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

聽了族長太爺這話,徐氏略帶感傷道:“敏娘與二房的關係除了婚約之事不好提,孫老爺生前同先翁生前情比手足之事倒是無需瞞着。她要強,當年怕也存了怨氣,這些年纔對二房避而遠之。爲尊者諱,當年的事,我做媳婦的也不好評說……只是爲了此事,先翁一直到死都不肯原諒先姑,直到嚥氣前還說對不起敏娘。先姑也不是不悔,否則也不會先翁走了幾個月就鬱鬱而終。”

當年孫氏婚配之事,本就是族長太爺得了京城二房三太爺託付一手包辦,自是曉得其中緣由。

說起來,不好計較對錯,只能說孫氏與二房無緣。

孫敏是浙南巨賈孫夢生老生女,又是獨女。孫敏十來歲時,孫夢生已經年逾花甲,髮妻已喪,便想要將這個女兒託付給至交老友三太爺。一是因與三太爺的交情深,捨得將萬貫家財都做了嫁妝,而不是便宜旁人;二是孫家後繼無人,將女兒嫁到外頭怕自己故去後後女兒吃虧。

三太爺與孫老爺淵源頗深,向來視其爲兄長,自是願意結爲姻親,兩人就定下婚約。

因孫家到底是商家,又無女性長輩在堂,孫敏就被送到京城,就被三太爺接進二房教養。

孫老爺因年老體力不支,漸漸結束了南邊生意,開始在直隸置產,就等着孫氏及笄嫁女。

三老太太出仕宦之家,書香之族,死活看不上商戶出身的孫敏。對於丈夫私自給次子定下婚約,大爲不滿。即便孫敏被接進二房,也沒有得三老太太所喜。

三太爺接孫氏到家裡,本是爲了讓三老太太親自教導孫敏,可三老太太不聞不問,一應事務都推給已經進門長媳。於是,孫敏便由徐氏帶大。

等到孫敏及笄,二老爺十六歲,已經中舉,且在讀書天分上,比大老爺更勝一籌。

三老太太偏着次子,不願他以後失了妻族助力,便私下與國子監祭酒家交換庚帖,給二老爺聘了自己外甥女。

三太爺知曉,自是勃然大怒,自然要退了祭酒家親事。

三老太太爲了次子前程,以死相逼,就是不肯退親,鬧得三太爺寫下休書,夫妻兩個眼看就要決裂。

二老爺雖也覺得三老太太不承認沈孫兩家婚約,給自己另定親事背信棄義,可到底是自己生母,又是拳拳愛子之心,總不能看着父母反目,便去孫家負荊請罪。

孫老爺知曉此事,去了二房,勸了三太爺一番,隨後兩家取消親事,孫敏也被接了出來。

三老太太本想要認孫敏爲女兒,添些嫁妝,與她再說一門親事,被三太爺爺罵了一頓,此事不了了之。

三太爺打聽了松江族中子弟一番後,便親自往松江寫了信過來,託族長太爺做媒,將孫氏說給了四房沈源。

等到孫敏出嫁,三太爺雖沒有親自陪着孫老爺南下,長子又是職官不得輕離,卻將長媳派了出來爲孫敏打點出嫁事宜。孫敏的陪嫁,多是徐氏一手操辦。

孫老爺本已定好在京中養老,又因年近古稀,福地都已經選好,就與三太爺福地相鄰,之前這幾年同二房也是通家走動。發生了這樣事後,他雖沒有與三太爺反目,到底有些惱三老太太與二老爺作爲,便又回到南邊。

直到去世後,孫老爺讓人將靈柩送到京城安葬。直隸留下的產業,並沒有留給女兒,雖沒直接贈給三太爺,卻點名饋贈給徐氏,以酬謝她當年對女兒的教養與照看。

這份饋贈雖豐厚,徐氏並不肯收。她教養孫氏幾年,不過是受三太爺吩咐行事,並不覺得自己當受這麼份大禮。況且孫老爺有親女在,這些本當留給孫氏。

三太爺卻叫長媳收下,提及孫老爺無嗣,孫氏遠嫁,日後祭祀之事照看不到,就交給長子長媳。

這萬貫家財贈下,總不會只爲了有人掃墓?

