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大賀氏

?說是兩座山,但大草原蒼茫寂寥,山嶺蔓延無邊無際的,行走了七八天,兩座山才被甩到身後,終於到了老哈河谷的紫蒙川。[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紫蒙川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具體位置在現在的內蒙古的寧城地區。這裡的土地平坦而肥沃,西部與南部的原始森林濃郁而茂密,古時氣候溫暖而潮溼,爲人類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加之有老哈河緩緩流過,形成了特有的雲蒸霞蔚,紫氣瀰漫之景觀。古人以紫蒙爲這個地區命名,可謂名至實歸,當之無愧!

安祿山率領着小小的商隊到達紫蒙川時,恰好是日暮時分,火紅的太陽在山巒間閃耀,發出昏紅的光輝。在落日餘暉之中,老哈河水緩慢的在河牀中流過,河面上紫霧氤氳,如夢似幻,讓人心情一爽。

在暮靄之中,一頂頂白色的帳篷漫步在河谷之中,點點炊煙瀰漫在寧靜的空氣之中。

正在安祿山盲目的尋找着目標的時刻,一小隊騎兵卷地而來,包圍了他們。

騎兵厲聲呵斥,命令這一隊看似走私販的人停下來。

安祿山油嘴滑舌慣了,幾個大頭兵怎麼能是他的對手,很快,騎兵將他們送到了一頂巨大的帳篷之中。

帳篷中燃燒着巨大的銅鼎,鼎中熱湯翻滾,熱氣氤氳,一股腥羶的牛羊味道撲面而來。

在火光的映襯下,六七個頭頂鋥亮,穿着圓領、窄袖、疙瘩襻扣的呢子長袍,耳朵旁梳着小辮子的大漢正在飲酒。

這些人的裝束很怪異,但卻是在草原上最正確的裝束。

對於服飾的演變,一代大學問家沈括給出的答案很正確:“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國胡服、窄袖、緋綠、短衣、有蹀躞帶,皆胡服也。窄袖使得於馳射,短衣長靿靴便於涉草。”

因此,在服裝上面,漢人真的沒什麼可自豪的,寬袍大袖的,上廁所都費勁。那東西早就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每年的漢服儀式,還是免了吧。

根據服裝的質地,安祿山判斷,這些人是契丹的大人物。

史料明確記載,契丹貴胄,其所着之袍服的制式和他的奴僕的相同,沒有任何區別。“貴賤以布之粗細爲別”。契丹的一般民衆,不得穿以毛尼做成的衣服,只能穿皮衣,只有級別足夠的大人物才能穿毛呢衣服。

在這些契丹男人的旁邊,幾個面貌姣好的契丹美女正在端着毛巾伺候着。然而,白瞎了這幾張臉,這幾個美女都是禿頂,只有耳朵旁有幾根毛。

這是契丹的風俗,不管男女一視同仁,契丹人的頭頂都是禿得不見一根毛。

沈括在其《熙寧使虜圖抄》中即記載:契丹“其人剪髮,妥其兩髦”。所謂剪髮即爲髡髮,也就是剃去頭上一定部位的長髮。妥者墮也,意思是兩鬢有垂髮。

任何風俗都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條件,具有合理性,起碼在當時是合理的,我們不能用現代的眼光嘲笑古人的行爲。同樣,髡髮的習慣與契丹民族生活習性有關。契丹人過着以畜牧爲主的遊蕩生活,而草原遊牧風沙極大,水源又少,洗頭很不方便。因此,北方遊牧民族,不僅契丹,包括女真族、蒙古族等等無一不是髡去一部分頭髮的。

不過,愛美之心人人有之,契丹女子未出嫁時髡髮,出嫁後則開始蓄髮,高髻盤頂。

雖然理着一樣的古惑仔髮型,然而,男人和女人還是有區別的。契丹女人穿的袍衫爲直領(亦稱交領),黑衣窄袖、邊緣沒有花邊,俗稱團衫。

騎兵跪地報告說:“衙官大人,有突厥客商前來貿易,帶來了很多鐵鍋、鋤頭等鐵器,請大人定奪。”

