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攻心

“殿下,依老臣愚見,哱拜雖然該死,可是念及城中三十萬百姓,總不能跟着這個賊子同赴澤國,咱們大明秉承聖人之言治世,向來重文治輕武功,寧可懷柔不動兵戈。與其逞一時血勇而大動干戈,不如徐徐圖之,過不得幾月,待他城內糧盡之時自然不戰自敗,老臣以爲這是保險老道之策,請殿下三思。”

魏學曾的進言得到了小部份人的響應,自以爲得意洋洋,憋了一肚子的氣終於開了個口子,久陰不晴的臉上有了笑模樣,連連點頭向衆人致意。

朱常洛冷冷斜了他一眼,忽然開口道:“本王倒不知道魏大人竟然是個仁心君子。”

……這算是誇獎自已麼?話明明好話,可是魏學曾怎麼聽怎麼覺得有些彆扭,臉色瞬間變得有些灰。

“聖人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忽然朱常洛話音琅琅一轉:“天命在我大明,大人高居廟堂,聖人之言教我守土開疆,魏大人自栩君子,不知對聖人教化可有敬畏之心?”

“身爲皇上欽命的三邊總督,將這六路大軍幾萬兵馬交在你的手上不拿來平叛,難道是爲了讓你在這圍着城,等着哱拜自生自滅的麼?”

這話說的聲調雖是不高,可連嘲帶諷夾槍帶棒,聽在魏學曾的耳中,登時有如萬刀剜心,一張臉瞬間從灰到綠,嘴張了幾下,卻無一聲一言可發,對於此事他確實辯無可辯。

帳中氣氛變得古怪,衆將一齊瞪大了眼,呆呆看着朱常洛。

自從這個小王爺出現在軍中,一直是和風細雨,更兼其人物清俊,衆將對他心存好感者多心存畏懼者少。如今朱常洛這一雷霆萬里發作,自內而外散發的威壓登時使衆將收起臉上嘻笑輕視之色,帳中氣氛頓時變得肅然。

魏學曾不敢辯,更不敢坐下,尷尬站在那裡,低着頭喘粗氣。

“都說慈不掌兵,魏大人菩薩心腸,只是當初金殿受命之時,就該知道兵者兇道,你身爲將帥一味不戰求撫,墮了士氣,已是不戰已敗!”

“水灌入城,百姓未必就是死路一條,可是你知不知道,你的慈心已使城內我大明子民日日受叛軍凌虐屠殺,幾個月後這城不攻自破之時,裡邊百姓估計全都死絕了。到時請問魏大人,到時你的慈心仁意又能用到何處?”

朱常洛顏如清雪,語帶寒冰:“在座諸位都是深得皇上信任之臣,當知軍國大事萬分火急,眼下哱拜興兵做亂,禍亂一方,如果不及時將他拿下,只是這樣圍而不困,等他的援兵來到之時,戰局混亂,戰事遷連,如何是好?”

“各位總領兵事,那個不是戰功赫赫,殺敵千萬累功而成一鎮總兵?爲何得了富貴變卻前心,只知保富貴而避危難?置國民於不顧,請問各位可對得住你們這身官袍?對得起朝廷發下的俸祿?”

面對朱常洛連珠般的發問,闔帳上下,雅雀無聲,一片死寂。

背底設圈做套那叫陰謀,但終歸有跡可尋,但朱常洛正大光明的把一切擺在桌面上,先是痛責魏學曾剿撫不定,後又直斥衆將推諉忌功,就象是洪水決堤,誰都知道會死人,可是擋在它前面的還是非死不可,走都走不了。

由此可見這位少年睿王胸中城府深闊極具韜略,先是言行無拘的示之以疏,轟轟烈烈的直擊要害,到後來就乾脆利落的見血封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到了這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朱常洛的意圖:免了魏學曾的官,奪了他的權。

果然朱常洛最後一句話,證明所有人的看法是正確的,“依本王看,魏大人這三邊總督也不必當了,日後班師回京之時,倒可出家做一位佛爺,必可普渡衆生。”

李如鬆絲毫不加掩飾對朱常洛的欣賞,這孩子玩的是陽謀啊!

