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皇家的基本盤(求支持,求月票)

“那誰纔是皇家之友呢?”

面對父皇的問題,朱和圻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盯着魚浮看了一會,然後才認真的說道。

“父皇,千里來當官,只爲吃喝穿,或許說的是事實,那些大臣受命於皇家,於朝中爲官,自然要給其俸祿,但是這樣的話,外人可以說,官員可以一笑了之,父皇可以用於教導皇兒,但話卻絕不能予外人說。”

兒子的認真的回答,讓朱明忠笑應道。

“哦?這是爲何?”

“父皇,國家面對外敵存亡時,大臣投敵,有負君恩,國家安定時,大臣貪腐,亦是有負君恩,皇兒以爲,古往今來,但凡是皇家都於大臣說着這“君恩”,無非就是希望其能夠“以死報君恩”……”

看着父皇,朱和圻又說道。

“所以“千里來當官,只爲吃喝穿”這樣的話,若是讓他們知道是從皇家口中說出,勢必會讓其心冷。畢竟,於皇家而言,那怕是表面上的忠心耿耿,也是有利的,即便是錢……”

原本想說錢謙益的朱和圻立即想到宮裡的那位長輩是他的女兒,便改口說道。

“便是甲申天變時,亦有大臣雖是膽怯,但也曾有投河的舉動,儘管沒有下去,但千百年來的道德上的約束,卻仍然使得許多人不敢盡心盡力爲異族效力,皇兒以爲,這吃穿固然是本意,可卻要不斷的告訴他們報君恩,給予忠臣名譽上的獎勵,將共寫入史冊,永爲後世楷模,只有如此,才能讓更多的人忠於國事。”

兒子的話讓朱明忠頗爲滿意的略點下頭,但隨後又搖頭說道。

“這確實是皇家用人的道理,非如此不能籠絡人心,聖人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古往今來,忠臣義士爲何前撲後繼?一是人心自有忠義,至於這二,正是爲報君恩,三,則是先賢楷模可爲前車……”

對兒子的觀點表示贊同時,朱明忠又反問道。

“但是,作爲皇帝,國君,首先必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必須要看到的是,大臣受恩於上,方纔報君恩,於大多數大臣而言,其一生所求,無外名與利,有重名節的忠義之士,可爲後世楷模。亦有洪承疇這等重利者,甘爲異族驅使。在這個時候,作爲統治者的皇家,就必須要謹慎的選擇朋友,那麼誰纔是皇家之友呢?顯然,應該是前者那樣的忠義之士,但是如洪承疇者,當初亦也是表面上忠心耿耿,而且在大多數時期,比如在太平盛世時,大臣至少在表面上都是忠心耿耿的,在這種情況下,誰纔是皇家之友呢?”

父皇的反問讓朱和圻思索片刻,然後語氣堅定的說道。

“父皇,大臣本就不是帝友,民、臣、貴三者之中,只有勳貴纔是皇家之友。”

兒子的回答,讓朱明忠的脣角一揚,反問道。

“這又是爲何?”

“父皇,因爲勳貴與大臣不同,大臣所憑藉的是個才學,正如當今的人才,無論是於大明,亦或許是於諸夏以至於諸國,都可獲得重用,但僅侷限於他個人,與其子女無關,其子女將來的地位,依然需要依靠個人的才學。但是勳貴卻不然,他們離開大明之後,於異國不過只是普通百姓,所謂勳貴者,一代皆是“軍功侯”二代之後,全都是憑其血統,他們所有的地位、財富,完全建立在皇家賜予的爵位上,沒有了皇家,他們什麼都不是!所以,相比於大多數大臣,勳貴更親近皇家,更希望邀寵於皇家……”

在兒子的解釋中,朱明忠只是笑而不語。

這個觀點正確嗎?

以大臣以及平民百姓的眼光,這個觀點無疑是大錯特錯的。

因爲這違背了最起碼的政治認知。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卻又是最基本的政治認真——鞏固統治基礎。

對於皇權而言,它的統治基礎是什麼?

