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

東南府永遠是那麼的生機盈然,民衆的腳步匆匆,據好事者調查,東南府人走路速度比大陸人民快上五成以上!

他們要種地、做工、出海捕魚,大家都忙着掙錢,只要勤勞,錢就會到手。

這裡沒有可惡的胥吏,行政中心工作不叫衙門,成員名稱叫做“公務員”,做的是公家事,他們穿着中山裝爲官衣執行公務,有的頭目有大明官職在身,但從來沒有見過他們穿大明官袍來辦公的。

紀律指出:大明官袍是大陸的,穿來的請回大陸!

東南府對大明的離心可見一斑!

民衆統統是大陸移民,以閩省爲多,但是浙省、粵省的移民越來越多,湖廣、廣西都有人來投,遠至北方也有人來投奔東南府。 щшш ★ttКan ★¢ ○

都分了田地,新移民一年吃稀飯(公家發的蕃薯粥),第二年就吃上乾飯了(自家種的),過上幾年就是吃白米飯吃肉和穿絲綢駕小帆船唱小調……日子很是快活。

他們的統治者顏大少有大氣,一碗水端平,比如給新移民發地皮來種地時,不包庇閩省的,而是大家抽籤決定,因此諸人信服。

軍隊建設兩手都硬,一手抓裝備,一手抓訓練,造船廠裡紅紅火火,訂單不斷,新的戰艦在船臺上雛形初現,給人以極大的希望,新兵不斷入伍,先前與李魁奇交戰的傷痕迅速抹平,變得更加強大。

軍隊訓練始終抓得很緊,月月火水木金金(沒有周六週日)的訓練不是開玩笑的!

對諸軍艦的考校,東南府大佬陳衷紀以軍隊總監的身份親自進行(他這是唱白臉),他自己都掐着表看打炮的速度,用望遠鏡看打炮的準度,優秀者受表揚,落後者挨批,鐵面無私。

所有的比試成績都記入“檔案”!搞得諸艦長誰都不敢怠慢,平時極力督促訓練,一到考校之日無不緊張萬分。

同時,東南府特色的“政治學習”也是有條不紊地進行,一是極力推行“媽祖信仰”,媽祖神通廣大,鎮壓四方海境,保海船平安,保海軍、海商和漁民平安,她老人家又作爲東南府的保護神,保佑東南府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因此飯前祈禱是必須的,大的法事是必要的,在主力艦(六級戰艦以上,含六級戰艦)設置了宗教場所,配了神職人員以引領艦員們進行祈禱,排解心中情緒。

並編輯、印刷媽祖的事蹟的《聖經》,廣爲散發,當中顏常武親定的禱詞“大慈大悲的媽祖娘娘,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向您禱告,請您保佑我們武運長久、人人平安,我們願把您的榮光帶到各大洋、各大洲!”

信仰媽祖信仰,我們當以心靈打動他人,用金錢開路,以鉅艦大炮傳道!

除了軍隊裡深入人心的媽祖崇拜,在民間同樣不遺餘力地推行媽祖崇拜,給各間神廟贊助,修葺新的神廟,發放《聖經》,每年重要節日都要大開廟會,遊神等等。

二是推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孝禮義,不說長篇大論,寄託的崇拜對象正是關公,大力宣揚關某的‘忠、義、勇、謀’,鼓勵軍人向他看齊,努力學習關某的英勇事蹟。

關某的定位是“武神”,在戰艦上建立他的神龕,早晚上香免不了,四時祭祀時時有。

三、正式確立顏常武的“神子”身份,宣揚他乃媽祖娘娘座下金童童子(但民間都說他是金銅童子,是財神)轉世,蓋因媽祖娘娘見世人艱苦,憐憫之下,派出金童童子下凡,他治理下的東南府民間富裕,百姓安居樂業,軍隊強大,戰績傲人,是天下第一水師!

不是空口無憑,事實就擺在世人面前,東南府的基業從首任老大顏思齊幾千人的屯墾事業傳到其子顏常武之後,急速崛起,發展成爲幾十萬人的大勢力,軍隊強大,大陸、倭國和紅毛番無人敢惹,這不是“神蹟”嗎?

