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

搞定了水房,衆人的眼睛隨着竹枝,一齊轉到治水上的另一處機關。那是這次介紹的重頭戲,獏行,螺旋形態。

李恪一下一下點着圖板,輕聲慢語:“螺旋形態,其動力基礎依舊是獏行,但配屬的獏行輪輻兩丈,寬一丈,不設方鬥,只設刮板,如此就有了更大的推力,可以提高轉速。獏行中軸連接曲杆,拖動五至七架螺旋杆自轉,向上汲水,流入田渠。”

儒和泰好奇地蹲了下來,湊到近處查看螺旋杆的結構:“這便是先生昨夜所說的螺旋杆?”

“正是。”李恪擡起竹枝,點到圖板正中的螺旋杆詳圖上:“此爲螺旋軸,軸壁固定螺旋向上的等距滑道,滑道斜向上,外援箍欠封板,將滑道封閉起來,解決水在上行過程中的逃逸問題。”

“此物亦你設計?”辛凌問。

“此物乃是取自古籍。”李恪面不改色心不跳,張口就來,“世傳大禹治水,伯益輔之,制水井解生民乾渴,制螺旋解山田灌溉,我苦思一日,這纔將此物復原出來。”

“伯益制螺旋……古籍在何處?”辛凌疑惑地問。

李恪指了指自己的腦子,遺憾說道:“前幾年有遊學士子路過苦酒,我從他處看的,似是《列子》某卷,具體記不得了。”

《列子》算是春秋戰國的文學類公共頻道之一,和《山海經》一樣,編纂者不詳,書目亦不詳,人人都可藉此爲名書寫故事,有得寫火了,廣爲流傳,有得寫得不咋地,訂閱者寥寥無幾,久而久之也就失傳了。

所以即便是飽讀詩書之人也不敢說自己看過全本的《列子》,因爲《列子》一直在連載,根本就沒有完本一說……

“竟是出自《列子》……”辛凌苦惱地搖了搖頭。

在她想來,出自《列子》,螺旋杆是不是伯益所造之物就變得撲朔迷離,但這個故事究竟是誰編的,更加撲朔迷離,根本就沒有考據的可能。

如此一來,此物即便不是伯益之物,也只能是伯益之物了。

【伯益螺旋】,衆口一詞之下,螺旋杆正式定名。

李恪讓史祿和由養把所有的圖板都收拾起來,又從中挑出螺旋杆的標準結構,交給儒和泰復刻一份,衆人團坐,聽李恪安排接下來的事情。

“工坊、工棚和物倉尚需幾日完工,完工以後,我等要在獏行選址搭建作業平臺,再然後是挖掘蓄水池,擴建和改建溝渠,這之中至少能騰出十五日。祿君、由養君、固君……”

“聽憑先生吩咐!”三人齊齊拱手。

“你三人的當務之急是在沙盤上擺出百一範,驗證螺旋杆的數量,爲後續的實際施工提供指導。在我想來,一輪五杆足以,若是不足,增設獏行便可。”

“唯!”

“配屬螺旋杆的獏行較小,用料不會那麼苛刻,對水文的要求也必然低,測出合適的水址,這也是你等的工作。”

“唯!”

“辛阿姊,憨夫君……”

“恪君且說。”

“沙盤處仍需要大量精匠,尤其是木匠,需保證敷用。”

“此事必無問題。”憨夫拍着胸口保證。

“此外現場指揮,民夫調派,倉佐、倉吏、田典,勞煩三位。”

“請恪君放心,此事分所應當!”第一次,倉佐誠與倉吏冬誠心以對。

……

整個獏行製作組的發條又一次上緊了弦,從須彌居到水畔田邊,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

李恪的獎懲制度被執行得很徹底。

第一個旬日,工棚完工,物倉完工,各色工坊也完成了七成。水畔田邊,近兩百石粟米堆積如山,對應的則是百五十張喜氣洋洋的臉,以及同樣數目的,首批被清退的老弱。

這一批被淘汰的幾乎全是老弱,上至五十餘,下至十七八,要不空有力氣不擅勞作,要不年老體衰用力不行,李恪爲他們每人準備了三鬥粟米,接着便是籍冊除名、開具驗傳、發還各縣。