陽謀最可怕之處並不是它本身有多麼複雜的策劃,而是它不可猜測的方向,甚至由於它把握了世事的脈搏,所以它的去勢是不可逆轉的,明知道是計,即使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裡鑽。

魏學曾的臉已經變得一片死灰,滿心以爲自已搬來的是個救星,卻沒想到竟成了煞星。

眼神掃過帳中一張張臉,盡目所見都是鄙夷、不屑的目光,不能想象自已丟官去職後要過那種黑暗的日子,魏學曾忽然大吼一聲道:“老臣所說全是老成持重的金玉之言,您不聽老臣的也沒有辦法,可是老臣是皇上欽封的三邊總鎮,職責所在,不得輕廢。”

這是槓上了吧……小王爺和魏總督掐起來了!

所有人全都大開眼界,這事都快趕得上酒樓說故事評書一樣的精彩。不得不承認,魏學曾說的有理,睿王終究是個王爺,而魏學曾身受皇命,無論他做的如何不妥,朱常洛想將他撤換確實僭越之嫌。

魏學曾這樣一擡槓,朱常洛果然沒有說話,一伸手,身後護衛恭敬的將二樣東西交在他的手上。

三息之後,朱常洛一步一步的向魏學曾走來。

衆人目光情不自禁跟着他的腳步前行,一直在魏學曾面前停了下來。

魏學曾臉紅眼漲,心跳如擂,勉強擡起頭來,咬牙囁嚅道:“王爺……沒有皇命,不可亂來。”

“你要皇命?”朱常洛俯視着魏學曾,見對方臉色如鐵,眼角微帶嘲弄,魏學曾早就慌了神,完全不知道此刻自已要說什麼好,此時朱常洛的聲音一字一句說的清楚無比入了耳:“魏大人好生糊塗,你交到我手上的東西,怎麼這麼快就忘記了?”

左手一道密旨,右手尚方寶劍。

“本王受皇上密旨,執尚方號令衆將:魏學曾剿撫不定,各部推諉忌功,自今日起所有兵事歸本王一人調度,如有不服從號令者,本王有先斬後奏之權。”

聲音琅琅如金玉互撞,可是由耳入心,在衆人心中不比海嘯地震來得輕鬆多少,帳內所有人均被朱常洛幾句話震得一愣,包括李如鬆。

而魏學曾一顆心猛的大跳了幾跳,只覺得周身力氣瞬間離身而去,腳底軟綿綿的沒有絲毫力氣,一陣天旋地轉後,再也支持不住徹底癱倒在地。

本來以爲發作的只是一個魏學曾,卻不料倒黴的一羣人。

本來以爲看的是一場戲,卻原來人人都有戲份,可偏偏都是配角,就人家一個主角。

不甘心兵權被拿了李如樟有些不高興,少爺脾氣發作,一撅腚就要起身,李如鬆冷哼一聲,猛然站起身,恭敬向朱常洛施了一禮:“李如鬆謹尊聖上旨意,從今日起,以睿王千歲馬首是瞻!”

衆所周知,李如鬆是一個身居高位,卻不知謙遜,且囂張至極,到哪裡都討人嫌,碰誰得罪誰的狂妄傢伙,他的表態足以驚掉在場所有人的下巴。

李如樟大驚失色,一雙眼瞪得老大,一臉的難以置信:大哥,你真是我親大哥!

麻貴更是乾脆,一閃身上了桌案,大聲吼道:“各位同袍,朝廷每年撥餉百萬用來養咱們這些兵將,如今哱狗謀反,我們幾萬大軍卻只能困守外圍,若是傳了出去,咱們這些人還有什麼臉回去見人!胯下有鳥,當爲男人!好男兒疆場殺敵,流得是鮮血,喘得是豪氣,縮頭烏龜不是人乾的!”

