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金榜題名(五)

從榜單出來,沈瑾大登科,成爲萬人矚目的中心。

三月十八,上御奉天殿賜沈瑾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文武羣臣行慶賀禮;三月十九,上賜進士恩榮宴於禮部,太師英國公張懋主宴,賜狀元沈瑾朝服冠帶及諸進士寶鈔;三月二十二,狀元沈瑾率諸進士上表謝恩;三月二十三,狀元沈瑾率諸進士詣先師孔子廟,行釋菜禮。

到三月二十六日,翰林院庶常考試結果出來,吏部也開始正式安排新進士,第一甲進士沈瑾爲翰林院修撰,顧鼎臣、謝丕爲編修,第二甲、三甲等分撥各衙門辦事,進士崔銑、嚴嵩、湛若水、倪宗正、陸深、翟鑾、邵天和、徐縉、張九敘、蔡潮、林文迪、安邦、炅、蔡天祛、胡鐸、高、馬卿、劉寓生、安磐、穆孔暉、李艾、王韋、趙中道、黃如金、閔楷、傅元、孫紹先、易舒誥、方獻科、張邦奇爲翰林院庶吉士。

至此,乙丑年春闈正式告一段落,新進士的前程也初步有了着落。

在庶吉士名單中看到嚴嵩之名,沈瑞並不意外;因有徐氏的話在前,沒有看到魏校之名,沈瑞也不吃驚,只是趕到惋惜。畢竟魏校殿試成績二甲第九,名次實在不低,又是弱冠年紀,正是庶吉士的優選。

至於徐氏之前所擔心的,魏校是徐有貞外孫身份的影響,沈瑞聽了是聽了,心中卻有些不以爲然。徐有貞都去世幾十年,皇帝都換了三茬,誰還會去抓着幾十年前的事不放。徐氏不過是關心則亂,還真是到不了那個地步,否則宮裡早就禁着東宮與沈瑞的往來。

魏校被分到刑部,做了“觀政進士”。

同旁人的嘆惋相比,魏校並無太大反應。

就算是來沈家,也沒有在徐氏面前抱怨什麼,只隨意道:“如此正好,讀了這麼多年書,想是真的再讀三年豈不是讓人頭疼……”

沈瑞坐在對面陪客,看得出魏校的神情半點不勉強,他是真的這樣想。

徐氏只能安慰道:“各有各的好處,且看以後吧。”

魏校猶豫了一下道:“有件事,倒是真想要麻煩姨母……”

徐氏嗔怪道:“作甚這樣外道,什麼麻煩不麻煩的?你爹孃離得遠,有事不找我這個姨母還找旁人去不成?”

就算魏校不開口,徐氏也會護着這個外甥。翰林院庶常考試那邊插不上手,魏校的名次留京不是難事,可留在六部哪個衙門區別確實很大。

新進士進六部“觀政”的時間是半年,魏校雖沒有正式授官,可已經是可以支俸。因爲他是二甲進士,開始按照從七品支俸,等到“觀政”結束,內在除主事,在外除知州。主事是正六品,知州是從五品,對比三甲進士外授的正七品知縣、評事、博士、推官,從七品的中書、正八品行人,二甲進士仕途起點非常高。

對比三鼎甲從六品編撰、正七品的編修,二甲進士的品級還要高些,可大明朝官場慣例,“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三鼎甲與入了翰林院讀書的庶吉士有機會入閣,其他進士仕途的終點就是一部尚書了。

雖說二甲進士外放是從五品,比留京做主事要高一級,可京官金貴,不是地方官所能比的。

要是能留到吏部、戶部這樣的衙門,主事也是熱缺,資歷熬滿,升了本部郎中,前途更是大好。要是去了工部、刑部這樣的衙門,就差了一層。

沈滄雖病故,沈家這半年是沉寂了些,不過以沈家在官場上的關係,想要給魏校謀個熱門主事並不算難事。

不想,魏校開口並不是求留在京城,而是想要往南京去。

徐氏皺眉道:“南京?你怎麼會想着去南京做官?”

