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傳遞承接

華瀾庭笑笑說道:“我乃清遠侯二子,如假包換。”心裡卻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不過諒這世上也無人換得。

老人的目光驚疑不定,他所在的宗門和中原嵩室山一葦禪寺並稱當代武林泰山北斗,他本人也自詡當世數一數二的高手,但剛纔他居然感到華瀾庭的氣息深不可測,比他只高不低,所以他纔在認出嶽侯三大絕藝後,還是以幻之一劍試探。

自從他五十年前練成幻之一劍後,從沒有人能夠正面一招就破了此式,面前的年輕人明明只有二十來歲的年紀,如何讓他能夠相信此人是清遠侯之子。莫非?莫非是隱士高人附身其上,也只有傳說中的這種事情才能解釋眼前的怪事了。

他定了定心神,又說道:“小侯爺知道密語和侯爺武技,應該是不假了,是我失禮了。只是小侯爺年紀輕輕卻神功蓋世,實在是讓我難以想象啊。”

華瀾庭看出他的迷惑,答道:“本公子另有奇遇,修爲如此並不奇怪,倒是我看你距離打通任督二脈只有一線之差,但是此界靈氣匱乏,人之壽數有盡,並非只靠苦功就能成功。”

“另外你通三關的方法雖對,可惜靈力修爲不足,衝不破尾閭穴竅大拐彎的關口,之後你不得不另走他途,卻是上了彎路,所以一直都不能通關。如今你可是每逢初一十五背部自膈俞到肝膽脾胃俞、三焦俞、腎俞至氣海俞、大腸俞一線都會隱隱作痛?”

老人聞言又是大吃一驚,此乃他個人練功隱秘,急忙說道:“你怎麼知道?難道你,您有辦法解決?”

他見華瀾庭竟然能夠一望而知他的問題所在,更加認定此人乃是世外高人附身,不知不覺地用上了敬語。

要知道他困在當前境界已有數十年,雖然修爲武技隨着時間流逝愈發純熟,但想盡辦法都是不能破開最後的壁壘,如今聽華瀾庭口氣,他似乎看到了希望,怎能不叫他心潮起伏,連帶語氣都顫抖起來。

他這一門雖然典籍記載有突破飛昇的先例,但因個人資質不同,已有上千年無人得道,數代先輩都是飲恨辭世。

華瀾庭微微一笑,這些知識在自在萬象門不算什麼秘密,只是放在此界來說卻是天大的難題。

他對老人說道:“辦法不是沒有,只是我也還沒有實踐做到,另外你使用多種方法嘗試,經脈穴竅已是受損,需要先花時間修復好,纔有可能繼續前行。”

老人年近百歲,所謂年老成精,他既然認定華瀾庭是高人附身,也就不在乎輩分的問題,當下深施一禮說道:“還請您教我,我不知道您用現在的身份所求爲何,只要有小老兒能做到的,我必當全力以赴。”

華瀾庭也不點破他的猜測,只是說道:“修復之法我可以教你,只是我現在爲侯爺世子,你先告訴我這裡是怎麼回事吧。”

老人恭敬地回道:“我乃道門北崑崙弟子,道號元妙,北崑崙幻空山和中原嵩室山一葦禪寺並稱武林至尊。北崑崙一心修道,素來不問世事,但我在多年前卻因故欠下侯爺一個天大的人情,所以答應爲他守護這處寶藏。”

“開始我心有不甘,因爲這裡比不了北崑崙靈氣充沛,不利於修行。不過二十多年下來,我卻是想通了。一是我也知道自己方法有問題,即便在北崑崙修煉也未必有結果,二是我自幼醉心鑄造之道,這些年在此清修,於這方面卻是突飛猛進,自認放眼天下無人可比。”

“我已經得到消息,說是侯爺被誣入獄,您來這裡可是爲了取出寶藏解救侯爺?”

