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破梧州後,王道派與商道派之爭論

“報,梧州府城失陷。”

“吳軍兵力幾何?走的哪條進軍路線?”

“西江結冰了,廣東吳軍踩着冰層一直殺到了梧州城,規模大約一兩千人。”

陸廷升一臉震驚,展開地圖。

隨即臉色大變,

意識到這鬼天氣居然成了吳軍的幫兇。

西江,發源於雲南,流經貴州、廣西、廣東,最終在珠江口入海。

論長度,僅次於長江黃河。

論航運便利,僅次於長江。

……

陸廷升突然反問道:

“不對啊,他們怎麼走的冰層?冰面那麼滑溜~”

“馬拉爬犁!”

駐廣東的吳軍第5軍團校尉苗有林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果斷抓住了戰機。

以騾馬牽引大批爬犁,運輸士兵。

肇慶府——梧州城。

由於冰層摩擦係數低,運輸變的格外輕鬆,速度飛快。

相當於18世紀的高速路。

身穿厚大衣、腳踩皮毛靴的吳軍先鋒好似神兵天降,抵達梧州城下。

然後展開炮火壓制,奮勇登城。

梧州守軍目瞪口呆,猝不及防,不到半個時辰全線潰敗。

第5軍團順利進駐梧州。

爬犁立大功。

……

屋內一片寂靜,都沒想到吳軍腦洞如此之大。

陸廷升感慨:

“素聞吳軍進兵擅利用水路航運,如此利用河道,倒是出乎本官意料。

他快速撰寫書信完畢,交給來人。

“回去告訴陸廷武,讓他務必守住藤縣,本官會調動援兵支援。對了,你們一定要想辦法挖開冰層。”

“明白。”

斥候乾脆利落,收好書信走人。

從梧州府出發,順着西江上溯,依次是藤縣、桂平、來賓三座城池。

如果擋不住吳軍的爬犁,廣西腹心就會被人擊穿。

後果很恐怖。

陸廷升思索片刻,一拍桌子:

“來人。”

“傳令潯州、平樂、柳州三府,一起出兵。”

……

陸廷武麾下的桂軍正在梧州和藤縣之間,奮力刨冰。

火藥有限,捨不得爆破。

江面冰層過於厚實,一羣漢子舉着大錘鐵纖努力了半天,效果甚微。

於是改火燒。

架起篝火將冰層燒至融化坍塌。

岸邊,

陸廷武望着逐漸坍塌的冰層,扭頭說道:

“小白,你說以後這仗該怎麼打?”

白健仁望着遠處的大山,低聲說道:

“老樣子,末將帶人翻山越嶺截他們糧道。”

“能行嗎?”

“現在肯定不行,不過如果吳軍深入廣西腹心,末將就有機會了。”

陸廷武琢磨了半晌,輕輕點了點頭。

……

倆人商量了好久,覺得吳軍所仗無非航運。

只要讓吳軍沒法利用水系運兵運糧,陸上還是能打打的。

原因很簡單——廣西多山。

進了山,

本地人有100種辦法對付敵人。

但現在,

首先得祈禱氣溫不再下降,冰雪儘快消融。

否則桂軍就得每天出動大批人手,在西江燒融冰層,累成狗。

……

好在攻陷梧州府的吳軍就此按兵不動。

忙着補給物資,鞏固城防。

1名中尉站在梧州城牆,望着南邊結冰的西江江面上,馬拉爬犁穿梭不停。

“大人,爲何不抓住機會,一口氣打到柳州府來賓縣。”

“不行,苗校尉有令。據守梧州,不得擅自進攻。”

“是。”

中尉裹緊軍大衣,放下禦寒帽的兩片耳朵,走下城牆走上冰面徵用了一架爬犁巡視周圍。

他在下游2裡處發現了沉船。

透過冰層,隱約看到了桅杆。

桂軍早就堵塞了西江航道。

這就意味着吳軍想在開春後利用戰船從水路進攻廣西的戰略設想,很難實現。

……

軍報傳到肇慶,之後又傳到廣州。

苗有林的批示很快就來了。

“梧州當爲我軍進攻廣西的前哨站。”

“航道疏浚困難,桂東山勢險峻。你部當堅守梧州,確保物資彈藥充足,做好孤軍堅守的打算。”

“梧州百姓願意離城者,一概不予阻攔。但不可帶走糧食牲畜布匹。”

“另,桂東山勢複雜,植被茂密。如非不得已,儘量不要進山。”

