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新階層(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畢竟,之所以收回那些荒地,並不是爲了交給百姓墾殖!”

朱明忠的話聲不大,但卻讓羅綸仍然驚訝的“啊”了一聲,他甚至有些不解的看着這位頗爲年青的江淮經略使。

“哦?這是爲何?”

在驚聲反問的時候,羅倫又想到前些日子與淮北走動時,與一位地方上的知縣聊天時,其提到的準備報至經略使衙署的《屯墾章程》,按照那位知縣擬定的《章程》:“每戶給地六十畝,由公中借給籽種糧三石,制辦農具銀三兩,修蓋房屋銀四兩,耕牛兩頭合併銀18兩,或父子耕作,或兄弟同居,或僱夥結伴,均按二人爲一戶,且給口糧、鹽菜銀……自春耕起,八個月計,每戶約給銀五十五兩一錢,十年內連本帶利償還官府。仍仿營田之制,十戶派一屯長,五十戶派一屯正……”

換句話來說,這是地方上準備大規模推行屯墾的動向,顯然地方上已經從屯墾中受益,所以計劃推行這種大規模的官墾,儘管在江北,田地屬於官府,但是他們相信憑藉如此優惠的條件,仍然可以吸引很多外地的流民。可是現在,作爲江北的實際統治者的朱明忠,卻直接告訴他,江北的田地不會交給百姓屯墾。

這又是爲何?

畢竟,招募流民越多,地方的財力就會越強,這朱明忠怎麼反其效而行之?他難道就不害怕流民流落到其它地方,充實其他地方嗎?

“因爲這些土地總歸是有限的!”

看着似有不解的羅倫,朱明忠笑着解釋道。

“現在根據官府的統治,江北目前一共有荒地三千六百餘萬畝,再加上一千六百餘萬畝廢棄不用的鹽場草蕩,也就是五千萬畝地……”

江北的荒地很多,前者是因爲滿清的屠殺導致大量田地荒廢,而後者則是兩淮鹽場在推行曬鹽法之後,原本上千萬畝煮鹽的草場因此廢棄不用變成“竈荒”,只不過那些竈荒之中,有不少都是低窪澤荒。

雖然如此,這五千萬畝荒地,仍然是江北手中掌握着的一筆巨大的財富,不過與其它地方的地方官員希望用荒地招募流民不同,對於這些土地,朱明忠早就已經抱定主意移作他用。

“居然有這麼多荒地!”

羅倫暗自在心底驚歎道,難怪那些個地方官提及屯墾時,一個個都顯得很是激動,原因無疑——江北的荒地太多,而這也意味着,江北曾遭受極爲慘重的屠殺。

“不知經略準備將這些土地作何用處?”

羅倫試探着問道。原本他以爲對方會保密,可他沒想到朱明忠會直接回答道。

“安置!”

看着羅倫這個外人,朱明忠直截了當的答道。

“現在忠義軍中的義務兵多達近十萬人,將來這些人如何安置?三年或是四五年後直接退伍,當然,這是本官給他們的承諾,可是他們爲國服役數年,沒有拿到一兩的軍餉,每個月頂多也就是六百文的津貼。”

六百文津貼!

這是忠義軍中的義務兵的每月津貼,六百文錢,不過只是勉強只夠他們平常的花銷,雖然能夠剩下的一些,可最多,也就是剩下個一兩百文錢,若是大手大腳一些,根本就剩不下什麼。

“他們爲國服役多年,理所當然應該得到一些回報,所以……”

朱明忠的聲音不大,語氣也顯得很平淡。

“本官准備按每服役一年獎勵“功田”三十畝,服役三年可得“功田百畝”,第四年至六年,每年可得四十畝,七年至十年,每年可得五十畝,這是給予他們的回報。”

朱明忠只是略微提了一下,他並沒有提到這些功田都有免役的權力,功田免除徭役。當然實際上,作爲功田的所有者,他們所享有的權力並不僅僅只有簡單的“免除徭役”,他們還有其它的一系列的權力。

“發給退役兵卒田地?難道經略準備恢復高皇兵屯舊事?”

羅倫幾乎是本能的想到了本朝的兵部,儘管他並不是江北的官員,但是仍然說道。

“難道經略想重蹈軍戶糜爛之覆轍?”

