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鳳凰于飛(一)

賀老太太於都察院門前吞金的故事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在京城沸沸揚揚傳了小半個月,直到涉案人斬首的斬首、凌遲的凌遲、流放籍沒爲奴等皆處置完畢,仍不斷有御史在上折時提起。

如沈瑞所料,作爲苦主的沈家,有三個有功名的子弟被刑訊致殘致死,凡科舉正途出身的御史都不可能攻訐這樣的沈家,所以賀老太太這件事最終影響到的只是王守仁。

儘管案子塵埃落定,但御史本就是“風聞奏事”,各種彈劾王守仁的摺子依舊堆滿小皇帝的案頭。

小皇帝照舊一眼不看,統統留中,也不肯放棄王華入內閣、王守仁入通政司的想法。

而內閣就以“唯恐民意沸騰”爲由,拖着不應。

朝上吵得熱鬧,處於輿論漩渦的王守仁卻是安之若素,沈瑞登門拜訪時,他這位老師正一身半舊家常道袍,抱着兒子手把手教其寫字。

見沈瑞隨着長安進了書房,王守仁撂下筆,笑着擺手讓他免禮入座,才道:“叫你閉門不出,到底還是跑出來了。”說話間把兒子交給長安領出去。

沈瑞笑道:“這不是案子都結了麼,因想念老師,這才趕緊來了。老師既然讓我進門,想來也是無妨的。”

說着又端詳起王守仁來,見他比先前黑瘦了不少,但卻神采奕奕,那精氣神絕非從前可比,不由暗贊,戰神果然是適合待在沙場,口中卻仍道:“老師清減了。”

王守仁瞪他道:“做什麼小兒女之態。”

沈瑞尷尬的摸摸鼻子,道:“弟子也是有感而發。”

王守仁哼笑道:“你倒是比九月裡白胖了不少,不知是不是怠於功課緣故。”倒是上來就要考較他一番。

沈瑞也是習慣了,前兩日去拜見岳家,別說岳父大人考較,就是大舅哥也拉他做了兩篇時文。

沈瑞明白他們急於希望他入仕的心理,他自己也不是半點不着急的,這一科,無路如何也要中的,因爲,壽哥真可能沒有耐心等他三年。

而且,馬上就是劉瑾主政的幾年了,他沒想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什麼的,他只希望有自己在小皇帝身邊,能夠如王華、王守仁這樣的官員說上幾句好話,許讓他們免於被迫害。

此次沈瑞來王家也是帶了近來習作的,便恭恭敬敬交了上去,又拿了一旁早準備好的紙筆默了一篇經典時文。

王守仁看罷文章,又看字,點頭道:“不錯,功課沒落下,頗有進益。字還需好好練練,寫得急了,要穩。”

沈瑞笑着謝過老師,才道:“最近一個月我二叔閒賦在家,也指點了我功課。”

王守仁挑了挑眉,又搖頭一笑,道:“到底是多年的翰林,又是國子監祭酒,倒也是你的福氣。”

沈瑞知王守仁也曉得了先前發生的事,這麼說已經是顧及他這個弟子的面子,十分委婉了。

要知道他年後去拜見岳父楊廷和,也被誇了文章有進益,當他提起二叔幫着指點時,楊廷和可是毫不客氣道:“倒是做了件明白事。只盼他日後不要再犯糊塗。”

沈洲這一污點,其實也或多或少連累了所有沈家子弟的名聲,楊廷和如何能忍自家前途無量的好女婿無辜受累。

沈瑞也不好替沈洲辯駁什麼,況且,沈洲這次納進士之女爲妾委實是太蠢了些,也不怪人說他糊塗。

考較完功課,師徒兩個才真正談起了太湖用兵諸事。

大明的兵力如何,沈瑞心裡也是有數的,而王守仁也直言道:“軍紀鬆弛,武備空虛。”

