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世家子

說完這些政黨的事情朱慈烺拿起暖壺暖手,閉目靜思,不再着急開腔。.『.

李邦華消化着巨大的信息量,也是放下了筷子。兩人的胃口不錯,草草吃了些東西,留下一些果點以後便沒有在吃飯。現在用過晚餐,太監們收光了餐具,殿內只餘下兩人。一陣舒緩的呼吸過後,李邦華道:“臣明白了。”

朱慈烺笑了,他明白李邦華聽出了自己的意思,不再繞圈子,道:“李愛卿還記得當年,士大夫一體納糧的事情嗎?猜一猜,朕當年面見各地士紳的時候,是如何說服江南豪族的。”

沒錯,朱慈烺當年在京師推行財政改革的時候阻力是非常大的。

但頗爲奇怪的是,這些最大的阻力卻並不來源於江南,而是直隸地區反彈最爲強烈。

雖然這先是源於順天府率先改革,但士紳之間彼此通氣,豈會齊齊沉默?要知道,大明稅賦重鎮一直以來可都是在江南。

李邦華也很疑惑:“這也是微臣此前擔心的一點,微臣百般查探,只聽聞鄉賢盡皆讚歎陛下公允,應是此處不足,別處有補。”

朱慈烺緩緩頷:“沒錯,朕是答應了一些讓步。當然對比帝國能得到的,朕認爲,是遠遠足夠的。這就是……提名權!”

提名權就是字面意思,提出某人的名字。

當然,也可以提自己的名字。

如果不說具體應用場景,大家是會一頭霧水的,但如果知道了這個應用場景,那就恍然大悟。

待到李邦華聽完朱慈烺接下來所言的事情以後,李邦華頓時明白了一切:“聖上所料深遠……臣,佩服。城上意欲國事訪問,臣鼎力完成,絕不給聖上拖後腿。”

“愛卿所爲,朕都裡!”朱慈烺輕聲地說着,親自送李邦華出了殿。

……

翌日一早,京師第一高樓,恆信酒店的九樓天字一號套房裡,一羣侍女們伺候着一個男子更衣。

如果是後世的人這可當真是奢侈無比。

但這樣的舉動對於宋繼澄而言,卻是再尋常不過。也許大明時代對比後世生活質量有許多地方的不如。

但單純從人力方面來說,大明這個時代卻可以讓人伺候的舒舒服服。畢竟,就是在後世,就是頂尖富豪,也未必能享受到這個時代奴僕們伺候人的本事。

當然,這一位宋繼澄也不是什麼尋常人物。他是來自山東膠東的名門望族掌門人。

宋氏家族系膠東名門望族。原籍是長清人,永樂年間遷徙道萊陽,曾祖父宋肖,歲貢生,臨洮通判。宋兆祥,萬曆乙酉舉人,汝寧同知。兆祥有三子,長子繼登,甲辰進士,官至南京鴻臚寺卿。次繼,崇禎年戊辰進士,長洲知縣。宋繼登長子宋琮,天啓辛酉年舉人。崇禎戊辰進士,初授祥符縣知縣,後歸鄉里,文名極重。次子宋珵,崇禎元年恩蔭貢生。宋玫,字文玉,號九青。歷官虞城知縣繁杞縣知縣吏科給事中刑科都給事中太常少卿大理卿工部右侍郎等職。崇禎十五年因事免職歸裡。第二年癸未邑難中,因在抗擊清兵而死。贈兵部尚書。

至於宋繼澄,則是系宋兆祥三子,天啓七年舉人,善古文詞,文名滿海內。而且是曾任兵部尚書黃嘉善之孫婿。

往常說起大明,判斷一個家族是否是豪族,一個非常關鍵的標準就是這一代家族裡有沒有進士。

宋氏近年累有進士,顯然是標準的望族。

當然,對於一個大家族而言,守業之人是舉人也是足夠了。別覺得舉人沒有考上進士就如何了。這自古以來就只有窮秀才,可從來沒有窮舉人的說法。

一個人考上了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比如《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年輕的時候是神童,很快就考了舉人,後來折騰了三朝皇帝,沒考上進士,絕望了,去當了縣令,如果沒有朱慈烺的賞識,後來便只能在知州的位置上退休回老家。

後世人如果不瞭解古代的情況,粗覺得不過如此,但替代一下,便可以一目瞭然。

比如宋應星是神童,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難度相當於考進重點大學的本科,後來在28歲的時候考上全省第六的舉人(難度相當於各個核心部門核心崗位的公務員遴選考試。)

