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高將軍

?在茫茫的曠野上,黛青色的戰馬猶如幽靈,閃電般在原野飄過。[燃^文^書庫][www].[774][buy].[com]一眨眼間,高仙芝的戰馬越過了荒野,一座黃土夯築的城市出現在雪霧之中。

城市的大門鎖在濃霧之中,看不大清楚,但一幅蒼勁的楹聯依稀可辨:“挾千里以超裡海,築偉業而壯三軍”。

這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庭州。然而儘管名聲很大,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囿於當時的物質條件,這是一個不大的城市,也就是現代的一個小鎮的規模。

據史料和考古互相印證,庭州城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約1000米,周長4950米,分內外三重。城高近10米,城垛高臺達12米,城厚7-10米,版築土夯成。外城分南北西三門,北門是正門。

城東西各有寬200餘米的天然河道,至北門西側匯合,形成月牙狀的湖水,可以泛舟。湖邊煙柳花色,綺麗多姿。

庭州的規模不大,但因爲是廣闊地區的軍事中樞,戒備是無比森嚴的。唐字大蠹在凜冽的寒風中迎風飄揚,城頭的士兵在向遠方瞭望,雪花落滿了鐵甲,猶如一具具雕像。城牆高聳,護城河繚繞,戒備森嚴,殺氣騰騰。這就讓我們知道,這是一座戒備森嚴的軍事重鎮。

武則天時代,朝廷設立北庭都護府,置瀚海軍,管轄天山以北,包括巴爾喀什湖的廣大地區,最遠到達裡海東部。也就是說,現在中亞地區的很多國家都在北庭都護府的管轄之下。

這座城市的最高領導是大唐朝廷北庭都護蓋嘉運。

蓋嘉運已官至北庭都護,統瀚侮、天山(駐西州)、伊吾全軍共20000人。唐軍在如此偏遠的地方保持了相對強大的兵力,目的很明確,用以防制強悍的突騎施、處木昆等部落。

都護府衙設在內城,戒備森嚴,非宣召不得進入。外城中除府邸軍衙外,還有佛寺、貿販市場等,城市的功能一應俱全。

庭州控制天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在戰略上的地位無與倫比。蓋嘉運走馬上任以後,面對庭州城牆年久失修的現實,認爲一旦戰爭爆發,庭州很難防守。因而在城內置瀚海軍12000人,馬4200匹,並對城牆重加建築,完美工事。

關於北庭的來歷,歷史上已經有定論。大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西突厥分裂爲兩個汗國,一個可汗的牙帳在北方,號稱北庭,另一個牙帳自然叫南庭了。因此,在北庭舊址上建立的軍鎮,就稱之爲北庭都護府。

高仙芝的戰馬衝進了荒野中孤零零的城市,踏着鋪滿積雪的巷道上。

高仙芝的戰馬絕塵而去,在城門洞下的一個大漢伸長了脖子看着,眼睛裡充滿了豔羨,也有些疑惑,於是向守城門的軍士問道:“軍爺,打擾了,這個小將軍是誰?”

守城的軍士白了他一眼,說道:“這是高將軍的大公子高仙芝,庭州無人不知。你是倒騰牛羊的吧,難怪你不知道。”

這個漢子興奮地一拍大腿,說道:“這是俺兄弟啊,我可找到你了!”

大家都知道了,這個人就是阿犖山。

高仙芝不知道他的義兄阿犖山到了此地,戰馬一路衝刺,迅速衝過了街道。

人世幾度變遷,在歲月的流逝中,落魄的高家已經實現了美麗的蛻變,成爲了一方大佬。而高家能夠重新崛起,高仙芝的父親高舍雞居功甚偉。

高仙芝的父親高舍雞在流落到太原以後,被逼無奈,到西域從軍。

生活是一條無舵的船,高舍雞卻一定要成爲一個舵手,哪怕前面是暗礁。其實,這很正常,男子漢天生就擁有使命,遇到了困難,就要“粉身碎骨渾不怕”。就是懷着重整家園的夢想,高舍雞北上,來到戰火連綿的西北高坡,投到軍營當兵。因爲過去有過指揮打仗的經歷,在隴右道河西軍這裡當了一名騎兵小頭領。