不過到底是王守仁掌兵,總有那化腐朽爲神奇的能力,他簡要將幾場主要戰役說與沈瑞聽,講到激烈之處,仍聽得沈瑞心潮澎湃,陡升萬丈豪情,恨不得棄筆從戎,也在沙場上這樣馳騁一番。

“太湖水兵確實是人精心操練過的,虧得時日尚短,還不成氣候,且斷了他們的補給,才最終一舉拿下。”王守仁道,“也虧得是王尚書坐鎮,又親自過問各項調度。”

他口中所說的王尚書是南京兵部尚書王軾,“當初聽人說起貴州平叛對他推崇備至,他此次與他交道,果然用兵如神。可惜了老大人上了年紀,近年來身子舊傷頻發,曾幾次上折致仕。”

沈瑞也默默嘆氣,通常來說南京都是給人養老的地方,把這樣一位人物放在南京真是可惜了,且聽老師的意思,老大人只怕也是在這位置上呆不了幾年了。

想到之後劉六劉七造反、寧王造反,沈瑞深深嘆了口氣,不知道這位王軾大人致仕後,南京兵卒與叛軍可有一戰之力,是否如歷史上一般……

他思忖間就忍不住問出聲來,“依老師所見,若是南京練兵……”

王守仁臉上因提到武事兒煥發的光彩漸漸暗淡下去,他沉默片刻,方道:“如今朝廷內庫空虛,也是沒奈何。天災不斷,又有韃靼叩邊……”

沈瑞抿了抿脣道:“天子原是有意在太湖養一支朝廷的水軍,以防寧藩。若是將來操練得好了,抑或能出海?”

王守仁愣了愣,隨即便搖頭道:“你莫非想的是海貿?你想得簡單了。防寧藩可行,出海談何容易。江船海船本就不同,而海上難辨方向,需有海圖,還得成手領路。太宗年間的海圖早就遺失的遺失,被毀的被毀,想重現當年三保太監當年盛況,難。”

沈瑞苦笑道:“因着沒銀子,纔想着出海貿易獲利,可沒銀子又置不下船,如何出海?真是個死結。”

王守仁道:“此次松江劫難雖不是真的倭寇,但倭寇哪裡還少了,別說倭寇,縱橫東海的海匪也不知道多少。”

說着,他冷笑一聲,“東南又不知道多少海商,豈肯讓朝廷分去一杯羹,屆時不是海匪也成了海匪了。”

沈瑞也是默然,他們都知道海商和海匪其實也沒甚兩樣,只不過海盜是一直打劫,自己並不怎麼販貨,賣貨也多半是銷贓;而大海商則是邊販貨、邊在途中打劫別家小船隊罷了。

茫茫大海,掩蓋幾樁罪惡,再容易不過。

朝廷的船隊固然夠龐大,但是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水軍相護,也是一樣容易被心懷叵測的海商家族在海上狙擊的。

何況,狙擊也不一定都來自海商。

不肯讓出海上鉅額利潤的海商們,一定會動用一切朝中關係,阻止朝廷重建船隊、水師的。

沈瑞忍不住嘟囔道:“也不知寧王靠的什麼養的太湖水匪。”

王守仁沉默半晌道:“只怕……不止是松江遭劫。”

沈瑞呆了一呆,心下怒火騰起,忍不住罵道:“寧藩如此,喪盡天良。真不當留着這禍害!”

