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社學(第二更,求支持)

儘管在過去的兩年中,利用碎石、砂礓以及石料修建硬質或者半硬質官道,已經在大明上下取代了舊時的夯土官道,但是這些道路仍然並不怎麼平整,乘坐在馬車上仍然顯得有些顛簸。

坐的馬車中王夫之,看着窗外飛馳的風景,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是在兩年前才接受皇帝的特召入朝爲官,在此之前,他一直於書院任教,其實按照他的本意來說,他更願意返回家鄉創辦書院,在家鄉傳播實學,但是最終,他還是接受到了皇帝的特詔。

今天他不得不放下禮部的事務,隨同陛下出行,作爲禮部侍郎的他現在就負責學政,而今天陛下卻請他一同前往鄉間參觀社學。

對於社學,王夫之並不陌生,社學,只是教人讀寫算、法律和禮節的地方,那裡嚴格的來說,並不算是學堂,頂多就是百姓識字的地方。可即便是如此,從陛下登基以來,卻在全國各地大興社學,爲的就是再次恢復甲申之前,天下無人不識字的局面。甚至就連遷都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爲了給開辦社學籌集資金——漕糧被用作社學學師的祿米。大概是爲了知道社學現在興辦的進度吧吧。否則一所普通的社學犯不着讓陛下親自前往。

不過,在王夫之的心中,他一直想要向皇帝建議重開科舉——現在已經是興乾二年了,可是大明卻仍然未開科舉,難道說,陛下真的不願意再開科舉?科舉,這可是天下士子的晉身之道。想到這兒他臉上的神情立刻就嚴肅了許多。就在此時馬車停了下來。很快便有一個侍衛便下車打開了車門說道。

“王侍郎,我們到了。”

下車之後,呈現在王夫之的面前的是一個不算太起眼的院落。大門的匾額上寫着的“張莊社學”,不過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鄉間社學罷了,像這樣的社學,在大明每一個村莊都有一個。去年陛下登基之後,就詔令各府、州、縣建立社學,訪得名師,民間童年十五以下者送入讀書,不送者罰其父兄。

從此之後,社學就在大明時興起來,社學會的興盛,同樣也讓大明的許多士子找到了生計。當然,這種生計只是暫時的,未來,他們中的許多人仍然會去參加科考,當然前提是朝廷重開科考。

可陛下什麼時候纔會同意重開科考?

按道理新朝建元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立即開恩科,施恩於天下,如此才能安定天下士子之心,可是陛下卻反其道而行之,至今不開恩科。

就在這時王夫之看到陛下,見王夫之走過來朱明忠微笑道。

“王卿,這兩年雖說道路已經基本整修,可是還不能和京師的柏油相比。就算有四輪馬車仍然還是有些顛簸,將來有足夠的瀝青,到時候,總歸還是要修硬質道路的,這一路上王卿辛苦。”

儘管表面上看似是在說着道路不好,但實際上朱明忠的神情卻顯得有些得意,畢竟,中國的官道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平整,之所以不願意廢除徭役,就是因爲官道的整修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勞役,一但廢除徭役,全國十幾萬公里的官道整治,每年都將是筆不小的開支。不過在未來,徭役必定會廢除的,但是到那個時候,這些官道也必須變成“高速公路”,17世紀的收費公路,通過收費來維持官道的修整。

“臣惶恐!陛下日理萬機尚不辭辛勞來此,臣又焉有辛苦之理。”

王夫之連忙回禮道。

鄉間的社學往往只有一兩名老師,因爲正是上課的時間,所以,在他們兩人進去的時候,這隻有幾間房屋的鄉間社學內,並沒有人恭侯,跟在陛下的身邊王夫之便悄聲問道,

“陛下是如何知道此地?”

“因爲這裡最窮啊!”

陛下的回答,讓王夫之略微一愣,一時間,居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這裡最窮!

看着這幾間灰磚房屋,聽着其中傳出來的讀書聲,朱明忠笑說道。

“前陣子,朕聽說這裡的社學先生爲了讓學生來讀書,非但拿出自己的祿米給村裡的子弟買筆墨紙,還有特意拿出家宅作爲社學,所以,朕便特意來這裡看看,也算是微服私訪吧!”

在17世紀,皇帝微服出巡還是可能的,畢竟在這個時候,沒有幾個人知道皇帝的相貌。就像現在,朱明忠的穿着打扮看起來倒更像是士紳,至於王夫之與普通學者沒有任何區別。

“孩子們現在還在上課啊。那我們就不打擾他們上課了。而農,你是我是大明的學政,你來說一說,這社學興於何時?”

