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安慶(求月票,求支持)

永曆十四年五月的江北,此時已經不見了三月那場桃花雪帶來到倒春寒。正值春夏之交,天氣暖洋洋的,田間地頭盡是忙活着農活的百姓,她們的臉上都是帶着些許盛世的安詳,大有一副亂世已經結束的模樣。

雖說三月裡推行“甲兵制”徵兵,在江北的數百萬百姓之間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甚至在一些地方,導致些許民變禍亂,更是有千百人因此被殺、被逐。可此時這江北,卻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除了徵兵制之外,對於江北的百姓來說,自朱明忠入主江北以來,一意注重發展經濟,廢除火耗推行輕稅,倒也讓百姓盡得其利,如此休養生息之下,這江北倒也是顯出了幾分太平之世。

對於作爲張煌言秘使的羅綸,他在來到江北之後,並沒有像其它人一樣,選擇從瓜洲由江船轉河船一路北上至經略使衙署所在的清河,而是直接去了安慶,此時的安慶,比之過去更繁華上幾分,尤其是江北實施鹽稅改革,推行就場徵稅之後,爲方便江西以及湖廣等地百姓購鹽,特意於安慶設立鹽站,從而令安慶大小商賈雲集,千百艘大小船隻往來於江西、湖廣等地,以便將淮鹽運往各地,如此,倒使得的安慶比過去更顯繁榮,甚至比之前朝亦不遜色。

而對於身爲應天人的來羅綸來說,對於安慶,他並不陌生,多年前年少時,亦曾來過此地,但現在來到安慶時,他仍然爲安慶的變化而驚詫不已,不僅僅是那熱鬧的碼頭,還有碼頭附近一排排正在修建的水車。

“那水車是幹什麼的?”

看着江畔處那些林立的水車,羅綸問道前來迎接他的左樹仁,他是張煌言派到江北的聯絡人,負責向江北採買軍械,現在,無論是鄭成功也好,張煌言也罷,相比於自行生產武器,他們更願意向江北購買軍械,究其原因是因爲江北生產的軍械足夠廉價,即便是最普通的紅纓槍槍頭,也比其自行打製便宜兩成以上,而像紅夷大炮能便宜六成以上,且質量遠高於對自產。如此一來,無論是南京亦或是南昌他們自然樂意喜歡購買江北生產的軍械,而本身就沒有鑄炮工匠的張煌言所部,更是完全依賴從江北購買火炮,甚至現在包括火藥也大量從江北購進,正因如此,爲保障軍資採買,才特意派了代表來到江北,不過,其代表並不在清河,而在安慶,不僅僅是因爲在安慶,現在已經設立有兵工分廠,而是因爲這裡設立有忠義軍的大型軍械倉庫,南昌方面如果需要購買軍械的話,可以直接就近購買,從而避免貽誤軍情。當然也是爲了避免南京於南昌兩邊的人見面。

“羅將軍有所不知,這水車正是江北的法寶,江北的軍械精度,皆仰賴水車之功,其靠水車鍛打兵器,而且這水車不僅用來製造兵器,其亦可用來鋸木、造紙、甚至紡紗、織布都需要水車,若是說江北與其它地方有何不同,就在於這水車,將軍可能不知,目下,江北棉紗有兩種,一種尋常百姓所紡紗線,雖然質量上乘,可價高偏高,還有一種是其紗廠用水力紗機紡出的紗線,質量稍遜於上等紗線,卻好於大多數的紗線,可其價格卻遠低於百姓所紡紗線,其價格之所以低廉,正是因爲其使用水力紗機,一機所出可頂數百熟練紗工所出,如此一來,又豈不便宜,甚至這紗廠出產的棉紗至多隻比棉花的價格稍貴些許,所以買進棉花再來紡紗,甚至可能比用廠紗更貴,……”

說話的時候,左樹仁輕聲在羅綸身邊說道。

“現如今不但揚州的鹽商於揚州紛紛辦起了紗廠,這安慶自然也不例外,也辦起了紗廠,羅將軍你瞧那邊的是正在辦的軍械廠的機器,那邊就是紗廠的水車,這辦紗廠,可是穩賺不賠的好生意啊……”

左樹仁瞧着那岸邊的水車時,臉上盡是一副羨慕模樣,若非是他不能參股,恐怕早就參股投資紗廠了。畢竟這是眼下最賺錢的買賣,只不過那股份並不是隨想入就能入的。

“可惜但凡能投資紗廠的無不是安慶有頭有臉的人物,咱們這些外人,自然是輪不到的,要不然參上一股倒也不錯!”