中尉看完沉默不語。

他在浙南挖過礦,知道進山的危險。

校尉大人是貴州人,對進山更加不陌生。

如果說吳軍在平原作戰優勢是100點的話,進入陌生山區作戰就只剩下20點了。

……

吳廷高屋建瓴的戰略構想,中尉接觸不到。

他不會猜到,校尉苗有林還有一個顧慮,是怕打亂了陛下的戰略安排。

明年開春之後,

兵鋒指向何處,還未可知。

有人建議厲兵秣馬1年,第2年發動北伐,一舉推到紫禁城。

有人建議圍剿湘西殘兵,殺一儆百。

有人建議進攻廣西,然後攻入雲南幹掉阿桂這個南方最具分量的清軍統帥,四川、貴州、福建,傳檄即定。

……

總之,中樞的意見分歧很大。

北伐派和南下派的分歧其實不算什麼,畢竟還屬於軍事範疇的紛爭。

當前,

最大的分歧是軍事爲主?還是正治爲主?

國丈胡雪餘這一派,主張軍事7分,正治3分。

經濟大臣範京這一派,主張正治7分,軍事3分。

這裡面的玄機,苗有林其實是看不懂的,但是他的私人幕僚懂。

幕僚提醒東主要警惕,不要隨便站隊。

範大臣那一派,是王道派,也可以稱爲舊派。

胡國丈這一派,是商道派,又可以稱爲新派。

……

目前,在陛下的虎威震懾下,兩派都比較剋制。

誰也不敢公開違背陛下的心意,只是在大旗之下各掰手腕。

胡國丈的後面,是紹興文官羣體和各省的富商。

範大臣的後面,是願意接受改良的王道派。

明面上,

大家都披着一層“吳”皮。

吳皮儒骨,吳皮資骨。

當然,

即使同屬一派,內部也有分歧,有保守、有激進、有中庸。

這很正常。

……

範大臣那一派多是科舉的受惠者、擁護者。

他們也贊同舊式科舉確實落後了,需要大刀闊斧的修改理論,與時俱進。

北孔必須整肅。

如果整肅不清,就換南孔。

南孔還不聽話,就換南範。

總之,泥塑菩薩罷了。

選官考試內容,應該剔除八股,增加實用知識(包含數學、物理、天文),但好的聖人學說不能扔掉,詩詞歌賦這一類的文化也不能扔掉。

總結一下,就是:

舊儒,改新儒。

……

胡國丈這一派則是打算徹底的繞開儒法另起爐竈,以工商、科學、殖民學說作爲未來帝國的核心學問。

而如何選官,就不言而喻了。

軍功貴族、工商業主(家族子弟,或者支持的臺前人物)、科學發明家必將躋身朝堂。

……

幕僚分析的頭頭是道。

苗有林聽的心臟直突突,背後陰風陣陣。

想了想,他突然笑了:

“胡國丈是舉人出身。他卻支持廢科舉,興工商。”

“範大臣只是個童生,並未受科舉恩惠,卻全力捍衛名教。”

“這世道真孃的幽默~”

幕僚微微一笑,拱手道:

“東翁,人往往身不由己的。大家信任你擁護你,把你擡到臺上之後,你就不是你了。”

苗有林嘆了一口氣:

“明白。”

……

幕僚拱手,告退離開。

現在爲東主盡心盡力,將來一份推薦信,自己就能順利的曲線入仕。

長江以南,

已經沒幾個讀書人看好清廷。

絕大部分讀書人都認爲:

吳廷最壞的成就,也是第二個大宋。

清廷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燕雲十六州加遼東。

……

世上從來不缺人才,從來不缺聰明人。

缺的只是平臺。

南方讀書人集體削尖了腦袋向吳廷靠攏,形成了踩踏式的競爭。

儒家書籍售價不斷下跌。

已經到了一套四書五經印刷版,比一袋大米還便宜的程度。

原因很簡單:

既然讀聖賢書不能當官,那大家還讀了幹嘛?

退一萬步說,

即使將來有一日新式科舉重新出山,這些書的內容也落伍了。那會的四書五經,還不知道會被刪改成什麼模樣呢。

……

苗有林搖頭,啞然失笑。

他自認爲在武官當中精明過人。

但是和文官們比起來智商簡直像個7歲小孩。

他撰寫好梧州之戰的報捷公文,令人送至郵路署,等天氣好轉一併北送。

廣州知府福成也寫了一份書信,請求煤炭署就近解決廣東燃料短缺的問題。

地點,都想好了。

湖南郴州!

