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

客棧後院圈樓,賀陸氏房裡,賀陸氏等人也正在說起沈瑞。

”沈瑞你也見了,覺得那孩子如何?”賀陸氏吃了一口茶問道。

賀北盛想了想,道:“還算懂事,只是不知是否孫氏生前護得太好,有些清高不知世事。“

“咦?”賀陸氏有些意外:“這話怎說?莫非他對你不敬?”

難道那孩子在自己面前作僞?在旁邊面前又是另外一番模樣?一個才十歲大的孩子,有這樣的心計?

賀北盛訕訕道:“兒子去叫沈瑞時,那師生兩個正說話,無意在門外聽了幾句……二哥那件事,王先生好像也知道,還問沈瑞今日學習分心是不是因見了賀家人的緣故。沈瑞回說賀家人與他不相干,他是琢磨爲何王先生沒有按照昨日的順序教學。”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那個王先生倒是不俗,不過是《論語》初講,也能講得既淺白易懂,亦發人深省。”

賀陸氏聞言,木着臉道:“他不是清高不知世事,不曉得那織廠價值萬金方對賀家沒怨言:而是立下讀書志向,專心攻讀纔將其他的都不放在心上……”說道這裡,神色越發難看道:“你那好二哥,當自己佔了大便宜,還不知道丟人丟到京裡去,連你大哥都跟着沒臉……他真當沈家怵了賀家纔不爲沈家四房出頭,說到底不過是爲了替沈家那幾房遮掩醜事。沈家人寧願吃虧,也不肯壞了家族名聲,你二哥跟沈家比已是落了下乘。他經營家裡生意這幾年,越來越將銀子當回事,做人的道理反而不懂了……”

賀雲姐本坐在賀陸氏身邊,聽到這裡,抻着帕子,如坐鍼氈。長輩的不是,賀陸氏說得,她這個做侄女的卻不好聽着。

賀陸氏瞥了她一眼:“鳴蟬既買了點心回來,你回自己房吃點心去吧。”

賀雲姐起身,笑着應了,又對賀北盛福了福,方扶着養娘的胳膊回房間去了。

屋子裡除了賀家母子,就只剩下兩個十七、八歲的侍婢,其中一人對賀陸氏道:“茶水溫了,老太太可要換熱茶?”

賀陸氏點點頭,道:“去吧,你們取了熱水,再去雲姐屋子裡轉轉,看看安置得可還妥當。”

那婢子應了,端着茶盤,退了出去。

賀北盛有些不自在道:“娘是不是太小心,如意吉祥可是娘最當用的,不過是說雲姐的親事,何必這樣遮掩?”

賀陸氏嘆氣道:“若是談成了,自是無需瞞着哪個。如今事情未成,知曉的人自是越少越好。如意她們兩個雖是老實的,可總要放出去,要是哪一日無意說走了嘴,壞的可是雲姐名聲。”

賀北盛很是詫異:“他不過小小舉人之子,娘如此擡舉他,作甚沒成?”

賀陸氏將沈瑞那番立志讀書的話說了,賀北盛點頭道:“有個十四歲就中廩生的庶兄在前,沈瑞要是不放手一搏,還真的未必能趕上。”

他也是讀書人,走科舉仕途,對於沈瑞的選擇很是肯定,對於自己侄女被拒之事反而沒放在心上。畢竟不是正式做親,不過是提一句罷了。

他想到賀陸氏方纔的話:“娘提到京裡是怎回事?那王先生不是紹興府人氏麼,怎會同京城有關係?”

賀陸氏道:“他是禮部侍郎、辛丑科狀元王華長子。”

賀北盛聞言,不由張大嘴,半響方道:“這狀元莫非是不值錢了?怎一下子出來這些狀元,謝六哥是狀元郎,他岳父是狀元,這口中的‘世交’也是狀元。”

賀陸氏道:“狀元在松江府是百年難遇,大家自是覺得稀奇。擱在京城,三年一個,不算年老致仕,或是被貶到地方的,一口氣數上七個八個也不稀奇。這些人都是人中魁首,自是看不上尋常人,樂意與同自己差不離的人相交。王守仁不過二十幾歲,沈瑞說不得是他門下首徒,你二哥這件事又如何能瞞得了王家。”

賀北盛道:“事已至此,娘也莫要太惱。二哥固然不對,總也是爲了家裡。您又不是不知道,有四哥在前比着,二哥只是想要將家裡營生做的更好些。”