當然,宋應星還不滿足於此,他要繼續考進士。

如果考上了進士,未來就有機會衝刺七長老,再不濟,那也是中組部裡掛號的後備幹部。

沒考上,那也沒關係。

舉人可以通過吏部銓選下基層,依舊當官。當然,一般也就是個縣丞(副縣長),如宋應星這樣當上正職的很少。就是宋應星自己,後來也是縣令不當,回家當了個沒品級的教諭(相當於縣中學校長。)後來幾經沉浮,就從知州(地級市市長市委書記)退休。

不過嘛,一個舉人再是落魄,也是可以從正廳級級別上下來。當然就不會有什麼酸舉人了。

於宋繼澄而言,也是如此。

只不過,宋繼澄沒有選擇做官,而是選擇留守本地。但饒是如此,一個舉人老爺已然是妥妥的趙家人層次。

而宋氏一門清貴,更是給了宋繼澄巨大的能量。

比如,宋繼澄與其子宋璉皆爲“復社”中堅人物,在萊陽組織了海濱復社。後來復社與朱慈烺的選擇之中,宋繼澄聽聞東林大佬李邦華已經站在了朱慈烺的一邊,於是父子而言便選擇了新東林。

後來政黨公開化,兩人自然也是堂而皇之地以新東林萊陽地區代表人自居。

當然,能夠讓兩人這一回入京的關鍵之處還不是這裡。更關鍵的,還是接下來會參與的一系列政治活動。

就當宋繼澄收拾着衣裳的時候,忽而一旁窗子打開,一個清秀儒雅的男子推開陽臺的玻璃窗,嘖嘖稱奇:“沒想到,這才兩年不見,京師的變化,京師比起之前數十年來還要巨大。父親大人,十年前的京師如何,比現在如何?”

顯然,這個男子就是宋繼澄之子宋璉了。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五十章:京南工坊區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一百零九章:又來李自成第三十二章:擴軍飛熊營第二十四章:大明內外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五十四章:破局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六十六章:皇位之讓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九十二章:團結一致第一章:偏師徵明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二十七章:激情燃燒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三章:天下烽煙起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六十三章:北極熊的威脅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二十四章:新政第四十三章:多爾袞的煩惱 還有一更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一百一十章:還有一支援軍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十八章:戰果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九章:頭陣開打第19章:兵變 下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十章:緊急軍情第四十章:一口毒奶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四十二章:早朝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五十三章:動真格的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四十六章:盡在掌握第六十三章:紛紛出兵第七十二章:情義千斤第三十二章:喜訊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四十章:擊敗正黃旗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四十六章:紅臉白臉誰挖坑第三十章:接戰第四十七章:同盟破裂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四十六章:軍魂第七章:大鬧朝鮮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六十章:開封攻守第九十四章:目標阿爾巴津城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十章:世家子第一百零九章:又來李自成第六十一章:拐走戰艦第七十五章:索尼在哪裡第50章:亡國滅族,不死不休第二十四章:朝鮮對明的門戶開放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二十四章:籌餉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第十二章:雄心壯志 四千字大章
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五十章:京南工坊區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一百零九章:又來李自成第三十二章:擴軍飛熊營第二十四章:大明內外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五十四章:破局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六十六章:皇位之讓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九十二章:團結一致第一章:偏師徵明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二十七章:激情燃燒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三章:天下烽煙起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六十三章:北極熊的威脅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二十四章:新政第四十三章:多爾袞的煩惱 還有一更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一百一十章:還有一支援軍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十八章:戰果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九章:頭陣開打第19章:兵變 下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十章:緊急軍情第四十章:一口毒奶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四十二章:早朝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五十三章:動真格的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四十六章:盡在掌握第六十三章:紛紛出兵第七十二章:情義千斤第三十二章:喜訊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四十章:擊敗正黃旗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四十六章:紅臉白臉誰挖坑第三十章:接戰第四十七章:同盟破裂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四十六章:軍魂第七章:大鬧朝鮮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六十章:開封攻守第九十四章:目標阿爾巴津城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十章:世家子第一百零九章:又來李自成第六十一章:拐走戰艦第七十五章:索尼在哪裡第50章:亡國滅族,不死不休第二十四章:朝鮮對明的門戶開放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二十四章:籌餉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第十二章:雄心壯志 四千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