一陣令人難堪的死寂後,帳內瞬間爆起一片雷鳴般此起彼伏的叫好聲!

“麻貴將軍說的不錯,咱們和李將軍一樣,都聽睿王爺的,殺敵平叛!”

“殺敵怕個鳥,誰怕死誰他媽就是慫包蛋!”

在座幾位能做上總兵這個位子的,除了李如鬆兄弟倆從小到大一路順風外,以麻貴爲代表那個不是憑着死人堆爬出來的積功升至今時地位,血性不但有而且還很足,只是在官場中混得年深日久了,身上肥膘多了,這血性也就所剩無幾了。

如今被麻貴一語激發,個個瞬間精神煥發,恨不得現在就掄刀帶兵殺向寧夏城。

癱在地上的魏學曾和僵坐在椅上梅國楨全都傻了眼,呆愣愣的說不出任何話。在座諸官中最大的文官就是他倆,因爲梅國楨主剿,魏學曾主撫,所以兩人一直是互相看不起,如今魏學曾倒黴,梅國楨悽悽然油生兔死狐悲之感。

隱在衆人背後的孫承宗興高采烈,如此一來,兵權盡入朱常洛之手,明軍再不復先前一盤散沙模樣,來日大戰,勝利可期。

“本王相信各位都是咱們大明錚錚鐵骨,既然諸位都立志攻伐寧夏,往後若再有背信,休怪本王視爲擾亂軍心怠慢軍法,尚方劍下立斬不赦!”

一個殺字出口,在座所有人頭上頓時生出一股莫名的寒意,麻貴打雷也似的率先回應:“末將以王命是從,水裡火裡,一任尊命!”

帳中諸將一齊起身齊聲應喝。

從現在這一刻開始,連同李如鬆在內,再沒有一人再敢對這個小王爺有半分輕視之意。

朱常洛滿意的點了點頭,眼神如同浸了雪水一樣冰寒,出鞘的刀鋒銳利:“李將軍,明日清晨派三千弓箭手,將示衆傳單射入城中,告知城內衆百姓,三日後水浸寧夏城!”

李如鬆起身行禮,朗聲道:“謹尊鈞命,不敢有誤!”

諸位總兵互視一眼,這位小王爺用兵果然不走尋常路。

兵法講究以力勝之爲下策,攻心爲上爲上策。可以想象這些通知告示入城之後,將會引起多麼大的恐慌,寧夏城屆時必生民變,以哱拜現有的三萬人馬對上三十萬民衆洪流,就算哱拜有三頭六臂,也是雞蛋對石頭,那將完全是一場不對等的比拚。

身爲寧夏總兵多年,麻貴熟知寧夏周邊地勢兵事,當仁不讓起身道:“殿下,哱拜遲遲不降,所倚者並非是全靠寧夏城堅固難攻,而是仗着河套蒙古韃子強援,咱們困了他這麼久,想必那些韃子已經得了風聲,如果他們裹攜大軍而來的話,到時哱拜必定出城夾擊,咱們大營前後受敵,到時失了主動,不得不防。”

朱常洛臉色平靜,只說了一句話,就讓衆將胸中熱血如沸,豪情衝宵。

“管他城內城外,敵軍若來,就地殲之!”

什麼都不必說了,放馬縱刀,只待來日!

第二天天氣晴朗,雪地反射着陽光,到處一片刺目耀眼的銀白。

寧夏城頭的守軍忽然發現不對勁了。

哱承恩趕來時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奇景。

城下三千明軍弓箭手各自拈弓搭箭一字排開,鋒利的箭頭映襯着金色陽光,有如繁星萬點。

隨着一聲令下,箭發如飛蝗,咻咻破空聲響不絕,一齊向城中射來。

城樓上的哱承恩目眥欲裂,狼嗥一聲,拔出長刀喝道:“明軍要攻城,全力防守!”

