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

“殿下,遼國使者,已經到澶州了……”劉永年將一份公文,送到趙昕手裡:“此乃四方館送來的,遼國正使與副使的檔案……”大宋四方館,就是大宋的cia,專門做的就是刺探敵國情報,滲透敵國內部的活。

而通常,每有遼使前來,四方館都要照例將遼使上下查清楚,好給朝堂如何應對使團,做些參考。

趙昕將公文拿在手裡,看了一遍,就笑了起來:“遼人這次居然派了一位翰林來……”

“看來,去年富彥國給遼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啊!”

從四方館的報告來看,這一次遼國正使,依舊是大宋人民的老朋友,其北院宣徽使蕭英,其契丹名叫蕭特未。

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遼國後族奚族的精英。

說起來,遼國的體制是很有意思的。

經過前一代遼主耶律隆續的改革後,如今的遼國,在正治和國家構架上,逐漸大宋化。

譬如,他們的丞相也要掛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其掌兵的機構也叫樞密院,也用科舉取士,也用差遣除授制度來升遷任免官員。

除了遼主依然遵循着捺鉢傳統,四季帶着他的宮帳軍遊走在大遼帝國遼闊的疆土上外,其他貌似都和大宋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但實際上,趙昕知道,遼國迄今,在其統治集團的最高層,依然實行着一國兩制。

南面官和北面官的平衡,遼人一直把握的很好。

其軍權,始終被契丹人和奚人握在手裡,就是最佳證據。

當然了,今天的契丹和奚族貴族,早已經徹底漢化。

就如這位北院宣徽使蕭英,就是一位純正的儒生。

人家甚至可以和富弼這樣的大宋頂級文人,談論經義,吟詩作賦。

蕭英和富弼的友誼,甚至在其後數十年,絲毫未減。

兩人常常書信往來,談論詩賦,交流在文學上的心得。

但比起蕭英,趙昕更在乎那位叫劉六符的林牙。

所謂林牙,就是翰林學士的契丹語音譯,正人八經的科舉進士頭三甲才能做的職位。

趙昕對此人,印象很深。

主要是在趙昕的前世,他掌權的時候,恰逢這個如今的林牙,已經貴爲遼國三司使,總領大遼內外經濟、商貿。

其在任期間,大力改革了遼國官營經濟的弊端,爲遼主後來的東征大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也算是一個經世致用之臣了。

當然了,既然是經世致用之臣,那其同義詞,就是這個人愛財。

換而言之,是一個貪官。

貪官好啊!

趙昕摩挲了一下雙手,就對劉永年道:“契丹副使,與愛卿還是本家呢!”

“待契丹使團至,愛卿不妨和這位林牙多走動走動……”

宋遼往來,互相威逼利誘,都是常規操作。

金彈銀彈侵蝕,自然也就司空見慣了。

“這……”劉永年猶豫起來:“契丹人會給臣這個機會嗎?”

宋遼交往這麼多年了,雙方彼此都知道對方可能做的事情,所以,使團出發前,雙方都要嚴肅紀律。

任何人,只要被查出來,哪怕受了對方一個銅錢的好處,回去後不死也要拔層皮。

“怕什麼!?”趙昕笑了起來:“此文臣也,又非契丹、奚族!”

現在的遼國,和大宋一樣,對武臣貴族的防範,比文臣士大夫嚴重的多。

而且,因爲現實正治和歷史的緣故,遼主對契丹和奚族裡的頂級貴族的警惕性,比大宋還高。

有些事情,文臣士大夫碰了,最多拍拍屁股,去地方上待幾年。

若是契丹和奚族的軍事貴族碰了,那就等死吧。

當然了,在涉及大宋的事情上,文臣也好,武臣也罷,都是一視同仁的。

畢竟,這可關乎遼主本人的面子和形象。

趙昕當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對劉永年道:“更何況,卿,孤之臣也!”

“而彼……遼樑王之臣也……”

“卿代表孤去向遼樑王之臣送禮,就是孤給樑王送禮……”

“所以,卿大可以理直氣壯,光明正大的登門拜訪!”

“孤料那位林牙,也不敢拒絕!”

這就是打着送禮的幌子,明目張膽的在遼國內政上挑撥離間,煽風點火了。

須知,當代的這位遼主耶律宗真,可是全天下都赫赫有名的帶孝子!

當朝的遼國皇太后蕭搙斤,到現在還被這位孝子囚禁在遼國的慶州,派人日夜看守,不許離開半步!

蕭搙斤被囚的原因很簡單——這位皇太后根本就不喜歡耶律宗真。

因爲耶律宗真不是她養大的,和她一點都不親。

耶律宗真是被已故的遼國皇后蕭菩薩哥從小撫養長大的。

在法統上來說,蕭菩薩哥纔是遼國真正的皇太后。

只是,耶律隆緒死後,蕭搙斤趁機發動政變,自立皇太后,囚禁齊天皇后蕭菩薩哥,然後命人毒死了這位正牌的皇太后。

因此,耶律宗真深恨蕭搙斤,但苦於沒有權力,不能報復,只好隱忍。

蕭搙斤自然也清楚,耶律宗真對蕭菩薩哥的孺慕與親近,也明白若是耶律宗真親政,自己恐怕難免被報復,於是打算先下手爲強,廢掉耶律宗真,改立其胞弟耶律宗元。

哪成想,耶律宗元也是一個帶孝子,聽了自己老媽的密謀後,這位遼國親王竟跑到了耶律宗真面前告狀,將自己老媽的密謀全盤托出。

於是,耶律宗真知道後,立刻先下手爲強,發動自己的親衛宮帳衛士,首先逮捕了蕭搙斤的親信楚王樞密使蕭孝先,控制了兵權,然後立刻率部突襲蕭搙斤的寢宮,將其寢宮衛士和親信,全部誅殺,接下來就將自己的母親,送上囚車,秘密送去慶州關押。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耶律宗真威名大震。

其孝子之名,名動天下,轟傳四海。

於是,本來想毒死蕭搙斤的耶律宗真,也不敢真的毒死了。

順帶着,遼國內部,也被埋下了一個炸彈。

耶律宗真如今的長子,叫耶律洪基,今年才九歲,但卻已經被封樑王,有了行宮、軍隊和大臣。

但在同時,因爲當年耶律宗元告密,耶律宗真才能倖免於難,並將大權奪回。

於是,事成之後,耶律宗真封耶律宗元爲皇太弟。

什麼叫皇太弟?

意思就是我死之後,遼國江山你來坐!

當時,耶律宗真或許是真心實意的。

但時間,是可以改變所有事情的。

更何況,這種帝位傳承呢?

那個當爹的不想自己的兒子來繼承自己的事業?

漢景帝和樑王的故事,歷史書上可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十章 交易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四章 祖宗(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十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十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十五章 富弼(3)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六十章 小報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八章 立威(1)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九十章 緣由第十三章 富弼(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
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十章 交易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四章 祖宗(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十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百一十章 御前會議(1)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十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十五章 富弼(3)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六十章 小報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九十章 緣由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八章 立威(1)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九十章 緣由第十三章 富弼(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