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動作

萬曆十九年冬月二十三,哱拜自立爲哱王。同時封劉東暘爲總兵,哱承恩、許朝爲左右副總兵,哱雲與土文秀爲左右參將。

哱承恩竟然屈居於劉東暘之下,這個結果讓所有人大呼意外。就連劉東暘本人也是意外之喜,與平步青雲的劉東暘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相比,哱承恩卻是咬碎了一嘴鐵齒鋼牙。

這任免狀一公佈出來,諸將見哱拜並沒有任人唯親,於是各人心裡都存了盼頭,心裡自然有了計較。

在哱雲看來,收買人心之道,以名利誘之不如以恩義結之,哱拜這點伎倆明顯落於下乘。

可是在哱拜看來,用人之際,這個總兵的位子無論給誰坐,總比給自家的兒子坐要來得場面。戰亂之時想要收買人心,什麼也比不上高官厚爵來得實在。

看着哱承恩快要掉到地上的難看臉色,對於自個親生兒子目光短淺,心胸狹隘,哱拜由衷的感到失望,反過頭來看哱雲,身爲左參將,比謀反之前官位反倒是低了一階,卻是沒有半分喜怒,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凡事戮力盡心,寵辱不驚,一任自然。

這對比分明,難免讓哱拜很是高看了這個義子三分,同時對於哱承恩又添了幾分失望。

與此同時,哱拜率領寧夏鎮四營官軍、家丁放獄囚,毀文卷,毀公署,據城門。

圍殺巡撫黨馨,副使石繼芳,衛官李承恩、供應官陳漢等大小官員家眷親屬數百人,菜市口血流成河。

之後張榜公佈,曉諭百姓,痛斥黨馨弄權逼迫,數其侵克殘暴二十餘事。

所做一切只是爲了證明四個字:造反有理!

對於寧夏城的百姓們來說,這個冬天真的實在太過寒冷。

寧夏一地終於換了天日,懸在四城門外那一溜幾百十個血淋淋的腦袋,早就被冰霜嚴寒凍成了硬疙瘩,風一吹,如風鈴般叮噹亂響。

自從哱拜揭竿而起自立爲王后,隨即兵發四方,短短一個月內,幾路大軍捷報頻傳。

哱承恩率軍攻克了中衛、廣武營,而哱雲也拿下了玉泉營、靈州,劉東暘與卜失兔和火藥味赤落部已經聯繫好,對方承諾發兵三萬,只等拿下北路平虜營之後,便可揮師北上,雙方合兵一起,南下進攻固原。

哱拜多年的謀劃與實力,在這短短几天之內展現的淋漓盡致,所率各部如同旋風過境一般刮過了寧夏大地,當者無不披靡。

縱觀寧夏全鎮除北路平虜營有參將蕭如薰堅守沒有丟失外,其它大多數城池和河西四十七堡均被其鐵騎蹂躪,一時間風聲鶴唳,哱拜風頭囂張,氣勢火藥味爆,大有星火燎原,熊熊燒起之勢。

哱拜謀反的消息傳到京城,朝堂內頓時引起了喧然大波!

從成化年間起,寧夏、陝西、甘肅的形勢嚴峻,圍繞着河套明廷與蒙古各部展開了反覆爭奪,先後增設三邊總制節制三邊,雖然經過隆慶和議,明廷與蒙古各部結束了敵對狀態,但是西北局勢仍然不安穩,如今哱拜突然反叛,對明朝的震動可想而知。

一時間奏疏如雨點般的飛向乾清宮,關於哱拜叛亂這個事,朝堂上衆官爲是剿是撫還在爭論的時候,一衆文官打了雞血一樣紛紛跳了出來,一口同聲、一致要求皇上馬上派兵,一意主剿。

其中以都察院分管浙江的御史梅國楨跳得最爲歡實,他還建議遼東總兵李成樑帶兵前往,結果此議遭到了言官的反對,於是他便自薦擔任監軍。

朝中象他這樣不獨他一個,甘肅巡撫葉夢熊、浙江巡撫常居敬更加厲害,葉夢熊願自籌糧草徵一千五百苗兵前往,常居敬也願自籌糧草選一千浙兵前往。

可是無論他們怎麼鬧騰,這個打不打的主意卻是需要皇上拿的。

乾清宮中,一切如舊。可若朱常洛此時在此,必定會驚訝短短几個月,此刻的萬曆皇上,臉色憔悴的一踏糊塗。

黃錦一臉謹慎的看着皇上,目光落在內閣送上來擺放在龍書案上的堆積如山的摺子。

身爲秉筆太監,黃錦不用看就知道,這些摺子無一例外全都是下邊送上來的請戰的。

萬曆煩燥不安拿起幾本,只看了幾眼便不耐煩的放下,喝道:“去傳沈一貫、沈鯉來!”

