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

水車啊……

送走了憨夫,李恪依舊無法將自己從負罪感當中解脫出來,哪怕他心裡知道,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負罪的。

憨夫和辛凌立意天下,心繫黎民,一心只想把水車搞出來,讓全天下的黔首都能得益。

但他們低估了在秦朝製造水車的難度,更忽略了李恪和汜家的恩恩怨怨。

在不小心弄死了舊田典餘之後,李恪巴不得自己能隱身藏形,哪裡願意在縣佐和田嗇夫這兩個汜家人的眼皮底下鬧這麼大的動靜!

但是水車……

李恪鬼使神差地走向矮几,跪坐,鋪簡,就着水車的方向開始思索。

最早的水車應該叫作翻水車,始建於東漢末年,發明者是臭名昭著的十常侍畢嵐。

身爲一個有才華的死太監,畢嵐無疑是稱職的。他從頭至尾都未關心過農業灌溉的問題,之所以絞盡腦汁發明翻車,是爲了抽取河水灑掃道路,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向百姓收取灑掃費用……

然而天才的設計不會被埋沒,翻水車在三國時期被諸葛孔明和馬鈞二人先後借鑑,並在此基礎上改良出用於灌溉的農業翻車。因造型神似龍骨,又被稱作龍骨水車。

初期的龍骨水車是標準的人動力機械,以木板爲槽,尾部浸入水流當中,通過踩踏固定於堤岸上的拐木,使輪軸轉動,帶動槽內板葉刮水上行,傾灌於地勢較高的田地。

龍骨水車的設計從那時起便基本固定,此後衍生出水動力、風動力、畜動力等多種動力類型,但核心部件卻沒有大的改變。因爲輕便、簡易,節省物料等諸多優點,其自隋唐開始便廣泛運用於淮河以南的農業生產當中。

相比之下,淮河以北在水車的發展上則艱難得多。

北地乾燥,少水網,多大河,河道曲折,水勢湍急且走向多變,氣候上又有顯著的乾溼差異,導致北地河流普遍水文複雜,最難攻克的便是乾溼兩季中巨大的水位落差。

龍骨水車的設計有嚴重的水逃逸問題,刮板的輸送距離有極限,只可短促,不可綿長。考慮到北地動輒數丈的輸水距離,龍骨水車架起來容易,效率卻遠不如原始的人力取水。

這個問題直至明朝中期纔算得到了真正的解決。

蘭州人段續通過反覆試驗,在黃河上建起了第一架輪轂式水輪車。其形似車輪,結構巨大,通過水力轉動水輪,將水自下而上擡升到高處,再經由架在空中的水槽引到田畝,這才徹底解決了水逃逸的問題。

然而那是在明朝……

秦朝的生產力水平與明朝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想要如段續般搭建起這樣一臺龐然大物,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李恪舉着筆呆了半晌,墨汁順着筆尖滴落,污染簡片,他卻恍若未覺。

嚴氏悄悄走了進來:“恪,該食飧了。”

李恪猛然驚覺:“媼,怎麼是您來喚我?展叔與小穗兒呢?”

“他們已經來喚過你幾次了。”嚴氏無可奈何道,“我兒到底在想些什麼,竟會如此神不守舍?”

“水車……”

李恪輕輕嘆了口氣,竹筒倒豆子般把水車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兩型水車的特點詳詳細細說給嚴氏聽。

說完,他遺憾道:“憨夫君與辛阿姊不知水車之難,更不知我等與汜家的淵源。我雖不忍他們徒勞無功,卻苦於其他,只能看着他們白費力氣。”

嚴氏聽得迷糊,輕聲說道:“我兒可有把握製出水車?”

“製出……此事難度不小,若是人力物力足備,大約有七成機會。”

“若墨家自制如何?”

“憑一份似是而非的草圖嗎?除非天爺庇佑,否則他們必敗無疑。”李恪斬釘截鐵道。

“他們可知?”

“或許知吧……”

“那他們可會棄之不顧?”

“辛阿姊的脾性……難!”

嚴氏輕聲笑了笑:“恪,爲娘不懂水車爲何物,可是爲娘問你,水車若成,於國可有益?”

“大河兩岸,千里沃原,當然有益。”

“水車若成,於民可有益?”

“田地灌溉,旱澇保收,自然也有益。”

“水車若成,於你可有益?”

“於我……”李恪皺眉苦思半晌,“能不能大利千秋,青史留名我不知道,但大秦歷來鼓勵耕作創新,烈山鐮,機關犼便換了上造爵位,水車一出……有益。”

“於國、於民、於己皆有益,我兒若真做得,又爲何不願做?”