朱明忠打量了一下週圍的環境,一邊走,一邊問道。

大明原本並沒有學政一職,只有提學御史,明制以御史提督兩京學校,員額各一人,萬曆末南京增設一人。其職任是提督兩京及直隸府州縣學。而朱明忠將其改爲提督學政,由禮部侍郎兼任,在他的計劃中,未來的禮部的職責將會轉向教育。

“回公子,當年蒙元入寇數十年,令我中國士風日下、道德日衰,因此高皇帝於洪武二年下詔各地辦學,高皇帝曾曉諭全國“治以教化爲先,孝化以學校爲本,京師雖有太學,而天下學校未興,宜令郡縣皆立學校,延師儒,授生徒,講論聖道,使人日漸月化,以復先王之舊,”後於洪武八年諭旨中書省,“昔成周之世,家有熟,黨有癢,故民無不習於學,是以孝化行而風俗美,今京師及縣皆有學,而鄉社之民未睹孝化,宜有司更置社學,延師儒以教民間子弟,庶可導民善俗也”……”

王夫之想了一下如此回答道,他選擇了一個最正確的回答——高皇帝舉辦社學的初衷,當然他也沒有忘記提及陛下。

“陛下之所以大興社學,亦是因爲清虜入寇,致使我中國士風日是、道德日衰,爲教化天下,掃盡韃虜之氣方纔大興社學。”

這當然也是官方式的回答,也是一種必然,畢竟,無論是高皇帝也好,陛下也罷,都面臨着近乎於相同的環境,所以,他們無一例外的選擇了——教化百姓。

只不過,相比於高皇帝,陛下表現的更爲激進,對於社學的普及更爲看重,按照陛下的要求,大明必須要做到了一村一社,必須要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大明再次中興,才能掃盡天下的胡風。而爲了實現朝廷的這一要求,地方主要通過鼓勵、誘勸及強制公衆子女入學的方式推廣社學。

也正得益於這種近乎強制性的要求,在短短的三年之間,大明才實現了全國大多數村落都建有社學,但是距離“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仍有一定的距離,不過在王夫之看來,最多再過三年,就會實現這一目標——在漕糧改爲社師祿米的同時,朝廷以及官府也加大了對社學的投入,按照朝廷的計劃,今年和明年將會投入50萬兩用於在全國修建一萬五千所社學,每個社學都會有以6間正房爲主體的教室以及六間側房作爲社師的住宅和辦公場所、書館。現在大明對社學的重視,遠遠超過歷朝歷代,甚至超過了過去對科舉對士子們的重視。

“嗯,我大明之所以能一掃韃虜之氣,全賴社學,可而山你說,爲什麼我大明的社學,會時廢時興,興而又廢,很難保持連貫性?”

透過窗縫,朱明忠可以看到社學中的學生年齡各異,不僅如此,他們學習程度不一,這也是社學的特點,因爲社學之中往往只有一個社師。

“回公子,以在下看來,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難以保證辦學經費,朝廷和官府沒有專門的款項創辦和維持社學,很多社學校都是因陋就簡用廢棄的寺廟和官署辦成,如成化時南安知府張弼“毀淫祠,百數十區,建爲社學。”,至於這二,就是朝廷雖然多次發佈詔令,但對社學執行的情況卻沒有建立相應完備的考覈檢查制度,地方官員興辦社學缺乏具體的考察辦法,社學管理廢弛與否完全取決於官員對社學的認識。再者,社學的興廢對官員的政治前途影響並不大,所以很多地方官員即將此事視爲末務,並不認真督率。”

王夫之的回答,讓朱明忠學以爲然的點着頭,不過,他知道,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地方,聽着教室內的學生的朗讀聲,朱明忠示意他說下去。

“至於其三最爲關鍵,就是我大明社學偏重德育,重視教化,設學立師“非爲教舉業,全爲正童習……”

突然,王夫之就像是知道了答案似的,他口中的話語突然一頓,似乎已經明白了陛下爲何帶來他來社學,並不是僅僅只是“突發其想”,而是想在社學,想於這裡告訴他,現在天下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對於大明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開恩科,施恩天下?

當然不是!