家家都有一筆難唸的經,想起自家早先的糟心事,賀陸氏無奈道:“何必與那下賤行子計較,沒得失了尊重。”

賀家已故老太爺本有五子,其中長子、次子、三子、五子是賀陸氏嫡出,四子賀平是外室子,雖入族譜,敘了兄弟排行,卻沒有隨兄弟取名。在江南一帶的仕宦人家,重嫡輕庶,賀家如此倒也不算稀奇。像沈家那樣,兒孫不拘嫡庶,皆一體讀書的,算是極厚道的人家。

賀老太爺雖有些憐惜庶子,可也沒有“抑嫡重庶”之心,便早早地讓賀平跟着家裡管事學做生意,想要將家中庶務交給他打理,給幾個嫡子做助力。在他看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嫡子們只需好生讀書,光耀門楣就好。

賀陸氏的看法卻與丈夫不同,她是當家太太,自是曉得銀錢的重要。讓一個庶孽掌控家裡所有銀錢,是她無法容忍的。即便賀平在經營上頗有天分,小小年紀,數年功夫,就將賀家長房公中產業增加了五成,可也只讓老太太越發忌憚。賀陸氏曉得,長此以往,即便賀平行的只是商賈事,可爲了銀錢的緣故,幾個兒子說不得也需看賀平臉色。

正好賀家次子賀南盛科舉失利,童子試中平,鄉試不過掉了個尾巴稍,會試兩次不第,深受打擊。而賀家三子苦讀毀了身體,中了舉人沒兩月就故去;三太太章氏毀哀過甚,不等丈夫出殯,也跟着去了。

賀陸氏因喪子之痛,便不肯再讓丈夫苦逼着兒孫讀書。

等到賀老太爺故去,賀陸氏便尋由子奪了賀平管事權,讓次子接受手家中庶務,一直至今。而那個賀平,因打小書讀的少,只會買賣營生,別無其他所長,既在松江無法立足,南下做行商去了。

賀雲姐屋子裡,賀雲姐一邊小口小口地吃着芸豆糕,一邊聽着鳴蟬與如意、吉祥說話。

養娘在旁,端了茶水道:“四姐少吃些,外頭的東西,嚐嚐鮮就行哩。”

賀雲姐笑了笑,吃盡手中的芸豆糕,便淨手吃茶。

等到如意吉祥回去,鳴蟬早已憋不住,小聲地同養娘與賀雲姐講起自己從五宣那裡“套”出來的話:“聽說瑞小哥讀書可用功哩,學寫字尤其又快又好。爲人又和氣,待人也好,不是那種嬌氣的人。禪院日子清苦,瑞小哥也從不曾叫苦。”

養娘在旁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是個懂事的,以後便不會委屈了四姐。”

賀雲姐苦笑道:“不過是一個孩子罷了,媽媽倒真當回事。且不可再提,若是叫人聽到可了不得。”

養娘道:“龍生龍鳳生鳳,單憑他是孫氏所出,這德行就不會歪了去。到底干係四姐終身大事,私下問兩句,不過是求個心安哩……”

且不說賀家衆人心思百轉,沈瑞這一行旅途勞乏,早已叫了熱水,梳洗安置,倒是一夜好眠。

次日,沈瑞醒來的很早。正如五宣昨晚跟他念叨的,即便昨晚燙了腳解了乏,隔了一晚起來依舊覺得小腿痠脹,行走之間使不上力,走路輕飄飄的。沈瑞曉得,這是昨天累着的緣故。只是曉得遠足總會有這個一個過程,加上他本不是十歲大的孩子,便默默咬牙忍了。

吃過早飯,四人離開客棧。至於陸家的人,因要趕往碼頭,早飯前賀北盛便過來與洪善禪師辭別,沈瑞併爲與他們打照面。

出了縣城,四人繼續沿着官道北上。

沈瑞走的有些勉強,同昨天的行走如風相比,他現下倒成了木偶人,只覺得腿腳都直了,使勁甩着胯,方能將步子邁出去。受他拖累,其他三人的速度也放緩下來。待走到中午,到一處鄉間茶水攤歇腳時,也不過走了八、九里路。

沈瑞有些不好意思,默默地就着茶水吃點心,心下已經打定主意,下午一定要加速,不能再拖累大家,否則趕不到下個縣城,說不得就要露宿鄉間。如今這二月天氣,乍暖還寒,可不是玩的。

沒想到不等歇完腳,五宣便拉着那茶攤老闆嘀咕了幾句,還遞過去一把銅錢,那老闆就樂呵呵地小跑着奔向不遠處一個小村子。

老闆怎跑了?