紗場的股份往往是爲了收買民心,是爲了讓江北的士紳富人們能夠成爲江北新政的支持者,畢竟現在江北所推行的政策正在顛覆着傳統。顛覆者着大明朝的傳統。

之所以用利益去收買這些人,倒不是因爲其他,而是爲了避免把力量推到敵人的一邊。就像在另一個時空中,200年後,滿清用一個“護我名教”,在瀕臨崩潰時,又成功地“中興”,並維持了半個世紀的統治一般。在力量不強大時,必須要學會妥協。而且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利益,讓他們看到利益,那麼他們就會成爲新政的支持者,而不是反對者。

“紗線生產的那麼多,又有什麼用?”

搖搖頭,羅綸看着那水車說道。

“照你的說法,這工廠的棉紗至多隻比棉花的價格稍貴些許,所以買進棉花再來紡紗,甚至可能比用廠紗更貴,長此以往,百姓們紡出的紗線無法出售又該怎麼辦?”

雖說作爲軍中的參軍,但是羅綸更多的時候是個文官,所以現在他自然會憂慮大量廉價棉紗充斥市場的時候,會有損普通百姓的利益。

“羅將軍有所不知,”

羅綸的擔心讓左樹仁笑道。

“雖說過去百姓於家中紡紗線可補貼家中,可是那些女人家卻明白的很,她們看到紗價便宜的時候,自然不會再紡紗,而轉轉入織布,雖說紗價低了,可布價沒低,轉行用廠紗織布,收入反倒比過去多些,大抵上來說,現在廠紗所出不多,待到將來紗廠增加,廠紗出紗越多,這百姓便不會再紡紗線,而會改用廠紗織布……”

左樹仁一邊解釋着尋常百姓如何應對廠紗衝擊的時候,一邊引着羅綸坐上了馬車,對於四輪馬車,羅綸並不陌生,甚至就在南昌,也有四輪馬車,不過相比於江北遍地的四輪馬車,在南昌四輪往往用於軍隊運輸軍需,而不像這裡這樣充當尋常的交通車輛。

坐在敞篷馬車上,羅綸看着車處街上隨處可見的馬車,便好奇的問道。

“我看這街上的馬倒是不少,這些馬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在江西,四輪馬車之所以沒有得到廣泛使用,究其原因正是因爲馬匹不足,而在安慶,似乎有不少馬。現在在這裡並沒有像江西那樣。飽受馬匹數量不足的困擾,甚至就連物質運輸也只能依賴人拉肩扛。

“羅將軍,這些馬都是從馬市上買來的,將軍有所不知,雖說現在清虜於南方嚴令硝磺、馬匹不得賣入南方,可實際上,對於商人來說,卻壓根就沒有那麼多講究,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比銀子更重要的。你不知道,現在於京師和其它北方各地,這清河產的銀鏡極爲暢銷,而那些商人爲了獲得戰馬,往往不惜以身犯禁,把大量的馬匹從關外走私到南方換取銀鏡,而對於清虜官員來說,只要他們過分,且孝敬不斷,自然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就像當年晉商們爲了攫取厚利,不顧國家禁令,大肆向後金走私糧食、鹽鐵,讓明朝的封鎖令變成一紙空文,使女真人度過了最爲艱難的歲月一般,現在,正是得益於商人們對於利益的追求,才使得在滿清的禁令之中,數以萬計的馬匹被那些商人輸入到了江北,從而使得江北不僅有了充足的馬匹,用於拉挽炮車、輜重馬車,而且民間也獲得了充足的馬匹用於拉挽四輪馬車。而這些馬匹並不是江北的貿易局用真金白銀換來的,而是用銀鏡等江北的產品換來的。

“原來如此……”

心下思索着,羅綸自然想到在江西能賣到二十五兩銀子的梳妝盒,那梳妝盒上最值錢的不是黃花梨的梳妝盒,而是梳妝盒內的玻璃銀鏡。大量的真金白銀就這麼流入江北,而江北亦是憑此從北方換馬。

“現在安慶這邊的馬價如何?”

這次來江北,羅綸並不是僅僅是作爲少司馬的代表來此商量要事,同樣也肩負着其它的使命,現在看到這裡有這麼多馬,自然會關心馬價。

在得到每匹馬不過十二兩的時候,自然動起了心思來,畢竟,軍中的馬不過只有數千匹,遠不能夠滿足軍中的使用。如果能從這裡大量購買馬匹的話,至少可以解決物資運輸問題。

“林泉,既然馬價如此便宜,爲何不買上一些送往江西?”