華瀾庭說:“消息已經傳過來了嗎?現在有什麼新的進展?此事我還沒有想好,倒是暫且不急,我需要謀定後動。”

元妙說:“我這裡算是北崑崙和世間聯絡的一個節點,所以知道不少消息。”

“最新的情況是慶雲帝下旨派北晏王接管平南大營,塵王朝裡各方都開始跳了出來,有人藉機彈劾侯爺,也有人力保,但慶雲帝都不置可否,侯爺暫時應該沒有性命之憂。”

華瀾庭奇道:“北晏親王?慶雲帝同父異母的哥哥?據說他之前並無實權,平素裡只是個提籠架鳥的閒散王爺。”

元妙說道:“話是如此,但北晏王號稱富可敵國,他不問政事,卻於經商一道十分熱衷,旗下商業遍佈王朝和大陸。他和同是庶出的皇叔東清王一個精於商業一個追求武道,世人猜想他們都是爲了避免慶雲帝的猜忌,所以遠離政務。”

“海清河晏,國泰民安。現下塵王朝成年受封的四王,除了北晏王、東清王以外,慶雲帝的親弟弟西泰王作爲後黨領袖參與政事,駐守西疆,南安王早死,其子南安郡王是有名的中間派,派駐東域,北邊是三朝元老佟國公衛邊,所以這次委派北晏王接管南疆確實出人意表。”

“慶雲帝年紀日長,很多事不再受後黨左右,愈發的聖躬獨斷,這次侯爺突然失寵和北晏王一事都是令人感到天威難測,塵王朝和大陸的格局今後如何變動還真是不好說啊。”

華瀾庭看了元妙一眼:“你不是說北崑崙不問世事嗎,怎麼你好像很關心這些?”

元妙答道:“沒辦法,樹欲靜而風不止,北崑崙不理俗事,但奈何各方勢力總是要會找上門來尋求支持,所以我這裡作爲一處在外的秘密據點,會輸送情報給門中參考。”

華瀾庭點點頭:“這些可以等會兒再說,我倒是對你的鑄造之法很感興趣。適才你的短劍除了鑄造精妙之外,還能容納冰寒之氣,道長您這手藝確是天下無雙。”

華瀾庭這麼問也有深意,他在修行過程中多次感受到靈器法寶的好處,已經萌生出了到洞明峰學習煉器的念頭,正好趁這個機會多接觸些基礎知識,另外也是的確吃驚於元妙的鑄造技藝。

一說到鑄造,元妙老道不由一改卑微姿態,雙目放光,好像又恢復了一代宗師的神采。

他見華瀾庭既然對此感興趣,心裡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得到突破之法,必然要付出些什麼。於是積極地介紹道:

“說道鑄造,老道我對它的自負還在武功之上。象這把寒虛劍,除了材質和工藝上的精巧之外,還需要定期吸納北崑崙山深處萬載寒冰的寒氣才能發揮功效,當世能夠和它比肩的兵器,除了上古遺存之外,真的並不多了。您如果想要涉獵,我必傾囊以授。”

停了停,元妙又嘆了口氣說道:“我還真希望您能傳承我這門絕藝,哪怕您不教我突破之法也行。如今亂世,願意安心學藝的後輩實在是不多了,要不就是淺嘗輒止只想混口飯吃,要不就是資質魯鈍難以體會其中奧妙,我不想這門技藝自我而絕啊。”

華瀾庭心中一動,之前在三玄五行天裡,器靈分身曾經說過:他日相會,再行討論。你且記住,傳承傳承,傳遞承接,傳遞承接,只爲創新。不若聽聽元妙的見解,日後也好和器靈討論時有些觀點。

於是他虛心的問道:“天下學問,殊途同歸,關於傳承和創新,不知道長可有教我?”

元妙老道拱一拱手:“學無長幼,達者爲先,您在修煉一道上自是勝我,不過鑄造一途,我倒是有些心得可以和您交流。”

“我自己把技和藝、術和道分爲幾個不同的層次。其一是奴,屬於非自願的工作,既辛苦又要忍受別人的指使監督;其二是徒,自願學習但是能力有限;其三是匠,已經精於一門手藝和技術了,可以謀生;其四是師,掌握了一定規律並可以傳達出去帶徒弟了;第五可以稱作家,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技法體系,自成一派;最後是聖,精通於事理,通達萬物以至無私,可以流傳後世。”

