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可怕的速度

水娃和火娃下了船,看了看眼前陌生的世界,這裡的碼頭和港口看起來沒有天津這裡的港口和碼頭大,水泥鋪成的操場,他在天津這邊也是已經看過了,並不算多新鮮。

遠處的羣山,樹木茂盛,不遠處的琉球城這裡,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巨大的城牆都已經修好很長的一段,估計着再過上一段時間,這琉球城的城牆就可以修好了。

琉球城內,一些高大的建築都已經能夠看到,和天津這裡的一樣,都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玻璃的窗戶,非常的漂亮。

他做夢都想着自己有一條是不是也可以擁有一棟用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子,那樣的話,再也不用擔會漏水,再也不用擔心冬天下大雪的時候會被壓垮房子。

“這裡就是琉球?”

水娃和火娃用自己好奇的眼睛看着這裡的一切。

也幸虧是經過了天津,見識過天津這邊的繁華,不然就會和楊大郎他們一樣,連水泥路都不知道。

“鐺~鐺~”

很快,隨着新人的到來,整個琉球城這裡也是變的忙碌起來。

和從泉州這邊招募人手一樣,水娃他們也被分成了一個個小隊,跟着各自小隊的隊長來建設琉球城。

“我是你們的小隊隊長楊大郎~”

楊大郎用有些蹩腳的官話對着自己小隊的九名隊員說道。

他知道這一批人是從北方招募過來的,北方地區和南方不一樣,大部分人都能夠聽得懂官話,也都能夠說官話,不像南方這邊,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差異很大。

作爲小隊隊長,他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說官話,讓小隊的隊員們能夠聽得懂。

水娃、火娃等人看着眼前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對方的官話雖然有些蹩腳,但還是能夠聽得懂。

“大家先跟我來,想必你們肯定餓了,我先帶你們去吃飯,在吃飯之前,有些規矩要和你們說明~”

楊大郎顯得有些緊張,額頭上都有汗水涌出來,他第一次當小隊長,如此正式的場合之下,他覺得腦子一片混亂,所以想了想也是隻能夠學一學自己的老隊長柳明奇了,一邊帶他們去吃飯,一邊慢慢的和他們將這裡的一些規矩之類的。

緊張的小隊隊長,剛剛來顯得有些陌生、膽怯的小隊隊員,都是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學習能力都非常的強大,可塑性也很強。

僅僅只是幾天的時間,這一批從北方過來的五千人很快就適應了這裡的一切,和先來到這裡的人也是慢慢的熟悉起來。

等到大家熟悉之後,李遠山這邊又是按照劉晉當初的吩咐,開始將南北兩個地方的人打亂來,一個個小隊當中有來自南方的,也有來自北方的,大家說着不同的口音,彼此朝夕相處,消除地域之間的隔閡。

更重要都是,劉晉在爲以後做伏筆,自古以來,在華夏這片大地上,地域之間的隔閡下,血緣、宗親、同鄉、同學等等都很容易形成小的團體。

而這種小團體的存在對於未來的琉球城是非常不利的,因爲小團體它首先考慮的就是自己小團體的利益,對於其他人都是先排斥的。

就像明朝中後期慢慢形成的黨爭,都是以地域性爲代表,什麼楚黨、浙黨、東林黨等等,這些以地域性爲代表的小團體彼此之間進行無休無止的爭鬥,甚至於到了不顧朝廷危亡的程度。

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大明的地方的宗族勢力非常的強大,權不下鄉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在最基層的鄉村地區,法律說了不算,宗族的族老說了纔算,法律在族規面前屁都不是,這種宗族勢力把持地方的現象即便是到了後世依然還存在。

琉球城是劉晉給自己留下的後路,自然是不會允許宗族勢力的存在,也不會允許同鄉勢力之類的存在。

因爲是移民性的城市和地方,所以劉晉一開始就可以從根源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招募過來的移民都是很有講究的,在同一個地方不會招募太多,也都儘量招募年輕人,同時到了這裡之後,更是要將這些混亂起來,打破地域之間的隔閡,未來琉球這邊大規模的招募移民,同樣還會採用這樣的策略。

有人、有錢,更有高效率的組織和規劃,更是有水泥這樣的基建神器,琉球城的建設速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迅速的不斷完善。

琉球城的城牆,琉球城內的一棟棟建築,甚至於整個琉球城都彷彿以後春筍一般,從這片蠻荒大地上面不斷的涌出來。

第二個月,也就是弘治十二年七月的時候,琉球城的最外面的城牆就已經建好了,高大三丈的城牆,全部都是用水泥和開採的石頭建造起來,速度快,比起大明任何一座城的城牆來說都絲毫不差。