他幾乎立即想到史書上記載的軍戶糜爛完全戰鬥力的舊事,當時軍丁在衛所服役期間衣着自備,糧餉也不因生兒育女、人口增添而增加,所以軍丁的妻兒老小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軍戶也不因提供軍丁而免除一些徭役,其生活狀況不及民戶。正因如此,軍戶的地位很低,甚至民戶都看不起他們。

每軍戶除出一餘丁到衛所充軍外,還得多出一丁隨軍服勞役。有無戰事期間的。軍丁還經常被各州府、官宦權貴們奴役做苦工的對象。在一些衛所,軍士們的屯田被豪右、將校侵佔,將官們讓軍士爲他們種田耕地,甚至讓軍士爲他們捕魚採木,販賣私貨。軍士成爲他們手中的奴僕。

“當然不是,舊時軍戶的土地是衛所的,所以衛所武官可以隨意貪污,再加上屯田糧也是交給衛所,自然也給衛所武將貪污提供了機會,這軍戶與其說是軍戶,倒不如說是與現在屯田民類似。”

搖搖頭,朱明忠直接否認了羅倫的說法,恢復軍戶?

是,同樣也不是。

在過去的一年之間,他曾不止一次思考過中國的未來,尤其是如何構建起未來國家的武力,恢復國家的尚武傳統,而在這個文人主宰中國千百年之後的時代中,如何恢復民族的尚武傳統,甚至比恢復武力更爲重要。

文人之所以強大,是因爲他們憑藉着科舉制度,使得千百萬寒門子弟都可能憑藉讀書成爲國家的中堅,源源不斷的寒門士子都是“文士階層”的支持者和受益者,而歷朝歷代開國的勳貴、武人之所以無法與這一階層對抗,並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或是沉迷享受或是不粗文墨,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的羣體相比於千百萬以讀書人自據的士子,實在是太過渺小。

即便是在明代,有明一代的勳貴有幾人?世襲百戶以上的軍官又有幾人?不過只是區區萬餘人,而相比於龐大的士子集團——他們無論是寒門士子或是富家闊少,無論是童生或者翰林、學士,他們都是文人階層,千百萬所謂的士子,構成了這個國家的中堅。在這種情況下,“重文輕謂”以及所謂的對“武人”的輕蔑自然而然的成爲文人們的一致目標。

那些文人之所以輕視武人,同樣也是因爲利益使然,因爲在任何一個朝代其朝中只有三個羣體,一個以皇親國戚、開國武將爲核心的勳貴羣體,而一個是以科舉晉身的文官,還有一個就是以武舉、世襲等多種渠道晉身的武官,前者從來都是文官攻擊的對象,而後者自然是文官打壓的對象,攻擊勳貴是因爲勳貴天生佔據高位,爲自許“個人努力”的文所輕蔑,而後者則是因爲其是朝廷的半壁,對文官的威脅最大,只有打壓住他們,才能令文官一家獨大,掌握朝廷大權。

也正因如此,纔有了武官的地位一落千丈,只有在不斷打壓武官、武人地位的前提下,文官的地位才能得到保障,而只有通過對尚武之風的打壓,才能避免武人的崛起。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這句話的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羣體爲了個人利益,而刻意宣揚的一種思想。而之所以會被民衆所接受,是因爲這個羣體實在太過龐大。龐大到即便是皇帝,對其也無能爲,除非像滿清一樣,用一羣奴才——滿官去佔據半數文官顯赫官位,比如由滿族人擔任尚書的稱滿洲尚書,掌本部政令。其地位在漢尚書之上,而在滿官的任用上,亦不需要通過科考,有清一代,滿清正是通過滿官去分裂並去馴服漢官,最終把漢官馴服成爲奴才。

而這顯然並不是朱明忠所需要的,他需要的重新建立一個羣體,一個能夠與文官抗衡,或者說能夠平衡其一家獨大局面的文官團體!所以,他需要這些軍人,需要通過退役的軍人去建立一個新的羣體,或者說一個新的社會階層。

“而未來忠義軍的退役官兵,退役之後,他們就會成爲在鄉軍人,他們將會獲得少則百畝,多則數百畝的田地,當然,他們的土地是屬於自己的,這樣就不會被官員掠奪,而且他們的土地同樣也是禁止出售的,百畝的永業田,足以維持他們一家人過上頗爲體面的生活,待到朝廷徵召時,亦可以隨時徵召他們再次服役。”

何止是頗爲體面,有了百畝地之後,他們就會成爲鄉間的頗爲富裕的富戶,甚至還能僱傭幾個長工,從而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是,這種日子可以持久嗎?