隴右轄境相當於現在甘肅省的東南部及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地區。大唐朝廷“以江山闊遠,奉使者艱難,乃分山南爲東西道,自黃河以西,分爲河西道。”

河西道是唐朝的方鎮名,開元、天寶年間爲十節度使之一,轄境相當於今甘肅省河西走廊,與隴右軍相鄰。

河西軍的敵人很多,不僅要對付野心勃勃,向東方傳播伊斯蘭教的大食,還要防範野心勃勃吐蕃,現在又多了一個敵人,這就是死灰復燃的突厥。

突厥是中亞和西亞等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突厥的源流並未有定論,大致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應該帶有匈奴的血統。在現代,突厥稱呼不特指一個民族,而是繼承突厥血統並操突厥語民族的總稱。

突厥,對於中原的漢民來說,實在是一個恐怖的名詞。在唐朝建國之初,*頡利可汗曾親率大軍15萬入攻幷州,擄男女5000餘口;又曾率騎兵10餘萬大掠朔州、進襲太原;在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之時,率兵20萬直逼唐都長安城外渭水便橋之北,距長安城僅40裡,京師震動。

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奪得父親的資產,內部矛盾沒有去除,無奈,被迫簽下“渭水之盟”。

然而,這只是李世民的緩兵之計,在江山穩固之後,於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秋,唐太宗李世民命李靖等人統兵10萬,分道出擊突厥。

李靖出奇制勝,在定襄大敗突厥,頡利逃竄,唐軍在白道截擊,降其部衆五萬餘人。唐軍疾進,大破敵軍,頡利西逃吐谷渾,途中被俘。時值當年三月,*滅亡。懾於大唐天威,“西北諸蕃,鹹請上(李世民)尊號爲天可汗”。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四月,因爲突厥的實力有所恢復,宰相張說恐突厥乘機入寇,打算增兵守邊。

張說找到兵部郎中裴光庭,要和他商量一下派遣軍隊的問題。

誰料到,裴光庭不同意動用軍隊,說道:“四夷之中,突厥爲大。近來,突厥屢次請求和親,而朝廷防止他藉着皇家女婿的名義擴大勢力,因此一直沒有答應。現在,可遣一使,讓他派大臣跟隨皇上前往泰山觀看封禪。那時候,皇上一高興,說不定就把公主許給他了,兩家成了親戚,還有什麼可鬧的了。”

這兩人商量妥當,於是,找了個別的理由,請求唐玄宗李隆基派遣使臣出使西域。

李隆基不知道這兩個傢伙的真實目的,因此,委派中書直省袁振擔任鴻臚卿,前往突厥,探聽突厥的真正意圖。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何況,這個朋友來頭很大。突厥可汗小殺和他的老婆、以及闕特勤、暾欲谷等人設宴招待唐朝使節。

小殺坐在帳篷中央,滿腹牢騷地說道:“吐蕃狗種,大唐天子還送給他公主;奚族和契丹曾經是突厥的奴隸,也都娶了唐朝公主。唯獨對突厥另眼相看,就是不許我娶公主,這是爲什麼?”

袁振幾乎無言以對,想了想說道:“我記得,大唐皇帝曾經收突厥可汗爲兒子,這就難辦了,豈有兄妹成婚的道理!”

小殺不以爲然的說道:“奚、契丹之主,皆賜姓李,但也娶了公主。而且,我聽說入蕃公主,沒有一個是皇上的親姑娘。我不是皇上親生的,公主也是冒牌貨,湊在一起天作地合。我請求了這麼多次,就是不答應,這不是丟我的人嗎!”

