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善易不卜

徐無咎率先發難,侃侃而談:“徐某亦讀《易》。易雖晦澀難懂,非常人所能掌握,然一般都承認其有象、數、理、佔四個功用。”

“在我看來,象是表象,現象。上至天文地理,中至世間百態,下至面相手相,皆爲象。”

“所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文是什麼?文的本義是花紋,就是花樣。天文是天上的花樣,人文是人們玩兒出來的所有花樣。”

“所謂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爲——文化。”

“而一切的現象,都是要靠人的頭腦來觀察分析的。”

“再說數。”

“數不是術算,那是死的;數不是定數,那是指最後的結果,也是死的。數,是變化的過程。”

“既然數是無時不在變化的過程,同樣要靠人的頭腦來觀察解析。”

“然後是理”。

“理是推理、道理,是最需要嚴謹和富有邏輯的。所謂理所當然、勢所必然——照着理做、順着理走,結果就應當是那個樣子的。”

“循理才叫未卜先知,道理和推理就更應該是靠人的頭腦來歸納演繹的了”。

“以上三者我都認同認可。獨獨最後這個佔存疑。”

“占卜,通俗說就是算命。我就納了悶了,掐指一算就把命運和未來都搞掂了,是吉是兇就出來了,還常常號稱鐵口直斷、靈驗無比。”

“這不是兒戲麼?那不是迷信嗎?天機卦象,怎麼會有頭腦的思考和智慧的分析管用?”

等徐無咎停下,林弦驚馬上接上說:“徐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犯了讀書人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大忌。”

“正是因爲你這樣的人太多,所以易經這樣一部講天地人文自然哲理的經典圭臬,長久以來被誤解看作成了一本占卜算命的書籍,何其荒謬、可笑、悲哀啊。”

“迷信?迷之一字放在信前面,就解釋了什麼是迷信——不管信什麼,信到恰到好處差不多就好。入迷了,過頭了,過份了的相信,才叫迷信。”

“卦象是有吉有兇,所以很多人認爲易經主張宿命論。此爲大錯而特錯矣。”

“易經裡最常用的字之一就是如,如是如果、假如——易之吉凶都是有條件的。”

“江湖術士和騙子們最愛鐵口直斷,那是爲了收費,不然只講道理沒有結果,誰肯交錢算命?”

“確然,古時易經被用來占卜,但那是有條件的。”

“第一,大多隻對國家大事進行卜問。例如是否要開啓戰端,是否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否會發生大的變故。那時是不算個人前程和私利的。”

“第二,一般是在沒有其他辦法和手段進行決策的時候纔去占卜。如果深思熟慮、想盡辦法後,還是難以取捨時可以卜算,當你成竹在胸、方向明確而篤定時,是不可以占卜的。”

“第三,占卜的結果僅做參考之用,不是要可丁可卯、不走樣地遵從。武王伐紂前的占卜結果不吉,姜太公說蓍草、龜殼之物豈能盡信,這才成就了後來周天子的八百年天下。”

徐無咎詰問道:“可笑。占卜算命,不用來知道吉凶悔吝的結果,占卜之前還要想清楚,那還有何用?是不是占卜前,我還要先佔卜下該不該占卜啊?”

林弦驚搖頭:“無咎兄,你有大才,須知一個人做事,一問結果,動機就不純了,直接要結果,這不合乎自然的道理。”

“一棵樹,它能長就長,不會去先想一想將來能長到多大、長到多高,長成什麼造型,不然它寧可特麼的不長了。”

“因爲,長大以後,最可能的結果,就是被人幾斧子砍斷做成器物,多悲催,那還長什麼長?長個什麼勁兒?”

“問什麼結果呢?問來問去,最後就是個死字,凡人難逃,千古帝皇未聞有萬萬歲的,哪怕仙人,也不能與天同壽。”

“古人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武聖關公是最典型的案例。武財神哪有成功?開始是出身低微,結局是敗走麥城,中間也多次出逃,還爲臉面而放走曹操。”

“人們拜關老爺,是因爲他爲世人樹立了一個值得努力的忠義方向上的價值楷模。”

“伏羲六十四卦,只是告訴你現在正處在其中一種什麼樣的情境之下,這時你要注意些什麼,於是你有所警惕,就可趨利避害,占卜完了當然就有所得了。”

“所以,易經不是用來卜的,不是用來預知結果的。”

“易經和占卜如同辭典,是用來翻查的,然後你就會多一種參考,多一種可能的路徑,讓你多了一種更合乎象、數、理的選擇。”

徐無咎繼續發問:“易經多次言道:自天佑之,無往不利。命好又算得好,就不用人爲努力了,有付豬腦子不也行?還要學習和智慧何用?”

林弦驚:“我就呵呵了。老天真會保佑一個人諸事順遂?”