“我自覺在鑄造一途上已可稱爲大家,但距離稱聖還是有相當的距離的。”

“說到傳承嘛,在我看來傳承跟複製是有本質區別的,傳承不等於複製,傳承是傳遞和承接,我想來大概有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我稱其爲正念,人一定要有正確的念頭和觀念。正念是什麼?是少一些慾望,多一些純粹,只有純粹纔可能做到傳承的第一步。”

“比如說我現在站在這兒從容地和您講話,但同樣是這塊地方,我也沒有超過這個範圍,如果把這個地方升高到五十丈、五百丈的高空,還是給我這麼這塊兒地,那我再和您講話的話,我恐怕腳都軟了,站都站不住了。爲什麼?因爲我有慾望了——求生的慾望,我知道危險了,我會害怕。那麼當慾望大於我的純粹講話的念頭的時候,我就講不好了。”

“所以說有欲無念做而定,無慾有念起而行。傳承的第一個步驟是要有念頭,但是這個念頭要純粹。”

“第二個步驟我稱之爲智慮,智慧的智和考慮的慮。智慮有兩個部分構成,一個部分叫大開大合,一個部分叫如琢如磨。”

“我們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因爲人站在亮處,所以看不到星星,而星星是存在的。道門說法叫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理念上我們需要大開大合、兼容幷蓄,如同下棋,要有大局觀和格局,否則會顧頭不顧尾,實際上需要頭尾兼顧才行。而在細微的一件事情上,應該是如琢如磨——對任何一個具體的方法、技巧和細節的謹慎求證和細緻琢磨。”

“老祖宗有兩個字是非常好的,敬重的敬和畏懼的畏,人要有所敬畏。孔先聖在論語裡說過,我吃不吃肉?我吃,但是鳥窩裡的蛋我不能去掏,懷孕的母鳥我不能吃。我們吃不吃魚?吃,但是我們的網不能過密,不能太細,不能連小魚都不放過。這就是對天地萬物心存敬畏”

“最後一個步驟是傳承,我們必須要學會理性,理性是不極端的,古老智慧最理性的一種說法是取齊兩端而執其中,這就是中庸思想的核心。”

華瀾庭正聽得津津有味,正待繼續討論下去的時候,屋外突然傳來一陣吵鬧之聲,並且聲音越來越大,元妙不得不停止了說話,收斂氣息又變回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模樣後,推開門出去,華瀾庭則閃身在門縫後觀看。

一看之下,華瀾庭心說事情怎麼這麼巧,正在和夥計爭執的不是旁人,正是剛纔他在小酒館隨意看出去看到的紗巾蒙面的異域美女,那個頭裹白布的老者也在其身後。

華瀾庭的靈識敏銳,敏感地覺察到元妙老道的目光在蒙面女子的脖頸之間掃過,他看過去發現女子露出的雪白酥胸上戴着一個玉佩。

老道明顯是怔了怔,卻沒再盯着繼續看,而是先了解了事情原委。

原來雙方是就一把短刀起了爭執,夥計說是非賣品只供觀賞,而那女子非要買下。老道沒有多說,按照女子出的價格賣了給她,女子和老者就轉身離開了鐵匠鋪。

回到屋裡,老道面色略顯凝重。華瀾庭問道:“有什麼不對嗎?”

元妙說道:“希望只是巧合,她是恰好路過,此女身份非比尋常,她乃是匈奴王女黛螺思,有個漢名叫滿婷芳。”