這種日子當然不可能持久,因爲“富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不是因爲其生出了販家子,而是因爲三代的分家之後,那百畝之田,經過兩代幾家甚至十幾家的分家之後,每家只剩下十幾畝甚至幾畝田產。

一代尚有百畝田產,若是他有兩個兒子,每個兒子分五十畝,其生活不過只是勉強小康,再到孫子那輩,再分家還剩下多少地?

富不過三代!

在這種情況下,又如何維持第二代、第三代“新軍戶”體面的生活,最終他們同樣也會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即便是沒有衛所長官的盤剝,也無法改變這一點。

也正因如此,儘管現在還沒有推行這一政策,但是在給予烈屬的遺族分配“功田”時,朱明忠就制定了“功田不可分”以及“長子繼承”的基本原則,按功勳獎給的土地作爲功田,是不可以分家繼承的,只能由其“長子繼承”,而長子繼承其榮譽和功田的同時,同樣也繼承責任——必須要在成年後服役。而爲了保護長子的利益,還要求次子必須在成年後離家,當然,繼承家業的長子,有責任向其提供一年的土地收益作爲分家的補償。

現在這種政策只在烈屬中推行,儘管很多人並不理解,但是對於尋常百姓來說,他們幾乎相當然的以爲,這是官府的恩典,畢竟這恩典不能給所有人,只給一個長子,也是天經地意。

而對於朱明忠來說,他所需要的是建立一個階層——一個擁有大量生產資源,生活富裕的社會中豎階層,他們不是文士,甚至也不需要文士的晉升渠道,他們是軍人,一代代爲國從軍,爲了出征,而作爲回報,他們可以享有富足的生活,以及較高的地位——豐厚的經濟收入決定了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

而百姓所看到的什麼?

他們看到會是從軍,同樣也是改變命運的途徑,就像後世很多農村子弟爲什麼願意不計代價的當兵一樣,因爲在讀書不能改變命運的情況下,部隊提幹是唯一的“跳出農門”的機會。儘管機會很渺茫,但他們仍然願意抓住那個機會!

利益!

只有利益的驅使,才能夠提升武人的地位,也只有利益的驅使,才能夠重新樹立國人的尚武之風。

不過,這些話朱明忠並沒有說出來,儘管現在這只是一個粗略的構想,畢竟,還牽涉到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長子是否適合服役等問題。不過,在這個時代,這麼做,至少有機會改變這個民族千百年來的“習俗”,令一個在漢晉之後,便消失在中國的“武士集團”重新出現這個國家,儘管與歷史上春秋戰國以及漢晉時那些“下馬爲相、上馬爲將”的士人集團無法相當,但至少是一個機會。

“經略此法甚善,如果一來既可爲我朝“軍戶”舊制補遺,若能加以完善,必定可令天下百萬兵卒從中受益!”

羅倫並沒有意識朱明忠並沒有解釋這種“新軍戶”最關鍵的一個核心,他所看到的不過只是這一制度下,兵卒可以從中受益,從而讓官府減少軍餉支出,如此一來,幾乎是瞬間,就表明了支持的立場,畢竟軍餉不足的局面,一直困擾着江西,而他這次來江北,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

(過了幾十年的正月15,第一次過了一個寂靜的正月十五,把環保的鍋推到百姓放花放炮的,這個鍋,讓我想起了某個地方的燒烤。哎呀,理由可可真多啊。鬱悶了,本來是要帶兒子看花的,現在也沒有了!)