袁振啞口無言,只好答應,回到朝廷,就爲小殺求情,爭取送給他一個公主。

小殺大爲高興,於是派遣其大臣阿史德頡利發來長安送禮,然而,李隆基笑納了禮物,賞了使節一個大紅包,就是不提和親的事。

突厥搭上了禮品還丟了人,小殺一怒之下宣告和大唐朝廷分道揚鑣,揮軍進攻大唐邊境。

突厥的進攻,對國家的震動很大。大唐朝廷決定軍事反擊,蓋嘉運奉命出戰,攻擊突厥。

唐軍從河西走廊入青海,兵鋒直指突厥的中心地帶。

這時,高舍雞已經是遊擊將軍,也就是是從五品的雜號將軍。雖然遊擊將軍級別不高,統帥的軍隊不多,但已經是可以率領軍隊參戰的將領了。

高舍雞頗有乃父之風,也是,老虎的兒子再笨也強過貓,沒聽說貓怕老鼠的。高舍雞來到了邊境,發揚了高家不怕死的傳統,作戰勇敢決絕,敢於在關鍵時刻拼命。這樣的戰士,如果不是死了,就是獲得了提升。高舍雞很幸運,一次一次的和死神擦肩而過,因此,以勇敢稱雄西域。

不過,有功不賞不是什麼新鮮名詞。高舍雞雖然戰功赫赫,但他的職位依然原地踏步,沒有大的起色,真正的嶄露頭角是因爲遇到了黑齒常之。

黑齒常之是外來移民,原來是百濟的中層將領,以驍勇有謀略著稱於世。在蘇定方平百濟之役中,黑齒常之率部投降,逐漸被提拔爲左領軍員外將軍,後積軍功授左武衛將軍,檢校左羽林軍,充河源軍使。

在河源軍使任上,黑齒常之實行了屯田政策,在河源“置烽戍七十餘所,開營田五千餘頃,歲收粟斛百餘萬,兵精糧足,戰守有備,吐蕃不敢犯邊。封燕國公,任燕然道大總管,再敗突厥於黃花堆,逐之於磧北。”

就是這麼一個能打的爺們兒,應該是性如烈火纔是,然而,這個定義錯了,錯得很離譜。聰明人都懂得收買人心,黑齒常之就是聰明人裡的那一個,他待下寬厚,對待高舍雞更是恩重如山。

在黑齒常之的賞識下,高舍雞再接再厲,後來在唐帝國的西域地區累任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等要職。

據我不太準確的瞭解,所謂的十將軍,聽着威風凜凜,實際上爲雜號將軍,就是一個榮譽稱號,享受一定的待遇而已,相當於現在的某級巡視員。諸衛將軍,從三品武職事官,“掌統領宮廷警衛之法,以督其屬之隊仗,而總諸曹之職務。”由此可見,高舍雞已經進入高級將領的行列,在軍中被委以重任。

僅僅經過幾年,高舍雞就成爲了高級將領,奉命調入北庭都護府,因此派人將夫人和兒子接到了西域的庭州。雖然一家團圓,但因爲戎馬倥傯,高舍雞經常在外作戰,幾個月不回家是經常的事。

北庭都護府不同於河西都護府,它的主要敵人不是突厥,而是剛剛強大起來的吐蕃。

這一次,高舍雞率領一支突騎進入了吐蕃的縱深地帶,接連和吐蕃騎兵進行了多次野戰,斬獲頗多,回到後方休整幾日。

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46節 有朋自遠方來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210章 漢家奴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9節 高將軍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61節 席元慶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55節 一路向西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121章 交鋒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9節 高將軍第50節 兄妹重逢第52章 落魄秀才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62章 小茅屋第47節 死到臨頭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16節 飛來橫禍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304節 土匪牛二第28節 力士脫靴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3節 波斯美女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66節 兵變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28節 力士脫靴第69節 死到臨頭第38節 大賀氏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90節 梟雄末日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63章 石堡城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25章 鴻門宴第213章 阿萊拉第41節 裡應外合第50節 兄妹重逢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170章 血戰
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46節 有朋自遠方來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210章 漢家奴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9節 高將軍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61節 席元慶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55節 一路向西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121章 交鋒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9節 高將軍第50節 兄妹重逢第52章 落魄秀才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62章 小茅屋第47節 死到臨頭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16節 飛來橫禍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304節 土匪牛二第28節 力士脫靴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3節 波斯美女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66節 兵變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28節 力士脫靴第69節 死到臨頭第38節 大賀氏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90節 梟雄末日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63章 石堡城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25章 鴻門宴第213章 阿萊拉第41節 裡應外合第50節 兄妹重逢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170章 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