王守仁低聲嘆道:“朝廷王者之師自然要名聲,藩王又哪裡管那些。藩王大抵都在封地上作威作福,朝廷佯作不見罷了。鬧大了,皇上也不過是申飭罷了,朝廷對藩王總是慎之又慎的。”

沈瑞本是同王守仁一般,認定朝廷對藩王持謹慎態度的。

但是沒出兩天,壽哥就打破了他的看法。

先前南海郡君擅自進京的事,後又查出郡君儀賓種種不法,乃至將造成山西災民進京都扣到了他頭上,當時壽哥雖也下旨申飭慶王,語氣頗爲嚴厲,但實質上也只免了南海郡君封號,收回封地,同時下旨儀賓斬立決,並未牽連到慶王府其他。

而到了二月初一,鄭王府原陵郡主儀賓王縉在居母喪期間狎妓,被巡按御史彈劾。

其實居喪期間狎妓納妾的事別說在勳戚之間,就是士大夫之間也很常見,只要不是弄出孩子來有這樣的鐵證,大抵是民不舉官不究的。

若是文臣武將,還可能被政敵抓住這小辮子,彈劾一番,若不是朝廷傾軋得厲害時,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

更勿論宗室勳戚了,若非實權遭人妒忌者,一般是沒人耐煩理會的。

但這次,小皇帝卻是直接下旨將王縉革職,並申飭鄭王,讓其約束鄭王府宗室。

百官雖然驚詫,但想起先鄭王曾惹英宗不快,皇家對鄭王府一系素來不喜,而小皇帝又是至孝之人,怕是見不得人不孝的,因此重罰也算不得什麼。

緊接着二月初七,榮王陳乞霸州信安鎮原牧馬草場爲莊田。

榮王乃是憲宗第十三子,而今剛剛滿二十歲。這位皇叔一直養在宮中,原也是頗得先太皇太后周氏喜歡的,早在弘治四年就封了榮王。

而先太皇太后周氏臨終前還十分惦記榮王的婚事,弘治皇帝原已定好了爲榮王選妃,可惜很快先太皇太后便過世,榮王守孝未過,弘治皇帝又薨逝,榮王的婚事一直耽擱下來,便也一直未曾就藩,如今仍留京邸。

戶部上書指出此處系永樂年間設立草場,養馬武備,到成化年間開始有皇親國戚陳乞爲莊田,但到了先帝爺在時,已清理還囤,並不以私廢公。且如今榮王也將選妃、就藩,遂上書請皇上勿與。

壽哥沒有像以往那樣,雖是拒絕,卻也比較委婉的說上一句依照父皇先前如何如何,而是非常強硬的直接回絕了榮王的要求。

未幾,宮中太皇太后王氏便指派下選妃使,開始爲榮王選妃。

一旦榮王成親,也就得立時就藩了。

若說慶王、鄭王,與當今血脈已遠,不甚顧及倒也罷了,榮王這小皇叔可是與壽哥一同長大的,多少也有些感情。

壽哥就這樣態度鮮明的表示出對藩王的壓制。

甚至南海郡君被遣送回慶王府,並下旨問罪後,慶王曾上書痛陳他子女兒孫不孝,包括南海郡君在內的許多郡君、鄉君及鎮國將軍朱奇滔、朱奇浙等諸多不法。

不過是一招以退爲進,哭訴一番,想得皇上句安慰。慶王兒孫逾百,哪裡理會得幾個不肖子孫。

彼時禮部及法司還議過慶王府幾人罪責,不過壽哥禮部摺子留中,並沒有追究。

結果反倒是在鄭王府事情出來之後,壽哥下旨,將軍中尉及郡縣主君等多入京奏訴,近已成風,騷擾道路,貽辱宗室,其即移文各王府,省諭禁約,敢有仍前故違者,嚴懲不貸。

又傳旨給慶王府,問慶王那幾個子孫如此不孝,還是革職了罷。

倒是唬得慶王慌忙上了請罪摺子。

尋常臣子只道這是改元后,新朝新氣象。

高層大佬們卻是深諳太湖剿匪內幕,唯恐小皇帝不知輕重,因斷了寧藩臂膀便驕傲起來,要壓服其他藩王。

一旦做過了火,只怕倒是逼反了藩王。

如今的大明可禁不起再一次“靖難”。

但內閣幾次去與小皇帝溝通,小皇帝嘴上表示老先生多慮了,卻是不以爲然的態度。

內閣三位老大人回去一商議,倒是齊心一次,一致認爲恐怕是有內官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小皇帝心性未定,又酷喜戎務,而這次太監張永得了軍功後便掌了御馬監,會不會有內官太監也想走這條路子,進而使勁在皇帝面前鼓吹……