郴州有煤礦,儲量尚可。

且和廣東接壤,運輸容易。

先走一段陸運之後就可走章水河——武江,運至廣東腹地。

……

關於採礦,非業內人會有幾種常見誤區。

首先,是儲量。

儲量太少的礦開採毫無意義。

其次,是埋藏深度。

露天礦淺層礦比較有開採價值,埋藏在地下太深的礦開採難度大,產量低,成本高,在這個時代也不太有意義。

最後,是運輸。

凡是無法就近實現江河海航運(短途陸運轉航運)的礦區,前途都受限。

吳廷內部早有共識:

以上3點全部滿足,方可大力開採。

發展工業從一開始就要考慮成本,講究科學。

……

吳國蜂窩煤三廠(廣州),

研究認爲:

廣東全省的民用煤炭改用郴州煤炭,比用江西萍鄉煤的成本低不少。

一旦得到中樞批准之後,三廠立即進駐郴州大舉挖煤。

要不了半年,

廣東全省的民用蜂窩煤即可全部改用郴州煤。但工業冶鐵焦煤,還是必須用萍鄉煤。

……

臘月25,

幾千裡外的吳皇宮。

風雪中迎來了一輛輛從金雞湖官邸趕來的馬車。

進入殿內,

衆人頓感暖意襲人,紛紛將外罩的大氅掛在旁邊的衣架上。

宮女上完茶水點心後快步離開。

在殿門關閉的那一刻,所有人意識到,會議進入正題了。

李鬱一身戎裝坐在長條桌的頂端。

兩側分坐文武。

“諸位,開春之後,寡人慾取西南,各抒己見吧?”

……

陛下定下基調,底下的人就不能越界。

很明顯,

這幫人私底下商量過了。

到了會上,分歧只集中在一點——軍事爲主還是正治爲主。

火藥味很濃,兩邊的論據都很充分。

打,有打的優點。

談,有談的優勢。

李鬱就這麼平靜的望着底下的臣子們口燦蓮花,你來我去。

腦海中冒出一個念頭:

“帝國中樞,終於開始拉幫結派了。”

不過,

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如果沒有各種山頭才奇怪呢。

……

總之,

李鬱見到了江南最大的兩座山頭,巍峨雄壯兮。

陸軍大臣林淮生督師湖南,無法參會。

李鬱望向參謀本部大臣譚沐光。

“你,建議打還是談?”

“臣建議一邊打一邊談,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李鬱笑笑,看向工業大臣杜仁。

杜仁平日和胡雪餘私交甚好,

此刻卻說:

“臣覺得,如果雙方條件合適的話可以談。目前,軍工署和冶金署超過7成的人力都投入了蒸汽機量產。軍火產量下降明顯,只有高峰期的四分之一。”

果然,

胡雪餘微皺眉頭。

不經意的打量了一下老朋友,嘀咕着這傢伙應該不是範氏一黨。

……

外務大臣賈笑真,也被迫表態:

“臣也覺得可以談判。”

李鬱點點頭,問道:

“但寡人不願給降官任何一頂烏紗帽,甚至不願給士紳豪強們原來擁有的土霸王權力,西南各省能願意談嗎?”

胡雪餘立馬出言附和:

“陛下所言極是。打,打出來的地盤才牢靠。西南土司盤根錯節,不狠狠打疼他們,怎麼改土?怎麼歸流?”

陸軍部的幾位署長紛紛贊同。

身爲軍人,不打仗怎麼建功?

任何人都可以呼籲和平,唯獨陸軍部必須好戰。

……

一直沉默的範京,突然開口了:

“臣認爲應該從廣西下手,以軍功和土地爲賞賜說服廣西漢人歸順,爲我大軍橫掃西南的前驅。”

殿內瞬間安靜。

所有人都在思索這個建議背後的用意。

而範京誠懇的說道:

“我吳國大軍裝備精良,戰術精湛,但是進入西南山區作戰傷亡必定會比較大。本官雖是文官,也知道大炮沒法上山。崎嶇山路行軍容易遭伏擊,後勤容易被襲擾。”

“山區作戰,屬於放棄我軍的優勢和敵人打仗。”

“我們並不是懼怕誰,而是前線的勇士們能夠少流血,就儘量少流。”

這一番話站位特別正確,就連陸軍部的幾位署長都只能點頭。

……

範京察言觀色,提出了最終想法:

“廣西地處南方邊陲,兩廣民間素來不服清廷。且都是漢人,料想雙邊談判是有基礎的。若能談成,朝廷即可兵不血刃下一省。”

“之後,朝廷出錢出槍出軍官,組建一支廣西軍團~”

“有廣西爲前例,雲貴川地方必定降者如雲,若有冥頑不化拒絕王師的地區,就以廣西軍團爲前驅,橫推西南。”

“朝廷大軍只需在湖南旁觀壓軸,保存餘力。待時機成熟一舉掃平中原,成就陛下的輝煌霸業。”

請假一天第307章 勸降時,一個細節,李鬱陡生殺意!第427章 朕要求你們:不惜一切代價,刺殺李逆!第579章 一對流民兄妹的移民體驗第114章 你可以質疑老爺們的人品,但你得相130.第130章 黎民懂得太多,就會離心離德第18章 府尊的午餐160.第159章 我一套江北組合拳,清廷就腰間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138.第138章 豆腐西施,掌握核心技術第292章 本土版的“大阪師團”,第一次出征第89章 李會長在線大撒幣第252章 翻車了,翻車了,洋人當真了,要派第564章 攻陷旅順後,靖海侯提出兵力彌補戰略第501章 抵抗指標!第422章 尼德蘭艦隊趁火打劫第505章 規則之內,紹閥無敵!第318章 乾隆四十二年的春天,關鍵詞就一個191.第189章 忠誠,論心不論跡。你殺官,你第574章 鬱皇親征,開啓兩路北伐!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34章 兩個存菊堂?第500章 恨入骨髓,追殺300裡第69章 何人如此毀謗本官?第330章 結盟?第434章 禍起蕭牆,逐漸失控第83章 帝國的體檢報告第468章 所圖甚大,不得不防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222.第219章 主公有令,火候已到,今日必破第274章 乾隆:朕六十有餘,對一個草原來的142.第141章 本藩臺覺得李鬱是個實誠人第564章 攻陷旅順後,靖海侯提出兵力彌補戰略135.第135章 乾隆:沒有人比朕更懂這大清209.第207章 李鬱:我想屠乍浦滿城,可又不第361章 繼續降價!降到江南那幫孫子願意購第552章 官府下場,組織決鬥第43章 風雲突變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第412章 乾隆南巡,袒露心聲第233章 巨大的恩情,從天而降,狠狠注入小第257章 一場規格很高的八旗內訌!【爲盟主166.請假一天第408章 礦工軍團的攻城絕技!第449章 戰場達爾文主義!第557章 吳皇袒露心聲第504章 解決內部問題,永遠比解決外部問題困難100倍第380章 主力對決,兵不弄險136.第136章 你笑我不懂救火,我笑你不懂大第108章 蘇州城外一聲炮響第491章 世界的本質,是一個字:騙第369章 舟山羣島的“不速之客”第402章 刑場喊冤,以身入局第109章 不行,我是正經商人第442章 88歲的老祥瑞,想看到血流成河183.第181章 光頭 戎裝 優勢在我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524章 血色湘西,空城計第349章 江北的那顆棋子,啓動了!第546章 帝國的經濟邏輯150.第149章 紫禁城鳴鑼上市,還差幾步?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第319章 成色可怕的淮西新軍!爭議巨大的國第288章 地方和朝廷的博弈“尺度”:一般不第571章 最後一道軍令:馬踏盛京!第418章 風雪輕騎出!該清盤了第471章 自費購置武器,爲朝廷打仗?第399章 加速吧!陛下第24章 變天了第241章 兩方談判,適度肥對方個人,可損對第511章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凍殺刁民三千萬,續我大清五百年第254章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第460章 名利場的底層邏輯請假一天,整理思路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443章 文明之師,抽空勸降第527章 總預備隊,全上!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第438章 最好的戰前動員騎主子第302章 走投無路,滿蒙八旗孤注一擲,賭李第531章 吳軍唯一的山地步兵營登場,密林蹲殺第300章 精銳,肯定是精銳!第411章 殺不了敵人,可以殺自己人第51章 借錢第581章 瀛臺殺乾隆!第442章 88歲的老祥瑞,想看到血流成河請假一天!第448章 懷柔和暴力拿捏的恰到好處第432章 春季攻勢,滾滾南下第70章 你跑路吧!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第249章 粘杆處細作:我只說了五個字就暴露第374章 大清版“楊家將”143.第142章 衆官雪地追巡撫129.第129章 你們即將失去的只是賤命,老爺第461章 蒸汽機和後宮!第368章 遍地饑民,若要穩住江西,陛下要麼第416章 光算計不夠,必須掀一次桌子!第393章 勝負既分,海蘭察割辮明志第17章