羅綸的話讓左樹仁搖頭苦笑道。

“羅將軍,原本在下也曾想過於江北買馬,可這江北的馬雖說價格便宜,但是運出江北非但需要手續不說,而且那些北方商人賣給貿易局的馬,大抵上都是三等馬,甚至四等馬,頂多只用來充當役使的駑馬,這也是爲何江北雖然馬匹衆多,騎兵依然不過只有數千人的關係,而且清河的貿易局會在那些馬中先挑選一遍之後,纔會將挑剩下的劣馬售到市場上,如此一來,這些馬只堪普通役使,自然不堪軍隊使用。”

清軍爲何會對馬匹等物的走私睜隻眼閉隻眼,並不僅僅只是因爲賄賂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因爲,送到江北的馬匹絕大多數都是不能用於組建騎兵的劣馬,這纔是他們會視若無睹的根本原因。

而江北爲了獲得足夠優秀的軍馬,自然會對馬匹加以挑選,如此一來,最終出現在市場上的馬匹,大抵上都是幾經挑選的劣馬,自然是難堪大任。

這些馬不過只是貿易局拿出來用於平衡收支的,就他所知,貿易局賣馬也可以得到極爲豐厚的利潤,而且他們賣的還都是他們淘汰不要的。。

“林泉,你有所不知……”

坐在馬車上的羅綸,聽着入耳的馬蹄聲說道。

“雖說江西有江湖之便,可卻也是多山,這山中輜重運輸尤其需要使用馬匹馱運,這些馬是粗劣,可總堪使用吧,先買上一些馬,至於其它的,等我到了江北之,自然會和他們談,這次,非得從江北多拿些江北不可!”

羅綸這麼說着,那雙眼睛盯着車外,神情越發的凝重……

對於江北,他有着太多的好奇。這種好奇不僅僅只是江北,此時所呈現出來的勃然生機。同樣,也對那個人更爲好奇,

儘管現在大明正是中興之時,但是也可以說是三足鼎立,而那位江淮經略使正是其中一足,可以說在未來,他的選擇很有可能會決定大明的命運。

少司馬……

想到現在那位江淮經略使與南京之間的關係,羅倫的神情中閃過些憂慮。他們之間畢竟是親戚啊。

不過,熟讀史書的他非常清楚,這種親戚關係並不可靠。在利益的面前,沒有任何親情可言。

問題是,他會永遠都是大明的忠臣嗎?以他現在在江北這副銳意進取的模樣。又怎麼可能會滿足於眼下的地位?

如果有一天,他會不會野心膨脹?會不會成爲大明的叛逆?

也許是因爲立場的不同,羅倫從不曾懷疑過少司馬,但是對於南京,對於江北,他卻不止一次的懷疑過,甚至於對江北的懷疑,更遠甚於對南京的懷疑,畢竟,江北現在做推行的一切,都在不斷的顛覆着大明的傳統。

馬車繼續向着安慶城內行駛着,做在馬車裡的羅倫那神情變得越來越複雜,偶爾的聽着車外傳來的那些北方商人的話語,聽到那陌生的北方口音,他能夠感受到這裡與其他地方的不同,這裡的不同不僅僅只是這裡所表現出來的勃然生機,更多的是一種由內而外發生的變化。

“這種變化真的有利於大明嗎?”

