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

季夏,伏中,天驕似火,四野無風。

對大秦的農人來說,若論起最忙碌的日子,一年之中當數孟春與仲秋。

此二月一爲春耕,一伺秋熟,各十數日光景,都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重要農時。

但那畢竟只是忙碌而已,收種皆是欣喜之事,論起難熬,遠不如三伏夏秋。

三伏就在五六七月。五月初伏佔一旬,七月末伏又佔一旬,六月中伏獨佔兩旬,先後總計四十餘日,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

伏日之中,田疇如爐,禾苗在烈日當中渴飲難耐,稍有一日懈怠,便是滿地枯槁的景象。

農人們甚至不能如往常般在白日灌溉。

暴曬中的禾苗如此脆弱,若是壓着地熱澆水上去,冷熱交替之下,不出兩日,禾苗立枯。

秦人覺得,這是天爺在發怒。

他們小心翼翼地避着天爺,只敢在他最爲倦怠的晨昏兩刻出裡澆灌,腳步務必輕,行動務必快。太陽和月亮是天爺的兩隻眼睛,所以待到日出月落之時,非得要回裡不可!

伏日的農活是極具喜感的,一種充滿悲涼色彩的,無知且無奈的喜感。

他們每日大概有兩個時辰可以避開天爺,大致平旦過半有一個時辰,舂日過半又有一個時辰。

每到那時,閭門內側便聚滿了人,鄉里們全家齊出,輕車小桶,每人揹着兩隻瓜瓢,只待日月落盡,便會以趕着投胎的姿態,疾步奔向田間地頭。

他們甚至總結出一套誆騙天爺的澆灌法子,曰:兩瓢齊動,雨露均沾,晨昏遍灑,地不留痕。

照着翻譯過來,就是兩個瓢同時取水,整片田全要澆遍,早晚各澆上一次,千萬別澆得太透……

不過北境之民從不需要關心最後一句,因爲田渠無水,短短兩個時辰,他們本就連田畝最基本的需求都很難滿足。

每當入伏,他們會收攏起家中所有能用來儲水的容器,不分晝夜地搖井汲水,再趁着晨昏,用大車推去田地,盡其所能讓自家的田畝能沾上些水。

日夜汲水,晨昏灌溉,終日爲之操勞,疲病不敢怠慢,只有做到如此地步,他們才能堪堪保住禾苗不死,田畝不枯。

至於秋收時會有多少穀穗無粒,又有多少顆粒不夠飽滿……這般艱深的問題,早已超出了他們所能關心的極限。

所以田嗇夫囿纔會說,北地生民寒苦,操勞一歲,溫飽不敷!

李恪和墨家聯手打破了這樣的宿命。

獏行通渠之後,苦酒裡成了雁門郡第一個不需要夏忙的地方,鄉里們只需像關中人那般挑着時候走一遭田畝,仰瓢之力,取渠之水,早晚各一個時辰,足夠他們在自家田地走上好幾個來回。

而剩下的時間……

呂丁的活計未完之時,他們兼職在工坊做活,呂丁的活計結束之後,串門的,扯閒的,談天的,笑鬧的……家家戶戶大門洞開,人人臉上笑臉洋溢。

一派幸福,祥和的新農村派頭!

李恪車出家門,在裡典處領了行傳,一路所見的就是這樣子消閒愜意的場面。

鄉里們看到李恪,紛紛圍攏上來,口中紛紛,嬉笑問候,李恪夠在車窗上一個個回禮,後來索性就坐到車轅,省的自己脖子痠疼。

“先生這是要出遠門麼?”

李恪老老實實回答:“老丈,小子只是去趟樓煩,算不得遠門。”

“先生,水房還會擴建麼?”

“大兄,水房短期怕是不會再建了。鄉倉物料不多,嗇夫還要節省一些,也好趁着冬春交際,再尋一里搭建獏行。”

“噫!苦酒裡的水磨尚不敷用,嗇夫怎的就去管那別家死活!若是短了先生食餅,也不想想,屆時何人爲他製造獏行!”

李恪苦笑不已:“別家活命,我等食餅,事有輕重緩急,人無貴賤之分,大兄還是得看開些……”

“先生就是太心善啦!”那人氣呼呼說道,“世人總有貴賤之分,豈能全都一樣!大夥可知道,我方纔遇見幾個商議入籍的外鄉人,聽說皆是閭左的爵士,可他們見了我,還不是百般豔羨。苦酒戶人,如今高人一等哩!”

人羣登時鬨笑,紛紛唱到:“正是如此吶!”

李恪臉上的苦笑更濃了,急惶惶拜別衆人,一頭扎進到車廂裡,再也不願探出腦袋。

獏行的成功讓鄉里們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

放眼顯眼處的,他們開始學着那些參與了獏行製作的精匠和少吏,將李恪喚作先生,而且對機關的渴求度越來越高。

那些機關自然不可能由他們來設計,他們只負責建議,不管有用沒有,能不能造,一併建議。

工坊的活計都停了好些天了,暫時來說,他們也沒想過去接洽新的訂單,但對卯機的研發申請卻依舊遞到了泰的手裡。

更奇特的是,鄉里們居然自發地湊了一筆研發經費,聲稱絕不能讓先生的墨者弟子白費苦心……

對水房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食過面的腸胃再也無法如往日般坦然面對粗糲的口糧,而水房的驅動卻攏共只能安置三機,便是全部換上水磨,也不敷全裡上下使用。

還有人尋到由養,希望墨者們可以設計一套自行灌溉的配套機關,讓獏行能更進一步清減勞力。還有人尋到儒,異想天開的祈盼着機關除草,機關捉蟲,讓李恪都想膜拜他們的想象力……

若說這些只是鄉里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嚮往,那麼藏在暗處的改變,纔是李恪真正擔心的。

鄉里們開始產生優越感。

這是一種特殊的優越,不是那種富人面對窮人,士人面對農夫的傳統自持,而是一種隱約的,先進面對落後的俯瞰,就與李恪深藏在心底的那種感受一般無二。

我不是針對在世的某一個人,而是說在世的每個人……

就是這種毫無理性可言的感覺。

他不知道這種改變是好是壞,但他知道,他並不喜歡這種事態不受掌控的感覺。

盛夏的車廂悶熱難當,李恪把自己縮在牘板之間,一動不動。

“勤,走快些。”他說。

馬車驟然加速,平穩地駛出閭門,朝着樓煩的方向,奔行而去。

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加更特告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
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加更特告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