南京雖也設六部,可那是養老的地界,只有不得意的京官纔過去養老,魏校一個春風得意的新科進士去哪裡做什麼?

魏校道:“姨母,甥兒實不耐京城氣候,冬日酷寒,春日風沙於燥,讓人喘不上氣來。甥兒想要求外任,可朝廷制度,除了教職許就近任職外,其他官員按照‘南北對調,的規矩外任,甥兒就算外放,也只能在北面做官,與留京並無太大區別;想要回南邊做官,只有去南京六部。”

徐氏搖頭道:“畢竟是關係你日後前程,怎麼能如此輕率?離吏部派官還有半年,你還是往家裡去信,跟你爹孃商量商量。”

魏校笑道:“姨母放心,甥兒豈是那等任性的?早在去歲北上前,我就與二老商議過了,要是僥倖春闈得中,就回南京任職,二老也點頭了……南京六部雖是不如京城六部機會多,可勝在離家近,也能接父母到身邊孝敬。”

徐氏知曉這個外甥,雖有些才子的傲氣,可並不是信口開河之人,既是這樣說了,就是真的與父母商量過來。

魏家父母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算突兀,都說“千里做官爲的吃穿”,可魏家是蘇州大戶,家資富饒,並不缺金少銀,魏家父母與魏校本人的功利之心就弱了許多。或許在魏家父母與魏校眼中,中了進士,換了門楣,就心滿意足,沒必要骨肉離散去掙上。

眼見魏笑眼巴巴,滿臉期待,徐氏哭笑不得道:“以你殿試成績,想要留京不是難事,想要出京還真的使人打聲招呼。罷了,罷了,我應了你。左右還有幾個月的功夫的,也不用急着現下就找人。你先在京城住上半年,要是改了主意,還來得及。”

魏校起身作揖:“那此事就拜託給姨母了。”

徐氏道:“若是別的衙門還罷了,戶部與刑部這兩處你姨丈在世時都待過,有不少熟人在,改日讓三老爺帶你去各處拜拜。”

魏校雖有幾分才子的清高,卻不迂腐,笑道:“那倒是就要勞煩沈三叔了

從正房出來,魏校停下道:“恆雲,沈狀元今天搬家,明日是喬遷宴,你可送了禮過去?”

沈瑞在守孝,肯定是不能出門宴飲的,可沈瑾到底是沈瑞的本生兄長,要是慢待了,也容易引人非議。

沈瑞早叫管家準備了一份禮,打發長壽送過去。

只是沈滄生前過繼嗣子,本是沈家家務,只有與沈家相關的幾戶人家關注;如今沈瑾高中狀元,不僅自己萬衆矚目,連沈瑞這個出繼了的弟弟都被人重新提起。

這世上,真心稱讚別人的少,嫉妒貶低旁人的多。

沈瑾“記嫡”的身份被擡出來,嫡母親生子卻出繼,成了沈瑾“心機深”的結果。在傳言中,沈瑞就成了被庶兄迫害排擠出家門的小可憐。

沈瑾這個新出爐的狀元,也因這個緣故,人品引得外界質疑。

魏校弘治十三年冬曾隨徐氏去松江,對於沈家四房的家事也聽個七七八八,知曉沈瑞確實吃過苦頭,沈瑾並不是全然無辜,可要說沈瑾是“罪魁禍首”也過了,畢竟沈瑾當時不過十三、四歲的少年,上面有兩層長輩,家事還輪不到他做主。至於沈瑞過繼之事,更是徐氏做主,哪裡輪得着沈瑾用心思?

