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

望着呂夷簡,帶着正府官員緩緩退下,趙昕長長的籲出了一口氣。其實他挺怕,那個一直站在呂夷簡身後的集賢相李迪開口說話的。

可惜,終究到最後,這位老臣也沒有開口說半個字。

只在臨走前,向趙昕深深彎腰鞠躬。

趙昕知道,這位老臣在向他訣別。

可能今日之後,便是永無再見之日了。

李迪年紀太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像今天這樣起的這麼早,是特例,以後都不會有了。

然而,趙昕也終究也沒有叫住這位老臣。

因爲,趙昕知道他的訴求。

他是堅定的進攻派!

不是和呂夷簡、夏竦這樣的投機者,李迪一生,從來不屑撒謊,頭鐵的不行!

不然,他也不會,堂堂帝師,竟然兩次爲相,加起來的時間都不足一年。

他生平唯一一次服軟,還是給章獻明肅太后服軟。

所以,趙昕其實挺害怕見李迪的。

因爲他最怕的就是這種純粹的人了。

因爲純粹,所以乾淨,這種人是趙昕這樣的人最畏懼的人。

見到他們,就會彷彿看到一面鏡子,於是自慚形愧,無地自容。

看着李迪蒼老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趙昕悠悠嘆了一聲,在心裡道:“這世上,君子終究鬥不過小人……”

於是,好人想要鬥過壞人就一定要比要壞蛋還奸、還惡、還兇、還狡猾!

這是趙昕前世用血淚的教訓,覺悟出來的道理。

和那些文痞講道理是講不清的。

只能講真理,他們纔會肯聽的。

什麼真理?

兜裡面的錢,纔是真,手裡的刀把子纔是理!

不信的話,那就說服他!

心中想着這些,趙昕繼續接見樞府大臣,然後是三司,再接着是開封府、審刑院……

像是虛應故事一樣,坐在座位上,聽着大臣們彙報各自部門的事情,並在心裡記下重點。

很快,辰時就到了。

於是,張惟吉適時的出列,對趙昕拜道:“大王,辰時已至,敢問大王是否還願聽政?”

趙昕搖了搖頭,道:“孤乏了……命羣臣若有要事,可後殿伏閤請對!”

便被劉永年抱起來,放入攆車上,在殿直武士的保護下,從垂拱殿東側殿門而出。

“大王回宮,羣臣恭送!”宣禮官的聲音遠遠的傳來。

一刻鐘後,趙昕回到了延和殿。

曹皇后已經在門口等候了,見到趙昕,立刻就上前,抱起他來,問道:“二郎今日聽政,一切可還順利?”

“託娘娘的福,一切都還順利?”趙昕甜甜的答道,然後問道:“阿耶醒來了沒有?”

“剛醒來,吃過藥……”曹皇后答道。

這兩天,趙禎的身體,漸漸有了些血色,每天能醒來的時間,也增加到了四個時辰,甚至可以下牀在人的攙扶下,嘗試着走路了。

不過,太醫說,哪怕可以完全正常活動、走路,也依然需要休養三個月以上!

不然,病情可能復發,甚至加重。

順便,趙禎昏厥的真相,也被查出來了。

那位寧華殿的張才人,爲了固寵,就爲趙禎大量敬獻美女,有時候甚至不惜屈尊降貴,親自下場與其他女人一起服侍。

趙禎當然爽歪歪了,然而,小弟弟卻有些hold不住。

恰好,那位張才人把太醫局逐走的楊喜又給招了回來,於是,當趙禎要求時,楊喜當然不敢拒絕,就給趙禎開了一點猛藥。

趙禎吃了幾次,果然是龍精虎猛,神威無雙!

而那些玩意只要用了,就難以停止,而且一次會比一次需求的更多。

事發當天,趙禎起碼用了平時兩倍的量……

於是就翻車了……

這事情,現在已經被張惟吉查的清清楚楚,也拿到了所有人證物證與口供。

於是,那位妄圖倖進的楊喜,直接賜死。

當天在寧華殿中的女子,除了那位張才人外,全部送去汴京城外的尼姑庵出家。

當天服侍趙禎的內臣,全部被罰去真宗陵園灑掃。

只有那位張才人,似乎毫髮未傷。

然而,只有趙昕知道,其實趙禎已經對那位寧華殿有些疏遠的意思了。

之所以現在沒有直接表現出來,僅僅是因爲,趙禎還沒有發現更年輕漂亮的女子。

一旦有一個更年輕漂亮的女人出現在趙禎面前,那麼,曾經風光無限的寧華殿張才人,立刻就要變成流星,從這天空一閃而過。

曹皇后抱起趙昕,很快就回到了寢殿。

而此刻,趙禎正在兩個宮女的服侍下,吃着早餐。

見到趙昕回來,趙禎就露出笑容,問道:“二郎今日聽政感覺如何?”

“阿耶……”趙昕從曹皇后身上下來,來到牀榻邊,答道:“二郎感覺,朝中大臣,皆是精明強力之士,國家有其等輔佐,阿耶必可高枕無憂!”

於是,便將今天在垂拱殿裡記下來的要點,都和趙禎做了彙報。

趙禎聽着,不停點頭,心中甚至有些歡喜。

他甚至恨不得,趙昕快點長大,還可以代替去處理大多數討厭的朝政。

這樣,他就可以在皇城之中肆意嗨皮了。

反正,這個國家,遲早是要交給皇嗣的嘛!

早一點,晚一點,區別不大。

當然,這也是趙禎。

換了其他任何人,恐怕都只會想着如何守住權力。

趙昕卻是將聽政的要點都說完後,就對趙禎拜道:“阿耶,今日二郎,請託首相申國公,去辦了兩個事情……”

“兩個什麼事情?”趙禎奇怪的問。

“兒臣請申國公,在入中貿易的糴本中加入了魚乾……”趙昕解釋道:“阿耶也應該知道了吧,夏宣徽在廣南東路,捕獲大量海魚,曬乾後已有一萬石,正在運來汴京的路上!”

趙禎聽着,點點頭,眼前一亮:“吾兒確實機警,竟能想到將魚乾列入入中糴本的辦法!”

“這樣,國家恐怕每年能減少入中支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貫!”

趙昕又道:“此外,二郎還請申國公,在入中貨物裡增加了硝石和硝粉的進項……”

“此種軍國之器,二郎以爲,未來恐怕會和芻、縞一樣,甚至更加重要!”

自春秋戰國以來,隨着騎兵的興起,芻稾這種飼料就成爲國家稅賦項目之一。

哪怕北宋缺馬,但芻稾每年徵收,也從不敢怠慢。

但未來,趙昕知道,必定是火器的天下。

而硝酸鉀作爲黑火藥最重要的原料,其地位會迅速上升!

不誇張的說,很快,恐怕大宋就會將硝土、硝石和硝粉,全部列入禁物之中!

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十章 交易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十一章 南廳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十一章 南廳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九十三章 驚變(1)
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十章 交易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十一章 南廳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十一章 南廳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九十三章 驚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