第471章 衝突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4章 何謂俠(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0章 崇高的目標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186章 故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52章 憂心(第二更,求支持)第361章 御駕親征(求支持,求月票)第59章 靜待(第二更,求支持)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544章 超市選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07章 徐家(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06章 皇太子的要求第178章 勝局以定(求支持)第114章 天意(求推薦、求收藏)第119章 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169章 發現(元旦快樂)第120章 還朝(求支持,求月票)第450章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217章 銃炮局(第一更,求支持)第479章 在白崖(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187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一更,求月票)第344章 軍營(第一更,求月票)第150章 言殺人(第一更,求訂閱)第57章 長幼(第二更,求支持)第294章 精神天朝人(求支持,求月票)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155章 新籌碼(第二更,求月票)第613章 現實的問題第29章 矯枉須過正(求支持)第73章 金融(第一更,求支持)第220章 騎兵(求支持,求月票)第31章 寇雲(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3章 投名狀(第二更,求支持)第450章第71章 顆粒化(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9章 發現(元旦快樂)第45章 草原(第一更,求支持)第384章 鄭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427章 好事(求月票,求支持)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316章 謀略(第二更,求支持)第182章 恢復(第二更,求支持)第353章 老臣(第一更,求支持)第58章 崩潰(第二更,求支持)第453章第178章 新船(第二更,求月票)第603章 驚變第185章 故友(第一更,求月票)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232章 投向遠方(求支持,求月票)第200章 初相見(第二更,求月票)第545章 新的途徑(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13章 使節(第一更,求支持)第15章 初相見(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5章 海上(第二更,求支持)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132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271章 南京事(求支持,求月票)第132章 王心(第一更,求支持)第326章 放心(求支持,求月票)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阿薩姆的關寧軍(第一更,求支持)第183章 唯我獨尊(求支持,求月票)第375章 俘虜(求支持,求月票)第94章 頂天立地(第二更,求月票)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336章 喜事(第三更,求支持)第146章 人心何收(第二更!今天大爆發!)第336章 末日 (第一更,求支持)第272章 造幣廠(求月票)第67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47章 馬打藍的野望(第一更,求支持)第132章 王心(第一更,求支持)第165章 壯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607章 皇太子的鐵腕第448章第132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23章 不願(求支持)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46章 天命昭昭(第一更,求支持)第48章 新軍制(第三更,求月票)第590章 黑金之地第385章 腹中肉(求月票,求支持)第251章 京官(祝大家春節快樂)第627章 憤怒的武威公第409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209章第246章 安慶(求月票,求支持)第49章 破龍(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5章 特權(求支持,求月票)第380章 奴才們(第二更,求支持)第75章 新武器(求推薦、求收藏)第455章 天賜良機(求支持,求月票)第68章 貨幣的戰爭(第一更,求月票)第213章 新大陸(第一更,求支持)第373章 君子小人(第一更,求月票)
第471章 衝突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4章 何謂俠(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0章 崇高的目標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186章 故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52章 憂心(第二更,求支持)第361章 御駕親征(求支持,求月票)第59章 靜待(第二更,求支持)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544章 超市選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07章 徐家(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06章 皇太子的要求第178章 勝局以定(求支持)第114章 天意(求推薦、求收藏)第119章 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169章 發現(元旦快樂)第120章 還朝(求支持,求月票)第450章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217章 銃炮局(第一更,求支持)第479章 在白崖(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187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一更,求月票)第344章 軍營(第一更,求月票)第150章 言殺人(第一更,求訂閱)第57章 長幼(第二更,求支持)第294章 精神天朝人(求支持,求月票)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155章 新籌碼(第二更,求月票)第613章 現實的問題第29章 矯枉須過正(求支持)第73章 金融(第一更,求支持)第220章 騎兵(求支持,求月票)第31章 寇雲(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3章 投名狀(第二更,求支持)第450章第71章 顆粒化(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9章 發現(元旦快樂)第45章 草原(第一更,求支持)第384章 鄭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427章 好事(求月票,求支持)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316章 謀略(第二更,求支持)第182章 恢復(第二更,求支持)第353章 老臣(第一更,求支持)第58章 崩潰(第二更,求支持)第453章第178章 新船(第二更,求月票)第603章 驚變第185章 故友(第一更,求月票)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232章 投向遠方(求支持,求月票)第200章 初相見(第二更,求月票)第545章 新的途徑(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13章 使節(第一更,求支持)第15章 初相見(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5章 海上(第二更,求支持)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132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271章 南京事(求支持,求月票)第132章 王心(第一更,求支持)第326章 放心(求支持,求月票)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阿薩姆的關寧軍(第一更,求支持)第183章 唯我獨尊(求支持,求月票)第375章 俘虜(求支持,求月票)第94章 頂天立地(第二更,求月票)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336章 喜事(第三更,求支持)第146章 人心何收(第二更!今天大爆發!)第336章 末日 (第一更,求支持)第272章 造幣廠(求月票)第67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47章 馬打藍的野望(第一更,求支持)第132章 王心(第一更,求支持)第165章 壯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607章 皇太子的鐵腕第448章第132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23章 不願(求支持)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46章 天命昭昭(第一更,求支持)第48章 新軍制(第三更,求月票)第590章 黑金之地第385章 腹中肉(求月票,求支持)第251章 京官(祝大家春節快樂)第627章 憤怒的武威公第409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209章第246章 安慶(求月票,求支持)第49章 破龍(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5章 特權(求支持,求月票)第380章 奴才們(第二更,求支持)第75章 新武器(求推薦、求收藏)第455章 天賜良機(求支持,求月票)第68章 貨幣的戰爭(第一更,求月票)第213章 新大陸(第一更,求支持)第373章 君子小人(第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