是億萬平頭百姓?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古訓或許讓人引以爲戒,但是這句話與歷史一再的告訴統治者——民衆會推翻他們的統治。

一次次的起義,儘管有着天災人禍、貪官污吏等諸多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百姓對於皇家有忠誠是有限的,在絕大多數時候,於百姓的心中,皇家只是交皇糧、納苛捐的對象。

順民會變成暴民,義民會變成賊寇。

而朝廷制定法律,一方面固然是爲了保持社會的最基本秩序,而另一方面,則是威懾大多數百姓——約束其爲順民。這也是法家的核心——制民、愚民。

至於大臣……他們來自於民衆,替皇家統治百姓。按照階級論而言,當民爲官時,爲統治者服務的他們往往會背叛自己的階級——百姓。對舊階級的背叛,讓他們得到了權力、地位,屁股決定了腦袋。如果背叛可以得到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權力,這些本質上的背叛者中的想當一部分,會選擇背叛。

民與官,與皇家,從來都不是同一階層的,儘管官看似是“統治階層”。

皇帝的基本盤是什麼人?

隨時準備推翻他們的百姓?

還是隨時準備着謀權的官員?

都不是!

是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勳貴!

與被統治的百姓不同,與憑才學進入“統治階層”的官員不同,勳貴與皇家相似,他們“生而統治”,他們憑藉血統,就可以擠身高位。這也是爲什麼古往今來,勳貴是文官的天然對立面的原因。

“而且勳貴生而尊貴,往往二三十歲,但可位居高位,而爲官者卻需十年寒窗,從小吏一步步晉升,其數十年辛苦,卻不如勳貴繼承人的門楣之貴,如此,他們心理自然難以平衡,所以於朝中,文官與勳貴無疑是對立的。而這種對立……”

看了父皇一眼,朱和圻說道。

“於皇家是有利的,皇家只需要平衡好兩者的關係,既可保持政局的穩定。”

儘管兒子的回答,讓朱明忠感覺頗爲滿意,但是他的回答還是沒有涉及到關鍵的核心——皇帝同樣也是文官的對立面!

因爲皇帝,也是生而尊貴!

這恰恰是皇家與勳貴最大的共通之處,也正因如此,他們纔是天然的盟友。勳貴的利益早就捆綁在國家的身上,完全依附於皇權。明智的君主應該想辦法確保勳貴後代的培養育才,而不是將其視爲皇權的威脅,加以打壓。而且他們還是平衡大臣的籌碼,因爲他們隨時可取而代之。

就像英國一樣,一戰後的貴族內閣,在戰爭結束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恢復帝國的榮耀,那怕代價是那些在大陸前線的泥濘中掙扎、犧牲了數年的士兵們,退役後需要忍受疾病、貧窮,也在所不惜。對於貴族高層而言,相比於百姓眼前的福祉,他們在意的是帝國的利益。

而二戰後把丘吉爾趕下臺的文官內閣,他們所考慮的從來不是帝國的利益,永遠都是——選票!

他們爲了選票,可以放棄一切!

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們在那裡喊着“我們的責任,是確保我們的朋友、家人、鄰居,英國的勞動人民,不會再遭到當權者的背叛……全民醫保、全民住宅、從生到死,全面的福利”。

然後,爲了達到這一切,英國人放棄了全部,印度、非洲……他們把大艦隊送進船廠拆除,變成了建材,把武器扔進熔爐,變成了玩具。不過只是短短几年,曾經顯赫一時的大英帝國,就走向了沒路。

而在幾十年前的另一場戰爭結束的時候,那些貴族出身的當權者們在幹着什麼?當士兵們拖着泥濘的雙足回到英國,希望回到曾許諾給他們的“英雄之鄉”時,在倫敦的密室中,那些貴族政客們,他們坐在壁爐前,手拿威士忌、叼着雪茄煙,在那裡談論着如何鞏固他們的殖民,恢復在戰爭中受到重創的大英帝國的威信,那怕此時,整個島嶼都面臨着飢餓、疾病。

短期的代價之後,殖民地的資源源源不斷的進入本土,殖民地龐大的市場刺激了英國的經濟恢復。大英帝國很快再一次重新恢復了他們的領導地位,即便是在經濟危機中,憑藉着龐大的殖民地,英國、法國很快走出了蕭條,反觀美國,如果沒有二戰的拯救,他們會陷入長期的大蕭條之中。

站在民衆的立場上,工黨或許最好的,但是國家呢?