在採取行動之前,安祿山已經系統的研究過契丹的情況,對契丹內部的情況可謂瞭若指掌,聽說是衙官大人,立刻聯想到李過折。

在太宗李世民時期,契丹對唐朝臣服,大賀氏的酋長李過折和遙輦氏部落的大酋長可突幹“分掌兵馬”,比較傾向朝廷,因此,被朝廷任命爲松漠都督府的“衙官”。遙輦氏部落的屈刺擔任了可汗,在突厥的誘惑之下,契丹背離了朝廷。沒想到,契丹和朝廷的關係如此緊張,這個人依然沿用朝廷封號。

安祿山迅速的打開了小算盤,李過折既然沿用朝廷的封號,這就說明這個人心向大唐。如果自己能把他收買過來,那麼自己真就建立了不世功勳,范陽都護府不賞給老子幾百斤銀子都不好意思。然而,他迅速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這時候敵情不明,千萬不能輕舉妄動。

聽到了騎兵報告,喝酒的契丹人停止了喧鬧,一個50幾歲的男人擡起了頭,揮了揮手說道:“我知道了,下去吧。”

騎兵規規矩矩的倒退了幾步,返身離開了大帳。

安祿山乖覺的跪在地上行禮,說道:“您就是聞名幽州的李過折大人吧,小人早就聽說過您的威名,今日一見,果然威風凜凜,名不虛傳。”

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安祿山的奉承,讓李過折很舒服,不由得態度變得柔和起來,說道:“你是遠道而來的客商,帶來了我們急需的物資,就是我的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契丹是好客的民族,到了我李過折的地面,沒有酒喝是不行的。都坐下,陪着我喝酒。”

跋涉了一日,一路上沒有吃東西喝水,安祿山也餓了,聽到了邀請,使了一個眼色,不再客氣,大刺刺的坐在了地毯上,伸手抄過了一塊骨頭,不由分說就啃了起來。

草原民族性格豪放,安祿山的行爲對了李過折的胃口,高興的撫掌大笑,命侍立的女人取過幾個大腕,將碗裡倒上酒,放倒安祿山等人的面前。

安祿山端起碗,將大碗舉國了頭頂繞了一圈,算是敬過了契丹的神,然後一飲而盡,將大碗放到了地上。

安思順等人也學着安祿山的樣子,依次將大碗酒喝乾了。

在北方的遊牧民族,經常以喝酒的風格判斷客人的人品好壞,遵循的就是“酒品如人品”。如果客人不敞開了喝酒,就會被主人扣上“不實在”的大帽子而受到冷遇。如果喝吐了,那沒關係,主人絕不會反感。

至今的蒙古族同胞依然如此,你要是在蒙古人的酒桌上能站着出去,以後就沒有當地朋友了。

看到安祿山等人沒有把自己當外人,李過折非常高興,命令女人倒酒,安祿山等人來者不拒,接連喝掉了幾大碗。

酒這個東西,是人情之間最好的媒介,因爲它可以把人搞迷糊了,忘記了彼此的邊界。幾大碗酒下肚,安祿山就和李過折等人混的熟絡,失去了界限,甚至稱兄道弟起來。

不過,安祿山心裡揣着鬼胎,可沒敢主動多喝,害怕喝多了胡說八道。然而,李過折可不慣着客人,頻頻勸酒,好在他酒量大得很,喝了不知多少碗,還保持着足夠的清醒。他同來的幾位同伴,也是營州著名的無賴,在喝酒方面很有潛力,也沒有醉。

李過折和幾個哥們兒喝了一下午酒,又接着和安祿山拼酒量,比較吃虧,因此,已經醉了,變得無遮無礙起來。

李過折喝過了一碗酒,舌頭髮麻,語言渾濁,醉意盎然的說道:“你們幾個能來到紫蒙川,就是有緣人,你的貨物我都要了,明天一早,就給你們牛羊。在這裡盤亙幾天,你們可以趕着回去了。”

安祿山晃動着腦袋,故意裝作醉了的樣子,說道:“不行啊,衙官大人,我們出來是要錢的。唐軍在邊境設置了關卡,牛羊再多,我們也弄不回去啊。”