“天老爺可一點兒都不傻,誰敢說老人家傻?老天保了你就佑不了他,顧了左就顧不了右,你需要下雨,別人還嫌太澇,這樣還怎麼佑之?佑之就是偏心,就是不公平。是下雨還是颳風,該怎樣就怎樣,老天才不管你喜歡什麼。”

“自天佑之,無往不利。這裡的自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來自的意思——你自己努力,老天才可能會幫你。”

“求神拜佛,那是種信念中的必要形式和儀式感——誰家裡還不擺點兒花花草草,佈置些裝飾物品?你手中的咫尺大千扇平時不也是種裝飾,一種個人的標誌和形象的表徵?”

“可如果多拜拜多供供就管用,那和賄賂有什麼兩樣?那樣的話,神佛不就成了貪官污吏了?”

“老天是不會做這種事嘀。你好好做,老天就按自然的規律順便幫幫你;你不好好做,老天就按自然的規律早晚收拾你。自然的規律就是道,就是一種循環往復的規律。如此而已。”

徐無咎冷笑:“孔聖和亞聖都讀過易,解過易,怎樣呢?善易不卜!聽見了嗎?是不卜,是敬而遠之!”

林弦驚反駁道:“二聖的話是善易者不卜和不卜而已矣。什麼意思,孔孟並不排斥占卜算命,而是勸人不要完全相信和依賴。”

“孔子既懂易也用易,如果他老人家不會也不用,以其修養學識,怎麼會有自信和資格去評價否定占卜呢?”

ωwш●ttκa n●¢O

“況且,孔子專門著述談論易,說的是要慎重,因爲這東西有時候準,有時候不準。有些事是大概率可能發生的,有些事是小概率事件。”

“易經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是有條件的,凡事都有陰陽順逆,還互爲表裡,並且隨時在變化。預測的時候是一個結果,預測完了情況還會變的。”

“孔聖是說,這東西不要常用,必要時玩一把還是可以的。”

“如果想占卜,需要自己先深思熟慮,有個大概的答案後,才據此占卜測算。最後的結果是引導你進一步思考。多一個卦,就多一個方向。多幾個卦,人就能更加周到地去考慮問題,就不會被情緒主導,犯錯機率就更低。”

“先聖們的很多話因時間消磨而被曲解了。”

“敬鬼神而遠之。是尊敬而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是要你遠離、摒棄、拒絕、憎厭鬼神。”

“很多人家都有祠堂家廟,你不要天天去求去拜。祖先們都不做家族老大很多年了,還天天找人家聊,你不煩人家還煩呢。但是,時逢祭日、清明等特殊的日子,你是可以去拜祭的。”

“與其說做給先人看,不如說實際上是做給活人看的。意思是告訴後輩子弟,我死了,你們也要來拜,你死後,你的孩子們要來拜。等以後一代代故去後,都會供在這裡,後人們都要來祭拜。”

“因爲,這裡是我們家的先人做人做事形成的家族精神的傳承所在地。一個個牌位,代表的是薪火相傳的經驗和教訓、鮮血與榮耀積累起來所形成的家風、家規、家訓。”

徐無咎繼續追問:“連你自己都說算命是個計算上的概率大小的問題,時準時不準,準了也可能會變,那還算個球啊。”

林弦驚道:“嗯哼,算不準還要不要算?當然了,算不準纔算!算準了那還算個屁,躺在那裡等着就好了。”

“什麼時候算?”

“信息不全、條件有限的時候;猶豫不決,左右爲難的時候。並且,要誠心正意、平心靜氣,一次只問一件具體的事情。最後,是隻問應該如何,而不問結果怎樣。這樣,才能引動上天勾動因果,得到最貼近的答案。”

“六十四卦,嚴格意義上講,沒有好壞之分。”

“卦通掛,顧名思義,算卦卜卦,就是把自己不同時期和境遇下的像畫出來掛起來看。“

“人貴有自知之明,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人看別人都容易,看自己最難。當你算得一卦,就是把當下的自畫像掛在牆上,自己退後好好看一看,好像跳出事外看別人一樣,這會更容易對自己的現狀有一個清楚、清醒、清晰的認識,以指導後事。”

徐無咎:“林兄弟的辯才,徐某佩服,千說萬說,不如你給區區在下測測天機、卜上一卦?”

林弦驚:“我的卦金很貴的,如今你我敵友不明,還是免了。不過我可以免費送你幾句。”

“徐無咎。你這個無咎,其實就是易的一種終極追求的說法,易求無咎,而不是大吉大利。”

“試想,大吉大利又如何?非但吉中藏兇,大吉大利後更必是兇,得到的同時必會付出和失去什麼,沒人能永遠只佔便宜不吃虧的。”

“無咎無咎。無咎不是沒有過錯,正解是:只要你行的端,做得正,就算有點小毛病、小錯誤,別人也很容易理解你和原諒你,不會引發大的災禍降臨。”

“無咎是適可而止後的及時行樂,無咎是盡力之後的接受和不勉強。是的,我在過程中盡力了,對結果,我,不勉強。”