沈瑞雖不曾出門,可前兩日楊仲言來過,因此也聽過這個傳聞,並沒有放在心上。就跟後世網絡名人被人肉似的,消息都是似是而非,這個程度的猜測,並不能對沈瑾本人產生什麼真正的影響。

要說今年新進士的八卦,並不止狀元沈瑾這一則,榜樣顧鼎臣的出身也被士人“詬病”。

沈瑾是松江沈家子弟,正經的書香門第出身,只曾祖是白身,父祖都有功名在身;顧鼎臣雖也是民籍,可生父是雜貨店老闆,行商賈事,年過五十後與鋪子裡的婢子私通生下顧鼎臣,且被嫡母不容,一直養在外宅,直到童子試前才認祖歸宗。

沈瑾的“不堪”是外頭的猜測,顧鼎臣的出身有瑕卻是實打實的,外頭自然非議顧鼎臣的多些。

同狀元、榜眼比起來,謝丕這個探花就顯得“根正苗紅”,不大好挑剔。

不過文人矯情,“雞蛋裡挑骨頭”的事也不是太難,謝丕“嗣子”的身份就被拿出來說嘴。

謝丕剛出生時,就由謝家祖父做主,將他過繼給早逝的二叔謝選爲嗣,從禮法規矩上講,謝丕已經不是謝閣老與徐夫人的兒子,而是兩人的侄子。可謝丕生在京城,長在京城,一直在本生父母身邊,除了年節祭禮,多了一重之外,自然與其他兄弟無異。對於在原籍守節的嗣母,也談不上孝敬不孝敬,這就成了謝丕輕慢嗣父母、不孝的證據。

又因謝丕是弘治十四年解元,弘治十五年春闈,沒有下場,旁人就說他眼高於頂,非狀元不取,這次失利後嫉妒狀元、榜眼,才推波助瀾詆譭兩位。

傳來傳去,越發真真的似的,卻不想想謝家既有位閣老在,也不能知天下事,沈瑾、顧鼎臣的身世被人說的這樣仔細,非松江、蘇州籍士子不能,其他人想挖也得過段日子。

想起這些八卦,沈瑞雖只是旁觀者,不禁心有餘悸道:“都說一舉成名天下聞,可這三鼎甲也不是好做的,跟撥皮似的,讓人無所遁形。”

沈瑞並不在局中,只被這股風掃到,都覺得難熬,沈瑾他們在局中,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魏校也帶了幾分後怕道:“可不是正如此,鼎甲也不是那麼好做的,口舌吃人不外如是……不過歷來只有三鼎甲能被人拿出說嘴,不遭人嫉是庸才,就是旁人像被人這樣挑剔也不得,忍一忍等到下一科春闈就時過境遷……”

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紅衣使者(三)第一章 歲暮天寒(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薈萃一堂(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心鬼蜮(五)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一百九十五章 利之所在(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貞元會合(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端倪可察(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第五百四十七 明鏡高懸(四)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端倪可察(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漸生嫌隙(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頭角崢嶸(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姓之好(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心鬼蜮(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五十七章玉軟花柔(三)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頭角崢嶸(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抽絲剝繭(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風洗塵(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較長絜短(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元復始(三)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多方角力(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樂往哀來(四)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二百零九章 如意算盤(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自作自受(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羣分(六)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針暗渡(三)第二百八十章 雙桂聯芳(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桂聯芳(四)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二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崩地陷(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歸去來兮(五)第五十六章玉軟花柔(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十八章 前塵影事(三)第684章 朱闕牙璋(二)第十一章 靈前孝子(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威難測(四)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
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紅衣使者(三)第一章 歲暮天寒(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薈萃一堂(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心鬼蜮(五)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一百九十五章 利之所在(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貞元會合(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端倪可察(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第五百四十七 明鏡高懸(四)第680章 覆手爲雨(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端倪可察(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漸生嫌隙(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頭角崢嶸(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姓之好(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心鬼蜮(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五十七章玉軟花柔(三)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頭角崢嶸(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抽絲剝繭(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風洗塵(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較長絜短(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元復始(三)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二百六十章 風雲際會(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多方角力(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樂往哀來(四)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二百零九章 如意算盤(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四百八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自作自受(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羣分(六)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針暗渡(三)第二百八十章 雙桂聯芳(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桂聯芳(四)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二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崩地陷(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歸去來兮(五)第五十六章玉軟花柔(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長(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十八章 前塵影事(三)第684章 朱闕牙璋(二)第十一章 靈前孝子(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威難測(四)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