這刀兵一動,永無寧日。

當下三位閣老麾下御史又開始新一輪彈劾內官。

除了陳詞濫調的遠小人親閣臣,慎選內侍外,又指責內宮奢靡,內官貪酷,皇帝不似先帝節儉,還淨在玩物上花費無度云云。

乾清宮東暖閣裡,壽哥接着這些摺子禁不住的氣悶,摔了兩摞摺子才略略消氣。

劉瑾在一旁侍立,靜默瞧着壽哥發泄完了,才俯身親自去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摺子,陪笑道:“皇上也知他們那調子,越是危言聳聽越是顯得他們忠心憂國憂民,何苦與這等人置氣。乍暖還寒的時候,皇上保重身子要緊。”

壽哥斜眼瞧他,冷冷道:“他們也罵你了,你也瞧着了,竟還不氣,倒是好肚量。”

劉瑾苦笑道:“皇上,打奴婢到東宮,這捱罵便沒斷過,若要回回生氣,早就不知道氣死多少回了。”

頓了頓,他轉而又道:“皇上您且看那摺子裡,如今您身邊的當差的內官,又有幾個沒捱過外臣罵的?還是罵什麼的都有,奴婢們指甲蓋兒大點兒的小事竟都瞞不過這些御史們去。”

壽哥臉色越沉,目光在劉瑾身上掃了幾圈,也不接話,又負手在屋裡轉了兩圈,扭回頭又去拿了另一側一本摺子翻看起來。

同樣看了兩眼就扔下,繼續看下一本,卻是頓住,壽哥奇道:“巡按直隸御史劉玉,劾太監吳忠奉命選婚不知敬慎,又縱其下人擅作威福,所在科索動計百千。這吳忠,不是太后那邊的管事牌子嗎?怎的跑出去選婚去了?選的哪個婚?選後還是選榮王妃?”

劉瑾乾笑一聲,道:“想是太后懿旨。”

壽哥倒是更奇了,“這倒怪了,張家親戚家姑娘都住進宮裡陪伴太后了,太后怎麼反倒派人出去選妃了?你可聽着些什麼話?”

劉瑾搖頭道:“奴婢卻是不曾聽聞。不過各地皆選送秀女,原也是應有之義。”實則他心下揣度着,只怕還是和周家打擂臺,張家纔再次派人出去篩選適合進宮的美女。

說起來張家的姑娘們就算住進了太后宮中,能見着皇上的機會都極少,倒是周家放在太皇太后宮裡的姑娘見皇上的次數還多些。

只沒瞧出來皇上對哪邊的人上心些,好似都是淡淡的。

眼見改了元,皇上大婚就在眼前了,太后怕也要心急了。

壽哥聞言“哦”了一聲,丟開那摺子,也懶怠再看其他,轉身兩步上了羅漢榻,伸了伸胳膊腿,打發劉瑾道:“你去吧。叫盧順兒幾個在這邊就是。朕且歇歇。”說罷便闔目假寐起來。

劉瑾忙親自拿了薄被來與小皇帝搭在腰間,又打發兩個小內侍將摺子收攏妥當,才躡手躡腳的退了出去,往司禮監去了。

一刻鐘左右,壽哥喊了小內侍進來,吩咐了準備出宮,命張會跟着,一併往坊間尋休沐的高文虎去。

一個時辰之後,仁壽坊沈府門前,沈瑞親自來迎英國公府二公子,卻迎來了一身尋常布衣的壽哥,他身後高壯的兩個少年,高文虎與遊鉉,竟一人手中拎着一隻碩大的捆紮結實的整個兒薰豬頭。

沈瑞哭笑不得的將一衆人請進門,禁不住指着那豬頭問道:“您幾位,這是做什麼?二月十六供土地也已是過了罷?”

