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

夜幕徐徐降臨,皇城的燈火,漸漸點亮。趙禎半靠在牀榻上,聽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樞密副使杜衍的報告。

“陛下,河西使者,希望可以在後日早朝時,親自朝見唐王殿下……”

“您看,是否允許?”

趙禎聽着,擡眼看了眼杜衍,問道:“杜卿,樞府的意見呢?”

“回稟陛下,樞府上下一致以爲,不該拒絕!”杜衍拜道:“河西,吾大宋今日最親厚之屬國,倘若使者連覲見唐王也不被許可,微臣擔心,恐傷忠臣之心,徒使仇寇得利!”

“特別是遼人!”

趙禎聽着,陷入沉思。

今日之大宋,其實很尷尬。

特別是在對外這方面,根本沒有大唐威風八面的霸氣與萬國來朝的氣魄。

相反,朝貢體系,幾乎陷於崩潰。

現在,還在繼續向大宋稱臣,並堅持朝貢的,也就只剩下了青唐吐蕃與黃頭回鶻。

其他的藩國,不是已經獨立,就是已經被滅,或者被遼國挖了牆腳。

而青唐吐蕃,又是黃頭回鶻現在唯一與大宋聯絡的通道。

故而,那位河西節度使在大宋的重要性,其實很高很高!

而遼人,一直在各種想辦法,妄圖挖走青唐吐蕃。

這不僅僅是外交問題,更是意識形態上的鬥爭!

一旦青唐吐蕃棄宋投遼,國際影響,將極爲惡劣,更有可能使得大宋失去中國正統的大義名分!

須知,澶淵之盟後,遼人的漢化速度,就突飛猛進。

遼國人現在不僅僅照搬全抄了大宋的科舉制度。

就連差遣除授制度,也照搬全抄。

上一代遼主耶律隆緒和當代遼主耶律宗真,都是漢文化的高手。

尤其是耶律隆緒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積極推進漢化,採取科舉取士,制定差遣除授制度,使得遼國的文人紛紛出現。

雖然還不能與大宋爭鋒,但再不能將視之爲夷狄蠻子了。

所以,趙禎沉吟再三,又問道:“正府的意見呢?”

“申國公以爲不可……”杜衍道:“申國公擔憂,若是使者在殿上向唐王提出爲其世子剃度、開光之請,恐怕唐王將不得不答應!”

趙禎點點頭,這倒也確實!

但問題是……

“申國公可有辦法解決河西節度使可能的不滿?”趙禎問道。

杜衍搖搖頭。

趙禎嘆道:“申國公這是想要朕做決定了嗎?”

“那朕要首相做什麼呢?”他臉上已是微帶慍怒之色。

君王放權給大臣,目的何在?

當然是叫大臣在關鍵時刻勇敢背鍋!

現在呂夷簡不肯背鍋,那要他何用?

杜衍立刻俯首拜道:“陛下息怒!”

然而,趙禎也沒有辦法。

因爲現在國家離不開呂夷簡的強力和精明。

於是,趙禎勉強壓抑住怒火,斟酌再三,終於無奈的道:“那就請杜卿,以朕的名義,告訴使者,請使者後日早朝,垂拱殿朝見唐王……”

他也只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了。

終究,這個國家姓趙。

打發走杜衍,趙禎就看向一直坐在自己身側,爲他輕輕按摩着額頭的愛子,問道:“二郎方纔都聽到了吧?”

趙昕點點頭。

“輔臣難用啊!”趙禎深深的感慨了一句。

這是他的經驗之談!

親政以來,呂夷簡他兩罷兩用。

兜兜轉轉又一圈,最終發現,比起其他人,呂夷簡起碼還能做事,會做事。

於是,只能捏着鼻子用。

趙昕聽着,也是深有同感的點點頭。

用人就是這樣,庸才纔會無條件的附和皇帝,有才幹的人,哪怕是奸臣,也是有自己的訴求和抱負的。

而那可能會和君權衝突。

於是,君王常常只能做兩個選擇:一,妥協,二,罷相。

現在,趙禎做的就是妥協。

說到底,這個國家是趙家的,是家天下的封建王朝。

宰執們可以撂挑子,趙官家不能。

趙禎扭頭,看向趙昕,問道:“二郎在河西的事情上怎麼想的?”

“自舜帝以來,絕地天通……”趙昕看着自己的父親,慢慢的道:“從此,世俗的歸世俗,鬼神的鬼神……”

“除天子外,再無人可以溝通天地鬼神……”

“節度使之請,二郎以爲,絕不可行!”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趙昕可不想看到未來,牛鬼蛇神全都跑出來了。

甚至鬧出徽宗、欽宗那種搞笑的事情。

趙禎皺起眉頭來:“那二郎的意思是拒絕了?”

趙昕笑着搖頭,道:“阿耶,您難道忘記了,您是天子,可以封山神、河伯、土地及一切人間所供奉之神靈?”

“更可以賜給佛、道兩教之大師封號……”

“二郎以爲,阿耶或許可以給那位節度使一個類似活佛的封號……”

趙禎聽着,頓時茅塞頓開。

大宋龍虎山的張天山一脈,就一直受到大宋的冊封。

譬如天聖八年,當代天師嗣位,就被封爲澄素先生。

此外,佛教的一些有道高僧(也可以是有鈔能力的高僧),也會被授紫衣、法號。

如此說來,封那位節度使一個活佛的頭銜,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

冊封這種事情,有一就有二。

倘若大宋現在冊封了那位節度使爲活佛,那麼,其子嗣嗣位,必然要請求大宋繼續冊封的。

這樣,只要冊封權拿捏住,這青唐吐蕃就不大可能反叛。

只是,封個什麼封號比較好呢?

有名有姓的菩薩、佛陀、羅漢的名號是不能用的。

因爲,經歷過了愛子的事情後,趙禎已經深度的迷信了起來。

萬一那些菩薩、佛陀、羅漢什麼的也存在,他貿然冊封,豈不是要得罪了對方?

“那就封……護教佛子?”趙禎呢喃着問道。

“二郎以爲,加‘西天’頭銜比較好……”趙昕小心的給出建議:“再贈功德使的節旄……”

“命節度使持節都督一切往來西天之僧道,爲大宋及所以願向西天求取真經之僧道護法……”

趙禎聽着,撫掌大讚,非常滿意這個安排。

因爲,如此一來,這個冊封在大宋方面看來,正治意義就大於宗教意義了。

因爲功德使是大宋官職,某些時候,宰相也可能會身兼功德使的職位。

譬如真宗時……

於是,在大宋看來,只是加封了一個官職而已。

而在吐蕃人看來……

嗯,吐蕃人願意腦補,那是吐蕃人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十一章 南廳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十章 交易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九章 立威(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二十章 參政(5)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一百章 聽政(2)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
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十一章 南廳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十章 交易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九章 立威(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二十章 參政(5)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一百章 聽政(2)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六十四章 君心如刀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