“媼,你是不是忘了汜家?”李恪急道。

“汜家如何?”嚴氏反問道,“我兒區區黔首之時,汜餘可欺,鄭家可欺。我兒爵止上造之時,縣佐可欺,汜家可欺。但汜家也僅止於此了。若是我兒名滿天下,他們又能耐你何?”

李恪愣住了。

他先前只是考慮水車製造費時日久,中間若是鬧出太大動靜,可能會重新勾起汜家對他的注意。

但就像是嚴氏所說,汜家不過就是樓煩一縣的土霸王,放眼天下,根本屁都不是。

螻蟻之觀世界,天地無窮盡;鯤鵬之觀世界,扶搖幾萬裡。

汜家強嗎?對現在的李恪而言自然是強的,憑着韜光養晦,他最多也就是在汜家餘威之下乞活,企盼着汜家不要關注到他,給他一時安寧。

汜家強嗎?待到李恪功成名就,天下皆知,汜家又能奈他如何?權利、地位、聲名……立足於世終需要自身的強大,一味地躲避根本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此前他一直都錯了!

茅塞頓開!

李恪心生出頓悟的快感,四肢百骸都透着無比的舒坦。

他不僅要製造水車,還要大張旗鼓,要一次製成,要爲大秦鼓搗出一整套推廣定式,天下傳播,這才叫一步到位!

區區一臺水車,毫無價值!

李恪想通了關鍵,忍不住長笑出聲:“媼,我等食飧去吧,長夜漫漫,今天我或要晚些睡了!”

嚴氏滿臉欣慰之色:“今夜小穗兒隨你展叔睡,水車之事你自去做,不需爲外物煩擾。”

……

西廂房鋪滿了簡牘,炕上、席上、几上,甚至連牆上都張掛了不少。這其中最顯眼的,無疑是懸於牆上正中那副水車的概念圖板。

畫面之上,治水曲折,其上舟楫零星,有漁人撐船撒網,稚童在岸邊放牛。

而在河道正中,一架巨大的輪轂式水車立於水上,它有着放射狀的輪輻,輻條盡頭裝有平直刮板,刮板間又等距離斜掛着長方形水斗。

李恪用素描技法描繪出這架龐然巨物,又用漁人牧童襯托其高大。真正的輪轂水車高達六至八丈,約有後世十五至二十米的直徑,甚至連二十五米直徑的實物都屢見不鮮。

想要在秦朝完成這樣一架機械,李恪必須圍繞這座水車設計一整套施工流程出來。

他把自己關在房裡,花了一個時辰完成概念圖,之後便停筆思索了整整兩個時辰,最終把工程細分成五個步驟。

首先是測繪,其次是復原地貌,搭建沙盤,第三步是製作等比例縮小的水車模型,第四步是建造作業和養護平臺,最後纔是運輸巨木,搭建輪轂水車。

他無從想象自己需要在這個過程當中設計多少奇怪的輔助工具,而且這個過程必將會貫穿整個工程始終。李恪不急,現如今他需要考慮的只是測繪和搭建沙盤這兩個步驟的可行性而已。

他努力回憶着田畝周邊的地形地貌。

苦酒裡的田畝位於恆山主脈與支脈形成的夾角處,地勢南高北低,緊靠恆山,而治水就夾在兩者中間,走向東北。

河牀深邃,水位不高,水勢卻湍急,治水在田畝附近連着拐過幾個急彎,這一段是水文最複雜的河段,也是搭建水車最好的位置。

若是以治水的水平面爲基準,搭建沙盤需要測量的數據包括相對海拔、河流走向和水深流向,這其中,對治水的測繪是重中之重,反倒是地面可以相對簡單些……

至於測繪的方法……

李恪幾乎第一時間就選定了三角測量法。

三角測量法是指在地面上佈設一系列連續三角形,採取測角方式測定各三角形頂點水平位置的方法。它是幾何大地測量學中,建立國家大地網和工程測量控制網的基本方法之一,原本由荷蘭的斯涅耳於1617年首創。

不過現在……自然只能由李恪首創。

他嘆了口氣,目光憂鬱,直視向漫天繁星:“巨人們呦,既然你們都不介意被人長長久久踩着肩膀,肯定也不會介意有人提前個一兩千年剽竊你們的發明創造。這人吶,都是逼出來的……”

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五九五章 肇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一九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
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五九五章 肇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一九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