壽哥笑嘻嘻道:“這是虎頭未來岳家招牌菜,還是虎頭未來媳婦親自做的呢,我們帶來與你嚐嚐。”

沈瑞扭頭去向高文虎笑道:“幾時定下的喜事?年節時可還沒聽你提過。”

高文虎便是臉色黝黑也能看出幾分紅來,已是臊得不行,聲音也比平日低了許多,“就是年節後我爹孃才定下的……”

壽哥已搶先笑道:“朕……我原說虎頭如今也是錦衣衛總旗了,當娶個官家女才門當戶對呢,不過嬸子偏就看中了他們街口燻肉鋪子家的小娘子,就定下了。”

高文虎甕聲甕氣的接口道:“皇……您,文虎有今日都是您賞的,文虎就是個屠戶兒子,殺豬鋪子與燻肉鋪子纔是門當戶對。”

張會在一旁擠眉弄眼笑道:“這燻肉鋪子許多年來都是從虎頭家拿肉呢,也是老主顧了,果然‘對’得很,那小娘子就是虎頭的青梅竹馬呢。”

遊鉉也在一旁起鬨似的嬉笑起來。

高文虎登時越發不好意思了,難得扭捏起來。

沈瑞笑着來給他解圍,讓人接了豬頭送到廚下,謝過他好意。

過了小祥,家中已許有葷腥,只不過家裡並不多食罷了,這薰豬頭肉既是壽哥親自帶來,又薦說好吃的,他便準備留下些闔家略嚐嚐,其餘送到毛家並楊家。

迎了衆人到書房,因沈全、沈漣已在結案後回了松江,便只沈瑞接待諸人。

壽哥當先撿了最舒服的軟榻斜歪上去,愜意的長出口氣,道:“到底還是宮外舒坦吶。”因又瞧着沈瑞道:“貢品的旨意個把月就下來。”

沈瑞不妨他開口便提貢品,連忙要叩謝皇恩,被壽哥示意張會拉住。

壽哥架起胳膊來,笑眯眯的瞧着沈瑞,道:“沈瑞,你可有什麼生財之道?”

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三百零五章 改過遷善(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貞元會合(三)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一百六十章 夙世冤家(三)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雲際會(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三十九章臘盡春回(二)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較長絜短(五)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五百七十四章 啓程歸京(二合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六十六章蜚短流長(二)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端倪可察(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681章 覆手爲雨(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聞風而動(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五十五章玉軟花柔(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風得意(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第二一十四章 木落歸本(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聞風而動(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歸去來兮(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沈氏分宗(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八十二章 一悲一喜(四)第三十章 浮雲富貴(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647章 星河明淡(九)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崩地陷(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歸壽(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風玉露(二)第五百四十七 明鏡高懸(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698章 克紹箕裘(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淚盈襟(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九十八章 羊狠狼貪(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三十六章 景星鳳凰(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七十八章 過路財神(五)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
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三百零五章 改過遷善(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貞元會合(三)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一百六十章 夙世冤家(三)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鳥知還(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雲際會(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三十九章臘盡春回(二)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較長絜短(五)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五百七十四章 啓程歸京(二合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六十六章蜚短流長(二)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端倪可察(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681章 覆手爲雨(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聞風而動(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五十五章玉軟花柔(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風得意(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第二一十四章 木落歸本(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聞風而動(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歸去來兮(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沈氏分宗(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八十二章 一悲一喜(四)第三十章 浮雲富貴(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647章 星河明淡(九)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崩地陷(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歸壽(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風玉露(二)第五百四十七 明鏡高懸(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698章 克紹箕裘(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淚盈襟(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九十八章 羊狠狼貪(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三十六章 景星鳳凰(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七十八章 過路財神(五)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