黃錦陪笑一聲,“陛下,不用傳了,二位閣老在外邊候了老半天啦。”

萬曆氣樂了:“好,叫他們進來回話。”

沈一貫和沈鯉進來時,互相打量了一眼。自從山東舞弊一案後,二人的關係可以說是針尖麥芒,寒冰烈火一般。說起來大明開朝自有內閣以來,就沒有出現過這樣有特色的內閣班子,此時的沈一貫早就將老對手葉向高拋到了腦後,心心念念就是想怎麼樣整倒這條死魚,當然對方亦然。

對於二人的關係,萬曆自然是心知肚明,喜聞樂見。

帝王心術,本來就是平衡之道。

行禮之後,萬曆冷冷道:“二位閣老,對於哱拜謀反之事,有何見解?”

沈一貫看了一眼沈鯉,見對方搭着眼皮不做聲,不由得心頭火起,他是首輔,皇上問話這個是推不掉的。

整理了下思路,“陛下,老臣認爲寧夏戰亂一事,頗有蹊蹺,哱拜自蒙古反至大明後,至今三十幾年,立下軍功無數……”

說到這裡時,沈鯉忽然在旁邊微不可查的輕哼了一聲,這一聲萬曆是聽不到的,可是沈一貫卻是聽得清清楚楚,由不得後槽牙下死邊的磨了幾磨,強行忍住上前揮拳頭痛毆這個傢伙一夥的衝動。

“陛下,哱拜這次反叛,原由好象是因爲黨馨苛扣兵餉引發所致,依臣愚見,不如派鄭洛前去寧夏,將他招安,免卻干戈。”說到這裡時,沈一貫滑頭性子發作,偷看皇上一眼,見萬曆臉色並無異樣,心中稍安,躊躇一下接着道:“再者兵者凶事,等閒不可輕舉妄動,哱拜加然兇猛,依臣看來是不過一羣烏合之衆罷了,無非就是搶些牲口財物,咱們大軍一動,也就遠遁潰逃了,根本不足爲慮。若一腔血勇大動干戈,反而傷了聖上懷敵附遠的仁德。”

萬曆臉色木然,連嗯一聲都懶得欠奉,眼光瞄到了沈鯉身上。

沈鯉一開口就道:“臣請陛下先治沈閣老輕敵慢國之罪!哱拜爲人狼子野心,想當初他在蒙古被英吉利汗驅逐有如喪家之犬,若不是我們大明收留於他,此時就被其同族挫骨揚灰,那裡還有今日?如今受我大明恩澤榮養,元氣養就故態復萌,居然敢殺我大明官員,奪我國土!這種人腦有反骨之輩,除了殺一僦百之外,別無他途!臣請陛下,速發天兵,剿滅此獠!”

沈一貫氣惱的瞪着沈鯉,沈鯉也毫不示弱的還擊,二人視線交集之處,火光電花四濺。

黃錦皺起了眉頭,覺得這兩位閣老確實大失體統。

萬曆點了點頭,伸手一指案上那一摞請戰摺子,“看來衆卿心思俱都一樣,大家一力主戰,既然如此,由二卿召百官商議,要怎麼戰,如何戰?拿出個章程來看罷!”

沈鯉高呼萬歲,得意洋洋,沈一貫臉色極其不豫,只是萬曆已經表態,他這個老油條自然不會去觸黴頭,心下打定了主意,總有一天,自已非要找出個錯處,好好治一治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

二位閣老下去準備明日廷議之事後,乾清宮裡萬曆帝忽然長嘆一聲。

“黃錦,這幾日有沒有來自寧夏的密奏?”

自從萬曆駁了衆百官的意思,將朱常洛打發到寧夏,這個小王爺果然有本事,也不知用的什麼主意,本來氣勢洶洶集兵犯上的扯力克不知怎麼了自已撤兵回了歸化,而且回到歸化後,沒用幾天就暴斃而亡了,洮河之圍煙散雲收,果然沒有用朝廷一兵一卒,沒費國庫一分錢糧,一場兵事就此解決。

這個消息使那些心懷不忿的官員鉗口結舌,當初慷慨激昂全都變成了啞口黃蓮。事實勝於雄辯,這啪啪的一番打臉,比什麼說辭都來和痛快。

黃錦謹慎回答道:“回萬歲爺,這些日子沒有收到小王爺的密奏。”

隨後黃錦驚訝的發現皇上的眼底有了焦慮之色,不耐煩的道:“寧夏發生這麼大事,他處身其中,已是極其危險,至今沒有消息,莫不是出了什麼事不成?”

黃錦無言以答,說心裡話他也很擔心朱常洛,可是他現在更擔心的是皇上的這個態度,太詭異了……當真是應了那句話:愛之則欲其生,惡之則欲其死?

萬曆沒有給他反應的機會,喝道:“速去傳魏學曾來見朕!”