創造這一切的人,年齡不足二十歲,他不是神子,還有誰是!

至此,東南府一主神(媽祖)、二從神(關公和顏常武)的崇拜正式確立!

民間需要神靈崇拜,給他們!

現在科學不昌明,爲了更好的統治,也爲了給民衆心靈寄託,神靈崇拜是必須的。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心有戒懼,行事有尺度,好過“無法無天”,對於統治是相當有利的。

不過,顏常武要求軍民的崇拜只限於東南府的統治區和自身,自我約束(即不得在非統治區外拉信教),這麼做主要是不想學紅毛番到處傳教搞壞了與其他地方統治者的關係。

目前的東南府還是弱小,不易高調。

世事難料,伴隨着東南府的節節勝利,大家都說媽祖確有神力,崇拜也就漸漸到處流行,大陸、琉球、倭國、東南亞……媽祖神廟越來越多。

……

一大早,東南府新督軍府督軍辦公室,顏常武坐在鹿皮大椅上,首席執行官陳衷紀、首席運營官洪昇和首席財務官陳和彬則坐在旁邊的沙發上,還有二位穿中山裝的中年人,看上去書卷氣十足。

前四者乃東南府的領導核心階層,坐一起必有大事發生。

陳衷紀、洪昇和陳和彬見識過許多大事,但現在都有點激動。

東南府將推行“簡體漢字”!

一直以來,東南府有兩間學校,即海軍海院和工程學院,偏向實務,沒建立起義務教育體系。

軍隊裡有掃盲隊,學習的還是繁體字。

但顏常武對於繁體字。。。哎,太難學了!

一個字十幾個字劃,哪學得來啊。

一份報告,一篇文章,等寫得來,天都亮了!

關鍵是,顏常武請不到所謂的“大儒”!

臺灣化外之地,是普通小民的天堂,卻是那裡大儒眼中的“賊窩”,讀書人會給他好眼色,哪看得起他?!

大儒請不來,別說進士,舉人都沒來一個,秀才倒是有,可惜水平不高。

再者,請來大儒之後,他們的“道”與顏常武的“道”格格不入。

譬如忠君,他們要效忠的是北京的皇帝,顏常武卻要他們效忠於自己,那就道不同不相爲謀了。

再有“女人纏足”,明朝上流社會以此爲美,推崇小腳女人,顏常武卻是深惡痛絕,大家又談不攏了。

而且那幫文人儒生,惡習重重,以傲上不尊爲已任,講究風骨硬挺。說什麼: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上傲王候,下凌公卿,方顯讀書人的本色。連皇帝的話都不聽,以被皇帝打廷杖爲榮,小民彼此問安,問曰“吃了沒有?”而大臣則是:“今天你被打了沒有?”

顏常武一個小賊頭,人家睬他都傻!

自唐朝有進士一科以來,中國讀書人皆是中舉做官爲榮。別說是武人,就是文官,若不是正途科舉出身,亦是會挨盡白眼。

等到顏常武有了官身,可文尊武賤,有明一朝,三四品的高級武將遇到了七品正途出身的知縣,武將都得避道而行,否則一個彈章上達天聽,說是爲將驕矜,武將官職不保!

就算顏常武爲二品高官,可惜不是進士出身,又是武職,人家照樣看他不起。

這種情況下,顏常武是一代雄主,豈會受他們的鳥氣,知道以一已之力扭轉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和儒家獨大、讀書人的自傲帶來的弊端是癡心妄想。

那俺就另起爐竈,另闢蹊徑!

俺就砸了這鍋,掀了這桌,推行新教育體系!

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065節 得上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93節喜與悲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256節 三天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204節己巳之變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781節 回南京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1191節 槍與甲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555節 此起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
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065節 得上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93節喜與悲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256節 三天第43節艦員結構(一)第182節一戰定江山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567節 驅虎吞狼之龍咬虎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204節己巳之變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781節 回南京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1191節 槍與甲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275節 單挑荷蘭船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555節 此起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135節 輕勝庫爾德騎兵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