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

周貞寶自金臺一躍而起,閉目,屏息,筆直地鑽進到灰漿當中。

一丈深的漿,相對於五丈多的高度差而言並不算深,但水泥漿的密度比水高得多,入漿之後,他受到的阻力也更大。

饒是如此,他還是覺得巨大的力量衝擊雙腿,就像斷了似的,劇痛入骨!

然而他沒空去痛。

灰漿之中無處喘息,像這樣的情況他在渭水裡做過嘗試,根本就不需一柱香時間,他必死無疑!

他沉在漿底,腳踩着大鼎,濃稠的漿液從四面八方擠壓過來,飄浮的煤矸石不時刮擦在他的身上。

時間倉促,漿液中的石灰不曾熟透,灌入鼎後依舊在持續反應。熟化反應會放熱,哪怕如今只剩下溫熱,依舊能讓他感到無所不在的刺疼。

腿腳疼,皮膚疼,難睜眼,難呼吸!

周貞寶忍受着這些,努力俯身,從腳下摸出一根草繩。

他把草繩牽起來,順着它邁步,直到鼎壁。

他在鼎壁摸索,摸到一個輪盤。他轉動輪盤,拼命使力,終將鼎壁推開一道口子。

四隻大手伸進灰漿,拽住他,把他強行拽了出來!

有人遞來溼巾,周貞寶用力擦臉,不僅要擦掉糊在臉上的灰漿,還要挖出鼻孔,挖出耳洞!

聲音!空氣!

他大口的喘息,想把那溫暖溼潤的空氣統統吸進肺裡,這輩子也不吐出來!

他終於能睜開眼睛了!

周貞寶睜開眼,模糊的視線漸漸明晰。

這裡很暗,在兩朵幽橘色鐙火的映照下,他勉強能辨出應曜與柴武的臉。

“曜君……武君……”

聽到喚聲,應曜與柴武皆現喜色。

周貞寶疑惑,身處在鼎底,李恪如何做到既把他救出來,又不讓灰漿灌入密室的?

他回頭去看,看到了自己脫逃的窄小閥門,那門仍敞着,裡頭的灰漿如弧,在虛空中,如同被無形的牆壁托住……

“恪之力,非人哉?”

柴武放開他,扭頭去把閥門內壁的輪閥拆下,復裝到外壁,然後費力把閥門推回去,關起來,擰動閥,重把這門死死鎖緊。

做完這些,柴武終於舒了口氣。

“周師,此處是先生在鼎壁中闢的增壓室。依他的說法,氣之壓力不弱實物,我等雖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以此情觀之,必又是甚秘傳的絕學。”

“氣壓?”

應曜一面爲周貞寶打理着身上的灰漿一面說:“周師,此事容後您自可問鉅子,現在我與您說的,您當記住。”

“唯。”

“增壓室密連上林苑的地下機關,平素無人往來。我們在那備了食水衣物,還有一個精擅易容的墨者,她會爲您染髮修面。十日之後,會有一支四十人的將作寺工匠前來檢修上林苑機關,皆是墨者,你們要混在隊伍裡脫身,直往蒼居,再不出谷。”

“老夫省得了。”

“還有,鉅子說,石灰熟化未及成,他也不知除了低溫燒傷,還有何患。此外,火烷布有毒,長久穿着亦是不妥。您若是不舒服了,需隨時說,切不能諱疾忌醫。”

周貞寶感慨道:“此番老夫能保得一命,已經是賴了恪的仙法,餘者還有甚可在意的。”

“需得在意!”應曜認真道,“鉅子視您如友如長,費盡心力纔在十死之地闢出生機,若您終還是死了,鉅子會不愉,墨家會不喜!”

感慨,欣慰,暖意……周貞寶長身一揖:“必感無不言。”

柴武不知何時己經單膝跪在地上,手捏着另一處輪閥:“你等究竟交待完了沒,火烤氣壓,此處可是越來越熱啦!”

應曜一愣,望向貞寶,貞寶對着柴武凝神點頭,柴武呸一口在手掌,用力一轉!

嗞!

……

烈火融金!