水畔到處都是哭告與哀求的聲音,李恪獨自站在一旁,咬着牙,強壓住心中不忍。

小穗兒急匆匆跑了過來。

“公子,嗇夫來了,正在您屋裡等您,看起來……頗有些怒氣怨言。”

李恪苦笑搖頭:“嗇夫心善,此事早在預料。走吧,我這便去見他,就是叫他罵上兩句,解解恨意也好……”

在兩位墨者的保護下,李恪和小穗兒回到家裡。

“嗇夫……”

“恪君如今出入護衛,卻再也不將黔首生計放在心上了麼!”一進門,田嗇夫囿怒目圓睜,對着李恪就是一頓大吼。

李恪低着頭,垂着手,不做任何反駁。

整件事根本就沒有需要辯駁的地方,建造獏行需要八百勞力,徵發工期是將近四個月,首批徵發兩個月,下一批再行徵發兩個月。

田嗇夫囿見不得百姓忍飢,不問需求,不做挑選便送了千五百人過來,對整個工程並沒有任何好處。

因爲施工的區域就這麼大,千餘人可以鋪擺得很開,再多六七百人就顯得擁擠,對施工效率沒有益處,反而有害。

整整十日,因爲獎懲制度的執行,所有民夫無人惜力倦怠,可是就連工棚、工坊、物倉這些基礎的搭建都沒能完成,這說明過多的勞力對工程的影響比想象中更大。

這一點所有人都清楚,就連田嗇夫囿也清楚,否則他心懷憤懣,這會兒就不該在李恪房裡等着罵人,而應該在水畔,用自己的權威制止李恪對民夫的清退。

他沒有,所以李恪懷着士爲知己者死的悲壯心情,任由他罵。

如此直罵了盞茶功夫,田嗇夫罵累了,靠在榻邊直喘粗氣,李恪從小穗兒手裡接過涼了半茬的忍冬茶,雙手遞上去。

“嗇夫,忍冬生津,清火,您先飲,飲完再接着教訓小子。”

田嗇夫囿哪裡還罵得出口……

他喝着涼茶,嘆着長氣,一臉悲色,滿心怨言:“恪君,我亦知此次徵發民夫過甚,還有好些年未傅籍之人也虛報年歲混在其中……但生民之苦你亦知道,五月尚遠啊!無菽荅果腹充飢,我若不徵,他們食甚?”

“嗇夫,獏行若成,則臨水之裡皆有水灌溉,田畝高產,黔首們不消幾年,便有餘糧渡災了。”

“可去歲雹災他們卻無糧可渡!我請縣府開倉濟民,縣府說大秦古來未有濟民之舉,不可妄行……如今你……哎!你就不能將多餘民夫調出水畔,予他們一口粟食?”

李恪搖了搖頭:“人皆有墮心,苦勞者飽食,安逸者亦飽食,則無人勤業,必會影響工期。爲主使者,心不可善,情不可偏,唯公平也!”

“你未曾試過,如何得知?”

“嗇夫,不患寡而患不均,古來如此,我何必要以獏行行險?爲今之計獏行纔是首要,嗇夫忘了麼?”

田嗇夫頹喪地歪倒,有氣無力說:“其實我也是知曉的,否則也不會直來你處……”

李恪跽坐在地上,輕聲說:“我知。”

“既然你意已決……獏行如何?”田嗇夫囿坐起身,強撐着腰桿問道。

“獏行設計有所改動,須彌居正在進行新一步實驗,不幾日便有結果出來。我之預估,新獏行大約耗費鄉倉三成,範圍更廣,工期卻不會增加,或有減少。”

“耗費少了,工期短了,效率反而高了?”田嗇夫囿奇道。

李恪點了點頭:“我在古籍處尋出伯益螺旋,於獏行大有益處,故而如此。”

田嗇夫囿感懷道:“竟是聖人造物!如此一來,今歲豈不是可再擇一里,搭建獏行?”

“或可吧?”李恪不確定道,“苦酒裡之事尚未抵定,還是莫將話說得太滿爲好。”

“此老成謀國之言!”田嗇夫囿笑了兩聲,突然湊近到李恪身邊,“近些日我調查官奴之事,已有收穫。”

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六四五章 殺!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
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六四五章 殺!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