李過折不幹了,說道:“我的兵都在前方,還沒有打仗,沒搶到唐朝的銀子,我哪裡有錢給你們。再說了,牛羊趕回去,那可是好大的一筆財產啊,換多少銀子都成。”

安祿山藉着酒勁,故意的搖頭,就是不答應。

李過折沒轍了,沮喪地說道:“那你們就等等吧,我的軍隊搶劫了幽州,我就有錢給你們了。”

安祿山故意裝作不相信地說道:“我們出來時,唐軍正在集結,人數很多,契丹軍隊怕是佔不到便宜。”

李過折哈哈大笑着說道:“唐軍強大,我軍也不弱,可突幹那廝請來了突厥軍隊,給唐軍設了一個圈套。要不了多久,幽州就是我們的了。”

安祿山吃了一驚,藉着酒勁兒問道:“突厥派兵了?我一路行來,怎麼沒看到?”

李過折“嘿嘿”一笑,用手指點着安祿山的鼻子,有些得意的說道:“讓你看到,那不就壞菜了!突厥人都化妝成契丹人,早就進入了伏擊陣地了。”

安祿山更吃驚了,於是問道:“草原上一馬平川,哪裡有伏擊的地方,衙官大人拿小人開涮吧!”

李過折很奇怪的看着安祿山,突然警醒的問道:“你咋對這個這麼感興趣?要是再問,就離不開了。”

安祿山嚇了一跳,害怕引起麻煩,但他實在找不出辦法打消李過折的懷疑,於是含含糊糊的狡辯道:“衙官大人明知故問,小人就是突厥,自家的軍隊到了,小人能不問幾句嗎。”

解釋的還算合理,李過折不問了,於是說道:“酒喝得太多了,咱們跳舞。”

李過折一聲令下,安祿山等人迷迷糊糊的進入了大帳的空地,跳起了胡舞。

衆人東倒西歪的跳舞,腳步踉蹌,摔得頭破血流的也有。唯有安祿山的舞步靈活,皮靴有節奏的敲擊着地面,清轉靈動,在一衆舞者當中鶴立雞羣。

安祿山的母親靠舞蹈娛樂神,跳舞廢寢忘食,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可謂名聲遠揚。他出生在舞蹈之家,從小耳濡目染,有時還客串一番,跳舞屬於家傳絕技,在這些門外漢面前可就遊刃有餘了。

漸漸地,別人都不跳了,唯有安祿山在空地上翩翩起舞,時而舞姿曼妙,時而慷慨激昂,時而熱情奔放,贏得了一陣陣熱烈掌聲和歡呼。

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40節 捕俘(2)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85章 面聖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213章 阿萊拉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4節 追尋寶刀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9節 孤身遇險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7節 相約從軍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124章 勒索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71章 死亡突擊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16節 飛來橫禍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84節 遭遇突騎施遊軍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14節 強盜打劫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239章 穆斯林總督的和平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40節 捕俘(2)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39節 捕俘(1)第278章 駙馬爺第124章 勒索第1章 故土難離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235章 碎葉川第185章 面聖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94節 追兵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90節 梟雄末日第64節 劉三哥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29章 石堡城陷落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69節 死到臨頭第24節 樑公公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9節 高將軍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63節 李代桃僵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24章 勒索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14節 強盜打劫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41節 裡應外合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10節 從軍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243章 鋒矢陣
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40節 捕俘(2)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85章 面聖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213章 阿萊拉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4節 追尋寶刀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9節 孤身遇險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7節 相約從軍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124章 勒索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71章 死亡突擊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16節 飛來橫禍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84節 遭遇突騎施遊軍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14節 強盜打劫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239章 穆斯林總督的和平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40節 捕俘(2)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39節 捕俘(1)第278章 駙馬爺第124章 勒索第1章 故土難離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235章 碎葉川第185章 面聖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94節 追兵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90節 梟雄末日第64節 劉三哥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29章 石堡城陷落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69節 死到臨頭第24節 樑公公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9節 高將軍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63節 李代桃僵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24章 勒索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14節 強盜打劫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41節 裡應外合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10節 從軍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243章 鋒矢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