徐氏便猜到孫老爺在京中置辦這些產業,本就是打算以嫁妝的名義贈與沈家。兩家親事雖生變,可孫老爺還是沒有改變初衷,這才另行給孫氏置辦嫁產,京中產業依舊託付給三太爺打理。之所以指名給自己,應是對老太太與二老爺前事不滿。

這份饋贈明着是給自己,實際是給贈與沈家的,徐氏便要歸入公衆,又被三太爺攔下,只叫她以後多照拂病弱的三老爺。對於二老爺,則是提也沒提。

三太爺雖收回休書,可同三老太太夫妻情分也到頭;就是對於二老爺,也感到失望。

三老太太二次給兒子訂婚不對,老兩口也是爲此事鬧得不可開交,可二老爺的選擇不是一個。他可以去跪求孫老爺,也可以去跪求親姨父、親姨母。

且不說婚約本就有個先來後到,只說孫家是老父弱女,旁親無依纔將女兒託付給沈家,孫氏又在沈家生活了四、五年;而祭酒家小姐,父親清貴,母家有靠,兩家定親之事又沒有傳開,即便退了這門親事,也能找到其他好人家。二老爺本該去祭酒家請罪,取回庚帖,而不是去孫家。

要是二老爺情急之下,一時不周全還不算可恨。偏生他去孫老爺家前,曾被大老爺所阻,卻依舊執意去了孫家。

不管二老爺是因青梅竹馬與嫡親姨表妹早生情愫,還是同三老太太一樣覺得娶了孫氏就失了妻族臂助,或是覺得得罪一年老無親族商賈要比得罪祭酒家後果輕,這樣選擇都失了道義。

爲這個緣故,二老爺一成親,三太爺就分了家,將二老爺夫婦分了出去。三老太太出面攔着,也沒有攔下。

二房三兄弟,本不是住在一起的,原本只有大老爺與三老爺共居。

直到三太爺故去,長房又無子,三老太太才叫二老爺一家回來盡孝,兄弟三房才又住到一塊。

後來三老太太故去,可三老爺病弱,即便成親,一直依附長兄。大老爺不放心小弟單過,就沒有提分居之事,三兄弟就這樣分產不分家的過日子。

徐氏這些年,始終惦記着孫氏,不過孫氏不肯主動與京中聯繫,京中能打探到的,都是她日子過的很好的消息。二房也不好太打擾她,畢竟她在二房教養數年之事,在京中不是秘密,要是兩家早有婚約的事情泄露到松江,爲難的還是孫氏。

誰會想到得到她確切音信時,她已經過世了。

想到這裡,徐氏唯有苦笑。

隨着孫氏遺書送進京的,還有十萬兩銀子莊票。她將兒子託孤給徐氏,請徐氏日後照拂沈瑞,等沈瑞日後成家立業,分家另過後,用這些銀子幫襯一二。二房大老爺無子、三老爺也無子,可孫氏都不曾開口問及嗣子之事,顯然是不願沾二房便宜,牽扯太深。

徐氏雖不知內情,可孫氏臨死之前將嫁妝變賣,將兒子託孤給旁人,而不是丈夫、婆母,可見防的不是後婦,還有丈夫、婆母。沈瑞是唯一嫡子,孫氏卻連分家另過都提及,顯然另有安排。

徐氏便與丈夫商議,想要接沈瑞進京。畢竟一個九歲大的孩子,沒了親孃,也叫人不放心。

大老爺想的卻周全,沈瑞有生父親祖母在,沒有旁人養育的道理。最好的法子,就是以過繼的名義,將他從松江接出來。大老爺這裡嫡房嫡支,有沈珞這個親侄兒在,不方便過繼嗣子;記在三老爺名下,卻是正合適。