作爲統治者的朱明忠,很清楚自己的立場在什麼地方,同樣也很清楚,沒有制約的文官會幹出什麼。當然,也很清楚勳貴們會幹什麼。

“勳貴固然是皇家之友,但是勳貴之中也是良莠不齊,當年清軍南下,勳貴皆降,國家養其三百年,又有何用?所幸,滿清暴虐,即便是勳貴投降,其又是什麼下場?投降的文官或可爲滿清重用,但是勳貴投降後,不是被種種藉口殺害,就是被奪走家業,驅爲平民,與國同休……”

冷笑一聲,朱明忠在內心深處,倒是挺感謝滿清。

“確實不是一句空話,他們以爲投降,就可以換來新主的青睞嗎?當然不可能,王朝的興替,就是新勳貴代替舊勳貴的過程,官員換個主子可以繼續爲官,但是勳貴不行!所以,朕纔會在皇家學校中,讓他們去記住那些人投降後的下場,臣可降,君不可降,勳亦不可降!”

回頭看了眼兒子,朱明忠語重心常的說道。

“圻兒,將來你就國之後,亦要治國領民,這些事情必須牢記於心,貴、臣、民,三者之中,民心是可以收買,但必須要由皇帝去收買。大臣往往皆有其才,可爲驅使,但絕不能讓其施國恩於民,籠絡民心。至於勳貴難免亦良莠不齊,要注重養才,萬萬不能讓其淪爲世代食祿的廢物,需要讓他們知道,勳貴不過只是稱號而已,想在顯赫門楣,還要靠自身的才學,爲君者要不吝惜於給他們這個機會。”

回憶着古往今來,皇家對勳貴的防範,朱明忠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

“但絕不能給他們專權的機會!無論是文官也好,勳貴也罷,專權既獨,君權既會旁落……”

沉吟片刻,朱明忠又補充道。

“雙駕馬車,缺一不可,作爲皇帝,不要試圖用誰去取代誰,也不要用誰去打擊誰,而是要告訴他們,他們都是皇家的左膀右臂,但左是官右勳,分出輕重就行了,保持平衡,永遠不要偏聽偏信,尤其是不要相信,他們說的“爲民如何”的話語,因爲,除了皇家之外,無論是文官,亦或是勳貴,他們壓根就不在意百姓,只是以百姓爲由,去爲自己爭取利益,當他們以百姓爲名的時候,皇帝就必須要加以警惕。”

魚上鉤了。

對於兒子如此教導之後,朱明忠把魚釣上的時候,似乎是對兒子,又像是對自己說道。

“身爲皇帝,必須要愛百姓,但是這種愛,應該是慈父式的愛,而不是一味的溺愛,那樣的話,毀掉的會是整個家……”

一聲長嘆之後,朱明忠又說道。

“讓他們去爭,至於這爲君,給予百姓一點恩澤,讓百姓感激皇家的恩德就行了。”

看似輕飄飄的一句話,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只有爲君者才知道爲君者的孤獨。

皇帝是沒有朋友的!

所謂的“皇家之友”,不過只是戲謔之言,只是爲了籠絡人心的言語罷了。

就像半個月後,那場不可不謂之盛大的典禮上,超過一百三十六名平民百姓被授予了“太平紳士”的頭銜,而且是由皇帝本人親自的授予,每一個被授予的百姓,無不是感激涕零,無論是面君,亦或是授銜,都足以讓他們爲之炫耀一生,讓他們一輩子都心甘情願的作爲皇家的忠臣。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有時候,作爲皇帝的,只需要讓百姓感激涕零皇家的恩德就行了,至於什麼加稅之類的……那是朝廷的官員們的禍,皇帝不背。

當然,也不會有人在意,興乾七年授予的“太平紳士”中,有15%的人是勳貴的子嗣,他們同樣需要用一些善舉,爲次子們換取某些回報。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名譽的背後永遠是利益……