請假一天第307章 勸降時,一個細節,李鬱陡生殺意!第427章 朕要求你們:不惜一切代價,刺殺李逆!第579章 一對流民兄妹的移民體驗第114章 你可以質疑老爺們的人品,但你得相130.第130章 黎民懂得太多,就會離心離德第18章 府尊的午餐160.第159章 我一套江北組合拳,清廷就腰間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138.第138章 豆腐西施,掌握核心技術第292章 本土版的“大阪師團”,第一次出征第89章 李會長在線大撒幣第252章 翻車了,翻車了,洋人當真了,要派第564章 攻陷旅順後,靖海侯提出兵力彌補戰略第501章 抵抗指標!第422章 尼德蘭艦隊趁火打劫第505章 規則之內,紹閥無敵!第318章 乾隆四十二年的春天,關鍵詞就一個191.第189章 忠誠,論心不論跡。你殺官,你第574章 鬱皇親征,開啓兩路北伐!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34章 兩個存菊堂?第500章 恨入骨髓,追殺300裡第69章 何人如此毀謗本官?第330章 結盟?第434章 禍起蕭牆,逐漸失控第83章 帝國的體檢報告第468章 所圖甚大,不得不防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222.第219章 主公有令,火候已到,今日必破第274章 乾隆:朕六十有餘,對一個草原來的142.第141章 本藩臺覺得李鬱是個實誠人第564章 攻陷旅順後,靖海侯提出兵力彌補戰略135.第135章 乾隆:沒有人比朕更懂這大清209.第207章 李鬱:我想屠乍浦滿城,可又不第361章 繼續降價!降到江南那幫孫子願意購第552章 官府下場,組織決鬥第43章 風雲突變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第412章 乾隆南巡,袒露心聲第233章 巨大的恩情,從天而降,狠狠注入小第257章 一場規格很高的八旗內訌!【爲盟主166.請假一天第408章 礦工軍團的攻城絕技!第449章 戰場達爾文主義!第557章 吳皇袒露心聲第504章 解決內部問題,永遠比解決外部問題困難100倍第380章 主力對決,兵不弄險136.第136章 你笑我不懂救火,我笑你不懂大第108章 蘇州城外一聲炮響第491章 世界的本質,是一個字:騙第369章 舟山羣島的“不速之客”第402章 刑場喊冤,以身入局第109章 不行,我是正經商人第442章 88歲的老祥瑞,想看到血流成河183.第181章 光頭 戎裝 優勢在我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524章 血色湘西,空城計第349章 江北的那顆棋子,啓動了!第546章 帝國的經濟邏輯150.第149章 紫禁城鳴鑼上市,還差幾步?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第319章 成色可怕的淮西新軍!爭議巨大的國第288章 地方和朝廷的博弈“尺度”:一般不第571章 最後一道軍令:馬踏盛京!第418章 風雪輕騎出!該清盤了第471章 自費購置武器,爲朝廷打仗?第399章 加速吧!陛下第24章 變天了第241章 兩方談判,適度肥對方個人,可損對第511章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凍殺刁民三千萬,續我大清五百年第254章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第460章 名利場的底層邏輯請假一天,整理思路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443章 文明之師,抽空勸降第527章 總預備隊,全上!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第438章 最好的戰前動員騎主子第302章 走投無路,滿蒙八旗孤注一擲,賭李第531章 吳軍唯一的山地步兵營登場,密林蹲殺第300章 精銳,肯定是精銳!第411章 殺不了敵人,可以殺自己人第51章 借錢第581章 瀛臺殺乾隆!第442章 88歲的老祥瑞,想看到血流成河請假一天!第448章 懷柔和暴力拿捏的恰到好處第432章 春季攻勢,滾滾南下第70章 你跑路吧!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第249章 粘杆處細作:我只說了五個字就暴露第374章 大清版“楊家將”143.第142章 衆官雪地追巡撫129.第129章 你們即將失去的只是賤命,老爺第461章 蒸汽機和後宮!第368章 遍地饑民,若要穩住江西,陛下要麼第416章 光算計不夠,必須掀一次桌子!第393章 勝負既分,海蘭察割辮明志第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