針對命運是否可以破解,是認命還是造命,林弦驚和徐無咎都系能言善辯之輩,兩人脣槍舌箭、你來我往、毫不停頓、洋洋灑灑。

此處省略一章至少三千字……

第306章 四大奇書第269章 鳴沙山下第293章 八支鐵軍第392章 按部就班第317章 傷而不死第25章 機關顯威第191章 遁入空門第312章 尺短寸長第80章 牛拉魚腸第187章 袖手旁觀第120章 山精鬼魅第142章 金絲鐵線第117章 靈力蛋筒第243章 化煞爲用第58章 如煙往事第282章 公開密談第146章 小艾晴柔第144章 多了兩百第11章 中秋武會第250章 門中來人第309章 三孃教子第326章 先天意識第152章 閥閱閻閭第35章 雪夜論道第101章 三峰一姐第366章 大戰即起第149章 鐵血少年第90章 暗流涌動第220章 翡冷翠島第248章 腦域奇景第229章 大幕拉開第66章 三山伴月第393章 海上仙山第320章 八萬四千第400章 穩如老狗第226章 人爲財死第266章 變與不變第12章 六十生花第195章 解決後患第69章 清遠嶽侯第254章 前仆後繼第107章 流年開竅第129章 血燭黃泉第176章 禁忌之地第168章 真有神仙第221章 青天白水第52章 八極迷陣第378章 天上水下第161章 以假亂真第380章 潛龍在淵第365章 生命能量第168章 真有神仙第134章 龍馬姑爺第169章 變與不變第384章 蟬音禪意第89章 密謀爭儲第140章 一條鹹魚第128章 回頭反殺第365章 生命能量第178章 飛行姿態第284章 羣英薈萃第247章 五行秘奧第23章 賽前準備第159章 魚傳尺素第126章 萌生死志第357章 兵行險着第225章 錢迷心竅第173章 是戰是走第423章 有驚有險第20章 天機術數第310章 魔高一丈第259章 金箍鐵桿第317章 傷而不死第254章 前仆後繼第348章 八拜之交第236章 時空能量第275章 雲端下載第204章 引狼入室第303章 大水漫灌第196章 寸步千里第377章 史前生物第74章 計擒羣雄第263章 一張字條第137章 關羽張飛第36章 紅尾靈狐第74章 計擒羣雄第265章 七星接命第155章 欲蓋彌彰第56章 天打雷劈第252章 龍涎香王第375章 自取滅亡第317章 傷而不死第17章 遭遇伏擊第334章 開放共享第415章 兩難境地第395章 借屍還魂第352章 雷部元帥第413章 元神離體第408章 六六大順第389章 意料之外
第306章 四大奇書第269章 鳴沙山下第293章 八支鐵軍第392章 按部就班第317章 傷而不死第25章 機關顯威第191章 遁入空門第312章 尺短寸長第80章 牛拉魚腸第187章 袖手旁觀第120章 山精鬼魅第142章 金絲鐵線第117章 靈力蛋筒第243章 化煞爲用第58章 如煙往事第282章 公開密談第146章 小艾晴柔第144章 多了兩百第11章 中秋武會第250章 門中來人第309章 三孃教子第326章 先天意識第152章 閥閱閻閭第35章 雪夜論道第101章 三峰一姐第366章 大戰即起第149章 鐵血少年第90章 暗流涌動第220章 翡冷翠島第248章 腦域奇景第229章 大幕拉開第66章 三山伴月第393章 海上仙山第320章 八萬四千第400章 穩如老狗第226章 人爲財死第266章 變與不變第12章 六十生花第195章 解決後患第69章 清遠嶽侯第254章 前仆後繼第107章 流年開竅第129章 血燭黃泉第176章 禁忌之地第168章 真有神仙第221章 青天白水第52章 八極迷陣第378章 天上水下第161章 以假亂真第380章 潛龍在淵第365章 生命能量第168章 真有神仙第134章 龍馬姑爺第169章 變與不變第384章 蟬音禪意第89章 密謀爭儲第140章 一條鹹魚第128章 回頭反殺第365章 生命能量第178章 飛行姿態第284章 羣英薈萃第247章 五行秘奧第23章 賽前準備第159章 魚傳尺素第126章 萌生死志第357章 兵行險着第225章 錢迷心竅第173章 是戰是走第423章 有驚有險第20章 天機術數第310章 魔高一丈第259章 金箍鐵桿第317章 傷而不死第254章 前仆後繼第348章 八拜之交第236章 時空能量第275章 雲端下載第204章 引狼入室第303章 大水漫灌第196章 寸步千里第377章 史前生物第74章 計擒羣雄第263章 一張字條第137章 關羽張飛第36章 紅尾靈狐第74章 計擒羣雄第265章 七星接命第155章 欲蓋彌彰第56章 天打雷劈第252章 龍涎香王第375章 自取滅亡第317章 傷而不死第17章 遭遇伏擊第334章 開放共享第415章 兩難境地第395章 借屍還魂第352章 雷部元帥第413章 元神離體第408章 六六大順第389章 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