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

趙昕沉吟許久,終於是開口問道:“此事,皇城之外,可有人留意?”劉永年擡起頭,看着趙昕,問道:“國公的意思是?”

“孤聞詩云:予其懲而斃後患……”趙昕輕聲道:“先王之教,孤深以爲然!”

劉永年於是低下頭去,盯着地面。

趙昕說的話,他自然聽懂了。

而且不止聽懂了字面意思,更聽懂了這句話所蘊含的意思。

予其懲而斃後患,出自《詩經。周頌。小斃》,乃成王誅管蔡後所作,以戒己身,從古至今,大儒們對這首詩有無數解讀,但有一個思想,貫徹始終——此王者防範於未然也!

對危害到國家的事情,不管大小,都務必提高警惕。

因爲,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就聽着壽國公稚嫩而嚴肅的聲音在耳畔輕語:“劉卿認識林直講嗎?”

“林直講?”劉永年皺起眉頭來:“國公,您的意思是?”

這汴京城裡,姓林的很多,當官的也很多。

但官職爲直講的只有一個——國子監直講兼天章閣侍制林瑀,當朝官家最寵幸的近臣,沒有之一!

趙昕忽地笑了起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聖人不是常常說要給犯過錯的人一個改正的機會嗎?”

“林直講難道就沒有向善從義之心?”

“孤看不盡然!”

“愛卿以爲呢?”

望着面前壽國公那雙純淨無暇的眼睛,劉永年深深的俯首:“國公聖明!”

“林直講自也有向善從義之心,只是奈何世人偏見極深,若使國公垂恩,臣以爲林直講必欣欣然爲大義而不惜己身!”

趙昕於是閉上眼睛,躺下來道:“既如此,那孤拭目以待!”

劉永年躬身再拜:“微臣告退!”

……………………

直到走出東華門,劉永年回頭再望那巍峨的宮闕,於是籲出一口氣,嘆道:“真聖王也!”

整個人的全身心,都滿懷敬畏與孺慕。

因爲權術,與仁德、寬宏,併爲王者手段。

自古王者用政,從來不拘小節。

所以,才能成大事!

反倒是那些計較繁文縟節,拘泥於俗世道德與世人俗見的,都成爲了和宋襄公一樣的笑柄。

所以,劉永年再無疑慮,因爲他知道,自己已經遇到了值得一生追隨的君王。

於是,劉永年立刻回到自家中,去拜見他的叔父滁州防禦使劉從廣。

其實,劉從廣不比劉永年大多少。

只是,他是荊王的女婿,故而,不能和劉永年一樣當官秉政,只能深居內宅,讀書以度日。

一般沒有大事,劉永年不會特地來拜謁這位叔父。

畢竟,荊王現在可還活着呢!

而大宋對於內臣、近侍,擅交宗室,是極爲敏感的。

故而,哪怕是劉永年是從小和劉從廣長大的,但成年後也減少了往來。

哪怕是住在一個宅子裡,也輕易不會主動碰面。

劉從廣也會特地錯開劉永年的起居出入時間,所以,當劉從廣看到劉永年居然主動登門,格外詫異。

“永年,稀客啊……”劉從廣放下手裡正在潛心鑽研的棋譜,馬上命下人準備茶水點心,招呼着劉永年坐下來,問道:“永年不是在春坊服侍壽國公嗎?今日怎麼有空來我這裡?”

“侄兒此來,乃是有事相求!”劉永年俯首拜道。

“嗯?”

“侄兒聽說,晉朝的周子隱(周處)曾經問道於陸清河(陸雲),清河先生勉之,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劉永年長身拜道:“叔父與林直講爲友,嘗與出入閭里,怎麼不勸誡直講,做當代的周子隱,爲國家建功立業呢?”

劉從廣於是正色起來,將手旁的棋譜推開,認真的看着劉永年問道:“永年,你是從哪裡聽說的這些話?又是誰要你來說的?”

但劉永年還沒有回答,劉從廣就已經醒悟過來,他一拍大腿,哈哈笑了起來,對劉永年道:“永年不必再說了,吾知之矣!”

便大笑着,光着腳走出房門,換了衣服,就驅車出門。

而劉永年則喝完了劉從廣留在案几上的酒水,然後對着來服侍他的下人們問道:“叔父何在?怎不見其人?”

這些人面面相覷,但立刻醒悟過來,紛紛拜道:“回少主,主人家恰好方纔出門會友去了……”

“哦……”劉永年點點頭:“那我改日再來拜見叔父!”

大宋確實是禁止以人爲奴。

便是官家的大內宦官們,也是內臣,而非家奴。

何況劉氏這些的貴族?

但,劉家從其祖輩開始,就以善於籠絡人心和善待下人出名。

而且能在劉家內宅服侍的下人,哪怕是個婆子,也是起碼兩代人給劉家服務了。

這些人對劉家當然是忠心耿耿,猶如南北朝的門閥部曲一樣。

所以,不管是嘴巴還是心思,都非常嚴密。

主人家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領會到意思了,何況是這樣的暗示?

於是,第二天,當首相呂夷簡坐着轎子,來到政事堂點卯的時候,他就發現了政事堂上下,似乎都有些異樣。

“怎麼回事?”呂夷簡皺起眉頭,隨手召來他的親信心腹葉清臣,問道:“今日政事堂爲何如此怪異?”

“您不知道?”葉清臣小心翼翼的湊到呂夷簡身邊,低聲道:“今日一早,天章閣侍制兼國子監直講林瑀上書彈劾江寧節度使元份教妻不嚴,逾越祖制,諂媚貴人,窺伺大內,陰謀幹預國家……”

呂夷簡頓時整個人都蒙了。

林瑀?

彈劾江寧節度使趙元份?

這都什麼跟什麼嘛?

且不提,這是臺諫的事情,和他一個天章閣侍制、國子監直講沒有半毛錢關係,也輪不到他來指手畫腳。

就算他林瑀可以插手,那也輪不到這種小人來說話。

滿朝上下,濟濟君子,難道還沒有林瑀這種靠着獻媚和逢迎的小人懂道理知大義?

但這些念頭,呂夷簡只在心裡面一閃,他旋即便明悟了過來。

這是站隊呢!

於是,大宋首相的正治覺悟讓他立刻做出了最正確的反應:“馬上升堂,召集在部參政!”

婦人干政,宗室窺伺大內。

大宋文官的兩個G點同時出現。

哪怕是林瑀這樣的天下人眼裡的小人捅出來的。

但作爲首相,作爲禮絕百僚的宰臣,他呂夷簡無論如何必須做出最正確最恰當同時也是最嚴肅的反應——這是萬萬不行的!

必須堅決反對和嚴格制止。

哪怕,只是空穴來風,縱然毫無依據!

因爲,先賢已經教育過——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對此等禍患,必須防微杜漸,要瞪大眼睛!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十三章 富弼(1)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四章 祖宗(1)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九章 立威(2)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五章 祖宗(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十一章 南廳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十五章 富弼(3)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八章 立威(1)
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十三章 富弼(1)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四章 祖宗(1)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九章 立威(2)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五章 祖宗(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十一章 南廳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十五章 富弼(3)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百三十章 入寇(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八章 立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