月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20章 煙籠碧紗第6章 把酒歡言第13章 反守爲攻第25章 爭於不爭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8章 蝃蝀在東第29章 蒼天之下第23章 也許錯了第50章 初審吳府第41章 血戰台州第30章 口令第39章 仙風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37章 東海之波第1章 土豆燒牛肉第22章 心臟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18章 五大罪第12章 利益團伙第11章 飛騎南下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4章 除夕紅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54章 封鎖第5章 子謙受罰第34章 初政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9章 少年中國第50章 遠征計劃第29章 裕王入宮第20章 有客而來第65章 雙犬會第5章 馮保之託第47章 流言第17章 疑惑第15章 燈下美人第23章 坑殺第5章 除夕紅(下)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3章 選擇第45章 偷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