第129章 血燭黃泉第60章 羣戰亂鬥第129章 血燭黃泉第399章 性命雙修第45章 四字真言第38章 遭遇阻截第196章 寸步千里第5章 五大主峰第305章 曼陀羅葉第239章 阿肯部族第60章 羣戰亂鬥第109章 奪門而出第79章 地底風光第332章 庭前明鏡第50章 改變狀態第139章 仁者無敵第222章 我有意見第146章 小艾晴柔第44章 制杖販劍第227章 江山小雪第29章 流年挑戰第319章 佛道與魔第420章 殊玄七劫第43章 行險搏殺第59章 自己的心第184章 一封書信第153章 梨花會長第24章 斗拱卯榫第318章 磕死強敵第367章 守真真人第183章 放血戰術第397章 命運與愛第66章 三山伴月第157章 暗中較勁第141章 既剛且槓第248章 腦域奇景第300章 一招制敵第184章 一封書信第344章 天花亂墜第376章 林中怪獸第371章 東海之星第110章 閨中密語第268章 龍戰於野第96章 兄弟同心第93章 險死還生第238章 穩紮穩打第284章 羣英薈萃第58章 如煙往事第268章 龍戰於野第69章 清遠嶽侯第313章 玄珠攔路第4章 自在萬象第321章 解脫有三第248章 腦域奇景第425章 你麻痹啊第390章 陰差陽錯第201章 百花深處第153章 梨花會長第250章 門中來人第266章 變與不變第330章 迴歸仙洲第34章 霧嵐傳說第414章 嘴炮對轟第185章 落入火坑第283章 大明康熙第205章 路轉峰迴第96章 兄弟同心第64章 生剋制化第104章 瘋子洞主第317章 傷而不死第255章 大穿送術第261章 白金子弟第191章 遁入空門第165章 出大事了第394章 互相幫助第148章 海棠涼茶第411章 林暗驚風第62章 疊疊不休第323章 先手爲強第192章 上善若水第29章 流年挑戰第113章 誰先說好第274章 化敵爲友第64章 生剋制化第310章 魔高一丈第393章 海上仙山第299章 阿賴耶識第7章 任督二脈第66章 三山伴月第371章 東海之星第393章 海上仙山第416章 死亡絲網第372章 合作克敵第152章 閥閱閻閭第294章 六丁六甲第325章 無心插柳第413章 元神離體第19章 青春萌動第91章 行宮陷阱第423章 有驚有險
第129章 血燭黃泉第60章 羣戰亂鬥第129章 血燭黃泉第399章 性命雙修第45章 四字真言第38章 遭遇阻截第196章 寸步千里第5章 五大主峰第305章 曼陀羅葉第239章 阿肯部族第60章 羣戰亂鬥第109章 奪門而出第79章 地底風光第332章 庭前明鏡第50章 改變狀態第139章 仁者無敵第222章 我有意見第146章 小艾晴柔第44章 制杖販劍第227章 江山小雪第29章 流年挑戰第319章 佛道與魔第420章 殊玄七劫第43章 行險搏殺第59章 自己的心第184章 一封書信第153章 梨花會長第24章 斗拱卯榫第318章 磕死強敵第367章 守真真人第183章 放血戰術第397章 命運與愛第66章 三山伴月第157章 暗中較勁第141章 既剛且槓第248章 腦域奇景第300章 一招制敵第184章 一封書信第344章 天花亂墜第376章 林中怪獸第371章 東海之星第110章 閨中密語第268章 龍戰於野第96章 兄弟同心第93章 險死還生第238章 穩紮穩打第284章 羣英薈萃第58章 如煙往事第268章 龍戰於野第69章 清遠嶽侯第313章 玄珠攔路第4章 自在萬象第321章 解脫有三第248章 腦域奇景第425章 你麻痹啊第390章 陰差陽錯第201章 百花深處第153章 梨花會長第250章 門中來人第266章 變與不變第330章 迴歸仙洲第34章 霧嵐傳說第414章 嘴炮對轟第185章 落入火坑第283章 大明康熙第205章 路轉峰迴第96章 兄弟同心第64章 生剋制化第104章 瘋子洞主第317章 傷而不死第255章 大穿送術第261章 白金子弟第191章 遁入空門第165章 出大事了第394章 互相幫助第148章 海棠涼茶第411章 林暗驚風第62章 疊疊不休第323章 先手爲強第192章 上善若水第29章 流年挑戰第113章 誰先說好第274章 化敵爲友第64章 生剋制化第310章 魔高一丈第393章 海上仙山第299章 阿賴耶識第7章 任督二脈第66章 三山伴月第371章 東海之星第393章 海上仙山第416章 死亡絲網第372章 合作克敵第152章 閥閱閻閭第294章 六丁六甲第325章 無心插柳第413章 元神離體第19章 青春萌動第91章 行宮陷阱第423章 有驚有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