要不是考慮到琉球這裡的蠻荒,劉晉一開始甚至於都不想設置城牆,因爲城牆這個東西,它會限制一個城市的發展。

但後面又考慮到琉球城的重要性,最終又還是決定建城牆,以這個琉球城爲基礎,慢慢的向整個琉球島擴張,既然是基礎,自然還是要建一建城牆的。

高大城牆的合攏,也是讓李遠山這邊重重的鬆口氣,有了城牆,整個琉球城就安全多了,再配上火炮,李遠山覺得,琉球島本地的這些蠻夷即便是來十萬人也休想拿下琉球城。

除了城牆已經建好之外,琉球城內諸多重要的建築也是開始一棟又一棟的建起來,一批又一批的人不斷從北方、福建、浙江這邊招募過來。

僅僅兩個月的時間,琉球城這裡就已經有三萬多人,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也是讓整個琉球城變的無比熱鬧。

三萬多人,除了有人繼續建設琉球城之外,李遠山這邊也開始組織人手進開墾,以琉球城爲中心,周圍的大片、大片原先蠻荒的土地,開始慢慢的出現一塊塊田地。

因爲是全新的移民之地,這裡所有的土地和財富都屬於劉晉、朱厚照、張懋他們成立的琉球城,又沒有經歷過歲月的變遷。

所以所有開墾出來的土地,都是統一規劃,統一開墾,一塊塊田都很大,方便統一的管理,更方便儘可能的利用一些簡單的機械去耕種,節省人力。

琉球城這邊所有的開墾出來的田地,也是在第一時間內就種植上了甘蔗,甘蔗的種植可以分兩季,春季是在2-4月份進行,等到5-7月就可以收穫,秋季則是在8-9月種植,等到12月就可以收穫,一個種植期就是3個月的時間。

現在是弘治十二年的七月,算下來時間有些偏晚了一點,但是這裡是琉球,光照充足,熱量充足,是最適合種植甘蔗的地方,晚一點也是沒有關係的。

要不是因爲太晚了,李遠山這邊甚至於都想要種植水稻,這裡的氣候同樣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

除了種植甘蔗之外,李遠山這邊也是沒有忘記劉晉的話,在琉球城的周圍大面積的種植蔬菜和水果。

水果不需要佔用良田,周圍剛剛砍伐的山林地區就可以用來種植水果,當然水果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夠結果、一時半會是看不到收益。

但蔬菜就不一樣了,現在是七月,再過幾個月的時候,北方地區就開始變冷,天氣一冷,蔬菜就沒有辦法種植,到時候即便是京城這裡的權貴們也是很難吃到一頓新鮮的蔬菜。

而琉球這裡就不存在這種問題,即便是冬天很少說有結冰打霜的,溫度依然很高,很適合蔬菜的種植。

現在播種,到了寒冬臘月的時候,這些蔬菜差不多就可以收穫了,到時候再將這些蔬菜往天津、京城這邊一運,保管能夠讓吃膩了肉食的有錢人掏腰包買回去。

甘蔗、蔬菜,這是劉晉規劃好的,今年能夠帶來一定收益的東西,必須要讓琉球城的股東們看到投資的收益,這樣才能夠刺激他們繼續往琉球城這裡投資,繼續招募更多的人到琉球這裡來,開墾更多的土地,種植更多的甘蔗和蔬菜。

畢竟利益纔是最強大的源動力,沒有利益的事情,自古以來都沒有多少人去做,即便是有人去做了,也絕對不可能長遠。

唯有有利可圖的事情,纔會有人一直去做,並且還能夠越做越大。

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盜團第494章,第一個開刀對象第366章,鹽這東西第11章,唐老虎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25章,孫夫子第516章,馬尼拉第478章,南洋航線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00章,去京城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715章,小王知錯了第459章,覺得貴?分期付款吧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141章,琳琅滿目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43章,組建船隊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459章,鄙視鏈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07章,二牛回家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339章,會試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423章,你敢拿嗎?第532章,淞滬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814章,大明威武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19章,發財了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2156章,新學振奮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843章 ,黃金洲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28章,京師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689章,朝鮮、倭國武士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414章,硬槓
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盜團第494章,第一個開刀對象第366章,鹽這東西第11章,唐老虎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25章,孫夫子第516章,馬尼拉第478章,南洋航線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00章,去京城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715章,小王知錯了第459章,覺得貴?分期付款吧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141章,琳琅滿目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154章,有人擡高糧價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43章,組建船隊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459章,鄙視鏈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07章,二牛回家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339章,會試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423章,你敢拿嗎?第532章,淞滬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814章,大明威武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19章,發財了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2156章,新學振奮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843章 ,黃金洲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28章,京師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689章,朝鮮、倭國武士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414章,硬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