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

時隔二十餘年,趙昕終於再次見到了甘昭吉。只不過,如今的甘昭吉,還非常年輕,眉眼清秀,渾身整潔,袍服乾淨,看上去很有精神的樣子。

他匍匐在地上,在張惟吉的帶領下,對着端坐於牀榻上的趙昕,三叩九拜,行君臣大禮。

禮畢,趙昕就微笑着道:“張都知,甘崇班,兩位愛卿請先起來說話……”

張惟吉於是就拉着甘昭吉站起身來,兩個人弓着身子,側立到趙昕的牀榻前,俯首聆聽趙昕的吩咐與囑託。

“春坊之中,諸事繁瑣,人多眼雜,這些時日,多勞劉愛卿日夜不眠,爲孤警衛上下……真可謂孤之劉書記也!”

一直侍立在屏風後面的劉永年連忙拜道:“臣惶恐,不敢當國公之贊!更不敢與先賢相比!”

但心裡面卻是美滋滋的,比喝了蜜糖還甜!

沒辦法,大宋皇城的內臣與近侍,都是爭相以能被君王以‘某書記’相稱爲榮耀。

當年,大宦官藍繼宗,本官都做到了宣政使,成爲大宋最高官階的內臣。

但他每次入宮拜見章獻明肅太后的時候,聽到劉太后喚他‘藍書記’就喜不自勝,手舞足蹈,聽到劉太后喚他‘藍宣政’就沮喪頹廢,好幾天都不能釋懷,以爲自己什麼地方做錯了。

因爲書記一稱,最初是昭獻杜太后用來稱呼韓王趙普的。

最初,趙普是以書記之官,侍奉太祖左右,爲太祖處置公務並服侍家人。

所以,哪怕後來,太祖登基爲帝,韓王官拜宰臣,但昭獻杜太后每次見了趙普,都依舊以‘趙書記’相稱,甚至還曾當着太祖的面說過:“吾兒未曾更事,趙書記且爲盡心”這樣半點都不見外,將趙普看成自家人的話。

於是,大宋的內臣、近侍與勳官,便爭相以能爲官家或者皇室重要成員用‘某書記’相稱爲榮。

很多大宦官,哪怕做到了都知,都是如此。

可惜,趙官家們深知恩不可輕加的意思。

歷代以來,能得到他們以‘某書記’相稱的內臣近侍,始終不過五指之數。

真宗在世時,就僅有藍繼宗、夏守贇、劉美等少數人被他這樣稱呼過。

現在,劉永年得到了這麼一個榮譽,當然是高興的差點都忘記了自己姓什麼。

趙昕卻是看着甘昭吉,吩咐道:“如今,甘卿既至,則當爲劉卿分憂,且掌春坊之內,宮人內臣,上下之事……”

“而劉卿則掌春坊之外,出入檢查,登記往來……”

“兩位愛卿宜當互相提點,互相協作,爲孤理順內外,禁絕隱患,令孤不至有臥榻難眠之患!”

這就是要分了劉永年的權,將其本來統管內外,無事不掌,變成只對外不對內,只管出入、安檢、往來,而不再讓劉永年內外一起管了。

這一招,與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有些異曲同工的味道。

但,劉永年和甘昭吉卻又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甚至覺得合情合理。

因爲,這就是大宋的現實。

不管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都沒有人能一言而決!

更不會有人敢將某個官署或者某項職能,單獨一個人壟斷。

因爲,所有企圖或者敢這樣做的人,必定不得好死!

於是,兩人齊齊俯首領命:“臣謹奉德音!”

趙昕於是從牀榻上站起來,對一直在側的張惟吉笑道:“今日,有勞張都知了……”

便當即扭頭對着甘昭吉吩咐道:“甘卿,且替孤從春坊內庫之中,選幾件絲帛來,賞與都知……”

“早春多寒,都知且拿回去做幾件衣裳給孩子們穿!”

張惟吉聞言,馬上跪下來叩首謝恩:“國公厚德,微臣感激涕零!”

他是入內內侍省都知,所以,已經有資格收養養子了。

於是,便在這兩年陸陸續續的收養了幾個剛剛入宮的小黃門,作爲嗣子,視若己出一般的培養。

在北宋,宦官們是可以選擇將他們立下的功勞和恩賞,交由其養子繼承的,就像正常人家一樣的傳續和祭祀。

這也是恩典。

所以,北宋的大宦官們,非但沒有後世明清宦官們的那股陰柔之氣。

反而有不少人,比真正的男人還要陽剛!

開疆拓土、爲官提刑,甚至持節安撫流民、安置百姓。

這些人做起事清來,不比一般的士大夫差。

就像這位張都知的養子裡,就出了一個猛將——張若水。

在趙昕的前世,這位大宦官,先討儂智高,後徵西夏,都擔任走馬承受公事,三次拜任爲環慶路鈐轄。

此君作戰,最喜歡身先士卒,以勇不可當和百發百中而聞名天下。

連神臂弓那樣的重武器,張若水都能單獨操作、拉開!

打發走甘昭吉,讓其去送張惟吉。

趙昕便對着劉永年招手,將其叫到身邊,低聲問道:“皇城之中,可有什麼新鮮事?”

劉永年一聽,便知道了這位國公想要問什麼?

於是,他湊到趙昕耳畔,低聲說道:“國公,微臣聽說,昨日江寧節度使的夫人遊仙縣君入宮拜謁皇后、及諸才人了……”

“哦……”趙昕嘴角微微上翹:“遊仙縣君還真是有閒情雅緻啊……”

“本月以來,縣君入宮幾次了?”

“回稟國公,據說張娘娘很喜歡縣君織的手帕,所以常常讓人命縣君入宮……”劉永年輕聲稟報着:“本月,臣聽說好像光是張才人召喚就有三四次了……”

趙昕於是笑了起來,笑的劉永年頭皮發麻,心驚肉跳。

誰不知道,那位寧華殿的才人,每年都要命其宗族兄弟與叔伯去大相國寺進香,每次都是幾十萬錢的香油錢進納。

大相國寺的主持看到張家人,嘴都笑歪了。

燒這麼多香,張娘娘難道只是祈福嗎?

只是,有些東西真的是強求不來。

那位娘娘求了幾年,終究也只能生下公主,而保慶殿的苗才人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就爲官家生下了皇嗣。

如今這位皇嗣,更有了幼年聖王之姿,獲得了朝野傾慕與敬仰。

於是,別說張娘娘不能生下皇嗣了。

便是她馬上生下一個皇嗣,恐怕也無法與這位競爭了。

官家、朝臣和天下人都不會答應的。

沒看到,現在兩府大臣正緊鑼密鼓,加班加點的推進着爲這位國公賜功臣名號的事情嗎?

那就是兩府大臣急着要定下君臣名分,使此事徹底沒有任何爭議。

於是,那位娘娘憂心於此,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於是,娘娘忽然喜歡上了刺繡,也就合情合理了。

人,總得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打發一下時間!

曹皇后能在椒房種田養蠶,張才人刺繡織帕怎麼了?

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十章 交易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六章 祖宗(3)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六十章 小報第六十章 小報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十三章 富弼(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四章 祖宗(1)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章 立威(1)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十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二十章 參政(5)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八十章 實驗(3)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二十章 參政(5)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
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十章 交易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六章 祖宗(3)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六十章 小報第六十章 小報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十三章 富弼(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四章 祖宗(1)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三十四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3)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八章 立威(1)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十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八十章 實驗(3)第二十章 參政(5)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八十章 實驗(3)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二十章 參政(5)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