第141章 舊法(第二更,求支持)第382章 寧古塔下(第二更,求月票)第160章 取利(第二更,求月票)第528章 中都假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04章(第二更,求支持)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136章 委屈(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180章 去南京(第二更,求月票)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312章 奴才之間(第二更,求月票)第333章 蘇伊士(第二更,求支持)第593章 生意第54章 瓜洲瑣事(第一更,求支持、求收藏)第286章 移民(求支持,求月票)第197章 參觀學習(第一更,求支持)第10章 山海關(第二更,求支持)第309章 有心(第一更,求支持)第553章 突破口第330章 父子君臣(第一更,求支持)第178章 新船(第二更,求月票)第638章 撕破臉的勳貴第150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219章 西征(第二更,求支持)第377章 懲罰(求支持,求月票)第18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48章 斬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章 漕運總督(第一更,求支持)第194章 不差錢 (第二更,求支持)第167章 太后(第一更,求月票)第516章 文豪與導演(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350章 心難測(第一更,求支持)第23章 巴達維亞(第一更,求支持)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14章 忠孝兩全(求月票,求支持)第147章 馬打藍的野望(第一更,求支持)第145章 軍法(上架大爆發!求首訂、求支持!)第361章 御駕親征(求支持,求月票)第337章 春天(第一更,求支持)第162章 歡與憂(求月票,求支持)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257章 內動力(求月票)第103章 土鹽(第一更,求月票)第329章 不缺(求支持,求月票)第86章 還都(第二更,求支持)第219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323章 浮想(第一更,求月票)第212章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306章 明臣(第二更,求月票)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233章 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127章 敵與友(第二更,求支持)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460章 征途(求支持,求月票)第385章 奉先殿 (求支持,求月票)第229章 禍亂(求支持,求月票)第152章 殺人夜(第一更,求支持)第177章 流星第44章 好望角(第二更,求支持)第98章 臣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53章 雞籠(第二更,求月票)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42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43章 御筆(求支持,求月票)第630章 煩惱的波拿巴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197章 參觀學習(第一更,求支持)第112章 奸細(第一更,求月票)第235章 新士林 (求支持,求月票)第119章 新帝(求支持)第535章 剛果河的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69章 書院(第一更,求月票)第508章 新的開始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28章 私人訂製第56章 攔截(第二更,求支持)第370章 說客 (求月票,求支持)第440章第317章 誰讓他是漢人(第一更,求月票)第449章第131章 對比(第二更,求支持)第43章 出航(第一更,求支持)第601章 驚變第627章 憤怒的武威公第217章 壯丁(求月票,求支持)第572章 遍地黃金第134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263章 奴才與主子(求月票)第121章 在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621章 發現大慶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2章 死中求活(求推薦、求收藏)第134章 快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8章 崩潰(第二更,求支持)第150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146章 人心何收(第二更!今天大爆發!)第301章 人心不足(求月票,求支持)
第141章 舊法(第二更,求支持)第382章 寧古塔下(第二更,求月票)第160章 取利(第二更,求月票)第528章 中都假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04章(第二更,求支持)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136章 委屈(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180章 去南京(第二更,求月票)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312章 奴才之間(第二更,求月票)第333章 蘇伊士(第二更,求支持)第593章 生意第54章 瓜洲瑣事(第一更,求支持、求收藏)第286章 移民(求支持,求月票)第197章 參觀學習(第一更,求支持)第10章 山海關(第二更,求支持)第309章 有心(第一更,求支持)第553章 突破口第330章 父子君臣(第一更,求支持)第178章 新船(第二更,求月票)第638章 撕破臉的勳貴第150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219章 西征(第二更,求支持)第377章 懲罰(求支持,求月票)第18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48章 斬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章 漕運總督(第一更,求支持)第194章 不差錢 (第二更,求支持)第167章 太后(第一更,求月票)第516章 文豪與導演(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350章 心難測(第一更,求支持)第23章 巴達維亞(第一更,求支持)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14章 忠孝兩全(求月票,求支持)第147章 馬打藍的野望(第一更,求支持)第145章 軍法(上架大爆發!求首訂、求支持!)第361章 御駕親征(求支持,求月票)第337章 春天(第一更,求支持)第162章 歡與憂(求月票,求支持)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257章 內動力(求月票)第103章 土鹽(第一更,求月票)第329章 不缺(求支持,求月票)第86章 還都(第二更,求支持)第219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323章 浮想(第一更,求月票)第212章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306章 明臣(第二更,求月票)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233章 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127章 敵與友(第二更,求支持)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460章 征途(求支持,求月票)第385章 奉先殿 (求支持,求月票)第229章 禍亂(求支持,求月票)第152章 殺人夜(第一更,求支持)第177章 流星第44章 好望角(第二更,求支持)第98章 臣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53章 雞籠(第二更,求月票)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42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43章 御筆(求支持,求月票)第630章 煩惱的波拿巴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197章 參觀學習(第一更,求支持)第112章 奸細(第一更,求月票)第235章 新士林 (求支持,求月票)第119章 新帝(求支持)第535章 剛果河的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69章 書院(第一更,求月票)第508章 新的開始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28章 私人訂製第56章 攔截(第二更,求支持)第370章 說客 (求月票,求支持)第440章第317章 誰讓他是漢人(第一更,求月票)第449章第131章 對比(第二更,求支持)第43章 出航(第一更,求支持)第601章 驚變第627章 憤怒的武威公第217章 壯丁(求月票,求支持)第572章 遍地黃金第134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263章 奴才與主子(求月票)第121章 在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621章 發現大慶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2章 死中求活(求推薦、求收藏)第134章 快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8章 崩潰(第二更,求支持)第150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146章 人心何收(第二更!今天大爆發!)第301章 人心不足(求月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