還在病中的哱拜聞訊趕來,短短几天臉色蠟黃氣色衰敗,凝神看了片刻後一揮手,低聲喝道:“先不要驚惶,我看他們不象是要攻城的樣子,沉住氣在看一下。”

哱承恩往城下一望,果然明軍只是放箭,並沒有嚮往常一樣集結軍隊,箭支如雨點一樣落了下來。所有人都已在奇怪,這樣射箭有什麼用……只有哱拜眸光深沉閃爍,一種極爲不好的預感壓在他的心頭。

忽然一個軍丁喊道:“將軍,箭上有信!”

第290章 起誓第136章 弱點第28章 會面第115章 條件第93章 遇險第219章 春風第40章 決戰第97章 問心第273章 凶信第125章 驚秘第299章 決裂第105章 隱痛第295章 海戰第150章 逼宮第158章 議儲第170章 誘惑第200章 嫉妒第270章 鬩牆第244章 折服第23章 葉赫第294章 求和第260章 授權第20章 紅丸第78章 請藩第117章 舊事第94章 重逢第162章 宮變第12章 初捷第213章 戮目第264章 賭局第269章 誠服第86章 選擇第259章 堅辭第230章 意義第27章 心動第158章 議儲第15章 國本第74章 變卦第263章 攤牌第201章 喜信第57章 辭別第231章 爭輔第51章 請辭第171章 黑鍋第182章 黨患第78章 請藩第199章 傷心第211章 明白第228章 收買第188章 審皦第222章 準備第169章 名人第124章 突變第109章 請戰第293章 信件第22章 臘八第237章 宏第207章 闖宮第179章 心事第188章 審皦第53章 太平第106章 低眉第100章 進京第197章 指點第221章 敘舊第271章 提醒第238章 大願第213章 戮目第58章 歸京第139章 攻心第255章 籌備第284章 救星第224章 見人第38章 籌備第122章 算計第23章 葉赫第31章 締盟第120章 高調第203章 鈞命第76章 暗流第184章 敲打第217章 問罪第204章 破綻第32章 情傷第77章 逆鱗第232章 作死第42章 人質第179章 心事第13章 籌謀第142章 生變第12章 初捷第159章 機鋒第152章 榮歸第99章 鐵血第296章 談判第36章 驚心第307章 真相第181章 猜忌第194章 風波第86章 選擇
第290章 起誓第136章 弱點第28章 會面第115章 條件第93章 遇險第219章 春風第40章 決戰第97章 問心第273章 凶信第125章 驚秘第299章 決裂第105章 隱痛第295章 海戰第150章 逼宮第158章 議儲第170章 誘惑第200章 嫉妒第270章 鬩牆第244章 折服第23章 葉赫第294章 求和第260章 授權第20章 紅丸第78章 請藩第117章 舊事第94章 重逢第162章 宮變第12章 初捷第213章 戮目第264章 賭局第269章 誠服第86章 選擇第259章 堅辭第230章 意義第27章 心動第158章 議儲第15章 國本第74章 變卦第263章 攤牌第201章 喜信第57章 辭別第231章 爭輔第51章 請辭第171章 黑鍋第182章 黨患第78章 請藩第199章 傷心第211章 明白第228章 收買第188章 審皦第222章 準備第169章 名人第124章 突變第109章 請戰第293章 信件第22章 臘八第237章 宏第207章 闖宮第179章 心事第188章 審皦第53章 太平第106章 低眉第100章 進京第197章 指點第221章 敘舊第271章 提醒第238章 大願第213章 戮目第58章 歸京第139章 攻心第255章 籌備第284章 救星第224章 見人第38章 籌備第122章 算計第23章 葉赫第31章 締盟第120章 高調第203章 鈞命第76章 暗流第184章 敲打第217章 問罪第204章 破綻第32章 情傷第77章 逆鱗第232章 作死第42章 人質第179章 心事第13章 籌謀第142章 生變第12章 初捷第159章 機鋒第152章 榮歸第99章 鐵血第296章 談判第36章 驚心第307章 真相第181章 猜忌第194章 風波第86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