青銅的融點僅在九百五十度至千一百度之間,李恪把整個會場建成烤爐,長長久久炙烤之下,達到這個溫度根本不難。

首先燃起來的是背板。

背板主體木製,漆雖有防火之效,卻也保不得一世無損。

僅過了一個多時辰,背板基座焚燒酥脆,巨大的背板便向着會場整個歪倒。

轟隆的巨響聲傳百里之遙,身處於近處,凡旁觀者,皆爲巨鼎中的周貞寶捏了一把冷汗。

焚燒在繼續,青銅在融解。

融掉的青銅化作銅水,在格柵的縫隙中肆意橫流。

風舞指使着將作寺的工匠入場,他們的任務是拆解與五行靈動術無關的機關。

這些機關是將作寺的寶貝,在恪坊下單定製,排期不易。方纔背板倒塌已經毀了數件,再有毀壞,說不定連灞橋改建工程都要受影響了。

始皇帝靜靜地看着燃燒的會場。他不說散,便無人敢說散,咸陽百官皆候在渭南,這一天,咸陽的政事已註定要停擺。

及至舂日,藉着最後的夕霞,小鼎融盡,大鼎歪斜。厚重的鼎底倒于格柵,有青銅傳熱,多水的灰漿咕嘟咕嘟冒起了沸泡。

始皇帝喚來了飧食,在場臣工人人皆有,拆完機關的將作寺也再一次忙活起來,他們這次要給觀臺搭棚,因爲李恪說,似大鼎這般巨物,說不得得燒上三五七天。

等待,慢長而悠遠的等待。

日落月升,日升月落,鼎漿煮幹,巨鼎透底。

至第五日,凝固的新石被烤裂了!早沒了形狀的巨鼎斷作兩截。

五行靈動術終於要了結了!

李恪請示始皇帝,忙命人取水滅火,待到溫度降底至活人可近的程度,始皇帝親自邁下高臺,站在了剝離了鼎壁的水泥塊前。

“開石!”

始皇帝一聲令下,將作寺七十餘石匠手執鑿錘一擁而上,像螞蟻啃象一般爬滿了巨大的水泥塊,一點一點開鑿起來。

水泥塊的硬度不足,開鑿並不算難,但李恪卻要求要把石頭鑿成粉塵,因爲仙丹的規格必定不大。

開鑿半日,石匠發現了第一個金盒。

金盒長條形,人頭大,上呈至始皇帝面前,經過檢查,被人撬開。

金盒之中有夾層,夾層之中是滾燙的開水,開水中漂浮着一枚精緻的玉盒,接縫處封着漆,漆上烙着【琅邪君房】四個齊篆陽文。

君房是徐巿的字,也就是說,這個印是徐巿的私印。

從者取出玉盒,小心翼翼揭掉火漆,確認了內裡沒有暗藏機關,這纔將打開的玉盒呈上。

玉盒當中是一方純黑的綢錦,綢錦之上躺着一面小巧精緻的金牌,金牌上書蟲鳥篆,始皇帝趕緊命人取出先前傳書的肚兜,李斯確認,絕非是同一個人的筆記。

這就對了啊……

傳書中說,徐巿雙臂盡廢,是請了仙童代筆,書寫傳書,而金牌是瀛洲的仙人賜的,無論如何也不該是同一個人。

始皇帝大爲滿意,讓李斯將金牌上的文字翻譯出來。

就在這時,鑿石的石匠又有發現,第二個金盒,同樣的擺置,揭開火漆,綢錦上赫然躺着一枚紫紅色、水晶狀的冰精仙丹!

“這……就是仙丹?”始皇帝顫抖着手接過來,幾乎遏制不住直接塞進嘴裡的衝動。

李恪僭越而上,穩穩拽住始皇帝的袖子。

始皇帝眼中殺氣驟現:“你作甚!”

李恪寸步不退,聲音不高不低:“陛下,穩妥優先,聖體爲重。”

始皇帝這才驚醒過來,他用絕大的毅力蓋住玉盒,深深吸了三大口氣,這才恢復了基本的平靜,掙扎着,把玉盒放到手邊,然後斥退了所有從人。

“高,恪,凡近三步以內者,斬,不必報!”

趙高垂首應諾,大踏步從衛士腰上抽出長劍,護衛到始皇帝三步之外。

李恪卻沒有動。

始皇帝不懷好意地盯着李恪:“恪,你不願爲本真人守護之守護?”

李恪翻了個白眼,幽幽說:“陛下,臣這輩子也沒拔過劍,敢問……劍怎麼握?”

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
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