沈瑞望向五宣,五宣正吃着素雞,吞嚥下去,方道:“我託他去村裡尋騾車去了。”

沈瑞聞言,不由眼睛一亮:“要僱車?”

五宣擡頭看了看天色:“都晌午了,不僱車趕路今晚就要宿在外頭。”

沈瑞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旁邊的洪善禪師,小聲問五宣道:“都是我拖累大家,才耽擱了路程,會不會耽擱大師修行?”

五宣盯着沈瑞好幾眼,撲哧一笑道:“小哥不會以爲大師真就這麼一路用腳板子走到開封府吧?大師是學禪的,又不是苦行僧,作甚要那麼折騰自己?”

沈瑞睜大眼睛,難道是自己誤會?

那出門往千里之外,提前也不預備行船也不預備馬車的,所謂何故?難道就爲了先走上數十里,然後跑到隔壁縣城外再僱車?

五宣已經哈哈大笑:“小哥倒是真敢想,松江到開封府將兩千裡,一個來回就是三千多裡,走着去走着回來,可不是要累死個人。”

沈瑞抽了抽嘴角道:“不是五宣哥說大師每年都是走陸路去開封府……又說先生與五宣哥去應天府、來松江都是走路。”

王守仁與洪善禪師在旁,聽了這話,都面帶笑容地看着沈瑞。

五宣忍笑道:“是走路,不過走累了也僱車哩,或是搭便車。大哥沒專門叫人趕車跟着,不過是愛清靜,且行走隨意,遇到景緻好的地方,便要歇兩日。”

沈瑞聽了無語,相處了將近三月,多少知曉王守仁的秉性,有時候是講究禮數規矩,有時又顯得格外隨心所欲,這樣出遠門的方式確實是他能做出來的。他忍不住又看了洪善禪師一眼。人以類聚,物以羣分。洪善禪師去開封府的路是常走的,選擇陸路方式總不會是爲了看風景,這老和尚不會是暈船吧?

就聽王守仁道:“你勿要想東想西,不累走路,累了坐車,不是正應當,扯不到修行上去。若不是帶了我們這三個累贅,大師早就搭上便車哩。”

沈瑞明白過來,確實是自己想多了。王守仁是說行船走馬不解人生百味,並沒有說過大家要步行到底。

沈瑞不知道自己該失望,還是該鬆口氣,原本繃着的情緒,卻是舒緩下來。

這會兒功夫,茶攤老闆已經小跑着回來,對五宣躬身道:“這位小哥,我們莊裡就一家有騾車,可車把式說這個時候縣城,往返七十多裡,牲口受累,還要耽擱大半日莊稼活,這拋費最少要八十錢。”說到這裡,又指了指身後跟着過來的半大少年道:“這是車把式家大小子。要是小哥覺得這個價錢還中,他便回去交車把式套車。若是覺得貴哩,就在茶攤再等等看,說不得有過路的馬車。”

五宣道:“八十文就八十文,想來你們莊戶人家不指望這個做營生,總不會糊弄人。”說着,從褡褳裡摸出一串錢,數出四十枚來,遞給那茶攤老闆道:“這裡是四十文,算作定金,餘下那些,到了地方再結。”

那茶攤老闆接了銅錢,轉給那少年,打發他去叫車。

五宣又結茶水錢,茶攤老闆忙擺擺手:“方纔收了小哥二十八文錢,已是超了茶水錢,可不敢再收。”

五宣笑道:“那是勞煩大叔跑請大叔吃點心的,一筆是一筆哩。”說話之間,到底是將二十文茶水費留下。

沈瑞見他手上還剩下半串銅錢,接過去瞧了。一串錢是一百文,剛用去六十枚,還剩下四十文,託在手心中,亦是沉甸甸的,大小倒是比他後世見得永樂錢要大一圈。

王守仁見他若有所思模樣,不由好笑道:“不過是錢,這般盯着琢磨甚?可見是頭一回見這個,多少人摸過了,滿是銅臭,倒是不嫌髒。”

沈瑞擡頭道:“先生,聽說弘治錢比永樂錢重?這是爲甚,是因銅礦開多了麼?”