萬曆十九年臘月,大明朝廷對於寧夏之亂這個事件,在一片或剿或撫的聲浪中,終於定了下來。

對於這次戰事的定奪,從知道消息到準備戰事,前後只用了一個月。

一個月的時間對於準備這樣一場戰事來說,已經是非常之極的快。

朝廷急命兵部尚書、總督魏學曾馳赴寧夏統一指揮征討諸軍,並升陝西副使朱正色爲寧夏巡撫,升協守洮岷副總兵董一奎爲寧夏鎮總兵官。

破格提拔蕭如薰爲寧夏副總兵,暫管總兵事,與總督魏學曾共同辦理寧夏平叛事宜。

同時增調宣大兵六七千人星夜馳援寧夏,命陝西巡撫沈思孝率部移駐下馬關,作爲聲援。

再特命御史梅國楨速赴前敵擔任監軍。

與此同時,朝廷又高懸賞格:斬哱拜頭者,許以侯伯延世,有能擒獻哱賊者,與世封,有能擒獻哱拜父子者,賞銀二萬,封龍虎將軍;擒獻劉東暘、許朝、土文秀,賞銀一萬兩,封都指揮使。

皇帝還賜魏學曾尚方寶劍,享受“斬臨陣不用命者,以肅軍法”的特權。

與這些命令一同頒佈下的還有一道密旨,可是內容是什麼,無論誰問,打死魏學曾也不說,別人也還罷了,唯獨梅國楨這個監軍大人悻悻然心生不快。

朝廷裡的所有臣子們卻都在暗中納罕不已,對於從萬曆十七年開始就不再上朝的皇上,此時如此這樣的關心一場戰事,這件事的本身就比打仗這件大事更覺得稀罕。

朝廷中永遠少不了一些嗅覺靈敏、善於鑽營的人物,對於所有人明裡暗中向自已打聽內幕的人,黃錦臉上笑嘻嘻,心裡卻極傲嬌的冷哼一聲:我能告訴你們皇上是爲了皇長子麼?

第286章 引誘第4章 立威第159章 機鋒第73章 預立第2章 穿越第171章 黑鍋第307章 真相第249章 忽悠第146章 絕望第133章 全殲第192章 恭妃第191章 緊急第107章 選妃第146章 絕望第39章 神器第193章 心願第124章 突變第58章 歸京第90章 秦風第57章 辭別第81章 仁義第241章 威懾第101章 訊問第49章 拜衙第266章 宿命第129章 動作第30章 三諾第304章 舊人第241章 威懾第9章 萬曆第277章 歸來第189章 異物第288章 雷霆第83章 攝心第95章 土豪第72章 奴才第2章 穿越第176章 三變第172章 廷議第143章 夜襲第199章 傷心第287章 潰逃第171章 黑鍋第81章 仁義第36章 驚心第213章 戮目第254章 非議第237章 宏第291章 殞城第68章 詔獄第279章 決裂第244章 折服第58章 歸京第111章 兄弟第302章 刺殺第209章 驚心第31章 締盟第229章 真情第62章 算計第271章 提醒第40章 決戰第227章 招安第139章 攻心第64章 申危第69章 待援第301章 天意第103章 報應第162章 宮變第49章 拜衙第132章 中伏第182章 黨患第214章 算壽第126章 難爲第160章 孤注第101章 訊問第67章 搜宮第180章 妖書第279章 決裂第193章 心願第218章 同隱第27章 心動第301章 天意第122章 算計第176章 三變第259章 堅辭第128章 發兵第127章 瘋狂第186章 逼問第71章 指證第43章 絕境第175章 激變第236章 許諾第161章 凶兆第243章 剖析第207章 闖宮第166章 招認第75章 分封第202章 同心第292章 嘆息第16章 藉口
第286章 引誘第4章 立威第159章 機鋒第73章 預立第2章 穿越第171章 黑鍋第307章 真相第249章 忽悠第146章 絕望第133章 全殲第192章 恭妃第191章 緊急第107章 選妃第146章 絕望第39章 神器第193章 心願第124章 突變第58章 歸京第90章 秦風第57章 辭別第81章 仁義第241章 威懾第101章 訊問第49章 拜衙第266章 宿命第129章 動作第30章 三諾第304章 舊人第241章 威懾第9章 萬曆第277章 歸來第189章 異物第288章 雷霆第83章 攝心第95章 土豪第72章 奴才第2章 穿越第176章 三變第172章 廷議第143章 夜襲第199章 傷心第287章 潰逃第171章 黑鍋第81章 仁義第36章 驚心第213章 戮目第254章 非議第237章 宏第291章 殞城第68章 詔獄第279章 決裂第244章 折服第58章 歸京第111章 兄弟第302章 刺殺第209章 驚心第31章 締盟第229章 真情第62章 算計第271章 提醒第40章 決戰第227章 招安第139章 攻心第64章 申危第69章 待援第301章 天意第103章 報應第162章 宮變第49章 拜衙第132章 中伏第182章 黨患第214章 算壽第126章 難爲第160章 孤注第101章 訊問第67章 搜宮第180章 妖書第279章 決裂第193章 心願第218章 同隱第27章 心動第301章 天意第122章 算計第176章 三變第259章 堅辭第128章 發兵第127章 瘋狂第186章 逼問第71章 指證第43章 絕境第175章 激變第236章 許諾第161章 凶兆第243章 剖析第207章 闖宮第166章 招認第75章 分封第202章 同心第292章 嘆息第16章 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