京城二房家產,大頭本就是孫老爺當年饋贈。將當年所得,回贈到孫老爺外孫上,也是應有之意。

這夫妻兩個都是厚道人,便作此打算,並且使人南下弔祭。

待得了消息,曉得沈瑞遭遇時,夫妻兩個義憤填膺,不過因由沈理照看,並沒有急着提過繼之事。沈瑞身爲人子,爲生母守孝三年,是人子之責。

三老爺夫婦那裡,徐氏也打好了招呼,只暫時瞞着二老爺夫婦。

之前兄弟三人已經默認了沈珞日後兼祧,如今多出了沈瑞過繼三房,不曉得二老爺夫婦會如何反應。與其爲了此事,讓大家都不痛快,還不如“先斬後奏”成了事再說。

畢竟兄弟三人早已分家,長房與三房的產業都是自己的,別說是三老爺過繼嗣子,就是的大老爺要過繼,二老爺夫婦也無權攔着。

誰會想到,就在沈瑞即將出孝,大老爺夫婦正打算安排人南下打理過繼之事,沈珞在重陽節出遊時墜馬而亡。

二房血脈斷絕,傷心的何止是二老爺夫婦。

大老爺這些年親自教養侄兒,視若親子,跟着大病一場。

徐氏也不好受,一邊要照看丈夫,一邊還要去妹妹家安慰外甥女。沈珞雖沒有成親,可已經訂下親事,訂的就是徐氏幼妹所出嫡長女。

不想二太太魔怔了,一口咬定何家小姐命硬剋夫,連徐氏都給埋怨上。還鬧到何家去,逼着何家小姐死殉。何家小姐上了吊,要不是被家人攔下,早就香消玉殞。

徐氏氣惱得不行,可也曉得二太太傷心子亡,失了心智,與她計較也無益。

不過二太太這個情景,過繼沈瑞之事倒是不好就提。否則以她的想法,要是曉得長房三房早定好過繼之事,說不定又將沈珞的意外歸咎到沈瑞身上。

而沈瑞到底是如先前打算的過繼到三老爺名下,還是過繼到長房名下,夫妻兩人開始有些拿不定主意。即便欠孫家人情,可要是沈瑞是個不成材的,他們也不會讓沈瑞到長房。即便是小宗宗子,也需要支撐門戶,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血脈單薄的教訓丨也讓大老爺夫婦警醒。

沈珞已經十八歲,得了舉人功名,眼看娶親生子,一個意外就沒了;要是再守着一根獨苗,那二房依舊是隨時有血脈斷絕之險。

可三房都過繼人選,要是小一輩兄弟不能齊心,那二房也難免敗落。到底是過繼一個嗣子兼祧,還是過繼三人,夫妻兩個始終猶豫不定。

可沈瑞已經出孝,接他進京的事情不能再拖,便有了徐氏南下“省親”之行。

今日徐氏帶了幾個外甥,過來松江,並非偶遇起意,而是專程來此……

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第十八章 前塵影事(三)第四百零二章 管中窺豹(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頂門立戶(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往哀來(三)第七十三章 人心不足(六)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第五十七章玉軟花柔(三)第687章 朱闕牙璋(五)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643章 星河明淡(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五十五章玉軟花柔(一)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脈香菸(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鳥知還(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一)第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三百零七章 種因收果(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五百四十章 嫌隙漸生(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添油熾薪(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十一章 靈前孝子(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蕭牆(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十四章 靈前孝子(七)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654章 田月桑時(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第六百零六章 鳳凰于飛(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695章 克紹箕裘(五)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血淚盈襟(一)第698章 克紹箕裘(八)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窺豹(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九十三章有女懷春(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與人爲善(四)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順水行舟(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舉首(四)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六百零二章 鳳凰于飛(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四百九十八章 別有用心(三)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一百四十二章萬象更新(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舉首(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
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第十八章 前塵影事(三)第四百零二章 管中窺豹(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頂門立戶(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往哀來(三)第七十三章 人心不足(六)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七十七章 過路財神(四)第五十七章玉軟花柔(三)第687章 朱闕牙璋(五)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643章 星河明淡(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五十五章玉軟花柔(一)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脈香菸(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鳥知還(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一)第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三百零七章 種因收果(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五百四十章 嫌隙漸生(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添油熾薪(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十一章 靈前孝子(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蕭牆(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十四章 靈前孝子(七)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654章 田月桑時(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第六百零六章 鳳凰于飛(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695章 克紹箕裘(五)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血淚盈襟(一)第698章 克紹箕裘(八)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窺豹(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九十三章有女懷春(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與人爲善(四)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順水行舟(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舉首(四)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六百零二章 鳳凰于飛(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四百九十八章 別有用心(三)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一百四十二章萬象更新(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舉首(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