王守仁沒想到他會問這個問題,先是一愣,隨即搖頭道:“不是銅多了,反而是銅不足的緣故。這裡頭摻多了鐵錫,個頭大不少,這才重了。”

五宣在旁道:“大哥,銅少了就少放銅,怎這錢反而還重?要是每枚銅錢少放些銅,這揹着錢出門也能輕省,省的銀子換錢有拋費哩。”

王守仁看着沈瑞道:“爲甚反而做大了,瑞哥答答看。”

沈瑞取出一枚銅錢,翻看兩遭,道:“是不是怕做得太小,錢脆了,容易損壞?”

鐵的密度比銅小,錫就更輕了,要是還做成原來的個頭,銅錢的分量會輕不少。可要是銅的比例過小,銅錢缺少柔韌性,極容易損壞。

王守仁讚賞道:“難爲你能想到這些,確實如此。本朝太祖爺出身釋門,百姓多禮佛,民間銅佛器爲歷朝之冠;加上國家法制,對官宦庶民之家的金銀器有諸多限制,用到銅器的地方越來越多。今上繼位前,民間多有銅商,收了銅錢鑄銅器,屢禁不止。直到今上發行弘治通寶,減少了銅的比分,又添加了其他難煉的東西,方打破了那些銅商的算盤。”

正說話間,車把式已經趕了騾車過來,那個半大少年也在。

臉上車把式父子,騾車上加起來總共六個人,三個是少年,沈瑞等人的行囊又輕便,那頭青口騾子很是輕鬆地拉着馬車,順着官道往北行去。

因車上有老有小,車把式將騾車趕得儘量平穩。饒是如此,這時的官道畢竟是土路,這其中的顛簸不是一星半點。沈瑞來到大明,頭一回做馬車,只覺得胃裡翻滾,面色雪白。

他有些明白王守仁趕長途時爲甚那般選擇了,走走停停換罷,總能緩口氣,要是一直做馬車,可不是一般人能消受的。

五宣見他神色不對,忙從荷包裡掏出一顆乾梅子塞到他口中:“城外的路就是這樣顛簸,且忍忍。”

車把式本就愛惜牲口,馬鞭只做擺設,並不催促騾子,見沈瑞不舒坦,就更是放緩了速度。

沈瑞連含了幾枚乾梅子,只覺得口齒生津,胃裡纔算安生下去,問五宣道:“坐馬車那樣難受,作甚不騎馬出門?”

五宣道:“馬是大牲口,得專人照料。在城裡代步還罷,若是出遠門,牲口水土不服怎辦?”

沈瑞問道:“那先生往返京城與餘姚,怎麼辦?”

五宣瞥了他一眼道:“這還用問,運河水路那麼方便,自是乘船哩。”

饒是騾車已經慢得令人髮指,不比人走路快多少,可畢竟是短途,三十多裡的路一個時辰出頭便到。車把式沒有進城,與五宣結清剩下車錢,便帶了兒子掉頭回。

沈瑞隨着王守仁等人進城,沒走多遠,便見不遠處跪着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姑娘,旁邊放着一個草蓆,草蓆下露出兩隻腳來。

賣身葬父?

沈瑞看了看王守仁,又望向五宣。五宣不是王家家生子,是在幼年流落街頭時被王守仁祖父王倫老爺子遇到的……

*

點推比100比1,望族的成績實在令人汗顏……懇求幾張推薦票。

昨天用了整整一瓶雷達殺蟲劑,將所有的屋子都給密封了。等回來時,差點將小九也給薰到,咳了半晚上。不過還好,昨晚總算不見蚊子了,幸福。

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雙喜臨門(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九十六章 名士風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變將生 (二)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一章 歲暮天寒(一)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金榜題名(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二十七章 浮雲富貴(一)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一百六十章 夙世冤家(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紅衣使者(二)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四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時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雀在後(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舉首(二)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五百七十章 人心鬼蜮(八)(二合一)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四百五十四章 金榜題名(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695章 克紹箕裘(五)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高水長(二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姓之好(三)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雲路始(二)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窺豹(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662章 向海而生(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五百零七章 廬山真面(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五百零四章 順藤摸瓜(四)
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雙喜臨門(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九十六章 名士風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變將生 (二)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一章 歲暮天寒(一)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金榜題名(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二十七章 浮雲富貴(一)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一百六十章 夙世冤家(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紅衣使者(二)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四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時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雀在後(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舉首(二)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五百七十章 人心鬼蜮(八)(二合一)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四百五十四章 金榜題名(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鶺鴒在原(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695章 克紹箕裘(五)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高水長(二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姓之好(三)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雲路始(二)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窺豹(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662章 向海而生(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五百零七章 廬山真面(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五百零四章 順藤摸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