第336章 末日 (第一更,求支持)第69章 獻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5章 鎮守(第二更,求支持)第32章 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34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264章 私心(求支持,求月票)第416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64章 貢女(第一更,求支持)第153章 正軍法(第一更,求訂閱)第66章 訪客(第三更,求支持)第141章 功高蓋主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7章 助力(求支持,求月票)第440章第83章 母女(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246章 合流(下)(求支持,求月票)第307章 休園(第一更,求月票)第117章 罪人(求支持)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303章 (第一更,求月票)第33章 心動 (第二更,求支持)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277章 沐國公(求月票)第36章 藩王(第二更,求支持)第57章 拜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569章 屠龍勇士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68章 北望(求月票,求支持)第187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一更,求月票)第524章 大新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95章 決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4章 文士殺人(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9章 襲擊(求月票,求支持)第319章 好演員三阿哥(第一更,求月票)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123章 不願(求支持)第107章 施恩(第二更,求月票)第102章 僧與道(第三更,求月票)第195章 遣明使(第一更,求支持)第336章 末日 (第一更,求支持)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567章 壟斷第154章 盆地(第一更,求月票)第229章 戰前(第二更,求月票)第611章 “小”的好處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316章 (第二更,求月票)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122章 詐城(求推薦、求收藏)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448章第124章 去遠方(第一更,求支持)第252章 八家(祝大家新春快樂!)第123章 不願(求支持)第580章 他們能怎麼樣第95章 羽翼(第一更,求支持)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2章 殺人(第三更,求月票)第296章 紐約(求支持,求月票)第563章 天朝之威第91章 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9章 建議(求支持,求月票)第332章 納妾(第二更,求支持)第31章 獻策(第二更,求月票)第68章 競爭(第二更,求支持)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548章爲了全人類第241章 西征路(元宵節快樂!)第454章 野心(求支持,求月票)第94章 消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43章 高速公路第164章 孤兒寡母(第二更,求支持)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188章 男兒(第二更,求月票)第157章 原因何在(第二更,求月票)第271章 南京事(求支持,求月票)第350章 新問題(第二更,求支持)第118章 向東(第二更,求支持)第47章 讀錯書(第二更,求支持)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85章 楚憂(第一更,求支持)第162章 各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352章 誓師(第一更,求月票)第244章 反應(求支持,求月票)第87章 靈丹妙藥(第一更,求支持)第353章 老臣(第一更,求支持)第130章 迎接(第一更,求支持)第166章 葉爾羌(第一更,求支持)第347章 法老王的後裔 (第一更,求支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117章 罪人(求支持)第609章 免疫學第36章 名義(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55章 天賜良機(求支持,求月票)第478章 目標,英格蘭 (新書發佈,求支持)
第336章 末日 (第一更,求支持)第69章 獻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5章 鎮守(第二更,求支持)第32章 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34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264章 私心(求支持,求月票)第416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64章 貢女(第一更,求支持)第153章 正軍法(第一更,求訂閱)第66章 訪客(第三更,求支持)第141章 功高蓋主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7章 助力(求支持,求月票)第440章第83章 母女(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246章 合流(下)(求支持,求月票)第307章 休園(第一更,求月票)第117章 罪人(求支持)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303章 (第一更,求月票)第33章 心動 (第二更,求支持)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277章 沐國公(求月票)第36章 藩王(第二更,求支持)第57章 拜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569章 屠龍勇士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68章 北望(求月票,求支持)第187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一更,求月票)第524章 大新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95章 決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4章 文士殺人(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9章 襲擊(求月票,求支持)第319章 好演員三阿哥(第一更,求月票)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123章 不願(求支持)第107章 施恩(第二更,求月票)第102章 僧與道(第三更,求月票)第195章 遣明使(第一更,求支持)第336章 末日 (第一更,求支持)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567章 壟斷第154章 盆地(第一更,求月票)第229章 戰前(第二更,求月票)第611章 “小”的好處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316章 (第二更,求月票)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122章 詐城(求推薦、求收藏)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448章第124章 去遠方(第一更,求支持)第252章 八家(祝大家新春快樂!)第123章 不願(求支持)第580章 他們能怎麼樣第95章 羽翼(第一更,求支持)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2章 殺人(第三更,求月票)第296章 紐約(求支持,求月票)第563章 天朝之威第91章 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9章 建議(求支持,求月票)第332章 納妾(第二更,求支持)第31章 獻策(第二更,求月票)第68章 競爭(第二更,求支持)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548章爲了全人類第241章 西征路(元宵節快樂!)第454章 野心(求支持,求月票)第94章 消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43章 高速公路第164章 孤兒寡母(第二更,求支持)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188章 男兒(第二更,求月票)第157章 原因何在(第二更,求月票)第271章 南京事(求支持,求月票)第350章 新問題(第二更,求支持)第118章 向東(第二更,求支持)第47章 讀錯書(第二更,求支持)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85章 楚憂(第一更,求支持)第162章 各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352章 誓師(第一更,求月票)第244章 反應(求支持,求月票)第87章 靈丹妙藥(第一更,求支持)第353章 老臣(第一更,求支持)第130章 迎接(第一更,求支持)第166章 葉爾羌(第一更,求支持)第347章 法老王的後裔 (第一更,求支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117章 罪人(求支持)第609章 免疫學第36章 名義(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55章 天賜良機(求支持,求月票)第478章 目標,英格蘭 (新書發佈,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