第71章 夜話(第一更,求月票)第255章 佔便宜(求月票)第363章 成功(第二更,求月票)第118章 福臨去(求支持,求月票)第65章 曙光(第一更,求月票)第464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0章第49章 軍種(第一更,求月票)第549章 投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66章 葉爾羌(第一更,求支持)第297章 西岸(求支持,求月票)第225章 衆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第650章 集成電路第101章 情報站(第一更,求支持)第189章 文士殺人(第一更,求月票)第610章 崇高的目標第213章 軍心(第一更,求月票)第651章 跨越時空的記憶第444章第76章 籌碼(第二更,求支持)第488章 不列顛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619章 煤荒第133章 求賢(第三更,求月票)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252章 學習(求支持,求月票)第102章 江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110章 暗夜(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4章 離開(第一更,求支持)第162章 反應(第一更,求支持)第64章 絕不後撤(第二更,求月票)第27章 籠絡(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120章 還朝(求支持,求月票)第100章 不信中原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章 黃與淮(求月票,求支持)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259章 蒸汽(求支持,求月票)第358章 關陵(第一更,求月票)第495章 決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46章 破壞性的發明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97章 踐行(第一更,求月票)第48章 新軍制(第三更,求月票)第21章 奴才(第二更,求支持)第399章 出關路(第二更)第117章 重啓(第一更,求支持)第429章 王憂第194章 婚事(第二更,求月票)第277章 沐國公(求月票)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6章 夕陽(第二更,求月票)第311章 雷霆(第一更,求支持)第33章 安南,難安(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92章 大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決定(第一更,求月票)第25章 焚城(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5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247章 想家(求支持,求月票)第169章 初戰(中秋快樂)第294章 野心勃勃(第二更,求月票)第147章 爭論(第二更,求月票)第15章 大同第38章 官商(第二更,求月票)第373章 危言(求支持,求月票)第648章 曼哈頓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14章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第26章 手中有糧(第二更,求支持)第88章 動若移牆(第三更,求月票)第202章 商人(第二更,求月票)第57章 初戰(第一更,求月票)第164章 貢女(第一更,求支持)第54章 廷宴(第二更,求支持)第74章 浮思(求推薦、求收藏)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574章 解決問題的關鍵第135章 內憂(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4章 印象(求月票,求支持)第54章 中與洋(第一更,求月票)第27章 基礎(第一更,求支持)第161章 我的盛世(求月票,求支持)第469章 同黨(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174章 新貴(第二更,求支持)第1章 史上最悲劇的穿越(新書發佈,求支持、求推薦)第328章 請求(求支持,求月票)第29章 矯枉須過正(求支持)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第174章 新貴(第二更,求支持)第372章第379章 義爲何(第一更,求月票)第172章 未來的希望(第二更,求月票)第420章 各人心思(求月票,求支持)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鐵牆(第一更,求月票)第74章 南京(第一更,求月票)第472章 抗議(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62章 爆炸(求支持,求月票)
第71章 夜話(第一更,求月票)第255章 佔便宜(求月票)第363章 成功(第二更,求月票)第118章 福臨去(求支持,求月票)第65章 曙光(第一更,求月票)第464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0章第49章 軍種(第一更,求月票)第549章 投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66章 葉爾羌(第一更,求支持)第297章 西岸(求支持,求月票)第225章 衆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第650章 集成電路第101章 情報站(第一更,求支持)第189章 文士殺人(第一更,求月票)第610章 崇高的目標第213章 軍心(第一更,求月票)第651章 跨越時空的記憶第444章第76章 籌碼(第二更,求支持)第488章 不列顛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619章 煤荒第133章 求賢(第三更,求月票)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252章 學習(求支持,求月票)第102章 江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110章 暗夜(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4章 離開(第一更,求支持)第162章 反應(第一更,求支持)第64章 絕不後撤(第二更,求月票)第27章 籠絡(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120章 還朝(求支持,求月票)第100章 不信中原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章 黃與淮(求月票,求支持)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259章 蒸汽(求支持,求月票)第358章 關陵(第一更,求月票)第495章 決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46章 破壞性的發明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97章 踐行(第一更,求月票)第48章 新軍制(第三更,求月票)第21章 奴才(第二更,求支持)第399章 出關路(第二更)第117章 重啓(第一更,求支持)第429章 王憂第194章 婚事(第二更,求月票)第277章 沐國公(求月票)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6章 夕陽(第二更,求月票)第311章 雷霆(第一更,求支持)第33章 安南,難安(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92章 大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決定(第一更,求月票)第25章 焚城(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5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247章 想家(求支持,求月票)第169章 初戰(中秋快樂)第294章 野心勃勃(第二更,求月票)第147章 爭論(第二更,求月票)第15章 大同第38章 官商(第二更,求月票)第373章 危言(求支持,求月票)第648章 曼哈頓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14章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第26章 手中有糧(第二更,求支持)第88章 動若移牆(第三更,求月票)第202章 商人(第二更,求月票)第57章 初戰(第一更,求月票)第164章 貢女(第一更,求支持)第54章 廷宴(第二更,求支持)第74章 浮思(求推薦、求收藏)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574章 解決問題的關鍵第135章 內憂(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4章 印象(求月票,求支持)第54章 中與洋(第一更,求月票)第27章 基礎(第一更,求支持)第161章 我的盛世(求月票,求支持)第469章 同黨(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174章 新貴(第二更,求支持)第1章 史上最悲劇的穿越(新書發佈,求支持、求推薦)第328章 請求(求支持,求月票)第29章 矯枉須過正(求支持)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第174章 新貴(第二更,求支持)第372章第379章 義爲何(第一更,求月票)第172章 未來的希望(第二更,求月票)第420章 各人心思(求月票,求支持)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鐵牆(第一更,求月票)第74章 南京(第一更,求月票)第472章 抗議(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62章 爆炸(求支持,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